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会计信息产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会计信息产权

  会计信息产权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分配的一种权利。会计信息产权在各种企业组织形式下均可以得到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性因素,而会计信息披露影响着信息使用者各种决策,这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以对会计信息产权分析为基础,对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机制会计信息披露理论进行研究,并得以分析其中的内在联系。

会计信息产权及其界定

  

  (一)会计信息产权

  会计信息产权植根于企业所有权,是从企业产权博弈中衍生出来的用以确认、计量、披露和分配企业现实与预期价值的权利,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企业价值分配的一种权利。具体说,会计信息产权是某特定主体的各利益相关者共同接受的、由会计信息的存在而引起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行为准则,包括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需求索取权。

  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是指对会计信息从确认、计量、监督和披露整个供给过程的控制权。从信息处理过程看,可分为会计信息的生成控制权、监督控制权、披露控制权及反馈权。从表象看,会计人员拥有会计信息的供给控制权,但实质上企业经营者掌握着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进行消费和索取的权利。从索取方式上看,可分为一般索取权和特殊索取权。前者指通过正常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获得会计信息的权利,包括知情权、询问权、要求说明权等。后者指权利人未能正常获得会计信息或者受虚假信息侵害时而向有关机构主张并获得赔偿的权利,包括申述权、诉讼权、要求赔偿权等,这是一种后续保障权。

  现实中,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和需求索取权的配置往往存在不均衡,即通常拥有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的一方出于信息优势地位,而拥有需求索取权的一方处于信息劣势地位。

  (二)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必要性

  会计信息作为影响产权主体经济决策的重要资源,会产生一定的经济后果,出现了不同人或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因会计信息而受益或受损的情况。于是,要求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以决定谁更有理由基于会计信息而受损或受益,进而降低他们之间的矛盾。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在于其作为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和分配规则发生作用,影响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产出的分享结果和比例,从而影响他们的决策,导致资源不同的配置结果。而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发轫于会计信息的外部性。所谓外部性就是指一个主体的行为对其他主体产生的影响,或者说,该主体行为的后果并非全部由该主体承担。

  第一,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明确会模糊会计信息供求双方的权责关系。企业管理当局作为会计信息管理者不明白自己对会计信息的责任,而包括股东在内广大的会计信息需求者不明确自己的权利,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使得会计信息供求双方权利和责任关系模糊。会计信息供给也因此缺乏市场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容易受内部强势主体的控制,会计信息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受到弱化。

  第二,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不明确将会导致会计信息市场非竞争性。按照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会计信息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特征,某一主体对会计信息的消费并不减少其他主体消费量,其他主体可以免费使用会计信息,即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当社会对会计信息的消费完全或大部分趋于这种免费消费时,市场机制对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将会失去调节作用。当会计信息提供者不能补偿消耗的成本时,只会提供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信息量,导致会计信息供给严重不足;同时,会计信息使用者由于个人理性和交易费用的限制也对会计信息缺乏充分动力,导致会计信息需求严重不足。而只有当会计信息被充分提供给各使用者时才会有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不足将导致会计信息市场非竞争性。

  会计信息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之所以成为其外部性,是因为让利益相关者中某一方单独承担会计信息外部性影响的成本过于昂贵,以至于不值得或不可能。如果能设计出一种规则或产权安排,使会计信息的外部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为利益相关者共同承担,则就实现了效益与成本的配比,即内部化了外部性。由此看出,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直接源于会计信息外部性的影响和结果。

会计信息产权界定路径的历史变迁

  (一)会计信息产权由管理当局独享阶段

  1.1900年以前,美国大多数工业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几乎完全由管理当局自行处理,他们随意提供自己认为应该提供的信息,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安排会计数据,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够定期地提供财务报告,甚至一些企业什么也不向股东报告,即使是通过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也并未在财务报告后附上审计人员的意见,体现着管理当局浓厚的个人色彩。当时企业管理当局的信念是“保密、保密、再保密”。严格的保密惯例对美国大型企业的财务报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公司开业执照中,公司法对管理当局应负责编制的会计报告只字不提,也有一些州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管理当局向股东提供某些类型的报告,但是并未对这些报告的内容做出详细的规定,这些报告的会计方法完全由管理当局自由选择,同时也不要求公司为那些不能参加公司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邮寄报告。这种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在该阶段并未遭到强烈反对,即使一些人竭力促使会计信息的公开披露,但并未成为现实,所以说1880年前,会计信息产权实质上是管理当局独享。

  2.1900年至1929年间,企业在经济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股东人数迅速地增加。随着投资机会的增加,人们开始有了选择的机会,资金稀缺性的功能得到凸现,此时投资者第一次感到了公司管理当局强调的“保密”是反社会的,一般公众和个人投资者都有使财务报告公开的要求。然而大多数工商企业的管理当局并不认为财务报告具有重要性,而且仍然有一些大型企业一如既往地不公布任何会计信息。同时,大多数州的公司法关于会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条款自 1880 年以前形成以来并未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任何的修订,联邦法对之保持沉默,管理当局也对来自于会计信息的要求和批评不予理睬。归根结底,投资者并未意识到或无暇顾及投资以后面临的各种情况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契约中并未注明要求管理当局提供会计信息,管理当局完全控制了会计信息产权,这就是会计信息产权初始界定状态。

  (二)会计信息产权由注册会计师分享阶段

  会计信息产权由注册会计师(CPA)分享的历史相当古老,管理者早在法律向其提出类似要求之前,就已经开始自愿性地提供这种经审计后的会计报告,这也是管理者对自身经营行为寻求外部专家鉴证以解脱受托责任的结果。独立审计是会计信息产权制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独立审计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而审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詹森和麦克林认为,在搜寻最有效方式的过程中,审计成为降低监督和代理成本的一个有效选择。审计以独立、公正的姿态受托于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并以专业、客观的执业赢得各方的尊重,从而完成界定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目的。由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卓有成效,并且能够同时获得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充分界定各方的会计信息产权,因此作为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在股份公司普遍崛起之后,得到了社会承认,并最终上升为国家意志,作为法律正式确立。例如,1844年,英国《公司法》要求,公司董事应编制“详尽且公允”的年度资产负债表并在上面签署,然后由股东代表加以审查。这从法律上开了审计人员作为会计专家监督审查经营者发布的会计信息,从而界定各方会计信息产权的先河。

  然而,由注册会计师界定会计信息产权也面临风险。注册会计师鉴证会计信息就是对管理者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客观、充分进行审计,但在缺乏强制鉴证标准的情况下,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CPA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对于审计中产生的某些问题无法解释,“甚至被证实‘真实且公允’的资产负债表,由于证明的事实易于歪曲和隐蔽,也常常使读者得出错误的结论”。这表明了注册会计师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公共领域”过大,他们常常发现不了或者不愿发现经营者的舞弊行为,这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因此,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成文法来界定和维护。另外,由于缺乏界定标准,对于同类的会计信息不得不与各个企业的管理当局反复谈判,这样不仅不能形成一种产权界定的规模节约效应和专业化优势,而且最后往往不得不屈从于管理当局的压力,造成虚假信息盛行,结果常常引起法庭诉讼并严重损害自身信誉。这不但对于产权界定效率的提高不利,而且注册会计师的外部权威地位也受到公众的广泛质疑。但当社会的共同知识扩展以后,可供选择的制度集合发生了改变,现有制度结构的失衡中存在着现行制度结构之外的潜在收益,从而采取行动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制度变迁,这促使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由注册会计师独享阶段向由政府和注册会计师共享阶段变迁。

  (三)会计信息产权由政府和会计职业界共享阶段

  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造假情况严重,由于以所谓的财务保密为掩护,企业根本不重视会计信息披露,甚至不出年度会计报告,而企业内部人也利用供给会计信息的垄断优势,进行大量的内幕交易来掠夺小股东的财富。因为,股票所有权的分散使管理者几乎完全控制了公司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企业管理者很少认识到自己对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所负的责任。他们通过隐瞒财务信息、乱用会计方法等手段,故意欺骗股东,大多数“所有者”事实上被剥夺了管理权利。他们唯一的选择权就是决定持有或出售股票。这一时期,会计信息产权几乎被企业管理者垄断,其他利益相关者没有任何会计信息产权方面的权益。这种畸形化的会计信息产权结构即管理当局垄断会计信息产权的配置模式,最终导致美国资本市场在财务泡沫的侵蚀下一蹶不振。社会对于虚假混乱会计信息的强烈不满,迅速推动了美国《证券法》(1933年)和《证券交易法》(1934年)的通过,并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来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监管。经济危机给政府提供了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机会,相比私人产权契约界定方式,会计管制的目标明确、见效快,在快速恢复社会对证券市场的信心方面尤为有效。这种环境使得管制制度创新成本降低,从而增加制度变迁的诱因增加。从这时起,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由政府和会计职业界分享,即政府负责公共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而注册会计师负责维护公共会计信息产权和界定私人会计信息产权。

  (四)企业剩余控制权争夺与会计信息产权分享阶段

  当投资者自身的会计信息产权无法得到保障时,投资者另一种选择的途径就是增强自身的谈判力量,缔结私人会计信息产权契约,以获取管理当局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过这要通过改变自身股权规模才可能办到,这也是向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相匹配企业的某种回归。这种产权界定模式分为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家族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占优的公司。这些公司尽管形态上有所不同,但是在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机理上却是相同的:通过并购代理其他投资者股权扩大自身规模,形成对人力资本所有者谈判的优势,使得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集体理性抑制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机会主义行为,从而达到界定会计信息产权的目的,实现对会计信息产权的分享。这种界定方式是通过市场化手段界定和保护会计信息产权,并不涉及过多的政府管制,政府公共会计信息产权只是缔结私人会计信息产权契约的基础和保障。但是,其不足也显而易见:这种方式对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分工并不彻底,除非这些机构投资者不仅拥有雄厚的财务资本实力,而且擅长企业经营和会计信息分析,否则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和保护也无法实现。这种机制下大股东对公开的信息披露需求不会强烈,他们可以通过与管理当局直接对话解决会计信息的需求问题。这样一来,可能会促成他们与管理当局的“合谋”,忽略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和保护,甚至出现大股东与管理当局的“隧道行为”侵害其他利益相关者会计信息产权的情况。

会计信息产权的性质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演进来看,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其制度变迁的产物,其任务是为监督企业合约的执行,反映和监督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产权关系及其运动,受特定的产权关系制约,并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现代会计的本质是用货币化的手段对合约中产权关系及其运动进行显示和监督评价的制度装置,并影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在企业所有权结构中的率配置效.会计应能公平,合理,有效的反映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公平地向企业合约各方提供会计信息,保护和协调产权利益,实现企业合约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分配的合理化.从会计信息产权本质来说,其责任在于公平的让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承担产权博弈中的风险和利益,所以从产权角度讲,会计信息的目标是体现产权结构,维护产权利益,分配产权价值,引导产权博弈达到有效率的"相关均衡(Correlated equilibrium)"(A.奥蒙,1974),即可以使企业合约中的所有参与人都受益的均衡状态.这种会计信息与产权,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天然结合,使企业合约内部对会计信息产权产生内生需求.这里会计信息产权是指以企业所有权(包括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为基础,以解除受托责任,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企业所有权博弈中分离出来的相对独立的,企业现实及预期价值计量,确认及分配的决定权,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和价值取向的关键性权利.从逻辑上表现为会计受托责任→企业产权→会计信息产权(原始产权派生产权)→企业存量价值和产出价值→企业剩余控制权与会计信息产权分散式对称分布→企业所有权重组的产权链条,会计信息是传递和显示企业价值的产权讯号.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在于其作为企业价值产出的替代变量和分配规则共同发生作用,影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分享.事实上,在企业所有权配置博弈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正是通过争夺会计信息产权,来实现和维护各自的产权利益,所以从产权角度研究会计信息本质问题,是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和变迁的前提.

会计信息产权的分类

  按照企业合约形式和会计信息产权主体性质的不同,会计信息产权分四种类型:

  第一,古典业主合约中的会计信息私有产权(Private property rights)形式.在业主制产权结构下,财产所有权经营权互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重合,业主独占会计信息产权,其产权形式比较单一,会计信息具有明显的私人品特征,是一种排他性产权,完备的私有产权包括关于资源配置的所有权利,行使该权利的决策完全是由私人做出的,即在古典业主合约产权结构中会计信息产权由业主独享,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均由其控制,业主没有向外部披露信息的义务.

  第二,合伙共有合约中的会计信息社团产权(Communal property rights) 形式.这类产权的特点是某一主体对一种会计信息行使某项权利时,并不排斥他人对该信息行使同样的权利即每个人对此都拥有全部的产权.这类企业中企业所有权和会计信息产权一般集中控制在"执行合伙人"手中,合伙人共有会计信息产权,他们是靠个体理性,道德信誉,人格魅力以及相互的财产利益作抵押进行合作经营和分配价值的,但随着企业中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逐渐分离和外部管理者介入,会计信息产权开始向控制企业经营的非合伙管理者转移,合约内部其他合伙人对会计信息产权产生需求冲动,非合伙人必须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以解除其受托责任.

  第三,公司制合约中的会计信息集体产权(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形式.这类企业合约内部的会计信息产权博弈主体包括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在法律上,前者以拥有的股份承担有限责任但一般不参与经营,后者以完成契约为中心任务,在完成受托责任的同时谋取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每位股东都是该公司会计信息产权主体之一,他们一方面可以用手投票,行使作为股东控制公司会计信息供给的重大决策权;另一方面,对于不满公司会计信息产权分配的股东,可以通过转换股权,退出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即所谓的"用脚投票"(voting-with-feet)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产权偏好.

  第四,公有制公共企事业单位合约中的会计信息共有产权(Communal property rights)形式,理论上全民拥有会计信息产权不具有排他性,但实际由国有受托单位代理行使的.可以看出,不同企业合约形式下会计信息产权的性质大相径庭,特别是越复杂的企业合约,会计信息产权结构也越复杂,权利的界定和交易也就越困难.

会计信息产权结构

  在企业合约内部,从供求角度分析会计信息产权结构,会计信息产权实际上是由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和需求索取权等权能构成的一组权利束.

  (1)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是指对会计信息从确认,计量,监督,披露到反馈整个供给过程的控制权.从信息处理过程上又分为会计信息生成控制权,监督控制权(包括内部和外部),披露控制权以及反馈控制权.生成控制权是指对原始信息进入会计系统到最后输出这一过程的控制权.监督控制权是指会计信息整个供给过程的监督的控制权.披露控制权是指对已生成的会计信息向需求方披露过程控制权.反馈控制权是在会计信息供给事后产生的对原信息解释,说明,修正的控制权.从对会计信息供给的表象看似乎是会计人员拥有供给控制权,但从实质影响力来看,经营者掌握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如《会计法》规定的单位负责人对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责任,就是让经理承担会计信息风险,行使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

  (2)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是指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进行消费和索取的权利.从索取方式上又分为一般和特殊索取权.一般索取权是指通过正常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渠道所能获得会计信息的权利,包括知情权,询问权,要求说明权等.如果法律,法规等制度规定,利益相关者能够索取一定范围的会计信息,那么他就拥有了针对该会计信息的一般索取权,例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上市公司要向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披露财务会计报告及相关信息,即说明利益相关者享有法定的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现实中,国家,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及生产者甚至潜在投资者都享有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特殊索取权是指权利人在未能正常获得会计信息或者遭受到虚假信息侵害时,有向公司甚至法院主张或申诉并获得赔偿损失的权利,包括申诉权,听证权,诉讼权,赔偿权等.特殊索取权实际是一种隐性追偿权,是维护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主体利益的后续保障权.如《证券法》规定,当会计信息使用者受公司虚假信息而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享有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是参与人组成企业合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只有参与人预期有权获得足够的高质量会计信息,方能减少决策风险,降低交易费用,使合约顺利履行,否则,高昂的交易费用将阻碍企业合约的形成.现实中,企业合约内部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和需求索取权配置常常处于不均衡状态,即在会计信息产权博弈中通常是拥有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的一方占优,而拥有需求索取权的一方处于劣势地位,甚至可能退出会计信息产权博弈,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企业控制权的小股东在需求索取权不能得到满足时,情非得以而用脚投票的原因.造成这种不均衡配置的原因是由于企业合约本身的特性和会计信息产权供需双方信息的控制力不对称造成的.因为在企业这个不完全合约中,拥有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的人力资本所有者正是利用拥有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信息优势,获得支配会计信息供给的剩余权力,处于企业合约的主导地位。

会计信息产权的功能及局限性

  (一)会计信息产权的功能

  会计信息产权的功能,是指其对企业合约内部经济利益关系和管理运行的内在的机制和作用.不同的会计信息产权结构具有不同的产权功能,可以根据企业合约内部的经济利益分配及管理运行需要,合理安排和设计不同的会计信息产权配置方式.这种产权的功能是客观的,是保证企业合约存在的基础之一.

  1.责任明晰功能

  产权的责任明晰功能是产权功能中最古老和最基本的功能.清晰的会计信息产权制度是提高会计信息配置效率的前提条件.对于会计信息产权来说,如果其产权界定不明确,那么任何人都可能任意行使其权利,但都可以不负责,一般表现为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的滥用,从而会使原本就稀缺的会计信息在私人供给条件下变得更加短缺,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若会计信息产权得到有效地界定,那么就等于对产权主体划定了明确的产权行为边界.在行为边界之内,产权主体可以自由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对此造成的后果负责或承担义务, 超出边界就意味着侵权.例如经理人利用会计信息指导资金决策是被允许的,但他要是制造或利用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使之受损,便是侵害其他会计信息产权主体利益的行为.因而,得到有效界定的会计信息产权,就等于明晰了企业合约中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减少了针对责,权,利方面的模糊性和无序性.例如如果债权人行使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对企业财务资信情况进行评价,就会减少贷款风险,保护自身权益.产权的明晰也是企业合约内部交易的需要,如果缔约人对行使会计信息产权没有保障,或是对自己的产权行为不必承担责任,那么就不可能长期存在企业合约这种资源配置形式,所以明晰会计信息产权是客观需要.

  2.降低交易费用

  受企业内部产权博弈影响,各利益主体对会计信息产权的争夺将发生企业经济租的耗散,会计信息产权明晰化将会降低因争夺或行使产权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一些实证研究指出在订立契约过程中,会计信息的确起着降低交易费用的作用(瓦茨,齐默尔曼,1986),所以会计信息产权结构也必须符合交易费用最小化条件.从以上角度来说,无论谁拥有会计信息产权都将面临交易费用的制约,即是花费更多的信息成本来监督或激励人力资本所用者,还是承受产权被剥夺甚至遭受侵权所造成的损失的两难抉择.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科斯第一定理",即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产权如何界定,市场机制都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此时会计信息产权无论如何界定都不影响效率.但这要求会计信息是完全信息,但事实上会计信息不可能完全,相关信息费用也存在.而"科斯第二定理"说明交易费用为正时,不同的产权界定会带来不同的效率.由此可以推论:第一,若交易费用为零,会计信息产权归属不影响效率,市场机制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获得资本收益,人力资本所用者获得契约收益.第二,若交易费用为正,会计信息产权归属将受到利益主体的博弈冲击,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是必然的选择,所能界定的会计信息产权只能满足关于企业价值计量,分配决策的基本权利,没有界定的剩余产权处于"公共领域(Public domain)".第三,若交易费用为正,在企业合约内在人力资本所用者与非人力资本所用者之间重新配置会计信息产权时,就必须考虑交易费用,若矫正会计信息产权的交易费用大于由此给企业带来的预期收益时,这种合约内部的产权矫正本身也不经济的.

  3.外部性内部化

  所谓外部性,实际上是一个产权没有得到有效界定的结果.而会计信息产权"公共领域"的存在与外部性是会计信息产权的产生的基本动因(杜兴强,1998),于是没有界定的权利所包含的价值资源留在"公共领域"形成一种权利"真空".正如"公共地悲剧"(Tragedy of the commons) 所描述的那样,"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对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H.哈丁,1968).会计信息产权同样会由于权利无法界定,使之被过度使用造成私人自愿供给不足.而登姆塞茨指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部化的激励".因此, 按照阿尔钦提出的"既然会计信息供求过程存在着外部性,那么外部性就应该被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可以通过产权规则对外部性进行部分的内部化"(A.阿尔钦,1965).若没有明确界定会计信息产权,那么会计信息产权博弈将充斥着强权(Strong power ),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将侵害需求索取权.强权博弈将给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行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需求索取权主体也将因此耗费巨大的交易费用,引发企业合约履行危机,通过产权界定和公共管制将会抑制外部性影响.

  4. 激励与监督约束

  产权的激励功能来自于它规定了产权主体具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了什么能得到什么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将承担什么责任.因而产权主体便能够根据自己的行动集,选择有利于自己的行动.同时,即使在规定的行动集内,由于不同的行为可能导致不同的利益结果,产权主体也会对行为选择集中的方案加以认真选择以期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选择不当,由此造成的利益损失也将完全由自身承担,因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产权主体构成了一种约束.前一种约束为赔偿约束,后一种约束为自我损失约束.良好的会计信息产权制度不仅有利于激励经理人提高契约收益和增加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还可以激励非人力资本投入.另一方面,产权也给人力资本所用者提供了自激励(self- incentive)和自约束(self-restraint)的机制.因为产权不仅是明晰的,而且是受到监督和控制的,这样产权主体的行为与责任及自身利益都是明确的,不会存在揽功诿过的现象,产权主体必然谨慎而行,在激励与约束中谋求利益最大化.例如针对风险投资行为,经营者必然会考虑各会计信息产权主体利益,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对项目做出理性的决策.

  5.企业价值分配

  任何产权包括"权"和"利"两个方面,权是利的前提和保证,利是权的目的.一方面,产权界定是价值分配的基础;另一方面,产权的不同配置直接影响产权主体的利益.企业合约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取产出价值,而会计信息产权的清晰界定及其结构的配置优化,是公正,合理分配产出价值,实现产权主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会计信息产权的重要功能就是作为企业价值产出的替代变量和分配规则共同发生作用,影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分享.利益相关者只有在行使会计信息产权权能时,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自身产权利益的实现,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合作博弈将提高企业合约效率,实现"理性合作——相关均衡——价值最大化".

  6.优化资源配置

  所谓会计信息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是指这种产权结构直接形成资源配置状况或驱动资源配置状态改变或影响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产权的不同安排表明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可以通过交易,满足不同效率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在企业合约中,相关利益主体可以行使或转让会计信息产权,如建立"会计信息产权俱乐部交易模式"(夏成才,王雄元,2003),促使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会计信息产权配置的相关均衡,这种"筛选归核化"过程将形成一种有效的产权治理结构,使双方在合作中达到价值目标融合,激励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使企业合约中会计信息真正发挥作用,达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

  (二)会计信息产权的局限性

  尽管会计信息产权具有许多能提高企业合约效率的产权功能,但是也存在一些因素影响其功能的发挥,甚至会计信息产权本身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在认识会计信息产权功能时,还必须对它的局限性有所了解和认识.第一,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会产生"挤出效应"(crowding—outing effect).这种"挤出效应"表现在因为企业合约中通常规定企业的剩余权利和收益归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其可以凭借初始合约中的有形投入获得企业剩余, 而这种剩余的获得与其后续行动无关,从而使产权产生了自满的保障,这就会剥夺人力资本获得企业剩余产权的机会,从而桎梏人力资本专用化程度,严重的影响了人力资本通过专用化获得企业产权的激励.这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必定会通过利用手中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来减少会计信息供给,降低其作为价值讯号的显示作用,使剩余权利向自身流动,以补偿其在合约中的专用化投资.第二,任何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都不可能是完全的,因而会产生"产权失灵"(property rights inefficiency)现象.正如巴泽尔(Barzel,1985)指出的,产权永远不会是完全界定的,任何权利的界定都会留下一个"公共领域",留在那些公共领域的资源,如果仍有价值,就会引起所谓的"追租"行为,这种行为将引致会计信息产权的滥用,使之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第三,会计信息产权具有"锁定效应"(Lock-in effect).如前所述,由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会计信息供给控制权的垄断,很可能排除其他产权主体凭借会计信息产权获得权益的可能性,但这种不合理的产权结构要重新调整和矫正并不是轻而易举的,有时受到交易费用和来自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对抗等限制,矫正产权结构甚至变得不太可能.例如现实中,通过诉讼方式去行使会计信息需求索取权是比较困难的,如果没有政府强势力量的推动,就企业合约自身的产权交易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这种锁定效应限制会计信息对企业合约履行的显示监督作用,最终将影响企业合约的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 杜兴强。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1998,(7)
  • 晓远。试论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理论[J].会计研究,1998,(6)
  • 蒋昕。浅析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J].财会研究,1998,(9)
  • 谢志华,肖泽忠。会计与经济运行[J].会计研究,2000,(4)
  • 陈冬华。网络时代会计制度的创新:产权界定与市场化[J].会计研究,2000(2)
  • 谭劲松。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0,(6)
  • 谢德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会计规则制定权的合约安排[J].经济研究,2000,(5)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会计信息产权"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