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規劃謬誤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Planning fallacy)

規劃謬誤/計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

目錄

什麼是規劃謬誤

  規劃謬誤,是指人們在估計未來任務的完成時間時,傾向於過度樂觀,低估任務完成時間的一種現象。也就是我們相信自己在某一時期內能夠做的比我們實際能做的要多的傾向。它是一種認知錯覺。[1]

規劃謬誤的相關理論及發展[2]

  規劃謬誤的概念提出後 ,包括提出者Kahneman 和 Tversky 在內的眾多研究者對規劃謬誤的心理機制進行瞭解釋,這些解釋主要針對的是低估任務完成時間的規劃謬誤,目前主要的解釋理論包括規劃謬誤理論和記憶偏差理論

規劃謬誤理論

  規劃謬誤理論(planning fallacy theory)主要包括 Kahneman 等研究者提出的“內部視角—外部視角 ”理 論(通常稱之為經典規劃謬誤理論),及Buehler 等研究者後續的研究形成的較為成熟與完整的理論體系。

  Kahneman 和 Tversky (1979)首次對規劃謬誤的心理機制進行解釋。他們認為,個體在對未來任務的完成時間進行預測時,可以根據單一信息(singular information) 和分佈信息 (distributionalinformation)進行判斷。單一信息是指目標任務區別於其他任務的特定屬性,分佈信息是指目標任務的結果在以往類似任務中的發生狀況。規劃謬誤出現的原因在於人們忽略了分佈信息,僅僅使用單一信息進行任務預測,因此傾向於過度樂觀,沒有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意外,儘管完成類似任務時經歷過意外或中斷。基於對單一信息和分佈信息的分析,KahnemanTversky (1979)還提出了區分個體直覺預測(intuitive prediction)的兩種方式,將其命名為內部視角(inside view)和外部視角(outside view)。其中內部視角是指採用單一信息進行判斷,關註的是特定任務內部的組成要素,

  比如某個任務在完成時的具體因素和困難是什麼。外部視角則是採用分佈信息進行判斷,把目標任務與相類似任務的完成時間的分佈狀況聯繫起來,通過考慮外部性問題,諸如類似項目通常的完成時間,來對目標任務進行評估和判斷。規劃謬誤的原因在於人們對未來任務的完成時間進行預測時,傾向於採用內部視角代替外部視角進行評估 ,從而產生了樂觀傾向 (Kahneman &Tversky,1979;Kahneman & Lovallo,1993)。作為經典規劃謬誤理論的擁護者和後續研究者,Buehler和 Griffin 等學者進一步證實和豐富了規劃謬誤理論。Buehler 等 (1994)提出“情境構建” (scenarioconstruction)的視角,即人們在估計任務的完成時間時,會構建關於任務如何被完成的情境,並通過發生思維實驗,證實了人們傾向於關註的是基於當前任務的計劃情境 ,而非過去的經驗。

  Newby-Clark,Ross,Buehler,Koehler 和 Griffin(2000)研究發現,儘管未來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個體在預測任務的完成時間時,往往只構建了一個或少量幾個任務情境,這些情境更多地反應了個體的預期和偏好,而且實驗表明個體傾向於關註樂觀情境而忽視悲觀情境。

  儘管規劃謬誤在豐富和完善中解釋了很多現實生活中的現象,但是其存在的局限性也逐漸被研究者們發現。Burt 和 Kemp (1994)的研究表明在持續時間較短且簡單的任務中,個體對任務的完成時間表現出高估的現象,例如買郵票或去圖書館查閱書籍。此外,Boltz,Kupperman 和 Dunne(1998)研究表明,當缺乏經驗時,個體傾向於高估任務的完成時間,如鋼琴家高估了不熟悉的鋼琴曲的彈奏時間。規劃謬誤理論認為,感知到任務的獨特性會促使人們更多地使用單一信息,由此傾向於低估任務的完成時間 (Kahneman &Tversky,1979),根據此觀點,當個體面對缺乏經驗的任務時,也即缺乏分佈信息,理論上採用的是單一信息進行判斷,就會傾向於樂觀估計,導致低估任務的完成時間,但這與上述的事實相悖。對於此,Griffin 和 Buehler (2005)是這樣解釋的:規劃謬誤理論只適用於時間足夠長,且具備單一信息和分佈信息的任務,新異任務並不適用於該理論。

  綜上,規劃謬誤理論對規劃謬誤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及闡述,其研究成果對提高任務完成時間的預測水平有著積極的借鑒作用。但是,規劃謬誤理論也有著其局限性,主要集中在適用性上,將短時且簡單的任務和新異任務等排除在理論之外,使得該理論的解釋缺乏一定的說服力

  基於對規劃謬誤理論的局限性的探索,Roy等 (2005)提出了記憶偏差理論(memory bias),認為,個體在對任務的完成時間進行估計時,會搜索記憶中過去任務的完成時間,由於記憶存在著系統的偏差,也即是個體對過去任務的完成時間的記憶並不准確,結果這種偏差被帶到目標任務中,使得對類似任務的完成時間的預測也是不准確的。Roy 等(2008)通過實驗表明,個體在任務完成時間上的預測失誤,不是因為沒能和過去的經驗信息聯繫起來,而是因為他們生成之前任務完成所需時間的記憶是不准確的,給個體提供準確的類似任務的完成時間的反饋信息或他人完成類似任務的時間情況,能夠有效地提高個體對任務完成時間預測的準確度。

  為了驗證規劃謬誤的心理機制源於系統性的記憶偏差,Roy 和 Christenfeld (2007)通過摺紙兔等一系列實驗,發現個體的時間記憶和時間預測存在著相似的偏差,而且任務的完成經驗、預測延遲(任務完成到作出預測的時間間隔),會以相同的方式影響時間預測。這表明,時間記憶的低估導致了時間預測的低估。以往的研究發現記憶和預測有相似的偏差,但由於不同的研究所採用的任務各異,無法直接進行比較,因此 Roy 和Christenfeld (2008)採用數紙張數量的任務進行實驗,研究任務持續時間對時間記憶和時間預測的影響,結果發現,在不同持續時間的任務中,記憶偏差和預測偏差都沒有顯著差異。這表明,記憶偏差和預測偏差有相似的認知基礎。

  記憶偏差理論與規劃謬誤理論關註的是規劃謬誤的不同認知階段,規劃謬誤理論關註的是個體對過去相似任務經驗的使用; 而記憶偏差理論關註的是個體相似任務經驗的時間記憶的準確性。記憶偏差理論跳出了規劃謬誤理論的框架,從時間記憶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個體對任務時間估計,不僅適用於解釋低估任務完成時間的現象,也能解釋高估任務完成時間的現象; 既適用於長時間任務也適用於短時間任務; 既適用於個體熟悉的任務,也適用於新異任務。但目前關於記憶偏差理論的研究也存在著其不足的地方,一是只關註規劃謬誤中的認知過程,沒有考慮其涉及的非認知因素(如動機); 二是對時間記憶和時間預測兩者之間的關係,缺乏更有說服力的實證性研究。

其他理論

  除了上述兩種心理機制,聚焦主義(focalism)和時間解釋理論(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TCT)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規劃謬誤。所謂聚焦主義是指人們過多關註焦點事件(即事件本身)而忽略了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對當前事件的影響。聚焦主義是這樣解釋規劃謬誤的:人們在思考未來和過去如何影響一個事件時,總是傾向於關註焦點事件,而對可能發生的,並將會占用其時間影響其行為的事件關註不足,從而引起規劃謬誤(Wilson,Wheatley,Meyers,Gilbert,& Axsom,2000)。聚焦主義後續的研究也表明,個體往往專註於其所意願的方式,而沒有充分考慮重要的意想不到的後果 (Ehrlinger & Eibach,2011)。聚焦主義與規劃謬誤理論有一定的關聯:規劃謬誤理論認為人們傾向於使用內部視角進行預測,事實上也是一種聚焦:人們過分關註當前任務,忽略過去相似任務的完成情況。區別在於,規劃謬誤理論中內部與外部視角的聚焦方式是就過去經驗而言。而聚焦主義的聚焦,強調的是發生在未來的事件。

  時間解釋理論最早是由 Liberman 和 Trope(1998)提出來的,他們認為,人們運用不同維度的心理模型對未來事件進行表徵,包括高解釋水平(high–level construal)和低解釋水平(low–levelconstrual)。高解釋水平是指人們運用抽象的心理模型對遙遠的未來事件進行表徵,是概要性的,去情境化的,本質的; 低解釋水平是指人們運用具體的心理模型對近期的事件進行表徵的,是情境化的,附帶的,非本質的(Liberman & Trope,1998; Liberman,Trope,McCrea,& Sherman,2007) 。時間解釋理論還分別用合意性(desirability)、可行性(feasibility)區分高解釋水平和低解釋水平,並指出,當考慮到目標相關的事件時,人們更關註具體的特征(可行性),而不是抽象的特征(合意性) (Liberman & Trope,1998)。Peetz 等 (2010)運用時間解釋理論來解釋規劃謬誤,認為對於較遙遠的未來任務,個體使用的是高解釋水平,更傾向於關註任務的合意性因素,忽略可行性因素,從而引發樂觀偏差; 而對於近期任務,個體使用的是低解釋水平,關註的是任務的可行性因素,而關註可行性因素可以分解為兩個互相拮抗的認知過程:關註計劃(高可行性因素)和關註任務的潛在阻礙(低可行性因素),前者會引起對任務完成時間的低估,後者則會減少低估傾向。

  時間解釋理論從個體對不同時間距離的任務的不同表徵方式解釋規劃謬誤的心理機制,並提出認知的兩個拮抗過程,深化了對規劃謬認知機制的理解。聚焦主義和時間解釋理論均是從認知的角度來解釋規劃謬誤的心理機制,對規劃謬誤理論都有著較好的補充和深化。

規劃謬誤的理論觀點

  規劃謬誤的內部–外部觀點

  KahnemanTversky是最早研究規劃謬誤的著名學者,他們在最初關於規劃謬誤的研究中指出,當人們對完成任務的時間進行估計時,傾向於採用單個事件信息、關註當前任務的特定方面和完成任務的某一情節的內部觀點,而不是傾向於事件分佈形態信息,過去完成類似任務所用的時間分佈、個人完成任務的歷史及整體人群完成任務的典型概率統計信息的外部觀點。人們在計划上的這種經常採取內部觀點,忽視外部觀點的傾向,使計划出現偏差

  影響完成計劃的諸多事件可分為兩個來源: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天氣,材料的運輸,設備運轉情況,資金等現象是外部因素。可能每一個事件的影響不同,總體上來說,每一個隨機事件發生的基礎概率大致相同,而諸如天氣等外部來源的不確定性因素的發生概率是有一定數據可供參考的,但人們在計劃的當初往往忽視這些有據可查的信息。除這些外部影響因素,對任務本身的工作內容(或做出的努力)等內部來源的不確定性因素的估計也影響人們計劃的準確性。對有些項目來說,其內部因素在計劃準確性上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研發項目,人們有時根本不知道怎樣介入,更不用說對其工作內容的分佈進行準確估計了。由於對工作內容概率分佈形態的不瞭解,人們對完成一項任務所需資源進行分配時會出現偏差,而資源分配是否為最佳狀態,則制約著人們能否在規定的時限內、以最小成本或最短時間完成任務。

  在KahnemanTversky之後,其它學者的研究成果對這種內部-外部觀點提供了實證支持證據。研究發現,當人們考慮外部信息時,規劃謬誤減小,反之,當人們忽視事件的基礎概率時,規劃謬誤較大;當人們估計別人的計劃時,傾向於採用外部觀點,計劃的準確性會提高。

  自我表達與規劃謬誤的關係

  在Kahneman等的研究基礎之上,Buehler等通過口頭報告研究法,發現只有7%的被試報告參照過去經驗,而74%的被試報告關註項目的未來計劃。Buehler等認為這種容易忽視先前經驗珍貴反饋的現象,是因為人們有迴避對過去失敗自責的願望,為了減少過去失敗對自我形象的負面影響,個體把失敗歸因於外部的、具體的、不穩定的暫時因素,儘管這一策略保護了自我形象,但也產生了過去經歷與未來情景無關的認知分離,使人們忽視了事件分佈形態信息(即一個人完成任務的歷史及一般人群完成任務的經典比率)。另外,Pezzo等發現,在人際互動中,經常存在一種與維護自我可信度相矛盾的現象——當未來的自我表達與當前的自我表達相衝突時,人們傾向於選擇當前的自我表達。在他人面前做出不可靠的預測或計劃,會有損於未來的自我形象,此時,保護當前自我形象的動機占主導地位,這種自我表達的動機導致人們傾向於做出過度樂觀的預測,產生規劃謬誤。當前自我表達程度的高低影響規劃謬誤的大小,即高自我表達個體的規劃謬誤更大。

  樂觀預期的悲觀理論

  在規劃謬誤研究中,Pezzo等也重視“忽視個人完成任務的歷史"這一現象,稱之為“忽視過去(pastneglect)”現象。所謂“忽視過去”,主要是忽視先前失敗的經歷,是規劃謬誤中最具迷惑性的一個方面,是影響規劃謬誤的重要因素之一。個體從過去失敗的經歷中得到負面自我形象,人們直覺的觀點認為,如果一個人有了先前失敗的經歷,為了保全面子、維護形象、彌補自尊,就會減少規劃謬誤。可事實相反,先前的失敗經歷促使人持續地做出樂觀的預測或計劃。然而,與這種樂觀並存的卻是對自己能按時完成任務的總體能力所持有的悲觀態度,這種觀點被稱為樂觀預期的悲觀理論。

  團隊規劃謬誤研究

  隨著規劃謬誤研究的增多,計劃研究中有兩種不可忽視的事實:個體樂觀預測偏向的普遍性,以及大多數項目不是由個人完成的,而是由團隊完成。因此該領域的研究從個體規劃謬誤,拓展到團體規劃謬誤。

  Buehler等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制定計劃,對個體和團體預測完成團隊任務所需的時間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團體決策與個體決策一樣都存在過於樂觀的偏向,集體預測比個人預測的樂觀偏向更大,即出現團體強化效應(group ac-centuation effect)。首先,團體強化效應的產生與預測時個體的信息焦點及個體偏向程度相關,集體討論強化了個體關註促進完成任務的成功因素,這種選擇性關註增強了團隊成員的樂觀性;其次,團隊強化效應與過度自信與忽略基礎概率相關,因為,團隊預測時,不成比例地關註個別信息,而低估整體基礎概率;第三,團隊討論對規劃謬誤的調節相關,規劃謬誤的調節通過樂觀的外顯表達過程實現,團隊成員傾向於過多地表達樂觀以顯示自己對團隊的承諾和忠誠。

規劃謬誤的相關案例

案例一

  羅傑比勒是勞里埃大學的一位心理學教授,他的一項實驗說明瞭這一點。比勒和他的同事向大學生提了個問題:分別以50%、75%和99%三種概率完成一個課題需要多長時間。例如,一個受試者可能會說,下周一完成這個課題的概率為50%,周三完成的概率為75%,周五的概率為99%。

  當最後期限到來時,估計自己有50%概率完成課題的學生實際上只有13%交上了他們的作業。當學生認為有75%的概率可以完成這個課題時,卻只有19%的人完成。所有的學生幾乎都很肯定課題會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但只有45%的人實現了這個目標。比勒和他的同事們指出:“即使要求他們做一個高度保守的預測,即他們認為幾乎肯定可以實現的預測,學生們對自己估計時間的信心也遠遠超過了他們的成績。”

案例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曾組建了一支團隊,旨在寫一個關於教高中生如何判斷與決策的教程。卡尼曼的團隊由不同的成員組成,其中包括經驗豐富和初出茅廬的教師,以及教育學院院長。大約一年以後,他們為這本教科書寫了幾個章節,並開發了一些樣本課程。

  在周五下午的一次會議上,教育工作者就如何獲取團隊信息和如何思考未來進行了討論。他們知道,這樣做的最好辦法是讓每個人獨立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後把這些觀點結合在一起,形成一致的意見。卡尼曼決定讓每個成員估計一下該團隊將教科書草案呈交給教育部的時間,而且要求預估時間切實可行。

  卡尼曼發現,他們的估計值大多集中在兩年左右,包括院長在內的每個人的估計值都在18~30個月之間。隨後,卡尼曼突然意識到,院長曾參與過類似的項目。當院長被問及有關問題時,他說自己知道很多類似的團隊,包括那些曾經致力於撰寫生物學和數學教程的團隊。於是,卡尼曼問了他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他們是花了多長時間完成的?”

  院長臉紅了,然後回答說,40%的團隊已經開始了類似的計劃,但從未完成過,而且,沒有一個團隊是在七年以內完成的。卡尼曼認為,院長既然認為這個團隊能夠用更少的時間完成,那麼他一定認為自己的團隊更優秀,於是,他問了一個問題,“這個團隊與其他團隊相比好在哪裡”。停頓了片刻之後,院長回答說:“低於平均水平,但也差不了多少。”

案例三

  卡尼曼在近著《思維,快慢有別》(Thinking, Fast and Slow)中所述,一項研究發現,典型的房主預估自家修繕費用約為一萬九千美元。實際的平均費用是多少?三萬九千美元。儘管有充分信息可以取得,90%的高鐵興建計劃都錯估了預算和乘客數目,平均會把乘客數目高估100%左右,把預算低估50%左右。

  企業家往往低估了要花多久時間才能產生營收,並離譜地錯估必須投資多少金錢才能將他們的創意商業化。投資人兼投資專家蓋伊.川崎(Guy Kawasaki)指出,“依據經驗法則,當我看到一項預測,我會把完成時間延後一年,並把收入乘以0.1。”

如何避免規劃謬誤[3]

  1.借鑒以往經驗。

  規劃謬誤理論認為,規劃謬誤產生的原因是規劃者沒能客觀參考過去類似任務的完成情況,規劃者應將目標任務和過往經驗充分對比,進行多維度評估。

  記憶偏差理論認為,個體的預測偏差主要在於規劃者對過去任務的完成時間產生了記憶偏差。另外,參考別人過往的任務完成情況,可以更為準確地預測目標任務的完成時間。

  2.旁觀者視角。

  研究者在實驗中發現,與參與者相比,旁觀者較少使用內部視角進行預測,從而較少低估任務完成時間。新近研究表明,用旁觀者視角對任務進行估計時,能夠減少個體對完成任務的渴望,增加個體對潛在障礙的關註,減少樂觀偏差,提高預測完成任務所需時間的準確性。

  3.任務分解。

  任務分解能有效減少規劃謬誤,特別是任務時間長且內容複雜的任務。心理學家認為,子任務往往是應該被考慮,卻在整體任務中被忽略的關鍵步驟。當個體關註到這些關鍵步驟時,可能會充分意識到任務的複雜性與難度,因此能夠更謹慎地進行估計,減少樂觀偏差。

參考文獻

  1. 鄭秋強. 觀察者與參與者的任務經驗對規劃謬誤的影響[D]. 華中師範大學.2014
  2. 鄭秋強;徐富明;羅寒冰;李彬;張慧.《判斷與決策中的規劃謬誤》.心理科學進展.2014-03-15
  3. 佚名.為什麼你的計劃總是實現不了?[J].讀者(原創版),2016(11):74-7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lyn,Tracy,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規劃謬誤"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