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4个条目

時間解釋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時間解釋理論(Temporal Construal Theory, TCT)

目錄

什麼是時間解釋理論

  時間在人們的日常決策與判斷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人們目前的決策經常是與決策的結果在時間上分離,人們經常為未來進行評價、預測、決策,在現實喜好與長遠利益間權衡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現象。人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經歷原本喜歡的事物,在得到時變得不那麼喜歡,甚至為過去的決策後悔;人們在計劃未來時,往往為未來安排過多的事務,即犯所謂計劃謬誤planning fallacy)的錯誤;人們往往設定過於理想化的目標,而實際無法實現……這些廣泛存在的現象背後有沒有共同的原因?是否是人類共同的某種關於時間的心理機制在起作用?時間解釋理論即源於尋找上述問題答案的衝動[1]

  時間解釋理論認為,相比干較近時間,人們傾向於用高水平(使用更多抽象的中心的特征)建構關於未來的事物,並且受近期事件和遠期事件的不同影響下,被試的解釋水平不同。證明瞭時間距離是影響解釋水平的因素之一。在 1998 年的研究中,以對事物的渴望性代表高解釋水平,以可行性代表低解釋水平。被試被要求對近期和遠期行為進行決策,結果顯示,在對遠期行為決策時被試偏好渴望度高但可行性較低的方案,而在近期行為決策中,被試偏好可行性高渴望度較低的方案。在自我概念研究中,遠期選擇更能反映核心價值觀,近期選擇反應次要價值觀。大量實驗結果說明,時間距離在決策中,對時間距離的感知往往使人們賦予事物與高水平解釋和低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以不同的決策權重。人們賦予與低水平解釋相關價值的權重將會隨時間下降,而高水平解釋相關價值的權重將會隨時間增加[2]

時間解釋理論的相關研究[1]

  基於過去對時間折扣(time discounting)、過度自信(over confidence)和計劃謬誤等(planning fallacy)領域的研究發現,Liberman與Trope(1998)認為,人們決策與判斷的時間效應背後存在著一般的機制,即人們對未來的預測取決於對未來環境的心理表徵。人們傾向於更抽象地、更多地使用反映事件內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的(decontextualized)特征來表徵遠期事件(distant future event),時間解釋理論把這一類型的心理表徵定義為高水平解釋(high level construal);相反,人們更具體地、更多使用偶然的、外圍的、背景化的(contextualized)特征來表徵近期事件(near future event),時間解釋理論把這一類型的心理表徵定義為低水平解釋(low level construal)。

  時間解釋理論認為,時間距離是影響解釋水平的因素之一,會系統地影響人們對未來事件的解釋方式。人們傾向於更抽象地、更多地使用反映事件內涵的一般的、核心的、去背景化特征來解釋遠期事件,而更具體地、更多地使用偶然的、外圍的、背景化特征來解釋近期事件。

  Liberman與Trope(1998研究一)要求32名紐約大學的本科生填寫一個開放式問卷,問卷要求學生們假想並描述他們將在近期或一年後經歷一些諸如閱讀一本科幻小說、搬到新的公寓、與家人共度周末等日常活動。對問卷填答結果的內容分析表明,高水平的描述在遠期事件中更為普遍,而低水平的描述在近期事件中更為普遍。在這個研究中,學生們進一步閱讀了描述為發生在明天或明年的19個日常活動,學生從活動的“為什麼(why aspects)”方面(高水平解釋)和“怎麼做(how aspects)”方面(低水平解釋)的描述中選擇其一(如補牙被描述為保護健康和去看牙醫)。數據分析結果表明,人們對遠期活動一般強調活動的目標,而對近期活動一般強調達到目標的手段。Liberman等(2002)把解釋水平的客體超越行為,把解釋水平超越行為的目標與手段兩個維度,進一步用一系列實驗直接驗證瞭解釋水平是時間距離的函數。例如,在一個實驗中,Liberman等把高水平解釋與低水平解釋分別操作化為對物品的抽象分類(abstract categories)與具體分類(specific categories),他們的研究發現,當假想較為遠期的(如一年後)未來活動(如外出野營)時,相比假想活動將發生在近期(如明天),被試把與活動相關的38個物品劃分為更少的類別,這意味著時間距離增加了被試對物品分類的抽象程度。當把解釋水平操作化為行為的支持性理由(pros)與拒絕性理由(cons)時,Eyal等人(2004)發現,在公共政策與人際行為等廣泛的情境下,當預期結果將發生在遙遠的將來時,人們更多地考慮支持性理由,更少地考慮拒絕性理由。Sagristano等人(2002實驗二)也發現,在選擇遠期賭局時,被試更多地依據收益的絕對值來選擇,而當選擇當下的賭局時,被試則更多地考慮贏取的概率。Frster等人(2004)把解釋水平上升到思維方式的高度,驗證了時間距離促進抽象思維而抑制具象思維。上述證據都是基於未來時間觀點,而有研究發現,在人們回憶或重構過去的經驗時,解釋水平的時間效應也同樣存在(Day & Bartels,2006; Pennington & Roese,2003)。

  時間解釋理論認為時間距離會系統性的影響人們對未來事件的解釋方式,從而影響人們的偏好與選擇。Liberman與Trope(1998研究二)在實驗中要求被試進行三個關於近期或遠期行為的決策。在每一個決策情景中,被試面臨不同的有關行為結果的可行性(feasibility)和渴望性(desirability)。該實驗發現當某一備選方案的吸引力來自於它的渴望性方面時,該選項的吸引力將隨時間距離而增加;而當選項的吸引力來自於可行性的方面時,隨時間距離增加,它的吸引力將減弱。在對遠期未來的行為做決策時,人們更偏好那些可能不可行但高度渴望的備選方案,而對於近期行為的決策,人們更偏好那些不那麼渴望,但可行性高的備選方案。這一時間距離對於決策者偏好的影響也在一個關於學生作業選擇的現場實驗中得到支持(Liberman & Trope,1998研究四),在學生選擇作業時,時間距離降低了作業難度對選擇的影響而增強了作業有趣程度的影響。在選擇近期的作業時,學生願意為了容易而犧牲題目的有趣性,而選擇幾個月後才需要交的作業時,學生願意為了興趣而犧牲容易性。Trope與Liberman(2000)使用不同的情境(生活事件、工作選擇、產品選擇、實驗任務選擇、電影評價)、不同的實驗設計,對解釋水平進行不同操作化的五個實驗都進一步支持了這種評價與偏好的時間效應。Sagristano(2002)發現,人們的賭局決策存在偏好逆轉(preference reversal)現象,當為較遠的未來選擇賭局時,人們更偏好收益的絕對數額較大的賭局,即使獲勝概率較低;而為當下選擇賭局時,人們更喜歡選擇那些獲勝概率較高的賭局,即使收益較小。同樣的時間效應也在自我概念研究中得到證實,如Eyal等人(2006)發現,在存在價值觀衝突的兩難選擇中,遠期選擇更能反映人們的核心價值觀,而近期選擇往往反映了人們的次要價值觀;Rogers與Bazerman(2008)把未來選擇更多反映了人們的理想自我的現象稱作“未來鎖定(future lock-in)”,幾項研究也發現人們的遠期選擇更符合理想自我概念,而近期選擇更多地反映了現實自我(Freitas et al.,2008; Kivetz & Tyler,2007)或欲望自我(Rogers & Bazerman,2008; Rogers,Milkman,& Bazerman,2007);在自我控制(self control)領域,Fujita與合作者(Fujita,Trope,Liberman,& Levin-Sagi,2006)發現高水平解釋的激活將比低水平解釋的激活導致更強的自我控制,高水平解釋導致對即時結果的偏好降低、更高的軀體忍耐力、更高的自我控制意願、更低的對破壞自我控制的誘惑的評價。

  綜上所述,大量不同背景的證據表明,時間解釋對於人類判斷與決策的影響是系統性的。一方面,人們為未來事物構建更為抽象、高水平的表徵,對近期事物構建出更為具體、低水平的表徵;另一方面,在決策中,對時間距離的感知往往使人們賦予事物與高水平解釋和低水平解釋相關的價值以不同的決策權重。人們賦予與低水平解釋相關價值(value related to low level construal)的權重將會隨時間下降,而高水平解釋相關價值(value related to high level construal)的權重將會隨時間增加。這一現象不僅存在於人們的偏好與選擇,也表現在人們對未來的預測和計劃中。

  人們對他人行為的預測往往建立在對行為的抽象化、圖示化表徵基礎上,而忽視情境因素的影響,這一點在預測遠期行為時表現更為強烈。對他人已經發生的行為的歸因是預測他人未來行為的重要基礎,個性或態度歸因構成高解釋水平,而情境或心理狀態歸因構成低水平解釋。Nussbaum與同事(2003研究一)讓110名特拉維夫大學的本科生閱讀一個支持以色列從黎巴嫩撤軍的短文。研究者告知一組學生該短文的作者是被別人要求寫支持撤軍的文章,另一組學生被告知短文的作者是自由表達他對撤軍的意見。閱讀完文章後,研究者要求學生推斷文章作者的態度,並預測作者在近期(明天)或遠期(明年)會在多大程度上參與有關支持撤軍的活動。實驗結果證實了人們低估情景約束對行為影響的傾向,並且這一傾向在這一行為用於預測遠期行為時更為強烈。Nussbaum與同事(2003研究2-4)還發現,人們傾向於預測他人不同情境下的遠期行為比近期行為表現出更多的一致性、更多的受性格特質影響;人們在預測他人遠期行為時,也往往更多的搜尋他人性格特質方面的信息。

  上述研究發現揭示了一個反常現象,即人們對未來有過度自信的傾向。經典的經濟學和決策理論告訴我們,未來存在著更多的不確定性,人們的行為在未來應該是更多樣化、更少一致性。但現實中,人們的預測正好相反,這不僅表現在對他人行為的預測,也表現在人們對與己無關的事物的預測以及自身行為及結果的預測中。Nussbaum等(2006)發現,在預測將於較遠未來進行的實驗的結果時,相比將要立即進行的實驗,學生被試更多的基於一般理論進行預測,也對預測更加自信;他們還發現,學生們預測未來考試成績時,往往忽視考試題目的具體形式(如多項選擇、開放式回答等)和難度,而依賴於感知的知識和能力,當考試在較遠未來進行時,學生們對預測更為自信。

  人們對未來的計劃往往以對未來的預測為基礎。而人們對較遠未來的預測往往過度自信,其後果就是計劃謬誤會在遠期計劃中表現得更為強烈。時間解釋理論預測並驗證了這一現象。Liberman與Trope(1998)發現人們對遠期計劃存在過度承諾,傾向於為較遠的將來計劃更多的任務並低估任務完成時間;傾向於對近期的任務考慮時間約束,對遠期任務較少考慮時間約束。這一現象背後的心理機制是解釋水平的時間差異。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李雁晨;周庭銳;周琇.《解釋水平理論:從時間距離到心理距離》.心理科學進展.2009年11期
  2. 陳麥爾燕.《解釋水平理論》.經營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7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時間解釋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