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企業主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Owner)

企業主(Owner)

目錄

什麼是企業主[1]

  企業主就是企業投資者,他擁有一定的資本(資源)並敢於承擔風險獲取利潤,他的出現是企業產生的必要條件。過去,企業主既是投資者,又是經營者,隨社會專業化分工的發展,企業的投資者和經營者職能分離。經營者就是現在所說的企業家

企業主的特征

  有資本,要通過投資得到利潤,這隻是企業主投資的動力,但是僅此還不能完全說明企業主投資的行為。一般認為,這主要取決於資本所有者根據資本的各種用途的收益機會成本進行選擇。但是,因為辦企業有風險,資本所有者必須把自己經營的收益進行風險換算,測算預期收益,並依據他對風險的偏好進行選擇。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風險偏好,而且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他們會考慮,是自己投資組織生產要素進行生產經營,還是出售或出租自己擁有的資本(資源)以獲得固定的收入。由此出發,不同風險偏好生產要素所有者可以組合在一起,在獲得企業化生產的收益的同時,通過經營和控制權的配置締結一種不同於市場契約企業契約,形成風險供給和保險供給機制。通過契約,保守的人獲取較為穩定的報酬(它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動的),同意在一定限度內服從企業家的指揮。一般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在其他人的指揮下工作,如果願意,是因為能夠得到好處。敢冒風險的人獲取不穩定的可能比較豐厚的利潤,成為企業主,他也因為向他人支付有保證的工資租金,獲得在一定限度內(契約規定的範圍內)使用他人資源、指揮他人工作的權力

  在古典企業里,所有權經營權是統一的,用現代企業理論的術語說,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是統一的。所有者不僅在收益的剩餘性質上承擔風險,而且還承擔無限責任

  而在現代大型公司(如股份公司)里,所有權經營權是分離的。隨著一些需要大規模資金投入的行業的發展,單純依靠企業內部成員的資金積累無法滿足這些特殊行業的資金需求,於是產生了外部融資的需求。由於企業自有資本的有限規模無法為大量的借人資金提供保險,必須依靠股權方式籌集資金。當大量的投資者向企業註入資金時,這些股權方式的投資者承擔了企業經營中的風險,也就應獲得直接影響企業風險大小的經營決策參與權。但是,大量的投資者形成共同的決策費用高昂,甚至根本無法達成,而且由於這些投資者具有不同的經營才能,共同參與決策無法獲得專業化收益,於是要求一種委托代理結構,那些具有較高經營才能的投資者掌握企業的經營決策權。因此,出現了一個特殊階層,他們是企業的經營者即董事長總經理。這個特殊階層在企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大量的投資者授權給代理人時,企業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開始分離,企業投資者(或者股東)就降低了對風險的控制,相應地,他們也不願承擔無限的風險。這就是現代企業發展中企業主從無限責任向有限責任轉變的經濟原因。

  企業主最關心企業,因為企業的利益與他們直接相關。

參考文獻

  1. 史品南,王援.經濟原理簡說.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7.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企業主"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