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Nobel Prizes in Economic Sciences 2010)

目錄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瑞典皇家學院10月11日宣佈,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爾·莫特森(Dale T. Mortensen)和塞普勒斯裔、英籍經濟學家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三位學者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

  彼得·戴蒙德生於1940年,196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數學學士學位;1963年,年僅23歲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教學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選為美國經濟協會主席。2010年9月13日,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為美聯儲委員會理事。彼得·戴蒙德是世代交疊模型的提出者,社會保障養老金稅收問題專家。

  戴爾·莫特森生於1939年,在美國威拉米特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從1965年至今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莫特森在勞動力市場研究和相關理論領域的學術成果具有開創性。此外,他在就業市場勞動力調整和安置領域的研究也頗具建樹。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1948年出生於塞普勒斯,1974年開始定居英國,目前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同時還是英國科學院院士。皮薩里德斯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巨集觀經濟學中的勞動力市場、結構性變化以及經濟增長問題。他的代表作是《失業均衡理論》,至今被看作是失業經濟學領域的標準教科書。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2]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他們對市場的分析使其可以得到這個獎項。“市場大部分交易都是為貿易而進行的,當然會出現一些貿易摩擦,買者很難得到想要買的買品,而賣者很難找到消費者。在勞動力市場上許多公司也發現會有許多工作空缺,而一些失業人員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彼特-戴蒙德等人所開發的理論是解釋了市場上這種衝突,他們的理論是基於微觀經濟學理論的,也就是市場合理產出,他們的工作也就是意味著雇佣工人要更加合理,在招聘人員和需求工作應該提供合理的機制

  戴蒙德的理論已經成為一種領先的理論體制,那就是針對勞動力市場而說的,對於解決各種政策問題是很有幫助的。但他的理論是遠遠可以適用於勞動力市場之外其它領域,可以用於整個房地產市場在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等等。今年的獲獎者他們的理論已經極大的改進了相關的市場理論

諾獎評獎人點評創新之處[3]

  10月11日晚間消息,在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之後,新浪財經獨家對話了參與評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成員、斯德哥爾摩大學的經濟學教授拉斯-卡姆佛斯(Lars Calmfors)在與新浪財經獨家對話時表示,此次經濟理論的創新之處在於將搜尋市場的理論用於勞動力市場的研究。

  卡姆佛斯介紹說,這一理論更加側重研究市場中的勞動力市場,該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在大量工作出現的同時卻仍存在失業現象,以及政府的調整工具及政策怎樣來解決失業問題。“它就像地圖一樣,給人類指引了方向。”

  而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臨時秘書長斯塔凡-諾馬克(Staffan Normark)在與新浪財經對話時表示,這項理論以搜尋市場為基礎,並將該理論運用於勞動力市場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為失業問題提供瞭解決辦法,可以說它為很多失業問題提供了更加匹配和有效的方法。

媒體點評:諾獎舞劍意在就業[4]

  瑞典皇家科學院11日宣佈,將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戴爾·莫頓森(Dale T. Mortensen)和擁有塞普勒斯和英國雙重國籍的經濟學家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以表彰他們在市場摩擦理論方面做出的貢獻。專家評論稱,三位勞動經濟學家獲得本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從一個側面說明:國際金融危機後的世界主要經濟體面臨的嚴峻就業形勢迫切需要勞動經濟學理論作出重大突破。

  在瑞典皇家科學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諾爾馬克首先宣讀了獲獎名單及其主要貢獻。他說,為什麼在有大量人失業的同時,會有大量的工作崗位空缺?經濟政策究竟會如何影響就業和失業問題?今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們建立了市場摩擦理論,用來分析並解答這些問題。另外,這一理論不僅可以分析勞動力市場,也可以用以分析其它市場信息不對稱的情況。

  瑞典皇家學院表示,戴蒙德建立了市場摩擦的基礎理論,莫頓森和皮薩里德斯則進一步發展了這一理論,並將其用於分析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三位經濟學家建立的經濟學理論能夠幫助人們從整體上理解一系列重大的經濟學問題,特別是失業。另外,這一理論也已經用於分析貨幣政策公共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以及家庭經濟學的相關命題。

  “今年諾獎頒給的三名經濟學家,均為在勞動就業領域有傑出研究貢獻的學者,這也折射出諾獎對就業問題的關註。這主要是因為當下金融危機陰霾尚未散去,歐美國家失業率依然高企。”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杜麗群點評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魏眾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當前的現實情況來講,如何讓勞動者找到工作是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問題。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給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帶來巨大的經濟衝擊,各國失業率居高不下,所以這個時候肯定勞動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美國勞工部(Labor Department)10月8日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美國失業率仍維持在9.6%的高位。9月份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僅增加64000人,當月總體非農就業人數減少95000人,數據大幅高於預期。根據勞工部公佈的修正數據,7、8月的非農就業人數被下調了1.5萬。分析師表示,令人失望的非農就業人數報告增強了美聯儲實施進一步定量寬鬆措施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歐盟的失業率也高居不下,歐盟統計局10月1日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歐元區16國的失業率為10.1%,歐盟27國的失業率為9.6%,其中,25歲以下青年人的失業率要比其它年齡段的失業率高出一倍。統計還顯示,今年8月,歐盟27國的失業人數約為2300萬人,其中歐元區16國的失業人數約為1587萬人。

  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毛振華則強調,勞動經濟學理論對中國同樣具有重大指導意義。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歐美面臨的只有失業率上升問題,中國還面臨勞動力工資上升問題。在一個農村還存在大量剩餘勞動力的國家,存在工資上漲壓力,這在國際上是不多見的。勞動力成本的上升,必然會給眾多低端生產者帶來成本壓力,這些企業雇用新勞動力的意願就會下降,社會就會面臨失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加深對勞動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有助於緩解社會矛盾。

2010年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個人簡介

彼得·戴蒙德

  彼得•戴蒙德(Peter A. Diamond)生於1940年,1960年畢業於耶魯大學,獲數學學士學位;1963年,年僅23歲就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之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教學生涯。自1966年起至今,戴蒙德一直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2002至2003年,戴蒙德被推選為美國經濟協會主席。2010年9月,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他為美聯儲委員會理事。

  彼得·戴蒙德是一位相當活躍、舉足輕重的潛在諾貝爾獎得主。他在四十多年的學術生涯中,引領了巨集觀經濟學研究潮流,不斷開闢新的研究領域,為其他經濟學家建立了研究標準和方向。戴蒙德獲得了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戴蒙德一生學術成果頗豐,是世代交疊模型的提出者,同時在社會保障、養老金和稅收問題等公共政策領域建樹頗豐。

戴爾·莫特森

  戴爾·莫滕森Dale T. Mortensen)生於1939年2月2日,現年71歲。莫滕森是美國公民,現任職於美國西北大學。莫滕森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在維拉馬特大學獲得學士學位。他的學術思想影響了皮薩里迪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後者也分享了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1965年以來莫滕森一直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除勞動經濟學外,他還研究巨集觀經濟學和經濟學理論。莫滕森最知名之處是他在摩擦性失業理論方面的開創性研究工作。從這一成果出發,他進一步研究了勞工移動率和再安置等方面的問題。

  莫滕森獲得過2005年IZA勞動經濟學獎,2000年成為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1979年成為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會員,1965年獲得亞歷山大-亨德森獎。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

  克裡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於1948年出生在塞普勒斯Nicosia,他擁有塞普勒斯和英國雙重國籍。皮薩里德斯於1970年在埃塞克斯大學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71年在同一大學獲得經濟學碩士學位。此後他到倫敦經濟學院求學,於1973年在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生導師是數理經濟學家森嶋通夫。皮薩里德斯於1974-1976在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學習,1976年在倫敦經濟學院學習此後留校任職至今。他主要的研究領域是勞動經濟學。他在倫敦經濟學院獲得博士學位,本科畢業於英國埃塞克斯大學。

  皮薩里德斯現任倫敦經濟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他還是該校經濟表現研究中心負責研究項目的主管,1976年以來他一直在該中心任職。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巨集觀經濟學的多個領域,其中最主要的是勞工、經濟增長經濟政策

  皮薩里德斯於2005年與莫滕森共同獲得了IZA勞動經濟學獎。他還是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英國計量經濟學協會會員。

諾貝爾經濟學獎簡介

  諾貝爾經濟學獎(The Nobel Economics Prize),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The Bank of Sweden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通常稱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屬於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其評選標準與其它獎項是相同的,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選,1969年(該銀行的300周年慶典)第一次頒獎,由挪威人弗里希和荷蘭人丁伯根共同獲得。

更多閱讀

參考文獻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Lolo,苦行者,Yixi,连晓雾.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张健 (討論 | 貢獻) 在 2010年10月13日 11:13 發表

簡直跟股市一樣 誰唱空 誰得獎╮(╯▽╰)╭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