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貨幣供給渠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貨幣供給渠道

  貨幣供給渠道是指貨幣進入流通中的途徑,包括總供給渠道和結構供給渠道。

貨幣供給渠道的類型[1]

  (一)總供給渠道

  總供給渠道從嚴格定義上說有三個:銀行體系、財政體系、企業體系。

  1.銀行體系對貨幣供給

  銀行體系在貨幣總供給中占居決定性地位。在禁止金銀流通的情況下,流通中的貨幣都是從銀行首先投放出去的,由銀行體系投放出去的初始貨幣,通過信用的創造作用和乘數作用,能創造出更多的貨幣來,保證經濟發展對貨幣的需求;並對貨幣供應量進行控制

  2.財政體系對貨幣的供給

  銀行體系通過信貸渠道把貨幣投入社會,經過流通和周轉之後,形成銀行現金庫存企業存款財政存款、個人手持現金和銀行存款。其中財政和銀行部門是再分配部門,但財政銀行集中的貨幣都不能自己直接運用,而是貸給或撥給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和個人等使用。因此,財政也和銀行一樣,成為國民經濟貨幣供給渠道之一。

  (二)結構供給渠道

  這裡講的結構供給渠道,是指貨幣總量不變的條件下,貨幣購買力結構變化。

  1.財政與銀行貨幣資金變化

  財政收入存入銀行,銀行作為資金來源發放貸款,這隻是財政資金與銀行借貸資金之間的此消波長,而貨幣供給總量未發生變化。

  2.企業貨幣供給結構的變化

  企業貨幣由日常支付準備金長期積累所構成,分別體現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活期存款代表正在流通著的貨幣包括在M0的結構內。定期存款為貯藏性存款貨幣,包括在M2的結構內。這兩部分存款貨幣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即由現實購買力轉化為潛在購買力,或出現反方向轉化,這在物價不穩定和金融資產收益率變化較大情況下,其轉化成為常見現象。另外,在企業經營機制尚未真正轉換情況下,企業的短期行為也可能趨使其將積累基金不適當地轉換為消費基礎,從而影響貨幣供給結構不適當地改變。

  3.居民貨幣供給結構的變化。

  居民貨幣由三部分構成:(1)手持現金;(2)活期存款;(3)長期存款債券。這幾部分也是互相轉移的。

  不少國家的實踐證明,居民貨幣供給結構的變化除其它因素外,物價和利率的高低是引起其轉化的重要原因。通常是,通貨膨脹率較低,利率大於物價指數,居民M1貨幣供給和物價大體穩定。而在通貨膨脹率較高,利率和物價指數倒掛,物價指數上升越快,定期存款增長越慢,M1貨幣供給越多。通貨膨脹愈加惡化。這在有價證券不發達情況下表現的尤為明顯。

貨幣供給渠道的調節[2]

  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給渠道有兩個:一是直接通過增減貨幣發行、增減財政向中央銀行透支等手段,來調節貨幣供給;二是通過運用金融手段(準備金貼現、貸款、金融市場等)影響金融機構的存放款業務,間接地調節貨幣供應量

  由於中央銀行最終掌管貨幣發行權,並且扮演著最後貸款人的角色(銀行的銀行),所以,中央銀行是有能力調節好貨幣供給的。

  但是,中央銀行對貨幣需求調節的傳遞機制則比較分散和間接,中央銀行通過政策影響整個金融系統金融系統通過金融手段影響企業與居民的消費投資傾向,進而影響企業與居民的貨幣需求。因此,中央銀行對於貨幣需求的調節並不是隨心所欲的,有時甚至是相當困難的。

參考文獻

  1. 戴相龍,王佩真.《當代中國經濟大辭庫》金融捲[M].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
  2. 李啟明,陳興漢.房地產投資決策與風險防範安全手冊 (上、下冊)[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供給渠道"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