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西方財務會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西方会计)

西方財務會計(Western Financial Accounting; Accounting of the Western System)

目錄

什麼是西方財務會計[1]

  西方財務會計是西方各個國家適應市場經濟跨國公司核算需要而發展起來的財務會計。西方財務會計是參照國際會計準則,結合本國實際制訂各國自己的會計準則,美國自成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開始就制訂了多項"公認會計準則"。我國也是參照"國際會計準則",西方"公認會計準則",1993年頒佈"企業會計準則"。西方財務會計是國際會計大家庭中的主要成員,國際會計準則是協調性的、指導性的。西方財務會計是在國際會計準則和公認會計準則指引下進行理論闡述、具體核算和操作的一種專業會計。所以說西方財務會計與國際會計既有密切的聯繫,又有區別,絕對不能把西方財務會計等同於國際會計。當前西方財務會計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財務會計較為完善,是世界各國學習的主要對象。

西方財務會計與我國財務會計的差別[1]

  西方財務會計主要靠"公認會計準則"對會計核算進行制約,以美國為例是以"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制定的會計準則為依據,其特點是:強調超然、中立、會計人員會計核算方法有較廣泛的選擇餘地,會計科目和賬戶設置也較靈活,沒有統一的科目名稱,企業可以自主設置,能夠較全面提供各種經濟信息。

  1.會計核算的計價基礎

  西方財務會計的計價理論是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在資產計價方面是遵循穩健性原則,可用原始價值反映,也可用重置價格,以及按"成本與市價孰低"方法按變現價格反映。

  我國財產物資計價要按取得時實際成本計價物價變動時,除國家另有規定者外,不得調整其賬麵價值

  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西方會計學家認為:"固定資產前期生產能力大,維修費用少,應多提折舊。"加速折舊法在資本主義國家得到普遍使用,並且在所得稅法中規定用加速折舊法計算應稅所得額。由於使用加速折舊法,企業對固定資產投資回收加快,可避免和減少投資風險,促進企業生產發展。

  我國絕大多數企業是採用平均年限折舊法,而只有少數企業,符合有關規定經批准方可使用加速折舊法,如電子電腦行業等。

  存貨盤存計價問題。西方製造企業多數用"永續盤存制"、商業企業則用"定期盤存制"(即實地盤存制),我國工商企業大多採用"永續盤存制",只是某些條件不具備的小型企業可採用"定期盤存制"。

  2.貨幣時間價值觀念

  西方國家允許銀行金融機構互相競爭,存、貸款按複利計算,利率不斷升降。因而,企業在發行債券時經常存在按面值、溢價折價發行,以及購買或發行的企業需要計算溢價或折價攤銷問題。

  我國銀行存、貸款利率一律按單利計算,利率升降由國家統一規定、銀行不得私自升降利率,我國企業發行債券利率是固定不變,大多比銀行利率高些,同時都按面值發行,不存在債券溢價、折價購買和攤銷問題。

  3.會計核算形式

  西方財務會計經濟業務編製的分錄是採用全部按順序登記"日記賬"的方式,以後再將日記賬中的會計分錄再過入相應的總分類賬。我國是採用記賬憑證方式,把會計分錄先登在記賬憑證上,再按記賬憑證登記現金銀行存款日記本,及其他明細賬、彙總記賬憑證後再登記總賬。至於現金,西方是包括庫存現金和銀行存款,中國單指庫存現金。

  西方財務會計採用轉回分錄,即對按常規程式處理的、嗣後才真正發生的經濟業務調整分錄,到下一會計期初又將相關的前期調整分錄的借、貸方全部沖轉回去。我國會計制度沒有這種程式,如月末企業“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平衡後,就不再作會計分錄,待下月初收到有關憑證後才正式作有關分錄。

  4.資金籌集渠道

  西方較大企業組織大多是採取股份有限公司,其籌資渠道主要是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和借款,所以股票債券核算是較複雜的。股票有普通股優先股(累積優先股非累積優先股)、庫存股等;債券有平價、溢價、折價發行等。

  我國當前大多數企業資金來源還是國家投資法人、個人投資以及銀行貸款等為主,所以很多企業不存在籌資發行股票、債券的核算,只是在有多餘資金向外投資時,購買別的企業發行的股票和債券而已。

中西方財務計差異的原因[2]

  (一)政府經濟干預因素。

  中國政府總是統管著中國財務,國家財務如此,企業財務也是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中國經濟體制的影響,正是在這種體制下國家政府採用了詳盡的財務制度去規範企業的財務行為,在企業範圍內大到投資、融資政策的確定,小到每一筆會計業務的處理,國家都有明確的制度規定,企業自主理財的權力很小。在西方,國家政府一般都不制定直接規範企業的財務制度,企業的會計核算也只遵循公認會計準則,而且由於西方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會計準則與公司法稅法的脫鉤等,使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在實踐上存在分離的可能性與現實性。

  (二)中西方財務發展進程因素。

  西方財務的產生與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是“傳統理財”階段,二是“綜合理財”階段,三是“現代理財”階段。在連續經歷了這三個階段後,使西方財務日漸成熟。形成了企業財務的重點是研究所籌資金在投資運用時如何考慮投資報酬與風險的對應關係,減少投資風險,以增加投資收益,使股東財富最大化。至此,西方財務已形成了以籌資、投資、股利為核心的企業財務內容,其本質是有關企業資金的運用過程和管理結果。新中國的財務始終圍繞財權分配展開,其理論依據是馬克思關於資本迴圈和周轉的理論。發展至今已經開始形成以企業本金籌集、投放、耗費、收入與分配為核心的管理,併在此過程中以處理財務關係為重。但是中國的財務發展得比西方晚明顯不如西方財務的完善。

  從中西方財務發展過程的考察中可以明確得出這樣幾點結論:一是中西方財務的本質均是有關本金運動的描述;二是財務管理的發展階段總是與特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管理體制變革互相適應的;三是中西方財務文化的共性與個性有時會相互交融,且隨著財務趨向國際化,;四是財務與財政金融稅收、投資者、所有者等之間的客觀關係總是存在的,並不依人們認識水準與表述方法的差異而轉移。

  (三)經濟體制因素。

  在中國,由於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一直將財務作為財政體系的組成部分,因而有關企業籌資、投資、股利分配等重大財務活動都由國家財政去統一規範。因而國家股仍然在絕大多數股份制企業中占控股地位。因此,企業財務管理的首要環節仍是處理企業與國家等之間的財務關係,這也正是中國關於財務與會計關係表述上存在“大會計觀”、“大財務觀”、“財務會計合一觀”等存在的現實環境。縱觀中國幾十年的企業財務體制一直只在被動地處理國家對國有企業的資金供給形式,國家與國有企業的分配關係,集中財務與擴大企業財權上下功夫。這偏離了財務的本質,造成了我國財務與財政在一定程度上合二為一的局面。相反,西方國家由於有比較健全的市場經濟體制和發達的金融市場環境,財務不僅很少受政府的干預,而且由於其追求一種實效性的財務管理方式,因而財務管理中被迫用足夠的力量去處理籌資、投資和股利分配等問題,在財務管理實踐中也將財務與會計分別設置機構,達到了理論與實踐上財務與會計分離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1.0 1.1 施羽明,施偉文.國際會計,西方會計與我國會計的差別.廣西會計,1997年7期
  2. 王文慧.淺談中西方財務會計的差異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Cabbage,Zfj3000,鲈鱼,Yixi,连晓雾,林巧玲.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西方財務會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