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考試經濟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考試經濟(Examination Economy)

目錄

考試經濟概述

  知識經濟時代,所謂文盲不再是沒有文化科學知識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不能更新知識的人。換言之,任何人都不能把學習看成是一勞永逸的事。知識經濟不僅要求員工掌握適應高科技產業的技能,而且要求員工在工作中不斷地進行學習。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佈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的報告中,始終強調學習對於知識經濟的意義,並把知識與學習作為經濟五項指標中的一項。知識經濟是指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即建立在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分配和應用基礎之上的新型經濟,換言之,知識經濟是“以知識(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生產、分配、使用(消費)為最重要因素”的經濟時代,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代。知識的掌握程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考核,考試是其中重要的一環。“考試經濟”也就成為了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獨特的景觀。

  在我國計劃經濟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出現了形態各異的經濟類型,由於近年來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考試經濟”日趨成為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大亮點。對於“考試經濟”目前學術界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定義。

考試經濟的特征及弊端

  1.涉及面廣,體系單一。

  考試的種類繁多,除了高考、考研等重大的人學考試之外,各種職稱考試、資格考試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尤其是以國家人事部門、勞動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舉行的各類考試為代表,幾乎涉及到各類職業。有關統計顯示:在當代中國,普通人一生要經歷上千次的考試,貫穿學習和工作的全過程。但是,目前我國考試經濟依托的途徑只有閉捲考試一種,單一的考核評價體系不利於考試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更不利於市場主體創新意識的培養。

  2.市場巨大,利潤豐厚。

  伴隨著考試重要性的凸顯,人們對各類考試的相關投人也急劇增加,巨大的市場和豐厚的利潤帶動了考試經濟以及相關產業的飛速發展。考試經濟從報考開始,到成績公佈結束,中問經歷教材購買、輔導培訓、考試工具配備、考前準備、考試期間消費、成績查詢定製等諸多環節,創造出環環相扣的價值鏈,涵括圖書、文具、餐飲、社會辦學等各個行業。由於我國的考試由政府主導,具有絕對的壟斷性,但考試經濟的各個環節的定價已經放活,實現了市場定價,市場主體受利益驅動導致了考試支出的剛性增長。

  3.市場不規範,監管缺失。

  有需求,就有供給,考試正逐步成為一種巨大的消費。但是,目前我國的考試市場可謂是魚龍混雜,收費考試中暗藏著巨大的利益黑洞;培訓機構虛假宣傳,盜版教材充斥市場,嚴重侵害考生權益,導致考試市場呈現無序競爭、惡性競爭的混亂局面。“考試經濟”的高回報率讓一些商家不惜大肆發佈虛假廣告或提供偽劣產品,通過侵犯知識產權,形成不正當競爭等手段損害合法經營者的信譽和利益,擾亂市場秩序。本該擔當市場監管責任的相關部門職能缺位現象十分嚴重,加劇了考試經濟的不規範發展。

考試熱的原因

  1.市場潛力巨大。

  除義務教育外,從幼兒教育到“終身教育”存在巨大且尚待開發的市場。據官方公佈的數字,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僅達到11%左右,到2005年,我國高等教育毛人學率已達到15% ,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以我國人口的龐大基數,每提高1個百分點,都會激發巨大的市場並帶來驚人的利潤。以研究生入學考試為例,2005年全國共有117.2萬人報考碩士研究生。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以來,報考碩士生人數首次突破百萬。按平均每個人用於購買考試用書、時事資料和習題的費用為500元計算,僅這一項出版社就有近6億元的營業額。與考試相關的培訓消費、保健品消費等市場成為考試經濟的最大受益者。

  2.人才選拔途徑單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雖已打破了單一的經濟體制,但還沒有破除單一的人才選拔制度。考試仍然是選拔人才的主要手段。傳統考試製度的弊端可歸納為四點:首先是考試目的具有極高的淘汰性,給學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以至於把學習引向“應試”的歧途;其次是考試管理過於集中,自上而下搞“統考”,造成“考什麼,教什麼”的局面,顛倒了考試為教學服務的主次關係;再次是考試內容片面僵化,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一切非智力品質的發展排斥在考試之外,導致學生讀死書與死讀書;第四是考試方法單一死板,造成“紙上考實驗”、“紙上考實踐”、“紙上考品行”等怪現象的出現。

  3.客觀存在的社會心理背景。

  當前,教育的人文價值遭到忽視,教育的功利性價值被過分強調,望子成龍的傳統心理模式、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知識經濟對人的素質、能力、學歷的要求等等,客觀上造成了這樣一種怪現象,學生如果在求職時拿不出來幾個證書,就覺得低人一等,沒有競爭力。考試本是檢驗和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一種手段,但是,如果把它盲目地擴大化,或者把它當作檢驗和考查學生的惟一手段,那麼,它就可能演變成為制約和束縛人的一種工具,甚至可能誤導人們思想和行為。

對考試經濟的調控措施

  1.改革考試方法。

  自1999年6黨中央國務院作出了《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標明瞭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開始進入一個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標誌的新階段。在實現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中,應當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考試內容和方法,優化教學過程,重在考能力、考素質。要改變靠一張試卷來選拔人才的作法,變單一閉捲筆試模式為多元化考核模式,分散成績的構成,剋服單純以一次考核的學生成績為衡量標準的傳統作法。要將學生的全面素質納入評價體系,努力探索口試、大作業、實踐報告、論文、操作、閉捲、開卷、半開卷、問題情境等多種考試形式。這樣既考核學生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要考核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綜合理解和綜合運用的能力,使學生個性、特長和潛能有更大的發揮餘地。實踐強的課程,應考核學生的動手能力,做到靈活運用。在考試方法改革上可以借鑒美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即GRE)的方法,它由能力考試和知識考試組成,前者被稱為“能力測試”或“能力傾向測試”,後者被稱為“成就測試”。能力考試與知識考試的區別在於無法準備,對記憶的要求不高,要求有較高的參與合作精神,獨立思考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通過兩部分不同內容的考核,可以比較全面的反映出考生的基本素質。

  2.規範市場秩序。

  對各式各樣的考試培訓機構要進行治理整頓,切實保護學生和商家的利益。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2003年上半年全國投訴分析表明,教育培訓行業位居投訴增幅的第二位,投訴比例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0.2% ,其中對培訓質量的投訴占了很大比例。各項培訓認證發展過快,必然面臨很多類似風險事件的發生,規範市場秩序已刻不容緩。對於考試培訓市場的整頓除了要認真貫徹執行各項培訓法律、法規,嚴格培訓許可制度,加大相關部門監督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之外,更要規範市場主體準人機制,整頓市場交易秩序和競爭秩序。當前,培訓機構無證照經營、超範圍經營、許可證和合格證不齊全等現象經常出現,以虛假廣告誘導考生,利用壟斷地位質次價高培訓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因此,必須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平競爭的要求,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市場準人條件和程式,確認市場主體資格,堅決取締無證照經營的培訓機構,依法加強對已準人的培訓機構的監管和考核,堅決查處違反登記管理法規的行為。

  3.更新用人觀念。

  用人單位在招聘人員時,要綜合全面地衡量應聘人員的素質,不能只看證書有多少,還要看實際操作的能力。綜合素質評估包括心理素質檢測、知識能力測評和體能素質測試。心理測試主要對接收對象的性格、價值觀、意志品質和氣質等方面進行評估;知識能力測評主要對測評對象的知識結構綜合能力、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創新能力進行評估;體能素質測試主要對接收對象的體質體魄和身體協調能力進行評估。因此,用人單位應樹立以能力為核心的公平競爭用人觀和人才評價指標體系。

  4.加大人文科學教育。

  在歷史上,教育往往只強調提高人自身修養的功能,忽視了教育的社會功能,如今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教育經濟主義思潮把教育與經濟的關係作為教育研究的出發點,以突顯教育的經濟功利目的,但思維方式和理論本身帶有很大的局限性,它往往是孤立的看待教育與經濟的關係,沒有或很少從現代教育同人類社會進步的整體需要研究教育問題。他們所關心的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勞動者的生產技能,教育對經濟的適應,經費投人的經濟效益,教育體制改革與市場經濟體制發的關係,很少看到教育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沒有看到教育改革除了要適應經濟需求之外,還應該從更寬廣的領域和方面適應整個人類社會進步的需要。

什麼是考試經濟人

  “考試經濟人”是指以謀利為目的,組織有關人員、車輛,利用各種關係網、通訊設備等,通過非正常手段使不具備通過某種考試能力的人通過考試的個別人或臨時組織。考試經濟人的出現一方面反映了全社會對知識、技能的重視,都擁有某種文憑的渴望。另一方面體現出社會上個別存在的不以實際能力取人,而以文憑、證書用人,確定人的工資等現象的存在。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考試經濟"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