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幼兒教育(Infant Education)
目錄 |
什麼是幼兒教育[1]
幼兒教育,又稱學前教育,是指實施幼兒教育的機構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入小學前的幼兒進行有計劃的教育,其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協調發展,為人小學接受小學階段的教育作好準備。實施學前教育的機構主要有托兒所、幼兒園、附設在小學的學前班等,其年限從1年至3年不等。
幼兒教育的歷史[2]
世界各國所定學前教育的年齡階段各不相同。中國、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日本、聯邦德國等為3—6歲;英國為3—5歲;法國為2—6歲;前蘇聯為出生2個月一7歲。實施幼兒教育的主要機構為幼兒園(或幼兒學校)和托兒所。中國明確規定幼兒園招收3—6周歲兒童。
中國早有關於幼兒教育的記述,如西漢時期編纂的《禮記·內則》中就有“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音,男唯女俞”等語。中國近代幼兒教育機構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於湖北武昌,名為“蒙養院”。1922年定為“幼稚園”。歐洲近代幼兒教育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牧師J·F·奧貝蘭於1771年在孚口創辦了世界上最早的幼兒學校。1802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R·歐文於蘇格蘭的新拉納克創辦了一所招收2~6歲的工人子女的幼兒園。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和義大利教育家M·蒙台梭利對幼兒教育的理論與實踐都產生過重要影響。在中國,宋慶齡、陶行知、陳鶴琴、張雪門等對幼兒教育事業有 陶行知、陳鶴琴、張雪門等對幼兒教育事業有 較大的貢獻。
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正 常發展。為入小學學習作好準備。中國政府明確規定:“幼兒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 部分”,“幼兒園工作的任務是:根據黨的教育 方針對幼兒進行初步的全面發展的教育,使幼 兒健康、活潑地成長,為入小學打好基礎,同 時也減輕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負擔,使他們 能夠安心生產、工作、學習”,目前有些國家認 為幼兒教育負有教育以及對幼兒身心缺陷進行 診斷、補償和治療等任務。
幼兒教育的內容[2]
幼兒教育的內容,多數國家沒有統一的教 育大綱。幼兒教育的要求和內容主要由地方當 局或教師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中國、前蘇 聯、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保加利亞、羅 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和日本等國,則有全圍 性的幼兒教育大綱,規定了該教育要求和內容。 許多國家的幼兒教育強調發展幼兒的體力和智 力,註意實際操作。有些國家還註意研究幼兒 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各國幼兒教育多數是按 年齡分班,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教育貫穿 於幼兒的游戲與活動之中。英、美等國的有些 幼兒教育機構實行開放制度,即不按年齡分班, 班的組成靈活機動,也分成繪畫勞作場所、音 樂場所、自然觀察和科學場所等,由有專長的 教師指導;每個幼兒學習的內容和程度不一,根 據各人的意願和能力來發展自己。中國1981年 10月頒發的《幼兒教育綱要(試行草案)》,提 出丁,幼兒教育8個方面的內容:生活衛生習慣、 體育活動、思想品德、語言、常識、算術、音 樂和美術。各項內容均按小(3~4)歲、中 (4~5)歲、大(5~6)歲班,作出具體規定。 綱要指出,對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內容要貫穿 在游戲、體育活動、上課、觀察、勞動、娛樂 等整個生活和活動之中。它還具體規定了各年 齡幼兒班每周上課節數和時間:小班6—8節,每節10~15分鐘;中班10~11節,每節20~25分鐘;大班12節,每節25~35分鐘。
各國幼兒教育機構的類型很多,有幼兒園、幼兒學校、保育學校、托兒所,還有游戲小組,游戲場,巡迴幼兒園,假期中心或休息中心、露天幼兒園、蹦蹦跳跳室等。此外,還有專為入小學作准備的附設於小學內的幼兒班(幼兒學校),專為有殘疾和智力發育不正常的幼兒開設的特殊幼兒園等。中國還有因農業生產和其他需要而設立的季節性,日、周等臨時幼兒教育機構。幼兒教育機構的設立者有國家、地方當局、群眾團體和私人等。幼兒在園時間有寄宿制、全日制、半日制等。中國以全日制幼兒園為主。
20世紀70年代,許多國家已認識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幼兒的入園率顯著提高。例如:法國1980年4歲兒童入園率達到100%;美國從1975年以來,5歲兒童入園率已超過80%;日本在1976年兒童入園率已達63%,其中5歲兒童入園率達到90%;前蘇聯1979年在幼兒教育機構學習過的兒童已占小學一年級學生的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