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競爭情報迴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竞争情报流程)

競爭情報迴圈(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ycle)

目錄

什麼是競爭情報迴圈[1]

  競爭情報迴圈是由美國競爭情報學家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開發而成的,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和美國競爭情報從業者協會(SCIP)的專家們從事競爭情報研究的基本程式。

  競爭情報迴圈最早由美國競爭情報專家Meyer於1988年提出,而後,拉瑞·卡哈納(L Kahaner)在其專著《競爭情報:怎樣搜集、分析和運用情報使你的事業達到頂峰》(1991)一書中,對競爭情報迴圈作瞭如下的描述:從計劃開始,進行定位,確定主要競爭對手;進行競爭情報搜集工作;進行競爭對手分析;將分析結果加以推廣應用。然後再開始新的一輪競爭情報工作,周而複始,迴圈不已。

  1996年,Ben Gilad和Jan Herring在其主編的《情報分析的藝術和科學》一書中,作了完善,從而形成了著名的競爭情報迴圈。現在通常的表達如圖1所示。
    圖1競爭情報迴圈

競爭情報流程的形式[2]

  包昌火研究員指出:“所謂競爭情報流程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建立科學的競爭情報工作流程;二是將競爭情報工作融入到企業的關鍵活動和業務流程中去。”在國外,競爭情報流程又稱競爭情報迴圈(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Cycle,CI Cycle)。

  出於不同的研究和使用需要,競爭情報迴圈具有4環、5環、6環等多種形式,以及為了適應其他特殊使命的需要,融入其他工作流程後產生新的變異形式。

四環模型

  在很多情況下,競爭情報迴圈是用4環形式來表現的。例如,LarryKahaner在1996年出版的《競爭情報》一書中,用圖2的方式描繪了競爭情報迴圈。
Image:Larry Kahaner的竞争情报4环模型.jpg

  其他的多位研究者,如Hambrick在1982年,Ghoshal & Westney在1991年,Miller在2000年,Peyrot、Childs、Van Doren和Allen在2002年,以及SCIP這樣的權威組織,都就4環形式的競爭情報迴圈發表過文章或著作。其中,對各環節要完成的基本任務和註意事項,SCIP在其網站上為初學者做出回答,具體如下:

  1.規劃與定向

  這一環節重點是獲取競爭情報需求,內容包括:

  ·要知道如何準確地識別和引出決策者的情報需求。

  ·要學會使用交流、訪談、演講等各種有效的技巧去挖掘情報需求。

  ·通過把握不同的決策者類型,加深對他們各自不同的情報需求的理解。

  ·要清楚地知道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組織環境等背景情況,以及組織中掌握關鍵信息的人。

  ·要保持客觀性。

  ·要始終把情報需求納入情報迴圈過程中。

  ·要明白組織內部和外部是具有的不同的情報能力的。

  ·要組織並引導對信息源缺口的分析。

  2.信息搜集

  這一環節就是要搜集進行分析判斷所必需的信息,內容包括:-要能獲取一手和二手信息。

  ·要掌握各種方法,能夠對內部的和外部的、一手的和二手的信息源都能訪問。

  ·能正確管理一手和二手信息源。

  ·要學會採用多種方法、多重途徑去獲取信息。

  ·要對根據可靠性和有效性對信息源進行分級。

  ·要能夠識別信息中的異常情況。

  ·要知道假設和隨意猜測之間的區別,以及其中的原因。

  ·建立常規的調研方式技巧。

  ·要認識各種信息搜集的合作伙伴,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工作。

  ·要清楚搜集過程中涉及的道德原則。

  ·要逐步磨煉出對保密、合法、反情報等問題的敏感性,並瞭解國際的、文化的事件如何對情報迴圈發生影響。

  3.分析

  在這一環節,主要工作就是對信息進行分析和綜合,內容包括:

  ·要認識到信息搜集和情報分析兩個環節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

  ·要創造性地進行分析。

  ·要能夠用歸納和演繹的方法進行推理。

  ·要用網路的方式進行分析,會變換思考的角度。

  ·廣泛地學習各種基本的分析模型,並嘗試引入那些豐富多彩的模型來創造發現,而不要僅僅是蒼白地研究方法。

  ·要通過不斷實踐,掌握在正確的時間和問題上使用正確的分析方法。

  ·要對分析中不可避免的偏差和盲點做好心理準備。

  ·知道在恰當的時候停止分析。

  4.發佈

  這一環節將要進行情報(成果)的交流和發佈,內容包括:

  ·採用有說服力的表達技巧。

  ·當有需要的時候,運用咨詢技巧情理並達。

  ·既要堅持自己的見解,還要能以別人樂於接受的方式把情報發現組織起來並傳達出去。

  ·對不同類型的最終用戶,可以嘗試採用不同的表現形式。例如,格式化的或者多媒體的。

  ·要去發現情報傳遞的有效層級和範圍。

  ·要知道其實傾聽也是表達的一種方式。

  以上SCIP對競爭情報迴圈的理解,以及對初學者提出的善意建議,其實已經包含了非常廣泛的內容,幾乎涉及情報工作中所有應該註意的問題。從方法、技術、觀念到道德,都給予了行為指導。

  由於競爭情報本來就是必須同實踐緊密結合的研究,除4環形式以外,為了強調不同環節的作用和技術,或者為了適應不同的商業模式組織結構、行業環境等原因,其他的許多研究者還提出了5環、6環等形式的情報迴圈。但無論環節多少、各環節的具體技術性高低,情報迴圈的本質仍然是始終如一的,就是以深具科學性和藝術性的思想、方法,來組織、開展競爭情報工作。

Herring模型

  5環形式的競爭情報迴圈同樣非常常見,著名的Herring模型就是以5環形式表現的。1988年,簡·荷靈(Jan P.Herring)在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商業戰略)雜誌5/6月號刊上發表了題為Building a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建立一個商業情報系統)的文章,第一次明確提出了5環形式的競爭情報迴圈,併在1999年的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Review(競爭情報評論)上再次發文,說明瞭相關的重要問題。Herring模型見,圖3。

Image:竞争情报循环中的Herring模型.jpg

  對比Herring模型與前面的4環模型,我們發現,正是由於長期的情報職業生涯,使得簡·荷靈提出的模型,儘管仍然保持了其作為基礎模型的高度通用性和廣泛適用性;同時,Herring模型儘可能與實際的競爭情報工作緊密融合。

  例如,Herring模型專門就“規劃與定向”環節及其之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一如何識別並確認企業中管理者的情報需求——進行了論述,並提出了“關鍵情報課題”的概念。又如,我們可以明顯觀察到,是Herring模型將人際情報搜集工作獨立為一個環節進入模型,這表明瞭Herring本人對人際情報工作的重視。此外,信息的處理和存儲也自成一個環節。隨著人類社會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信息處理與存儲的難度和複雜程度都在提高,這一高技術性工作是應該得到特別的重視。

  用同樣是實幹家的Roger Q.Kerr對競爭情報工作流程的理解來描述Herring模型可能比較恰當。Kerr曾長期擔任IBM公司的競爭情報與市場研究領域的項目經理,負責美國市場工作。因為項目經理的職責緣故,Kerr的情報研究有比較明確的用戶和用戶需求,因此他著重描述了其他工作環節。Kerr這樣來解釋自己實際從事的競爭情報項目工作過程:

  (1)定義問題。

  (2)搜集二手數據。

  (3)對二手數據進行分析。

  (4)判斷自己是否擁有瞭解決問題所需的足夠的數據。

  (5)決定需要增加搜集哪些數據。

  (6)如果有必要,將進行人際情報搜集。

  (7)對所有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

  (8)得出結論和建議。

  (9)做項目報告。

  (10)與用戶就情報產品進行溝通和交流。

其他模型

  在4環模型和5環模型這兩種最常見的競爭情報迴圈模型之外,很多的競爭情報分析師、研究者,從其他角度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1.六環模型

  2001年,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專利服務研究人員RonSimmer,在“在競爭情報中使用知識產權數據”一文中,提出了由6個環節構成的競爭情報迴圈模型。基於專利來進行競爭情報活動,專業性要求更高,並且行動之前,一般都已經有了明確的任務說明和定位。也就是說,專利競爭情報活動既有清晰的用戶需求,也有明確的研究對象和情報目標,並且往往由企業高層直接領導,和企業行動直接聯動。Simmer提出的6環模型包括:

  (1)對具有優先權的課題,首先開始進行規劃與定向。

  (2)從一手和二手數據源兩種途徑搜集數據。

  (3)通過數據分析,發現趨勢,描繪態勢,確認競爭對手的戰略。

  (4)基於對企業環境的分析,開始形成可執行的企業戰略。

  (5)將企業戰略轉換為恰當的企業戰術行動。

  (6)信息反饋。之後進行更進一步的數據搜集和分析,調整企業行動計劃。

  Simmer認為,企業中一次優秀的競爭情報行動,應該要達到“6正確”(6R’s)的目標,即,將正確的信息、在正確的時間、在正確的地點、通過正確的渠道、以正確的形式傳遞給正確的用戶。

  2.雙功能模型

  現代企業面對的是高度的商業競爭,這已是不容爭議的事實。除此而外,環境保護主義、民族主義甚至恐怖主義,這些在過去常常允許被忽視的因素,在“地球村”中的影響卻在一天天擴大,並正在慢慢成為現代商業企業必須面對的新問題。一些競爭情報研究者開始考慮用競爭情報來幫助企業管理和處理這些新因素可能造成的新危機。

  2001年的美國“9.11”事件,像一柄特殊的放大鏡,把恐怖主義對商業企業的危害,以出乎預料的悲劇方式,呈現在全世界人們的眼前,為全球的企業敲響了特殊的警鐘。2004年春,加拿大研究者Francois Brouard撰寫了Business Intelligence for Canadian Corporations after September11(9.11之後商業情報如何服務於加拿大企業)一文,提出了幫助企業防備恐怖主義、進行危機管理的競爭情報工作新思路。其中,Francois用圖4的形式提出了具有情報與反情報雙重功能的競爭情報流程圖。
Image:安全/监测双功能循环.jpg

  在圖4的雙功能模型中,右側的“監視迴圈”,其實質就是我們熟悉的競爭情報迴圈,在這裡強調了對環境監視的作用。作為對普通競爭情報迴圈的重要補充,Francois提出了左側的“安全迴圈”,即反情報流程。此前有Pattakos、Nolan和Quinn等人也曾經研究過這一問題,各反情報環節的職責內容包括:

  (1)規劃考慮組織可能遭受的進攻,計算保護措施需要耗費的成本,確認需要保護的核心資產以及相關的保護要求。

  (2)弱點分析分析與保護需求相關以及可能存在的弱點。

  (3)風險與危機評估

  評估企業存在的弱點可能對組織行動造成的影響,同時,衡量企業安全與防護需求程度的尺度,也是以此為基礎確立的。

  (4)保護措施評測

  包括“反情報員”和“安全員”兩類角色,其中反情報員需要保護自己的關鍵信息不被他人獲得;而安全員則要提高組織的法律能力和抵禦犯罪襲擊的能力。

  在危機管理流程中,“學習”是其中一個必要的環節。指的是在一場危機過後,組織必須對危機中的經驗和教訓,進行反思和批判性檢驗。同樣,在雙功能競爭情報迴圈中,“學習”的概念被引入,成為這個模型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開關轉換的環節,即:只有通過學習和總結,過去的行為在這裡接受評判,而未來的行動計劃也將從這裡開始。

  還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雙功能模型既可應用於企業的防禦性活動,也可應用在企業的進攻性活動中。進攻性活動可能是企業主動通過競爭情報活動發現機遇、或者在安全工作中為主動避免危機的發生而對外散佈假情報等活動。防禦性活動,則可能是以識別存在的威脅為目的的情報搜集活動等。雙功能環在這裡是一個動態的、連續的有機迴圈,隱似中國傳統的太極構圖。

  雖然到目前為止,情報與反情報相結合的競爭情報流程研究尚不多,影響也有限,但筆者認為,雙功能模型的可貴之處在於將嵋情報”與“反情報”流程通過“規劃”與“學習”介面有機地聯繫成為了一個整體。這就為“反情報”這一落後於“情報”工作、同時卻又是競爭情報不可或缺、急需彌補的工作內容,提供了切入企業流程的正式途徑。這樣的研究具有很好的創新性,並且一定程度上緊跟了世界局勢變化的新方向,預報了未來企業可能遭遇到的新威脅,因而也揭示了一個競爭情報研究的新方向。

  3.發展中的競爭情報模型

  除了前面已經介紹的、具有明確形式和正式發表的研究成果外,競爭情報流程在將競爭情報工作融入到企業的關鍵活動與業務流中去的實踐探索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這方面,美國企業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1996年,David Harkleroad在題為“競爭對手的反應模式:超思維競爭”的論文中建構了情報監視模型;W.Bradford Ashton等人在題為“科學技術競爭優勢的監視”的論文中建構了科學技術監視框架;殼牌國際服務公司將競爭情報流程與營銷交流流程、併購戰略流程人力資源和招聘流程、銷售和提案流程結合在一起,表明美國學者已經將競爭情報迴圈應用於競爭情報許多關鍵活動領域中去。美國IBM公司是將競爭情報流和關鍵業務流程通過所謂“領航員計劃(Pilot Project)”融為一體,從而成為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範例。1999年,Deloitte咨詢公司和未來集團(Futures Group)共同開發了一套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競爭情報工作模式,基本上反應了美國大型企業競爭情報工作的組織、流程、技術、文化的一體化形勢,代表了競爭情報流程實踐研究的最新發展。

  上述這些不拘泥於任何形式、在競爭情報流程科學思想指導下的創新,具有最可貴的價值。所有這些鮮活的、此時此刻正在企業中承載著競爭情報活動、發揮著作用、不斷改進中的競爭情報流程,正是我們研究競爭情報流程種種形式的最終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 薑若愚,劉奕文著.旅游投資策劃與項目評價.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4.
  2. 包昌火,李艷,王秀玲等編著.競爭情報導論.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0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连晓雾,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競爭情報迴圈"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