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效率原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稅收效率原則(Efficiency Principle of Taxation)
目錄 |
稅收效率原則指稅收活動要有利於經濟效率的提高。是西方財政經濟學界所倡導的稅收原則之一。
稅收效率原則要求以最小的費用獲得最大的稅收收入,並利用稅收的經濟調控作用最大限度地促進經濟的發展,或者最大限度地減輕對經濟發展的妨礙。
稅收效率原則的主要內容是:
(1)提高稅務行政效率,使徵稅費用最少;
(2)對經濟活動的干預最小,使稅收的超額負擔儘可能小;
(3)要有利於資源的最佳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
稅收效率原則可以分為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和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兩個方面。稅收的經濟效率原則經濟資源配置和經濟機制運行的影響,要使稅收超額負擔最小化和儘量增加稅收的額外收益。這是因為,稅收在將社會資源從納稅人手中轉移到政府部門過程中,亦可能在兩方面給社會帶來超額負擔。
一是資源配置方面的超額負擔。徵稅一方面人部門支出,另一方面又增加政府部門收入。如果徵稅導致私人經濟利益損失大於徵稅增加的社會經濟利益。就發生了稅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超額負擔。
二是經濟機制運行方面的超額負擔。如果徵稅對市場經濟運行發生不良影響,干擾了私人消費和生產的最佳決策,同時相對價格和個人行為方式隨之變更,就發生稅收在經濟機制運行方面的超額負擔。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稅收超額負擔的發生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如何降低稅收超額負擔,以較小的稅收成本換取較大的經濟效率,便成為稅收經濟效率原則的重心。要提高稅收經濟效率,必須在有利於國民經濟有效運轉的前提下,一方面儘可能壓低稅收的征收數額,減少稅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度;另一方面,儘可能保持稅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中性,併在市場機制失靈時,將稅收作為調節杠桿加以有效糾正。稅收本身的效率原則是指稅務行政管理方面的效率,檢驗稅收本身效率的標準在於稅務支出占稅收收入的比重。
在徵稅過程中,一般總會發生兩類費用一是管理費用,亦稱“稅務行政費用”。即政府部門在實施各種稅收計劃、徵管各個稅種過程中所支出的費用。具體包括稅務機關工作人員工資、薪金和獎金支出;稅務機關辦公用具和設施支出;稅務機關在徵稅過程中因實施或採取各種方法、措施支付的費用以及進行及適應稅制改革而付出之費用及由其他政府部門提供而無需支付的各種勞務等等。二是執行費用,亦稱“奉行納稅費用”。即納稅單位和人在按稅法納稅過程中所支出的費用;納稅人花申報稅收方面的時間(機會成本);納稅人為避稅所花費的時間、金錢、精力等等。管理費用相對容易計算,即使數字不明顯,也可用管理費用占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來估算。執行費用則相對不易計算,特別是納稅人所花時間、心理支出更無法用金錢來計算,也無精確指標加以衡量,也有人將其稱之“稅收隱蔽費用”。
提高稅收效率的途徑
提高稅收經濟效率效率的途徑有兩種,
一是儘可能壓低稅收的徵稅數額,減少稅收對經濟資源配置的影響度;
二是儘可能保持稅收對市場機制運行的中性,併在市場機制失靈時,將稅收作為調節杠桿加以有效糾正。
提高稅收行政效率的途徑有三種,
一是運用先進科學方法管理稅務,以節省管理費用;
二是簡化稅制,使納稅人易於掌握,以壓低執行費用;
三是儘可能將執行費用轉化為管理費用,以減少納稅人負擔或費用分佈的不公,增加稅務支出的透明度。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