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就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社區就業[1]
社區就業是指依托社區資源開發的就業渠道,是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和市場開拓出來的渠道。
社區就業的性質[2]
社區就業是與政府就業(公務員)和傳統單位就業(企業、事業單位)完全不同的一種經濟從業方式。社區就業指社區部門上的就業,包括由社區組織所提供的就業和在社區內的面向社區居民的各種公共服務就業。
對社區就業這一新生事物,做出嚴格的經濟學定義還有一定困難,就其具體的經濟活動形態,可以概括為以下6個基本方面:
一是從地域的行政層級上看,社區是行政管理體系的基層單位,社區就業一般是以街道和社區居委會為主直接解決的、在社區層面上運行的就業活動;
二是從服務對象看,社區就業是為在社區內生活的居民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和社區內其他實體提供輔助服務的經濟活動;
三是從管理主體看,社區就業主要是一種非正規部門就業,涉及多部門的綜合管理;
四是從就業者類別看,社區就業不僅包括本地失業下崗勞動者,同時包括外來人口,社區創業者、老年退休人口和各種社會工作專業服務隊伍;
五是從服務的經濟性質看,社區就業是一種以獲得生活收入為目的的經濟活動,而不是無償的志願者活動。
根據服務對象和內容不同,社區就業崗位一般包括三大類:一是便民利民服務類;二是公益性服務類;三是後勤保障服務類。
社區就業的分類[2]
社區就業是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發展起來的,也隨著社會公共生活日益豐富,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為社區群眾提供便利服務而發展起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傾向的變化、居民家庭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增加,這類服務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就業潛力。參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對社區服務內容的劃分,並根據我們實地調研時所考察到的社區就業項目,可以將社區就業內容劃分為便民利民服務、社區家居服務、社區管理服務和社區公益服務四類。
根據提供服務主體和管理形式的不同,社區就業崗位可以分為六大類:面向社區公共服務的私營經濟和個體經濟、勞動部門管理的非正規就業、社區公益性就業崗位、民政部門管理的各類社區服務組織、面向社區公共服務的社會組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其他社區經濟組織和經濟活動個人等。
社區就業的特征[2]
1、綜合性
從服務對象上看,社區就業涉及社區內的個人、家庭和用工單位等多個主體;從從業內容上看,包括居民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如衣服、食、住、行、娛樂等,而且隨著城市社區建設的發展、衛生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韻服務也轉向社區;從就業單位看;涉及私營、個體、公益性組織、民辦組織、非正覿組織等;從接受管理的角度上看,涉及規劃、城建、衛生、公安、工商稅務、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多個機構,社區就業需要這些機構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2、非正規性
社區就業有別於工業化和現代工廠制度基礎上的各種正規就業方式,包括非全掃制就業,小時工、季節工等多種靈活多樣的就業形式;具有輔助生產、生活和管理的特點。非正規性的特征十分明顯。同時,社區就業牽涉範圍廣泛,沒有明確的專門管理機構。這些因素共同促使社區就業在勞動時間、勞報酬、工作場地、保險福利和勞動關係以及就業統計和人事管理上,存在著相當的不規範性。調查裝現,大多數社區就業人員的基本養老、醫療、失業等問題都沒有解決,只有少部分從事公益性和管理類服務的人員,才得到簽訂勞動合同、參加社會保險的待遇。
3.福利性和經營性相統一
社區就業提供的基本上是政府導向的民政優撫、社會福利、社會救助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延伸服務,幫助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中的困難群體實現再就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社會弱勢群體的保護,具有一定的社會福利性。社區就業本身是城市社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所提供的服務大多是以市場為導向的便民、利民、樂民的服務活動,主要目的是為了服務社區群眾,雖然水平不高,但就業畢竟以取得基本收入為前提,屬於非志願者活動,因而具有一定的經營性。
4.流動性和不穩定性
社區就業大多通過臨時就業、彈性就業、階段性就業等多種就業方式,以滿足社區多元化需求,正是這種就業方式的靈活性,使社區就業崗位彈性較大。這雖然為階段性就業制度提供了很好的依據,但其流動性和不穩定,導致就業者普遍將社區就業作為一種托底性就業和過渡性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