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知識型壟斷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型壟斷(Knowledge—based Monopoly)

目錄

什麼是知識型壟斷

  知識型壟斷相對傳統壟斷,如行政壟斷、資源壟斷、政策壟斷資本壟斷等,知識型壟斷是以知識為基礎和特點的壟斷,是知識經濟時代出現的新現象。正是藉助知識,也只有藉助知識,尤其是創新性知識,知識型壟斷才得以形成,並繼而衍生出市場壟斷、資本壟斷等優勢,獲得高額壟斷利潤。

知識型壟斷的主要特點

  1.知識主導

  知識主導是知識型壟斷的主要特征,即其形成壟斷的基礎與推動力是知識。其本質是通過控制知識產權、游戲規則、技術標準知識服務等獲得市場壟斷優勢。因此,知識型壟斷不是藉助資本產生的壟斷優勢,而是建築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成果知識資本之上,知識在其中起主導作用。正因如此,相比資本,企業更加偏重吸引人才和自主創新

  2.首位效應

  知識型壟斷是企業藉助一系列知識創新、專利成果等而取得競爭優勢的。企業一旦獲得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專利,即取得該產品的市場競爭優勢,同時為其他企業設置了較高市場準入門檻,使其難以參與同類產品的市場競爭,此即知識型壟斷的首位效應。也就是說最先開發某產品的企業亦具有獲取該產品市場份額的優先權,最先受益。“在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行業,甚至整個知識經濟本身都存在非常強的先發者優勢,‘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就是這種先發者優勢的通俗理解,一個更科學的理解是,市場先入者較後入者能擁有更為長期的經濟利益和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或更高的市場份額,對於市場後入者,不論在企業盈利、規模、品牌還是市場份額等方面都遠遠不及市場先入者。”

  3.收益遞增

  傳統壟斷往往會受到反壟斷法干預,而知識型壟斷卻受到知識產權法的保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規避反壟斷法的衝擊。一旦取得標準控制權,企業即可“鎖定”市場。同時,要打破知識型壟斷也意味著更高的社會成本。因此,知識型壟斷在一定程度上被容忍且一經獲得,即表現為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態勢,即產生馬太效應。“W·布賴恩·阿瑟教授認為,在高科技社會中,即使只有兩個或三個可以推翻收益遞減而獲取收益遞增的特征,都意味著你領先的優勢越大,進一步領先的優勢也就越大”??收益遞增就是無論誰取得了優勢,就能取得進一步的優勢。”

  知識型壟斷建立在知識創新基礎之上,需要相應研究和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經費投入。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R&D經費投入更加充裕,因此,由於收益遞增的正反饋、市場“鎖定”和“贏家通吃”,必然導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兩極化。發達國家掌握“技術壁壘”,使發展中國家縮短南北差距的努力,變得更加艱巨和困難。

  4.高回報性

  知識型壟斷是建立在知識創新基礎上的壟斷。與其高科技含量相應的是高額壟斷利潤,因此知識型壟斷具有高回報性。正因知識型壟斷具有這一特點,產品研發日益成為眾多企業高度重視的制勝謀略。

  5.高準入性

  高準入性系相對市場後人者而言,即後人者要參與同類產品市場競爭,不僅面l一般市場風險,而且必須為跨越專利屏障交納高額專利費,致使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下降。如欲獨立開發,又須投入不菲的開發成本和相應時間。拿知識經濟的標誌產業之一ICT來說,“‘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是ICT行業壟斷的最直接、明顯的經濟特征。高固定成本主要表現在ICT業中龐大的R&D費用上,這造成了一個普通企業無法企及的進入壁壘,使潛在競爭者進入此行業的機會成本變大”。因此高準人性為後入者設置了較高市場準入門檻,從而為自己提高了競爭力,贏得市場占有空間。

  對企業而言,獲取知識型壟斷是為優先搶占市場,獲取壟斷利潤,但由於許多國家制定了反壟斷法,企業的知識型壟斷地位發展到一定程度,遲早會受到反壟斷法干預。但如果這種壟斷符合國家利益,或者對其干預只會大量增加社會成本,結果就會被預設、理解和寬容。’比如美國司法部對微軟公司的壟斷干預一案,最後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對一個國家而言,取得知識型壟斷地位,可以提高國家綜合國力和競爭力,從而贏得更有利於本國發展的國際環境,不存在反壟斷法干預。且一旦形成會因符合國家利益而受保護,因而具有長期性。如果知識型壟斷集中並長期集中在少數國家,就可能形成知識霸權,危及第三世界國家發展,影響世界格局。

知識型壟斷與相關概念的聯繫與區別

  與知識型壟斷相近的概念有知識產權壟斷、知識壟斷等。’三者之間經常出現混淆。實際上,三者之間有聯繫又有區別。知識型壟斷包涵知識產權壟斷,知識壟斷包涵知識型壟斷,見圖1。

Image:知识型垄断关系图.png

  知識產權壟斷,是對專利、標準、著作權、商標等知識產權的壟斷,一般屬法學範疇,但並不包括對游戲規則等軟實力的壟斷。它是一個國家藉助知識產權法知識產權制度,在國際經濟博弈中形成本國所持知識產權量具有充分競爭優勢的一種壟斷現象。

  知識壟斷,是對知識的專門占有,一般屬社會學範疇,是限制知識傳播或通過對知識、標準等的權威性掌握和控制達到獨享其經濟效益的一種壟斷。由於科學無國界,技術有國別,因此為了提升自身競爭優勢。一些發達國家對其掌握的先進技術和產品實行限制,不得隨意出口,表現為對新知識的壟斷。它比知識型壟斷和知識產權壟斷的概念範圍要寬。

  知識型壟斷是“以知識為基礎的壟斷(Knowledge—based Monopoly)”,是一種新的經濟壟斷形態,屬經濟學範疇。不像傳統壟斷概念,如資本壟斷是企業藉助資本實力獲得的一種市場壟斷地位,知識型壟斷是企業藉助創新型知識,生產創新型產品或提供知識服務而獲得的一種市場競爭優勢,比如微軟公司對操作系統的壟斷,英特爾公司對微處理器的技術壟斷等。

參考文獻

  • 寧波,金章等.關於知識型壟斷與我國高等教育的新思考(J).高等農業教育.2006,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赵丽娜,寒曦,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型壟斷"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