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本農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知本農業是要求把知識農業與資本農業有機結合,充分利用知識與資本的互動力量,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外向化、產業化,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1]
知本農業的多角度理解[2]
1.從農業發展階段理論看知本農業。美國農業經濟學家約翰-梅爾將農業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傳統農業、低資本技術農業和高資本技術農業。可以說知本農業就是梅爾的高資本技術農業發展階段。在此階段,大型機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從而使勞動生產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廣泛應用生物技術改進農業動植物品種,提高動植物產量並改良品質,增強動植物對新環境的適應性;農業產業鏈大大擴展,傳統農業部門的重要性相對下降;農業要素投入的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資本和技術在農業的運用日益集約化。
2,從農業經濟學理論看知本農業。農業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農業資源配置問題。知本農業是一種新的資源配置方式。它包括:利用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對農業資源進行改良,發揮各類農業資源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利用資本經營的手段和方法在全國以至全球範圍內對農業資源進行重新配置,提高農業資源的總體效率;利用知識與資本的互動與交融在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保持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全球經濟社會的穩健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等。
3.從農業發展戰略看知本農業。農業發展戰略是國家戰略體系中的部門戰略之一,一般可從國家戰略、地區戰略兩個層面來設計和實施。而知本農業則是一種新的戰略思路。其戰略目標是提升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戰略原則是知識農業和資本農業相結合;戰略基礎是農業企業化、農業高新技術商品化和資本市場的支持程度;戰略主體是知本農業企業,即以知識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為基礎的現代化農業企業,尤其是農業上市公司;戰略核心是農業知本家,即擁有農業高新技術優勢和資本市場經營經驗的企業家;戰略方式主要包括農業科研推廣體制改革,農業科技型企業的資本化,大型農業企業的興起與發展,國內外資本市場的運作,地方政府職能的轉變以及新一代知識農民的形成與成長等。
4.從企業經營戰略看知本農業。知本農業經營戰略是農業企業為實現自身的戰略目標採取的行動和措施,依其主體不同可有單純農業企業經營戰略和包括農業行業在內的多領域企業經營戰略,無論單領域和多領域的知本農業企業經營戰略,都具有以下戰略要素:(1)高技術。科學技術知識成為占主導地位的企業經營投人要素,其中以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為主的高科技知識更為重要。(2)“知本家”。是知本農業的主要人力資源,尤其是擁有高新技術和金融背景,熟悉現代資本市場運作的多專業人才組成的團隊。(3)現代企業。是知本農業的經營主體,特別是遵循現代企業制度的上市公司。(4)全球化。全球市場是知本農業的地域範圍,不僅指產品市場的全球化,還包括技術市場、人才市場、資本市場的全球化。(5)合作戰略。是知本農業的主要經營戰略,合作對象包括研究開發機構、各級政府、同業企業、農民及環境保護部門等。(6)綠色特征。保護和改善環境是知本農業的目標之一,與現行的“產後”處理顯然不同的是,知本農業通過“產前”、“產中”與“產後”處理相結合的方式來實現環境保護。
我國發展知本農業的必要性[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提高。但是,由於歷史原因、全球經濟一體化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影響,我國農業發展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
1.農業整體競爭力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投入不足,經營規模小,勞動生產率相對偏低,生產成本高,多數農產品難以達到發達國家的質量標準,農產品價格已接近或超過國際市場價格,這不僅喪失商業競爭優勢,而且當外國質量優、價格低的農產品進入我國,我國農產品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相對較弱的競爭力進一步受到削弱。
2.農業科技含量低。知識農業是由科學、技術、信息等高度融合的有機體,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知本農業發展的動力。現階段我國農業科技含量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世界農業科研經費平均投資占農業總產值的1%,發達國際已達5%,我國僅為0.12%;每百萬人El相應農業科技人員,世界平均水平為37人,發達國際已達485人,我國則為77人;反映在科技的貢獻率上發達國家為70%一80%,而我國則為5%。[22此外,現代農業技術,即機械技術和生物技術在我國農業中還未得到廣泛應用,我國現階段農業科研成果推廣率只有30%一40%。
3.農民整體素質低。我國農業人口眾多,但是整體素質不高,文化程度較低,已成為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據統計,農民中大學程度者只占0.1%,中學程度者占30%,小學程度者占40%,還有30%為文盲和半文盲。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低,難以及時接受使用農業技術和方法。一部分農民觀念陳舊,思想保守,小富即安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敢冒風險,不能積極主動地開闢增收渠道。只有整體提高農民綜合素質,農業現代化才具有現實可能性。
我國發展知本農業的途徑分析[3]
發展知本農業有利於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競爭力,有利於提高農業的科技含量,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知本農業應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新戰略及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
1.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農業。農業高新技術的商品化是知本農業戰略的基礎之一,應加大高新技術融入傳統農業的力度和速度,促進電腦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全面改善傳統農業在時空條件下的弱勢;運用轉基因技術與新材料等高科技手段改造農業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手段,使農業所需的技術知識和現代管理知識有效地轉移到農業企業和農民的生產活動中,滲透到傳統農業生產力的各個要素中去,使勞動對象不斷擴大,勞動手段不斷革新,從而增加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構建新的農業生產力系統。
2.積極拓展農村資本市場。現代農業的資本運作,是現代農業的靈魂。我國農業要進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提高整體競爭能力,沒有資本市場的哺育和支撐是難以實現的。要將農業發展與資本市場緊密結合起來,積極拓展引資渠道,制定相關政策,吸引“三資”(民間資本、工商資本、外國資本)投資農業。造就一批以資本運作為基礎的現代農業企業,改變傳統農業經營體制,徹底擺脫農業以個人、家庭、小集體為單位的勢單力薄局面,使農業走出當前的困境,步入一條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道路。
3.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為重點,優化各種生產要素,實現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的現代經營方式。知本農業發展的主題應該是以知識經營和資本經營相結合的現代農業企業,尤其是農業上市公司。所以,宜積極推動農業企業的整合,繼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在重組、投資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務。
4.大力提高農民整體素質。農民是農業的主體,農民素質普遍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知本農業的發展。要重新建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制定農業專家下鄉支援的相關政策與制度,鼓勵農業科研人員深入基層傳授知識,激勵農民學習技術文化知識,實現農民的知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