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1个条目

矛盾管理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矛盾管理理論(Theory of Contradictory Management)

目錄

矛盾管理理論概述

  “予盾理論”是我們認識和研究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充滿著矛盾,一切事物都是在自身的矛盾運動中發展的、前進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及其管理髮展的動力。企業管理的歷史演變過程,始終充滿著矛盾運動。在整個過程中,由乾有些矛盾解決了或緩和了,有些矛盾發生了或者激化了,因而,發展過程就顯出了階段性。

  矛盾管理論提出了一些矛盾必然產生的獨特原因。第一是壞境中存在著破壞企業均衡的力量。比如市場條件、技術條件和競爭條件總在不斷變化。第二是企業成功的本身會帶來新的矛盾。如某高檔商品企業隨著擴大市場占有率戰略的成功,會使其高檔商品逐漸降低檔次。經營的成功會使企業規模擴大,而擴大了的企業又會使以往的經營戰略失效。長期的成功還可能使幹部員工失去過去那種工作熱情,容易變得粗心、鬆懈,對外界變化的反應變得遲鈍等。第三是給企業帶來矛盾的是人的學習能力。人們通過日常的工作,會不斷地獲得各種信息和技能,不斷地改變著對事物的看法和想法,這是個不可避免的學習過程。這個過程在豐富企業經營資源的同時也製造著新的矛盾,一個人剛接觸一個新工作時千勁十足,時間長了反倒感覺枯燥無味,即是學習過程使其能力與工作量、工作難度之間產生了矛盾所致。

  我們所倡導的矛盾管理理論,就是把企業視為生命體,認為可持續成長和長壽是其追求的根本目標。它同那種把企業只作為賺錢的機器,認為獲得利潤最大化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標的看法,是兩種不同假設和觀點。[1]

  矛盾管理理論認為企業管理包括企業的政策、規則和行為等都應當以持續成長和長壽作為最高宗旨和核心價值觀。企業為投資者賺錢,為顧客提供商品服務,為社會提供就業等,都是必要的,但是這些目標都應該服從、服務於企業可持續成長和長壽這一根本目標。同時,實踐還告訴我們企業的可持續成長和長壽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理論的基礎是實踐,我們的任務,就是要研究和總結企業成長中的經驗和教訓,使之系統化,上升為理論,創造實施企業可持續成長的管理科學,用指導實際工作,降低企業死亡率,提高企業平均壽命,推進人類文明進程。這就是倡導矛盾管理理論的由來和目的。[1]

矛盾管理理論的企業觀[2]

  矛盾管理理論是以下列企業觀作為研究管理對象的,是具有經濟性和社會性兩重性的人群整合的生命體組織。以下三個特征:

  (一)企是經濟性和社會性兩重性組織

  1.經濟性。企業是經濟細胞,猶如生物細胞,是個活的生命有機體。它具有能動地適應外界環境變化自我繁殖功能,利潤是其實現再生產擴大再生產,即生存和成長的基本條件.因而盈利性是其自我繁殖延續生命的需要。同時,它也同生物的細胞一樣,它的生命運動,也有產生、發展、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

  2.社會性。企業是個社會器官,是為社會服務的機構。社會屬性要求企業要為社會發展和人們物質文化住活水平不斷提高而存在和發展,企業必須搞好環境保護、遵紀守法,按規定向國家繳稅,講求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否則,它就不會為社會所承認,就會被社會所據棄。

  (二)企業是個人群整合(互動和融合)的組織

  包括企業在內的任何組織(學校、醫院、軍隊、政府機關等等),都是一群人為了一個共同目標進行整合活動的組織:這些組織在自我整合活動以及同外界相關群體整合活動中,由於分工的不同、價值觀的不同、利益的不同、視角的不同等等,在問題的認識上和行動上就會有矛盾。只有正確處理其整合活動中的各種各樣的矛盾,企業才能有序活動,才能生存和發展,才能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獲取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的效果。否則,就會成為烏合之眾而不能生存,或是形成內耗(互相掣肘)而不能發展。

  (三)企業是個具有嚴密邏輯關係的一系列生命力要素構成的組織

  企業是一個投入產出系統的生命有機體,它同人體一樣是由許多生命要素組成,人體的生命要素有呼吸、血液、消化等等系統的器官。人生活在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體的生命要素,必須具備抵禦風險和適應環境變化的功能素質,才能生存和繁殖。企業也一樣,也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組織的有機體,是由許多具有內在緊密邏輯關係的生命要素組成的。

  1.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它需要在市場上購入所需的生產設備原材料和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這些生產要素中,20世紀最值錢的是生產設備,21世紀最值錢的將是知識工作者及其生產力。企業進行生產,就是使這些生產要素相結合,加工成具有附加價值的產品和服務,再到市場上交換、取得利潤。這種投入一生產一交換,並用獲取的利潤再購買所需的生產要素進入投入的活動過程,就是企業生存和成長的最基本的經濟活動。決定企業這一經濟活動的首要的生命要素,就是提供給用戶的產品、服務和價格(成本),要使用戶全方位滿意,包括產品質量(以用戶滿意為標準)、服務(走在用戶前面)、價格(提供用戶樂意接受的產品價格,成本又低)、交貨期(按期交貨)、環境(環境整潔,增強用戶信任度)、創新(適應用戶需求發展,不斷創新,與用戶結成可持續成長的命運共同體)。企業經濟活動的這些有形(物化)的生命要素,就是企業生命力的生存要素。

  2.在企業這些有形(物化)的生命要素的背後,對其功能素質(用戶全方位滿意)起決定性作用的,是無形的生命要素。這些無形的生命要素,主要就是技術和管理。企業的這種以用戶全方位滿意為目標的技術和管理,包括技術改造、技術儲備、掌握核心技術研究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占領技術制高點等等,以及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決策水平,廣泛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靈敏、準確的信息系統,不斷增強企業科技開發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抵禦風險能力等等。這些都是不斷拓展企業有形(物化)生命要素功能素質的新的發展空間的重要源泉,是企業生命力的成長要素。

  3.在上述企業的無形生命要素的背後,對其起決定性作用的又是什麼呢?員工是企業生命力的載體,在企業經濟活動中的技術進步和管理水平提高,都是通過企業內外人們的共同合作和創新來完成的。因而員工,尤其是擁有現代知識、具備創新能力的人的智慧和創造力的發揮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是企業生命力的活力要素,是企業活力的源泉。

  4.企業員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能否充分發揮及其發揮的效果,又主要取決於激勵和約束機制以及學習和企業文化等生命要素。事實說明,凡是長盛不衰的企業,都有自己特色的創新型的優秀文化,它的價值觀是一脈相承的,創業者不但倡導並創立了企業的優秀文化,而且還能把它變成企業的靈魂,形成強大的凝聚力,代代相傳,不斷發揚。同時,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還需有健全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實行員工收入同本人肩負的責任、勞績以及企業業績掛鉤。把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結合起來,既要使員工獲得與其責任和貢獻相持的報酬,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宣傳和表彰突出貢獻者,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另外,員工的積極性、智慧和創造力發揮的效果,還同員工的知識素質和能力密切相關,因而必須不斷培訓學習、更新知識,學習是工作的組成部分。只有員工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的增長速度快於企業成長速度,企業才有持續成長的潛力,特別是提高經營管理者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的增長速度,對企業持續成長更是具有關鍵性作用。

  總之,具有以上三個特征的企業,就是矛盾管理理論的研究對象,也就是矛盾管理理論的企業觀。

矛盾管理理論與業務流程重整理論的比較[3]

  矛盾管理理論與業務流程重整理論相比,它們重視整合而不是分工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因而矛盾管理力圖在突破長期以來形成的職能管理體繫上有所作為。但矛盾管理理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創新點,即重視企業可持續成長動力的研究。管理者的管理行為,本質上是在對圍繞企業的各種矛盾進行識別、判斷、處理和創造的過程中,尋找、控制和利用成長原動力的行為。矛盾管理理理論認為由於環境的持續變化,人的不斷學習,甚至企業的成功等原因,都會造成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不平衡,解決矛盾就是製造矛盾,如果管理者不對矛盾的本質及其規律有一個清醒的理解,勢必產生方法和心態上的問題。

  矛盾管理理論不僅針對企業實際,還針對企業管理理論本身發展提出了辨證思考。在以往管理理論的研究中,人們創造了很多相互對立的概念,往往使學習者無所適從。比如,同樣是經營戰略,有計劃式戰略和隨機應變戰略;比如組織,有突出個人的單兵組織和突出集體的團隊組織;比如系統,有命令式系統和自主式系統;比如領導行為,有權威型領導和民主型領導;比如成果評價,有硬性指標和柔性指標;比如競爭力,有超強能力和最靈活能力,等等。如果研究者或學習者各執其詞,就會陷入無謂的理論或概念論爭,如果說兩者兼顧,但實際上又確實有很多經營問題是不可調和的兩難問題和必須解決的麻煩問題。比如我們將現代管理理論分為科學主義管理與人本主義管理,理論管理與應用管理,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理解而不是為了應用。從矛盾管理的觀點來看,·理論上矛盾的東西,來自於研究者所持有的研究角度、價值理念甚至是嗜好的區別,也正是這些區別、衝突和矛盾,促進了人們對企業管理的多方面觀察,促進了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一個學扼對另一個學派的批評,學者對管理者行為的批評,以及管理者對學者的批評,在矛盾管理理論看來,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都是推動企業成長和管理理論發展的必不可少的動力。應該註意的是,矛盾管理理論常用的辯證分析方法,已經不是簡單的二分法,而是更複雜的四分法,並加入了時間的動態概念。

矛盾管理論的評析

  矛盾管理論不僅針對企業實際,而且針對企業管理理論本身發展提出了辯證思考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管理理論研究中,人們創造了很多相互對立的概念,比如戰略,有計劃的戰略對立於隨機應變戰略;組織,精練單兵組織對立於集體作戰組織;系統,命令式系統對立於自主式系統;領導行為,管理式領導對立於誘導式領導;部門管理原則,部門第一原則對立於個人第一原則;成果評價,硬性指標對立於柔性指針;競爭能力,最強能力對立於最靈活能力。

  一般人們認為應該兩者兼顧,但實際上往往把它們當作不能調和的“兩難”或必須解決的“麻煩”來看待。而矛盾管理論則認為,如果把企業體放在時間維中並從整體研究的活,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些相互對立的概念,恰恰是人們對企業的不同側面的觀察分析的結果。這些概念所反映的企業特性,是現實中推動企業成長的動力,反映這些企業特性的概念,又是推動管理理論發展的動力。矛盾管理論常用的分析方法,已經不是二分法而是更複雜的四分法。

參考文獻

  1. 1.0 1.1 李占祥.矛盾管理理論[J].南通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6月
  2. 鄭海航 黃津孚.第二部分 管理理論.《中國企業管理直面WTO挑戰》
  3. 胡邦成.《領導幹部管理學知識百問百答》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6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Dan,Zhidaotai,Yixi,泡芙小姐,方小莉.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矛盾管理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