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域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溝域經濟是在農業區域經濟、流域經濟基礎上結合山區農業發展基礎與特點提出的嶄新概念。
為實現山區經濟的迴圈快速發展,北京市推出“溝域經濟”發展模式,併在多個區縣試點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和實踐,為京郊山區的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
所謂“溝域經濟”就是集生態治理、新農村建設、種植養殖業、民俗旅游業、觀光農業發展為一體的山區區域經濟發展新模式。
改革開放初期,急於脫貧致富的部分山區開始對礦產資源進行無序開采。為保護北京大氣和水源不受污染,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001年開始,北京市陸續關閉礦山1088處。然而新的問題隨之而來,多數鄉村不僅工業收入減少、運輸餐飲業蕭條,裸露的環境還限制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
農民富後返貧的沉痛教訓,讓京郊山區開始反思,如何針對自身問題和外部困難,發揮山區優勢,走出一條替代礦山的生態友好型可持續發展迴圈經濟道路,為農民找到新的收入來源。
山區一些地區積極探索,走出了一條以山區溝域為單元的特色發展道路,通過對溝域內部的環境、景觀、村莊、產業進行統一規劃,建成內容多樣、形式不同、產業融合、特色鮮明的具有一定規模的溝域產業帶,成為京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懷柔的雁棲不夜谷、夜渤海,密雲的雲蒙風情大道,門頭溝的妙峰山玫瑰谷等溝域經濟試點的成功,為京郊山區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北京六大世界文化遺產有一半在山區,全市154個A級景區有115個在山區,占全市的75%,占全市十個遠郊區縣的77%。著名的雁棲不夜谷內共有10個民俗旅游接待村、485戶農民近3000人從事旅游服務業,溝域產業的繁榮,使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06年就超過了一萬元。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山區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因素。
山區溝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還不僅如此,在旅游產業龍頭效應的帶動下,對溝域內的產業進行合理配置,對村莊佈局進行科學調整,將農業與旅游業進行有效的對接和融合,將農產品轉變為旅游文化消費品,有效地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山區農民逐步從單純的農業生產中解脫出來,從事農產品深加工、旅游產品的開發製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工資性收入大大增加,農民的生活方式發生重大改變,生活觀念也更趨於城市化、更加文明。
在懷柔區、密雲縣等幾個山區縣溝域經濟成功實踐的帶動下,許多山區鄉鎮都對發展特色溝域經濟充滿了信心,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探索工作。62個山區鄉鎮已經對164條溝域的資源現狀進行了系統摸底統計,對具備一定發展條件的溝域開展了初步的發展規劃設計,其中69條溝域已經完成了整體規劃。這些溝域在山區占據很大比例,共有739個行政村、17.3萬戶46萬農民。溝域中具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和生態產業資源,共計241個旅游景點、318個旅游度假村、639個觀光采摘園。這些溝域如果能夠走上一條合理規劃發展的道路,對於京郊經濟的發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西藏也有溝域經濟的概念。
西藏地區特有的相對封閉的溝域經濟的特點,提出了"溝頂繁育,溝谷育肥;支溝繁殖、乾溝育肥"的"雙圈耦合模式"。通過耦合效益模擬計算可以證明,西藏地區溝域經濟系統耦合可以大幅度提高農牧業效益。在系統耦合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以農業生產的大量廉價秸稈作為牲畜飼料的原材料,通過人為干擾的控制來優化耦合系統,實行畜牧業+種植業、畜牧業+綠色蔬菜、糧食+蔬菜+畜產品加工等產業鏈模式。本模式的應用,可以很大程度提高溝域經濟的產出水平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