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智慧經濟(Intellectual Economy)
目錄 |
西方發達國家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所推崇的幾乎都是智慧的經濟發展模式。也就是說,智慧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知識經濟之後的第五大經濟發展形態。
智慧經濟從學理上來說,是指集科技、信息、知識、環境、文化、倫理、道德於一體的戰略性經濟、創新型經濟。它更加追求經濟發展對環境保護、人類福祉的深切關懷和人類自由發展的核心目標。
智慧經濟的四大要素[1]
在發展智慧型經濟時,需要把握好以下四個要素: 創新型經濟、學習型經濟、知識型經濟和超越型經濟。
創新型經濟是指植根於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之上,依靠經濟政策、科學技術的推陳出新帶動國民經濟高速、有序地發展的經濟模式;
學習型經濟是指,不斷吸收、消化和總結人類文明和先進文化的成果,並將孚些成果加以升華和改造為進步生產力的經濟形態;
知識型經濟是指以無形資產投入帶動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形態,是學習型經濟的外在表現,是以謀求全球最新戰略資源為基本手段而發的一種經濟形態;
超越型經濟是指勇於改革落後的經濟結構,淘汰落後產能,不斷銳意進取的經濟發展形態,其本質是具有絕對的結構優勢,而結構優勢既是經濟發展諸多優勢中占首位的優勢,也是經濟發展成熟繼而實現飛躍的標誌。
上述四因素之間的關係是四位一體、辯證整合的,更是科學發展的,是智慧經濟的不同側面、不同表現。其核心是智慧,其目的是超越、其最終結果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智慧經濟是對上述四種經濟的升華和深度發展。
智慧經濟的特征[2]
智慧經濟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在經濟發展憑藉的手段上, 不僅依靠能源 資本、信息、技術等生產要素,更依靠高級管理人才等人力資本, 實現經濟協調發展。
(2)智慧型勞動者成為經濟發展的主體。
(3)實現能源和資源可持續利用, 污染得到合理控制,人類重新規劃和建設家園,社會在相當程度上處於和諧狀態。
(4)社會經濟發展多元化, 農業、工業、信息、知識、技術都在各自領域內對社會和諧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不存在哪個要素占絕對主導地位。
(5)國民經濟核算是採用智慧GDP進行核算。經濟核算不但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體現,更應該是一國能源使用、環境狀態以及社會公正的體現。所以, 當社會經濟發展到智慧經濟時期,國民經濟核算不僅要考慮經濟上的收益,而且涉及到能源成本、生態成本和環境成本以及社會公正的實現程度。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社會運行是直接相關的,社會不公或社會非法形式的活動都將影響一個國家總的國民生產總值。
(6)這時候的人是一種多向度的人, 自由而全面地發展。該時期人與人之間的等級觀念已打破, 出現不同階層混合居住社區, 各階層團結一致, 年輕人與老年人各得其所,各取所需,整個社會結構平衡有序。
智慧經濟的實現條件[2]
從智慧經濟的六大特征分析,人類社會要從硬體經濟時代、軟體經濟時代進入真正的智慧經濟時代, 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智慧經濟應該是一種巨集觀上“最優規模” 的經濟。最優規模體現為經濟生產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應該符合人類需求的合理性, 應與該國、該地區的人口、資源相一致。由於微觀行為都是追求個體的最佳規模, 而忽略了總體行為是否達到了最佳規模。智慧經濟能夠適應協調管理資源、資金、勞動力、信息、技術的要求,從整體上彌補了微觀經濟發展的不足, 客觀上把握了經濟發展的格局, 可以達到最佳生產發展規模。因此,要推動社會經濟形態從硬體經濟、軟體經濟向智慧經濟過渡, 更要側重於通過建立談判和協商機制來達到消除經濟磨擦和貿易爭端, 實現國家之間、區域之間不同利益群體的和諧發展。
其次智慧經濟應該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不但消耗了地球能源, 而且一定程度上導致生態破壞和社會畸型發展。而智慧經濟即主要考慮生態協調和社會良性發展,考慮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因此, 要推動社會經濟形態從硬體經濟、軟體經濟向智慧經濟過渡, 必須逐步改變經濟發展方式,改變採取消耗大量資源來發展經濟的傳統方式, 改變犧牲自然法則的工業化方式, 建立一種以綠色經濟和幸福經濟為基礎, 多種經濟形態共存的智慧經濟發展模式。
第三,智慧經濟應該是一種人性化的經濟。智慧經濟是人本經濟,它不僅以經濟、財富、物質來衡量經濟行為, 更是以發展勞動文化、實現勞動者人生價值為目標。表現在勞動者收入不僅僅以工資等物質成果來體現, 更是以勞動者精神收入, 甚至是在一定經濟收入基礎上以實現精神收入最大化為最高目標。雷尼爾效應表明瞭智慧經濟的特征, 說的是華盛頓教授之所以領取美國平均工資水平的80%在該校任教,主要是留戀西雅圖的湖光山色,在這裡教授們可以觀看到美洲著名的雷尼爾山峰, 因此,華盛頓大學教授工資的80% 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20% 是由美好的環境來支付,這說明瞭物質待遇與精神享受的統一性。所以,實現了社會經濟形態從硬體經濟、軟體經濟向智慧經濟過渡, 人們從體力和腦力勞動下解放出來, 不但有物質需求, 更有精神需求,追求自我價值的提升。
第四, 智慧經濟應該是一種有預見性的經濟。在經濟政策制定和經濟發展過程中, 硬體經濟、軟體經濟體現片面強調經濟發展,並可能導致經濟發展同時給社會帶來負面效應。如人類盲目使用化學品引起生態鏈失衡, 人類盲目引進物種破壞了原有生物鏈等,導致社會經濟發展不和諧的例子比比皆是, 這種沒有預見性的人類行為, 讓人類陷入難以輓救的困境。實現了社會經濟形態從硬體經濟、軟體經濟向智慧經濟過渡, 就必須同步考慮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 考慮現代化建設與自然環境、生態系統協調發展,不斷增加對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貧困分化等負面效應的預見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