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審美心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旅游美學研究中,旅游審美心理亦即旅游美感。旅游美感具有廣義與狹義2種含義。
廣義的旅游美感也稱作旅游審美意識,它可以包括旅游審美意識活動的各個方面和各種表現形態,諸如旅游的審美感知、審美想象、審美理解、審美情感等審美感受心理,旅游的審美觀念、審美能力、審美理想、審美趣味、審美需要、審美動機等審美個性心理。
狹義的旅游美感則專指旅游審美感受,指旅游審美主體對於當下客觀存在的某一旅游審美對象所產生的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
由於無論是審美觀念、審美理想抑或審美能力都要通過具體的審美感受心理過程才得以體現,並且這種理想、觀念、能力一旦形成也必然要對種種具體的審美感受過程發生作用,引發出種種獨特的心理反應活動,所以在整個旅游審美心理活動中,旅游審美感受心理處於核心地位。[1]
旅游審美心理的特點[2]
旅游審美心理的特點旅游審美心理的特點是指在旅游這一特定活動中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審美活動所具有的特殊性。旅游審美主體是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其特點分為兩方面論述。
1.旅游者審美心理的特點
旅游者游覽過程中的審美分為自然審美歷程和被動審美歷程。所謂自然審美歷程就是旅游者自己觀賞時的審美過程。在自然審美過程中,旅游者自身的心態、知識文化和藝術傾向影響美感的產生以及產生的程度。被動審美歷程是指在旅游工作者(導游員)引導下的審美歷程。在被動審美過程中,旅游者的知識文化、藝術修養和聯想力影響著旅游審美歷程。總之,旅游者的美感的產生依賴於旅游工作者的引導和自身的審美心態。
2.旅游工作者審美心理的特點
旅游工作者的審美歷程可分為“潛在審美經驗”和“引導審美歷程”。所謂潛在審美經驗是指貯備在旅游工作者景點介紹臺詞里的內在美感的經歷體驗。潛在審美經驗與旅游工作者自身的文化素質、藝術涵養和準備的景點知識有關係。對於一個沒有文化的旅游工作者只是死記硬背美麗景色的臺詞,就好比初學鋼琴的人腦子裡的譜曲音符,只是符號沒有情感內涵。但對於一個藝術修養高,而又博學多才的旅游工作者來說,同樣的符號會蘊涵著大量的信息和情感在內。引導審美歷程是指旅游工作者口頭語言對實際景點描述中所蘊涵的美感過程。“引導審美歷程”與旅游工作者的語言,即語音、語調、語速有關,還與選擇的辭彙和表達的人的整體容貌有關,也與語言所描繪的實質和景點的結合程度及旅游工作者態度的熱忱程度有關。旅游工作者的審美特點是“潛在審美經驗”基礎上的“引導審美歷程”特征所決定的語言、心態,即用語言和心態來感染游客的旅游工作者審美歷程。
旅游審美心理的要素[1]
廣義的旅游審美心理要素包括旅游審美的觀念、能力、理想、趣味、需要、動機、感受等。
(1)旅游審美觀念
旅游審美觀念簡稱旅游審美觀,由旅游審美經驗的積累和歸納而成的概念形態;是旅游主體在旅游審美實踐中形成的對美、美感和美的創造等問題的基本觀念。它能使旅游審美主體以更自覺的態度,主動積極地接受對象的信息,並直接指導主體的審美實踐活動。
旅游審美觀受世界觀的指導和制約,隨著世界觀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旅游審美觀又與世界觀不同,它是與具體形象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通過審美對象鮮明、生動的形象來表達審美主體的思想觀念,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旅游審美觀又是與情感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通過審美對象強烈的感情色彩,來表達審美主體的思想觀念,是表情達意的,不是理論的。審美觀還和個性化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又是個性的。這是審美對象之所以能從情感上打動主體的重要因素。
(2)旅游審美理想
旅游審美理想是指旅游者嚮往和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它是在旅游審美經驗的基礎上產生,並是這種經驗的高度概括。作為旅游審美經驗的結晶與升華,它比現實美更高、更集中,更典型。旅游審美理想是相對的,具有可變性。它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在旅游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並隨著旅游的發展而變化。
旅游審美理想表現的不僅是個別人的旅游直覺趣味,而且是整個社會集團和社會階級的旅游審美關係的實踐,因而它所概括的旅游審美感知和旅游審美體驗比旅游審美趣味來得更為深刻、自覺、廣泛,更鮮明地顯示著一定時代、階級的歷史必然的理性要求。
(3)旅游審美能力
旅游審美能力指旅游者在欣賞活動或創作活動中直覺美、認識美和鑒賞美的造詣水平和程度。通常包括旅游審美感受力、旅游審美想象力、旅游審美理解力和旅游審美鑒賞力等。每個正常的人都能欣賞旅游之美,但所獲審美享受不盡相同,其中有的深刻,有的膚淺,有的健康,有的庸俗,這不僅取決於人的世界觀、審美觀,還與旅游審美能力有密切關係。具有較強旅游審美能力的人有一種敏銳性,能迅速發現美,準確識別美;能夠區別美的程度,鑒別美的種類;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感受發現某一審美對象區別於另一審美對象的獨特性狀,併發掘出蘊藏在審美對象深處本質性的東西,使旅游審美從感性階段上升到理性階段。
人的旅游審美能力受特定的歷史條件的制約,作為歷史發展的產物,旅游審美能力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表現出不同的水平。人們的旅游審美活動始終伴隨著情感因素,而情感是因人而異的,因而旅游審美能力具有個體差異性。
(4)旅游審美趣味
旅游審美趣味是指旅游者從一定審美需要出發對各種審美對象所產生的主觀情趣態度、興味、好尚和追求;又稱“審美情趣”。它是人的審美意識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人的審美情感、審美觀點、審美理想、審美能力的一種表現,並且是它們的結果。
旅游審美趣味同人的思想、性格、氣質乃至體質、特定心境都有密切聯繫,是通過個人主觀愛好形式表現出來的,不同時代、民族階級的人有著不同的旅游審美趣味。即使同一時代、民族、階級的不同的個人,也有不同的旅游審美情趣、興味。旅游審美趣味既有個性差異的一面,又有時代的、階級的、民族的共同性的一面。這種社會性的共同審美傾向,反映著人們對於美的追求和願望,集中地表現在一定時代、階級、民族的審美理想之中。
(5)旅游審美的需要、動機與感受
旅游審美的需要與旅游審美的動機是旅游審美行為的內在推動力。旅游審美感受是旅游審美心理的核心。
旅游審美心理的類型[3]
每個旅游審美主體——旅游者身上,都存在著一個旅游審美心理結構系統,在這個結構里積澱著三個層次的審美心理,即人類共同的審美心理,時代、階級、民族等群體的審美心理,個體獨特的旅游審美心理。這三個層次的審美心理不僅分別體現在人類審美、群體審美與個體旅游審美活動中,而且共同體現在個體旅游審美活動中,使個體的旅游審美活動既是個體性的又是群體性的和人類性的,而人類性的、群體性的旅游審美活動又必然以個體的旅游審美活動出現。
一、人類共同的旅游審美心理
如孟子所說:“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為什麼存在人人“所同然”的共同審美心理呢?
(一)人類擁有共同的感性器官和意識結構
人類擁有的共同的感性器官(眼、耳、鼻、舌、身)和意識結構(情感、想象、直覺、思維等),是人類系統發育過程中經過不斷遺傳、變異、自然選擇而形成的,以共同的程式和原理作用於人與外在世界的各種關係,包括審美關係。由於作用的程式和原理相同,從外在世界所接收到的美的信息就必然具有共同性,共同的審美信息經過大腦內化處理而成為共同的審美心理。比如,形式美感、自然山水美感、愛情美感、哲理美感,就是這樣獲得併成為共同的審美心理的。
(二)人類有著共同的生命體驗
春天萬物生長,充滿蓬勃生機,使人感覺就像人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一樣;秋風蕭瑟、萬物凋零、落葉遍地,使人想到生命的枯竭與衰亡。這些感覺來自人類對生命的共同體驗。又如,認為有生命的東西比無生命的東西美,生命力強的東西比生命力弱的東西美,活動的東西比靜止的東西美,有益於生命的東西比無益於生命的東西美,這也是人人所共有的審美心理。
(三)人類對自然、社會發展規律的共同認識
人們意識到人與自然的關係必須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應遵循自然規律,否則就會遭受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共識轉化為共同的審美心理就是對生態美的喜愛。人類的旅游審美活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從形式美到自然美再到社會美、藝術美、科技美,無所不有。這裡面最突出的是共同的形式美感。大自然奉獻給我們的多樣的形狀、繽紛的色彩、奇妙的天籟之音、生動的線條等形式美是誰都要為之迷戀、為之陶醉、為之贊嘆的。
在旅游審美活動中還有一種突出的共同審美心理——獵奇。獵奇的審美心理如上節所述,作為審美欣賞最初層次的悅耳悅目的審美感受具有求新求異的特征,追求美感形態的變異性。獵奇求新的審美心理促使旅游者不斷地尋求新的旅游審美對象。
二、群體的旅游審美心理
主要有時代群體、民族群體和階級群體,此外,還有從年齡、性別、文化教養等方面區分的群體,如青年、中年、老年、男性、女性、知識階層等群體。某一群體的審美心理相對於別的群體表現為差異性,相對於本群體內部則表現為共同性;這是與不同群體各自所特有的生存環境、歷史現狀分不開的,是特定群體所特有的歷史文化心理在審美心理上的折射,折射到旅游審美活動中又形成特定的旅游審美心理。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特定的生活方式、地理環境、歷史遭遇以及文化傳統,因而必然有一個民族特定的民族氣質、性格、精神等心理素質,並形成一個民族特定的旅游審美心理。就以對自然美的旅游審美來說,雖然無論什麼民族都有共同的自然形式美感,但是不同的民族對自然的審美重心卻往往有差異。各民族有著各自的審美心理特點,這就決定了各個民族有其特殊的旅游審美興趣、偏好、重心。
一個時代的審美群體,又有一個時代的特定審美心理。時代審美心理不僅表現在處於相同時代的不同民族有相同的審美心理上,而且表現在同一民族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心理上。如魏晉時期,受佛教影響以瘦骨清相為美;唐代尤其是盛唐講究“盛唐氣象”,以肥碩豐滿為美。古希臘著名雕塑《米洛島的維納斯》的遭遇也分明折射出不同時代的審美心理的差異。在西方的“黑暗時代”,它被斥之為傷風敗俗的女妖,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它終被樹立為藝術美的典範。一切審美活動包括旅游審美活動,都是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
群體的審美心理還包括階級的審美心理。由於社會各階級有著各自的立場、觀點、思想傾向,因而各個階級有各個階級的審美心理——諸如審美趣味、審美理想、審美標準。對此,魯迅先生以《紅樓夢》為例,說賈府里的看門人焦大是絕不會愛上林妹妹(林黛玉)的。貴族公子的賈寶玉與勞動者的焦大審美心理是完全不一樣的。
其他如年齡差異、性別差異、職業差異等所造成的不同群體的旅游審美心理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年輕人多喜在自然山水中跋涉,中老年人多喜歡在名勝中訪古;女人偏愛優美景觀,男人偏愛壯美景觀等。各個群體有各個群體的旅游審美心理。
三、個體的旅游審美心理類型
個體的審美心理個性的形成,有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的原因。先天原因是指,每個人的生理素質、神經類型、氣質、稟賦等自然條件是千差萬別的。從感知器官的角度看,視感、聽感或其他感知的靈敏度會各有差異;從意識結構的角度看,或情感豐富、敏感,或想象豐富、奇特,或理解深刻、獨到等各不相同。每個人的先天稟賦不同,對審美心理個性形成的作用也不一樣。後天原因是指,每個人的生存實踐、人生經歷、學識教養、文化層次、職業特點、審美經驗等是十分豐富多樣的。無論先天還是後天都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相對而言,後天的個體發展、成長道路更是千差萬別。由此而形成的心理個性表現在審美活動中的不同特征就是審美心理個性。
審美心理個性和每個人的個性生命一樣,也是無限豐富多樣的。從旅游審美對象的選擇看,有人喜歡歷史人文景觀,有人更喜歡民俗文化景觀;有人喜愛欣賞旅游目的地的地方戲曲,有人則對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態民歌情有獨鍾。從審美形態上看,有人對險峻、雄渾的自然景觀表示驚異和贊嘆,有人則對秀麗、柔媚的自然風光有著濃厚的興趣;有人執著於在歷史遺跡的廢墟中追尋往日的悲劇與崇高,有人則醉心於在訪尋才子佳人的遺址中獲得喜劇般的體驗。由於個人經歷和文化修養的不同影響著對內容的理解和審美的深度,不同審美心理個性的旅游者對同一旅游審美對象的反映,也出現明顯的差異。在旅游審美活動中,個體的審美心理個性呈現出豐富性和多樣性。
由於旅游審美心理個性千差萬別、無限多樣,所以我們只能從審美心理個性相對穩定的一面出發,給個體的旅游審美心理個性劃分出一些相對的類型。
(一)以對不同領域美的喜好劃分
1.偏於自然型
主要是指向自然美欣賞的旅游審美心理動機,即所謂偏於自然型。這種類型的旅游審美主體最熱衷的旅游審美活動是“游山玩水”,欣賞自然生態之美成為他們旅游的首選目標。諸如桂林山水、雲南石林、四川九寨溝、長江三峽、黃河壺El瀑布、海南椰林、北海銀灘、美國的大峽谷、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等名勝,以及一些仍保持著自然原生態的山水景觀。名山大川中蘊涵著歷史文化之美,為不同偏於自然型審美特質的旅游者提供了選擇的空問。
2.偏於民俗風情型
民俗風情旅游,是當代最熱門的旅游項目之一。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民俗風情是與人類社會共始終的文化現象。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及不同地區問民俗的鮮明差異,使相當一部分旅游者偏愛民俗風情旅游,希望瞭解、體驗異地異民族的社會文化生活。
3.偏於藝術型
優秀的藝術,具有永恆的美的魅力。在旅游者中就有不少偏愛藝術的審美者,這些旅游者一般有較高的審美修養、愛好藝術並具有一定的審美欣賞能力。旅游中對藝術的欣賞涉及範圍非常廣泛,不僅包括了視、聽藝術,時間、空間藝術和綜合類藝術,而且包括了古代、近代、現代的藝術,高雅藝術與民間藝術,以適應有不同追求的偏愛藝術的旅游審美者的需要。
此外,還有偏於科技美型、其他社會美型的旅游審美心理類型。
(二)以審美形態類型的喜好劃分
1.傾向優美型
優美感是典型的審美感受,給人平靜、舒適、和諧的快感,最能體現審美的情感享受性質。有不少旅游者特別傾向於優美或陰柔之美。對待優美就像對戀人一樣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愛戀感,正如俄國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我們無私地愛美,我們欣賞它,喜歡它,如同喜歡我們親愛的人一樣。”一般地說,正處戀愛時期的青年男女尤其傾心優美的旅游審美對象,如鳥語花香、山澗溪流、花前月下、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等。尋求休閑和身心放鬆的旅游者,也喜歡優美的旅游審美對象。中老年旅游者、溫柔嫻淑的女性旅游者,也多傾向於優美或陰柔之美的旅游審美對象。
2.傾向壯美、崇高型
性格堅強、志向堅定的旅游審美者,其審美心理傾向於壯美型的對象。“壯美”是中國傳統的美學術語,西方稱之為“崇高”。壯美、崇高感較之優美感要複雜得多,其情感激蕩而多變,在壯美、崇高的對象面前令人產生驚嘆、自豪感。如,以快步登泰山,在艱辛的跋涉中感悟“一覽眾山小”的浩然氣概;在峽谷中漂流,在與險灘、風浪的搏擊中證明自身的力量與意志。攀險峰、漂激流,到原始森林、沙漠、岩洞中的探險,乘傘翼在空中遨游……這些旅游活動都能給人以壯美、崇高的體驗,最能夠讓主體體驗到生命的力量。
3.傾向悲劇型
有些旅游者的性格傾向於悲劇型。其表現一是多愁善感、悲天憫人的審美心理特質,對於旅游審美對象中關於愛情悲劇、生活悲劇的審美形態非常感興趣。二是對人類與民族歷史給以深情關註,在歷史悲劇審美對象中尋求激蕩、動人心魄的審美感受,併在這深切的審美感受中獲得超越個體、超越有限、使自己獲得昂揚奮發的悅志悅神的審美感受。如,旅游者在樓蘭古城的廢墟中感悟歷史,在唐山大地震紀念碑前感悟人與自然的關係和人類的親情,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參觀中領悟民族過去的不幸,激發自身的民族意志與民族精神。
4.傾向喜劇型
有些旅游者的審美心理是傾向於喜劇型的。幽默是智慧的藝術,富有娛樂性的幽默與滑稽的喜劇型審美活動,不僅給人們帶來歡愉,也給人以智慧和啟迪。富於喜劇感的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往往會對景物有獨特的、俏皮的解釋和理解。比如,灕江邊上有一處景觀,本來是平平常常的、兩座幾乎等高的山峰,但經過具有喜劇審美心理的人的想象,左邊山頭光亮似和尚的頭,右邊山頭長有灌木似尼姑披巾,並給這處景觀取名為“僧尼鬥嘴”。這就使~處本不出奇的景觀頓然產生了妙趣。
(三)從旅游審美心理特征劃分
1.感性享受型
感性享受型的旅游審美者,在旅游中特別關註的是景物的突出的外觀形式特點,如形態的怪誕、色彩的鮮艷、聲音的美妙等,從而獲得感官的愉悅。這樣的旅游審美者一方面註重對象的引人形式,另一方面註重這些形式對生理的影響,在旅游中追求“悅耳悅目”的審美享受。
2.想象體驗型
想象體驗型的旅游者,在審美時往往由對象聯想到與之具有對應性的主體的精神、氣質、情感、性格等,通過想象把主體的形象與對象形象疊合在一起,從而在對象身上體驗到主體自身的生命,在旅游中追求“悅心悅意”的審美享受。
3.理性思索型
審美往往排斥邏輯推演,但並不拒絕理性思索。有些審美者以理性思索見長,在旅游審美中往往在觀審景物形象時自覺或不自覺地處於沉思之中。他們的審美樂趣往往不停留在感官愉悅上,也不駐留於想象體驗上,而在於獲得某種既產生於對象物又超越於對象的哲理情思。其情感在審美欣賞中激蕩,其靈魂則在哲理的浸潤中得到凈化、提升並受到震撼,達到在旅游中追求“說志悅神”的審美境界。
中西旅游審美心理的差異[1]
中西方在旅游審美文化上的差異亦即重人和重物美學思想的差異。中國人偏於抒情,重在意境的創構;西方人偏於寫實,重在形式的塑造。中國人偏於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於現實美的享受。當然,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交流和相互滲透,這種差異有可能逐漸縮小或者發生某些變化,但那必將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1)重人與重物美學思想的差異
中國人特別關註山水景觀所附載的人文美,偏重於人,而西方則關註山水景觀本身的自然美,偏重於物。
中國曾有一句話:“文因景成,景借文傳。”可以說,在我們國家,大多數有名的山水景觀都是因為有名人賢士與之發生關係,因而得到永久的稱頌。如江南三大名樓,莫不如此。岳陽樓的出名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北宋著名文學家范仲淹寫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陽樓記》。據說當時巴陵郡守滕子京是很有才華的人,在樓落成之時,憑樓遠眺,不禁詩興大發。但范仲淹應騰子京之請,為岳陽樓作記,寫得更好。文情並茂,讀之感人肺腑,很多警句已成為後人待人處世的格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更為世人所傳誦。黃鶴樓的成名與崔顥的《黃鶴樓》是密不可分的。唐代詩人崔顥一首“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成為千古絕唱,也使黃鶴樓名聲大噪。歷代的名人如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等都曾先後到黃鶴樓游覽,吟詩、作賦,更使它添色不少。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揚四海,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伯嶼在此大宴賓客,王勃席間所作《滕王閣序》,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是王勃盛贊滕王閣的名句。今人登上滕王閣,心頭浮上的絕對少不了這一名句。
而西方則關註山水景觀本身的自然美。比如,車爾尼雪夫斯基這樣來描寫水:“水由於它的形狀而顯現出美,遼闊的、一平如鏡的寧靜的水在我們的心裡產生巨集偉的形象。奔騰的瀑布,它的氣勢是令人震驚的,它的奇怪特殊的形象也是令人神往的。水,由於它的燦爛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輝而令人迷戀。水把四周的一切如畫地反映出來,把這一切屈曲地搖曳著,我們看到的水是第一流的寫生畫家。”由此可見,西方人欣賞水的美,是美在它的形狀、氣勢,它的燦爛透明,它的淡青色光輝。水由於它本身的美而美,而不是所附載的其他的什麼東西。
(2)重抒情與重寫實審美旨趣方面的差異
中國人的旅游審美集中於抒情的印象重現,而西方人的旅游審美則集中於風景的對象描寫。中國人偏重於抒情,西方人偏重於寫實。
藝術家林風眠先生提出:東西風景畫表現方法的不同,實則就是東西風景審美的不同。為了看出兩者的差異,我們就拿中國的風景畫——水墨畫和西方的風景畫——油畫作一比較。中國的風景畫“尺幅之間見深遠”,不講究比例尺寸,更接近於概括與含蓄的真實。“圖外有畫,咫尺千里,餘味無窮”“只見片斷,不逞全形”,以表現情緒為主,各家皆飽覽山色而在情緒濃厚時一發其胸中之所積,所畫皆系一種印象,從來很少對著畫的。而西方的風景畫則是對象的描寫,以模仿自然為能事。中國國畫採取非科學的“散點透視”方法,不重陰影明暗,不講層次,立體感不強,虛實也不明晰,但卻氣韻生動,其內在精神與韻致得到充分表達,是謂神似。西畫藉助焦點透視法,重遠近層次、陰影明暗,把模仿的逼真性(形似)作為衡量藝術成敗得失的主要尺度。
(3)重理想美與重現實美審美目的性方面的差異
在審美目的性方面,中國人的風景審美目的在於舒適精神、怡樂性情,偏於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的目的在於追求形式美的享受以及光感、色彩、空間感的真實性,偏於現實美的享受。
中國南朝詩人陶弘景曾作詩:“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據說當時的皇帝幾次邀請陶弘景下山做官,都遭到他的拒絕。為什麼呢?陶弘景以此詩說明瞭其中的原委。蘇軾游赤壁,在赤壁那一望無垠的江面上,蘇軾只感到:“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忘記一切煩惱,只感到自己長了翅膀,就要成仙了。還有陶淵明的:“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這些詩句都讓人感覺到中國古人的審美情趣所在。由此可見,中國人在旅游審美中以“自適、暢神”為宗旨,體現出重視人性自由的審美情調。自適、暢神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觀照,是面對風景所產生的超功利的人性自由,是一種沉入意境的心靈狀態。
而西方,因為深受自古希臘以來的形式主義美學思想的影響,十分看重物體的形式美。西方人認為“美”是一定數量關係的差異與統一所達到的和諧。比如,雕刻藝術,西方曾概括出人體雕刻美的3個原則:①頭與全身比例為1:7;②重心在一隻腳上;③動作與肌肉要有柔化。總之,身體各部分,都應按一定比例來造型。所繪物象,立體、逼真,虛實分明如可觸摸。西方很多名作都是按照這些“美”的原則鑄造的。例如,達·芬奇的名著:《最後的晚餐》,其總體設計為幾何圖形,以數學的對稱為基礎,一條長桌,後面3扇窗子,光線從中間射人照在耶穌身上,耶穌兩邊各有6個弟子,再分為3人小組,每人的動作在構圖上形成勻稱和平衡。總之,色彩的對比、光線的明暗、凸凹的立體感等形式美是西方人所追求的。
綜上所述,中西審美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說中國人的審美是一種玄境的話,西方人的審美則是一種真境。中西旅游審美文化的差異亦即重人和重物思想的差異。中國人偏於抒情,西方人偏於寫實;中國人偏於理想美的寄托,西方人偏於現實美的享受。探討中西審美文化的差異是有現實意義的。準確地把握這些差異,有助於組織對路的旅游產品,提供恰如其分的服務,從而有利於我國旅游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