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供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旅游供給(Tourist Supply)
目錄[隱藏] |
什麼是旅游供給[1]
旅游供給是指在一定條件和一定價格水平下,旅游經營者願意並且能夠向旅游市場提供的旅游產品的數量。
旅游供給的具體內容[1]
旅游資源是指那些能夠對旅游者構成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及其他因素,是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給的首要內容,是旅游業發展的基礎。如果沒有旅游資源,旅游業則失去了其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例如,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的旅游資源豐裕而且獨具特色,那麼,它對旅游者就會形成強烈的吸引力。所以,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業是否興旺發達,首先取決於它所擁有的旅游資源的豐裕程度和質量。
在旅游資源中,最基本的部分一般是自然資源、歷史遺產和民族文化。這些旅游資源因其成因而固定在一定的地域和社會環境之中,因而具有壟斷性和不可移動的特點,否則,它們便會失去其原有的價值和吸引力。此外,由於這些旅游資源一部分是大自然的恩賜,另外一部分是長期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因而,在全部旅游供給中,它們的數量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恆定不變的,也就是說,這些旅游資源的供給不可能隨著旅游市場需求的擴大而任意擴大。
旅游設施是旅游經營者為直接開展旅游經濟活動向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方面服務的憑藉物,是旅游企業投資的主體部分,是代表旅游目的地接待能力的硬性指標。這種旅游接待能力的大小反映著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實力和發展規模。旅游設施和相應旅游產品或服務的數量代表著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接待能力。一般來說,旅游設施主要包括旅游運輸設施、旅游食宿接待設施、游覽娛樂設施和旅游購物設施四部分。
從目的地旅游供給的角度看,旅游服務既包括商業性的旅游服務,也包括非商業性的旅游服務。前者一般指當地旅行社的導游服務和翻譯服務、交通部門的客運服務、飯店業的食宿服務、商業零售部門的購物服務及其他部門向旅游者提供的商業性接待服務。後者則主要包括旅游目的地為旅游者提供的旅游問詢服務和出入境服務,以及當地居民為旅游者提供的義務服務。旅游服務的最終目的是通過使旅游者的需求在合理的基礎上得到最大滿足,從而獲得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因此,整個服務體系的運轉必須以提高質量為中心。
旅游供給的特點[1]
產地消費性
地域固定性是旅游產品的一大特點,因此,旅游供給在地域上是不可移動的,只能是在固定空間上的產品供給;而旅游者要消費這些旅游產品,他們就只能通過流通環節,到旅游供給的產地進行消費,這使旅游產品在生產、供給規划上與一般的產品存在很大的差別。一般產品的供給,物流環節是規劃要重點考慮的內容;而旅游產品的供給,景點、景區的環境容量和承載力則是規劃首先要明確的問題,它決定著未來旅游供給的數量和水平。
例如,在某地建造鋼廠規劃交通運輸時,需要考慮運進與運出的平衡;而在一般情況下,進出旅游景點的人數是相等的,無須考慮運輸的平衡,重點要考慮旅游景點、景區的環境容量及接待能力,因為這才直接影響旅游供給的數量和水平。
協作性
旅游需求是一種綜合需求,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的食、住、行、游、購、娛等各方面的需求,單靠某一個旅游企業的供給是無法滿足的。因此,旅游供給必然是由社會多個旅游企業與多種行業共同協作完成的。旅游者的需求是多種產品的組合需求,旅游供給是多個企業、多種行業的組合性協作供給。
非貯存性
旅游供給實質上是一種服務的供給,其非貯存性是由旅游產品生產與消費的同一性所決定的。一般物質產品可把產品貯存作為調節供需矛盾的手段;而對旅游產品來講,由於旅游產品生產、交換與消費的同一性,導致旅游產品不能貯存,因而,產品貯存對調節旅游供需矛盾已失去意義,實際操作中有意義的只是旅游供給能力的儲備,而並非旅游產品供給的儲備。
低彈性
影響旅游供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來主要有自然條件、歷史條件、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在這些因素中,很難找到一個因素,它的變動能在較短的時間里產生大量的旅游供給。旅游資源大都是自然的和歷史的結果;而某些旅游的設施要增加,其建設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必要的科技手段,也需要一定的時間。由此可見,旅游供給表現為一種低彈性。
多樣性
旅游供給的存在是以需求為前提的,由於旅游產品的使用價值在於滿足人們的心理和精神需要,這種需要千差萬別,所以,旅游供給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即使旅游供給者採用組團旅游的方式來提高規模效益,但同時也要註意滿足團隊中個別旅游者的特殊需求。這要求旅游供給者在旅游產品的生產和供給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旅游者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把所有相應的物品和服務都納入經營的範疇,在大力發展傳統性大眾旅游產品的同時,針對特殊旅游者的特殊需求,積極開發個性化的旅游產品和供給。
旅游供給的規律[2]
旅游供給規律,即供給定理,其基本內容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旅游產品的供給量隨該產品價格的上升而增加,隨該產品價格的下降而減少。旅游供給量與旅游產品價格之間的同向變化關係(如圖1所示)是一種函數關係,用公式表示為
S=f(p)
式中:
s--旅游供給量
P--旅游產品價格
f--兩者之間的函數關係
圖1 旅游供給量與旅游產品價格的關係(1)
從圖1中可以看出,旅游產品價格為Po時,旅游供給量為Qo,當旅游產品價格上升至P1或下降至P2時,旅游供給量則相應增加至Q1或減少至Q2。如果其他因素不變,旅游產品價格變化將導致旅游供給量沿曲線移動。
如果影響旅游供給的其他因素髮生變化,如當地政府對發展旅游業的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生產要素成本的變化等,旅游供給曲線則會向左方或向右方平行移動,表示該旅游產品在價格與供給量的變化關係既定的情況下,其他因素髮生變化,導致旅游供給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如圖2所示。當促進旅游供給的因素髮生作用時,如政府制定政策支持旅游業發展,則旅游需求曲線便會發生向右下方平行移動,表示在旅游產品價格保持原有水平的情況下,由於政府對旅游業支持,旅游供給水平增加。當抑制旅游供給的因素髮生作用時,如政府制定了限制旅游業發展的政策,則旅游供給曲線便會發生向左上方平移,表示在旅游產品價格保持原有水平的情況下,由於政府對旅游業採取了限制政策,旅游供給水平減少。
圖2 旅游供給量與旅游產品價格的關係(2)
在圖2中,曲線s為原旅游供給曲線,如果除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變化導致旅游供給量增加,整個曲線便會向左移至s’,如果除價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變化導致旅游供給量減少,整個曲線便會向右移至s”。
旅游供給能力在一定條件下的相對穩定性
在一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由於旅游供給環境容量的限制,當旅游供給量達到一定程度後,即使旅游產品價格再高,旅游供給量也是固定不變的或者不會無限地上升。同理,在旅游勞動力供給中,通常工資上升,旅游產品價格上升,旅游勞動力供給也會相應增加,但當工資上升到一定程度時,旅游勞動力供給不一定會繼續增加,因為勞動力的供給總量是有限的。
影響旅游供給的因素[1]
旅游資源因素
旅游供給的基本要素是旅游資源,而旅游資源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下所形成的,是旅游經營者不能任意改變的。所以,旅游經營者只能把旅游資源優勢作為旅游供給和旅游經濟增長的依托點,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對旅游資源的合理開發,向旅游市場提供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實現旅游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換。因此,旅游資源不僅決定著旅游產品的開發方向和特色,而且影響著旅游供給的數量和質量。
此外,由於旅游資源是在一定的自然和社會條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空間,即一定的環境容量,因此,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並不是無限的。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就必須把旅游者的活動控制在旅游資源和環境能夠承載的範圍之內。從這一點上看,旅游資源的環境容量決定了旅游供給的規模和數量。旅游需求過量和旅游環境超載不僅會損壞資源和設施,還會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影響旅游供給的質量,甚至給旅游地帶來眾多的社會問題,削弱旅游產品的吸引力。
旅游產品價格因素
旅游綜合產品的價格直接影響著旅游供給者願意提供產品的數量。旅游市場上,旅游經營者提供產品是為了贏利,因此,當旅游產品的價格上升,旅游經營者感到有利可圖時,他們就會增加旅游供給的數量;而當旅游產品的價格下跌,旅游經營者沒有贏利或贏利不多時,他們就會減少旅游供給的數量。
旅游產品的供給量除了受自身價格變化的影響外,還會間接地受其他相關產品價格變化的影響。例如,如果飛機票漲價,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產品價格不變,這就意味著旅游產品的相對價格降低了,相對利潤也隨之減少,因而必然引起社會要素資源的重新配置,進而影響旅游產品供給量的變化。
社會經濟因素
旅游業不僅是一項綜合性經濟產業,也是一項依賴性很強的產業。旅游供給的很多內容都依賴於社會經濟的發展所能提供的物質條件。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高,經濟實力雄厚,科學技術發達,則這個國家或地區旅游業的綜合接待能力就強,旅游供給就充足。反之,如果社會經濟發展的水平低,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手段落後,能夠提供的服務和設施就很有限,旅游產品供給的數量和質量就會受到制約。
另外,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會影響旅游經營者的心理預期。如果社會總體經濟運行良好,旅游經營者就會增加供給;如果旅游經營者對整個地區的經濟前景不看好,他們就會相應地減少供給。因此,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和水平不僅為旅游供給提供各種物質基礎的保證,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旅游產品的供給數量和質量。
科學技術因素
科學技術進步為旅游資源的有效開發提供科學的手段,為形成具有特色的旅游產品提供科學的方法,為保護旅游資源、實現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提供科學的依據,併為旅游者提供具有現代化水平的、完善的接待服務設施,為旅游經濟發展提供科學的管理工具和手段,從而使有效的旅游供給增加,旅游資金的周轉加速,旅游產品成本降低,旅游經濟效益得以提高。
在以自然景觀為主的旅游景點中,運用高科技作為輔助手段可以使這些自然景觀的供給更具廣泛性;運用高科技手段開發的具有現代水平的各種主題公園,其旅游供給量大大增加。另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在服務領域中廣泛使用,這極大地提高了旅游經營者的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也相應地增加了旅游供給。
政府政策因素
旅游目的地國家或地區有關旅游經濟發展的方針和政策,也是影響旅游供給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有關旅游經濟發展的戰略與規劃,扶持和鼓勵旅游經濟發展的各種方針和政策,不僅對旅游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而且直接影響旅游供給的規模、數量、品種和質量。
一些國家在旅游稅收、價格、投資等方面都實行了優惠政策,大大激發了供給者的積極性,對於擴大旅游供給的規模、數量、品種和質量都起到了極大的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