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新馬克思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馬克思主義(Neo-Marixism)

目錄

新馬克思主義的概述

  “新馬克思主義”是20世紀西方出現的新意識形態,屬於激進的小資產階級思潮。作為一種反資本主義的西方激進批判理論,新馬克思主義已發展成為一支當代西方左翼的重要力量,它以獨特的理論視角、對資本主義文化尖銳的批判,開闢了西方左翼批判的新的理論空間,作出了有意義的學術貢獻。

  新馬克思主義是與l9世紀經典馬克思主義、20世紀制度社會主義所實行的馬克思主義不同的“另類”馬克思主義。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馬克思主義,它具有深厚、複雜的西方文化思想淵源,它是馬克思主義與20世紀其他意識形態和理論學說雜交生成的產物。其中有些流派和代表人物是準馬克思主義的,有些是非馬克思主義的,但在批判和反對資本主義這一點上它與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學說是相同的。應該說,新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脫離無產階級革命實踐的文化思潮和意識形態。

新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背景及其發展分期

  新馬克思主義形成及發展的背景。一方面是由於馬克思主義在20世紀的西方沒有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的預言,無產階級革命與西方工人階級漸行漸遠,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在西方勝利的希望渺茫;另一方面是由於十月革命後社會主義運動向西方的推進遭遇挫折。東方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踐中出現了種種失誤。特別是蘇東劇變,使一些馬克思主義者對西方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前途和命運感到茫然,因而對經典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了懷疑。

  新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大致上經歷了四個歷史時期。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歐洲革命前後“新馬克思主義”的初創時期、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新馬克思主義”的形成時期、二戰後“新馬克思主義”的興盛時期和20世紀70年代後“新馬克思主義”的多元發展時期。

  以匈牙利哲學家盧卡奇、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為代表的初創時期的“新馬克思主義”者是在無產階級革命中反思的一代,他們分析了西歐資產階級統治的特點及其複雜性,主張馬克思主義與西方具體實踐相結合,對在民主化高度發展的西方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提出了不同的認識。

  法蘭克福學派是新馬克思主義形成時期的象徵。是在盧卡奇等第一代西方“新馬克思主義”者客觀上被迫淡出西方革命實踐之後活躍起來的新一代左翼理論家,是學院派專業人士對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研究。他們的社會批判理論不同於第一代“新馬克思主義”者對西歐無產階級革命道路的思索,他們在革命失敗後告別革命,遠離無產階級的鬥爭實踐,反對階級鬥爭,主張走一條非無產階級革命的、激進的反資本主義的學術批判道路。

  二戰後,在新馬克思主義的興盛時期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新馬克思主義”流派和思潮。它們承續了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批判線索,以存在主義為代表的人本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和以結構主義為代表的科學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是這一時期新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主流。歷經戰後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代”,至1968年新左派學生造反運動之前,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已整整50年沒有發生過無產階級革命,無產階級革命在西方沒有成功使戰後“新馬克思主義”各流派均質疑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有效性,在西方1968年運動中,新馬克思主義發展中反叛的一代以非馬克思主義的新的激進革命動力論為這一運動提供了理論基礎,併成為“新左派”的理論代言人。

  在20世紀後30年西方社會的劇烈變動和冷戰後的全球化進程中,新馬克思主義進行了以“後現代主義”為取向的文化革命,多元化的“新馬克思主義”理論構成了70年代以後崛起的“新社會運動”的多元理論基礎。這一時期的“新馬克思主義”從非政治的社會多元主義出發,認為工人階級政治已成為一種政治保守主義,階級政治已經不適用於西方代議制民主條件下的民主社會主義政治,因此主張以結合多元的社會政治力量的激進民主,取代工人階級政治和無產階級革命。

新馬克思主義的共同學術傳統與特點

  通過對新馬克思主義四個歷史時期的梳理,可以看出新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具有共同學術傳統的理論現象。這一論點是由英國《新左派評論》主編佩里·安德森率先提出的,他指出,“新馬克思主義”在其多樣性發展中具有共同線索、共同主題和共同特點,這使之有別於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像是一種馬賽克,由各種互不相同、常常是相互衝突的理論鑲嵌而成,體現了不同流派和內容的多樣性。

  安德森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經典馬克思主義者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統一,其理淪的優點是與他們各自所屬的巾東歐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政治和思想上不可分割。而“新馬克思主義”則在歷史唯物主義發展內部形成了一個“完全嶄新的學術結構” 其首要的、根本的特點是:它在結構上與政治實踐相脫離。這一特點在二戰以後20世紀的下半葉依然沒有改變,即使在70年代後,“新馬克思主義”的多樣化發展呈擴張之勢,但“新馬克思主義”各流派持續至今的共同的、根本性的特點仍是理論脫離工人階級的革命實踐。

  這一根本性的特點派生了“新馬克思主義”的其他特點:第一,由於理淪脫離實踐.“新馬克思主義”走上了一條純學術道路,實現了形式上的學術化轉移。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那一代理論與實踐統一的馬克思主義知識分子是革命者,他們從來不在大學謀取學術職位,其研究與中東歐的大學體制無關。“新馬克思主義”第一代理論家盧卡奇葛蘭西等還保有一定的理論聯繫實踐的傳統特點。自法蘭克福學派以來,“新馬克思主義”已經與革命政黨、工人運動和工人階級沒有任何組織上、思想上的關聯。二戰以後,“新馬克思主義”完全轉入大學校園,“新馬克思主義”者多為大學教授、研究機構和專業刊物的專職學術研究人員.研究“新馬克思主義”成為一種職業生涯和謀生手段,“新馬克思主義” 成為專業學術主題,其語言方式也日益術語化、專業化,變得晦澀難懂。

  第二,“新馬克思主義”主要從事對資本主義的文化批判,這是其理論脫離實踐的又一表現。法蘭克福學派和後現代主義代表著“新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的兩次高潮。前者主要是從觀念和個人倫理的角度批判資本主義的人性異化,後者則從生活方式和文化觀念多樣性的高度否定資本主義現代化的文化基因。這兩次文化批判對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多元文化主義的興起起了關鍵作用。

  第三, 由於長期脫離無產階級的鬥爭實踐,“新馬克思主義” 成為與資產階級哲學文化主流思潮雜交的產物。“新馬克思主義”不可避免地與當代資產階級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盧卡奇深受韋伯席美爾狄爾泰的影響;葛蘭西的《獄中扎記》中有唯心主義哲學家克羅齊的烙印;法蘭克福學派在總體上處於弗洛伊德主義的輻射之下;法國思想家薩特本人在走向馬克思主義之前就是海德格爾存在主義陣營中的一員,等等。儘管“新馬克思主義”在各個時期使用不同的話語系統,常常顯示 異常多樣的形式,但是,其各派別的共同點是:它們始終處於歐美唯心主義和其他資產階級哲學文化思潮的影響之下,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西方主流理論相混雜的產物,這一點被安德森看作是新馬克思主義傳統中最為突 的一個特性

  還有一個應該指出的特點是:“新馬克思主義”作為當代西方一種激進的政治思潮,從未放棄過反對資本主義的立場,它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堅決反對資本主義的左翼思潮和理論,始終保持了對資本主義不妥協的批判態度。在政治上,它不認同資本主義現行制度;在文化上,它對資本主義採取徹底的拒絕和批判態度。“新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尖銳批判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的歷史邏輯和實實在在的經濟政治現實弊端,為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發展提出了新的問題和路徑。

新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及詳析

  從新馬克思主義的諸多特點可以看出,文化批判是其傳統長項。對當代發達資本主義進行文化批判,是由新馬克思主義率先發動的思想運動。從盧卡奇到法蘭克福學派,新馬克思主義的整個理論重心從根本上轉向了哲學。專業哲學家構成了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家的主體。從盧卡奇、本稚明早期的文化研究,到法蘭克福學派強烈的哲學——美學傾向:從薩特的人學探索,到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興趣;從福柯等人後現代主義的文化基因破譯,到80年代柯亨等人的分析的馬克思主義⋯ ⋯哲學文化領域始終是“新馬克思主義”關註的主題。

  新馬克思主義首先是盧卡奇、葛蘭曲等人在一次大戰期間始創的一條獨立的思想路線,它主要是對西方發達資本主義的分析和對西方無產階級革命不同於十月革命道路的思考;此後經法蘭克福學派的“學院派”文化批判,這條思想路線在二戰後銜生了形形色色的新馬克思主義流派和思潮,它們主要是對二戰後資本主義發展所造成的人的生存方式的異化進行社會批判;在20世紀後30年西方社會的劇烈變動和冷戰後的全球化進程中,新馬克思主義開始對傳統馬克思主義和“現實社會主義”進行反思和總結,並主要對處於“後現代化”過程中的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和價值觀進行了以“後現代主義”為取向的文化批判。

  新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文化批判產生了豐富的思想成果。它開闢了資本主義批判的一個新領域,代表著對資本主義批判的一個新的方向和新的高度。新馬克思主義文化批判思潮對20世紀後半葉的西方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了西方的l968年“五月風暴”,就是“新馬克思主義”思潮對西方青年一代長期熏陶所產生的實踐後果。1968年運動對西方資本主義具有震撼意義,是真正來自於資本主義內部的自我否定。“新馬克思主義”以資本主義為主要批判對象,近年來它已進入西方左翼的主流話語體系,成為當代西方社會中比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左派影響力更大、覆蓋面更廣的批判思潮。由於新馬克思主義切近西方現實,對西方資本主義的當代發展比我們有更敏銳的反應和更直接的理解,其文化批判是折射當代西方社會變化的一面鏡子。因此,可以為我們觀察資本主義21世紀的走向提供新的視角。

  在新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批判主流一側,也有對資本主義經濟的批判。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依據資本主義的發展變化和新的客觀經濟形勢,對世界經濟發展變化的新格局、對壟斷資本主義的新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對落後國家不發展的根源、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對經濟全球化等諸多問題作了全方位的理論探討。新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內容豐富、涉及面廣、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在批判資本主義現實的基礎上提出了新的社會制度構想。這些理論,或許有缺點,或許不夠完善,但卻大大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

  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提出的種類繁多的市場社會主義新模式。為正在進行經濟轉軌的國家提供了寶貴的思想素材 尤其是市場的“中性機制論”,清晰地論證了市場經濟及其內在機制本身不具有社會性質,可以依附於不同的社會制度.從理論上闡明瞭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兼容性,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論依據。20世紀90年代以來,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研究課題更貼近當代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現實,加強了對經濟全球化趨勢和本質的研究。他們圍繞經濟全球化的特點、影響及其同馬克思主義的關係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探討,並從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危機.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被一種新的、更加合理的社會經濟發展模式替代的結論。

  但新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貶低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客觀經濟分析,拋棄剩餘價值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背棄。勞動價值論是馬克思全部經濟理論的基石,而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則試圖用“商品價值理論”取代勞動價值論。同時,建立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的剩餘價值學說也受到了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質疑,他們以“經濟剩餘”概念取代馬克思的“剩餘價值”概念,並肯定了“消費不足論”在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意義,從而拋棄了剩餘價值理論。安德森在評價他們的學說時指 ,他們已經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範疇內的正統結構丟棄得差不多了。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拋棄剩餘價值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倒退,也不符合西方資本主義發展現實。

  新馬克思主義的政治理論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一直是其傳統弱項。20世紀下半葉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接連發生了石油、勞動、生態、文明、福利國家等諸多危機。70年代之後,傳統工會的影響力日益下降,這種嚴重的局勢使新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重點轉向政治領域,強調階級和社會結構等研究。

  盧卡奇時代的新馬克思主義先驅和法蘭克福學派創始人研究的是工人階級的階級意識問題。20世紀50、60年代以存在主義為主流的新馬克思主義各流派則質疑馬克思主義關於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極分化的階級理論,著重研究了工人階級的異化和新中間階級的形成問題。70年代末以來新馬克思主義以新技術革命發生後傳統工人階級的衰落為理論聚焦點,圍繞以白領知識勞動者為主體的新中間階級研究和資產階級的內部分化研究,形成了去階級化的多元社會結構理論。

  新馬克思主義對當代資本主義階級和社會結構變動的複雜狀況進行了現象學描述,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當代西方的社會結構演變現實。它深刻揭示了資本主義階級和社會結構變動的複雜性,並全面觸及了這一變動的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根源。其中突出知識生產力上升、雇佣勞動擴大化、西方社會階級認同降低和文化價值觀改變等分析比較符合現實。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社會結構理論影響了80年代以後崛起的新社會運動及其發展趨勢。它與新社會運動相結合,試圖創造一種適應西方參與制民主特點的新的反對資本主義的社會力量,因此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是,這一理論存在著重大缺陷,在總體性質上是非馬克思主義的。它沒有揭示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變動的本質,僅僅局限於社會學層面的現象學描述和一般分析,因而無法真正揭示當代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它否定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對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矛盾與鬥爭的決定性意義,把資本主義社會根本的階級衝突降低到一般的社會衝突的層面,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哲學因此,只有復興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和階級分析方法,才能正確認識和分析當代西方的階級狀況和社會結構。

  新馬克思主義對資本主義的全方位批判,對於我們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加深對資本主義發展的制度彈性、調整能力以及社會主義革命的長期性和曲折性的認識,具有一定的理論價值。新馬克思主義”對當代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發展提了一系列新問題,為20世紀的資本主義批判開闢了新的領域和空間,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因而具有重要意義。

  新馬克思主義是當代西方一支抗衡當代新自由主義霸權,發展西方參與制民主,反抗資本壓迫的進步力量。馬克思主義者應當審慎地對待“新馬克思主義”左派,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與之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使之成為以工人階級為主體的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同盟軍。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新馬克思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59.109.6.* 在 2010年3月11日 21:10 發表

評論的詳述,明確,很好。

回複評論
140.113.92.* 在 2011年5月15日 20:47 發表

非常詳細 謝謝

回複評論
114.112.46.* 在 2012年9月26日 14:01 發表

謝嘍

回複評論
140.113.136.* 在 2013年5月15日 19:41 發表

缺乏對理論內容的描述

回複評論
14.152.68.* 在 2015年3月27日 01:57 發表

什麼MBA?簡直垃圾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