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Analytical Marxism)

目錄

什麼是分析的馬克思主義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起始於1978年出版的科亨的《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個辯護》一書。在80年代形成一種學術思潮,影響至今。嚴格的說,“分析的馬克思主義”不是一個學派或者流派,因為它沒有通常能夠成為學派的基本的立論特征,比如,相互認可的基本特征,原理,主要觀點等,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鬆散的互相討論、學者之間的觀點並不是互相認同,那為什麼稱之為一個學派呢?原因有兩個,以使他們的研究方法都有英美分析哲學的底子,採取的用分析的方法重新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原著,分析哲學20世紀起源於英國,1905年羅素《論指標》,其產生是自然科學升入發展,數理邏輯影響空前的催化下形成的一種哲學思潮,強調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分解分析法,就是把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或組成要素,形式分析法,分析科學預言,命題,推理形式結構,意義分析法,分析詞語,命題的意義,特別是分析元邏輯,元科學語言的意義。與馬克思主義的結合,有利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確化,清晰,嚴密。其二他們聲稱以馬克思主義為研究對象,追求的是重構一種既是科學的又是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的意義是指,符合20世紀的哲學標準,機構嚴謹,話語明確,革命的意義是說,一種有關解放的理論。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基本上可以分為兩類,一些註重理論的詮釋和概念化,拒絕或批判各種形式的方法論主義和個人主義的微觀基礎,一些強調以理性選擇為方法論原則探討理論的微觀基礎,既反對整體主義也對基礎註意持某種否定態度,而且從實踐和理論角度來看,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決不是一套和信心年集中在一起的緊湊實體,不存在一種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也不存在一種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方式,分析的馬克思只是將不同的觀點和研究路徑結合到了一起。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其研究對象可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方法論問題,二是經驗理論部門,主要是歷史唯物主義資本主義經濟分析,三是規範理論部分,主要是對異化,剝削等倫理問題的分析。

  20世紀70年代末“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思潮在英語世界的異軍突起,是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出現的一種重要現象。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兩位創始人科恩和埃爾斯特的主導下,自1981年起,每年九月在英國舉辦一次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研討會,史稱“九月小組”。正是在九月小組推動下,分析的馬克思主義思潮在80年代形成龐大的“產業”,這種“產業”的規模只有擁有長期“根據地”的法蘭克福學派可以相比。這種現象被稱為西方馬克思主義研究由歐洲大陸向英語世界的“重心轉移”。90年代後,小組成員先後發生了研究重心轉向,研究領域有了較大差異,但小組的常規活動一直保持到2001年。此後儘管小組活動不像以前那樣常規化,但仍有不定期聚會,其90年代所獲得的成果被小組成員及其他研究者廣泛運用到各研究領域之中,迄今仍在英美馬克思主義學界占有顯著地位。特別地,有不少非九月小組成員,也在這種成果鼓舞下,努力用“分析方法”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其中澳大利亞在近年形成的“新辯證法學派”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但是,近10多年的這種發展也使該思潮關於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的研究沒有獲得更充分的發展,一些重要的哲學基礎與方法論議題被長期懸置。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征[1]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聲稱,他們追求的是重構一種既是科學的又是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他們所謂的科學理論,一是指符合20世紀分析哲學標準的理論,即概念清晰、論證嚴謹的理論;二是指不僅有對社會歷史的巨集觀描述,而且還應有對社會歷史的微觀分析的理論。他們所謂的革命理論,是指有助於人類解放的理論。從他們規定的科學的和革命的理論出發,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儘管傳統的馬克思主義仍有很強的生命力,但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一些概念不清晰,論證不嚴謹;二是對社會歷史問題只有巨集觀的論述而缺少微觀的分析;三是一些理論或者已經過時,或者是錯誤的。他們提出,要使馬克思主義成為科學的革命的理論,就必須運用分析的方法對它進行重構、修正和補充。分析的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其原因就在於此。然而,在傳統的馬克思主義中哪些理論已經過時,哪些理論是錯誤的,以及哪些理論需要修正和補充等問題上,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之間存在很大分歧。這樣一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征就集中體現在用分析的方法對馬克思主義進行重構上,體現在它重構馬克思主義時所採用的分析的方法上。概括地講,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具有以下兩個特征:

  第一,推崇分析哲學的方法,反對辯證法。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中有很多地方在表述上概念不清晰,論證不嚴謹,而要使馬克思主義成為科學的革命的理論,就必須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對馬克思的思想進行重構。科亨在他的成名之作《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個辯護》一書中明確提出,由於受各種條件的限制,馬克思本人在世時對歷史唯物主義的表述還很粗略,還沒有達到20世紀分析哲學的清晰和嚴謹的標準,而一種理論只有達到分析哲學的標準,才稱得上是科學,因此,馬克思有關歷史唯物主義的論述還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現代科學。從重構他們所說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出發,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極為強調對基本概念的精細闡述。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論著中,人們可以看到他們對生產力、經濟結構、剝削、階級結構、拜物教、基礎和上層建築、國家這些概念的煞費苦心的闡述。與這種對概念的精細闡述相伴的是堅持系統而嚴密地論證各個概念在理論上的邏輯關係。這種認識從一個方面解釋了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什麼偏愛形式邏輯數學模型

  從推崇分析哲學的方法這一信念出發,所有的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反對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所堅持的辯證法。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馬克思主義並不擁有自己獨特的和有價值的方法,而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者則認為擁有這樣的方法,並把這種方法稱為辯證的方法。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雖然”辯證的”這個詞在被使用時並不總是沒有明確的含義,但在用來表示一種與分析的方法相對應的方法時卻從不具有明確的含義,因而對辯證法的相信只能在一種不清楚的思想環境中存在。在他們看來,那種認為辯證法構成推理的可靠方式,並認為從闡明社會理論的目的來看辯證法是優於形式邏輯的想法,既是錯誤的又是有害的。他們認為,把矛盾作為解釋的基本概念模糊了正確的和不正確的推理模式之間的區別,並認為這種來自黑格爾主義的影響削弱了馬克思主義的可理解性,使一些不能成立的論證混入了理論論爭,因而造成大量複雜的廣為流傳的混亂,抑制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

  第二,推崇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反對方法論的整體主義。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任何一種理論要成為現代意義上的科學都不能僅僅停留在對事物和現象的巨集觀描述上。他們認為,說資本主義必定要崩潰並且必然要為社會主義所取代並沒有表明個人的行為將如何導致這一結果,而只有個人的行為才能導致這一結果,因為從最終的分析來看,任何結果都是由個人的行為構成的。基於這一思想,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把個人視為極其重要的分析單位,認為所有社會科學的解釋都可以還原為(至少在原則上可以還原為)對個人行為的可能的說明。在他們看來,對任何社會事件的令人滿意的解釋都必須說明為什麼卷入事件的那些個人會那樣行動。他們的這種主張被人們稱作是理性選擇的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即以分別構成整體的微觀成分和構成總體轉變過程基礎的微觀機制,去說明巨集觀現象的那種傾向。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所有社會現象都必須最終通過作為個人的人的特性,如人的動機的形成、價值觀、感情、能力、洞察力知識等等來說明。從方法論的個人主義出發,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反對把社會形態和階級描述為具有它們自身發展規律的方法論的整體主義的觀點。在他們看來,方法論的整體主義把個人的特性歸結為各種類型的集體的存在,並因此賦予後者對它們的組成者在解釋上的優先權。但人的思想產生於個人心中,行為是個人的能力,而且僅僅是個人的能力,因此,就解釋社會行為而言,無論對於馬克思主義還是其他主義,個人都應是理論的邏輯起點。整體的行為說到底只是構成它們的個人行為的體現,是個人行為的功能。

  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分析,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拋棄了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的很多論點。但他們認為,雖然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的許多觀點被拋棄了,但它的價值取向卻被保留了。他們還認為,由於通過分析方法的嚴格檢驗,所保留下來的那些觀點,比以前更有說服力了,而被拋棄的觀點從理智上講是不能再保留了。

分析馬克思主義的代表人物和理論

  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最早代表人物是柯亨,埃爾斯特,羅默等。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各自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柯亨在歷史唯物主義解釋中取得了影響,羅默是最具創造性和獨創性的人物,他的關於資本主義和積極剝削的博弈理影響很大,埃爾斯特的研究成果總體上對馬克思的否定多於重構,他對方法論的研究影響頗大,賴特將它的階級理論與在幾個國家進行的經驗調研結合起來,提供了一種對實際現存於資本主義中的階級和剝削模式的剖析,他還發起並參與了名為“真正的烏托邦”的對社會主義建設前景的研究,範帕裡斯將環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他的基本收入理論影響廣泛,布倫納對不同的前資本主義歐洲經濟中階級結構的變動提供了一種歷史的說明,重新開展了關於從封建主義相資本主義過渡的特征的爭論,鮑爾斯以有關不完善的勞動契約的思想,考察了工廠中階級鬥爭的必然性。巴洛漢研究了第三世界的半封建關係和新生的資本主義,他還與羅默一起研究了有關市場社會主義設計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最近的,金里卡也對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做出了自己的經典評價。通過一個體系在考察分析馬克思主義的有關剝削和異化理論,對強制性的轉移剩餘價值就是剝削這一個觀點的堅持,事實上,這是一種對自我所有權的自由至上主義的關註,金里卡對正義、平等這些倫理與哲學概念也作出了重新解構與詮釋,用自己特有的方法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說對政治哲學發生了重要影響。在這裡尤其是有關對剝削和異化的分析,對這些規範理論的倫理性分析,確實需要我們認真地把握。

科亨的發展命題

  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中,科亨側重於用分析哲學的方法為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進行辯護。他在”卡爾”馬克思的歷史理論”””一個辯護”一書中公開宣佈:”我要為之辯護的是一種老式的歷史唯物主義,一種傳統的概念。按照這個理論,歷史從根本上說是人類生產力的發展,社會形態的興衰更迭促進或阻礙這種發展。”在這部著作及其他論著中,科亨運用分析哲學的方法,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系列基本範疇,如生產力生產關係、生產方式、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進行了澄清,並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做了與眾不同的辯護。在他為歷史唯物主義所做的辯護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發展命題”。

  發展命題是科亨從馬克思的相關論述出發提出的一個命題,這一命題講的是生產力的發展趨勢貫穿整個人類歷史。科亨之所以要提出和論證這一命題是因為在他看來,這一命題是歷史唯物主義中最基本的命題,但這一命題在馬克思本人及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著作中卻缺少深入和嚴謹的論證。

  生產力的發展趨勢為什麼會貫穿整個人類歷史?科亨認為,這是由於人類身處物質生活資料匱乏的歷史環境,由於人類有能力提高生產力以解決物質生活資料匱乏的問題,由於有理性的人類將不會無限期地放棄不斷出現在他們面前的發展生產力的機會,因此,生產力具有發展的趨勢,並貫穿整個人類歷他還從以下三個方面對發展命題做了進一步的說明。

  第一,生產力的發展趨勢是自律的,”它獨立於社會結構,它植根於人的本性和人的處境這些根本的物質事實”。(科亨:”歷史、勞動與自由”,第84頁。)科亨強調,在他對發展命題的論證中,用來支持發展命題的東西都是與社會結構無關的非社會的物質事實。不能否認,生產力的發展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會由於非社會的物質事實方面的原因而無法實現。例如,一場大地震的破壞、生產力發展所需的能源已耗盡,或在任何生產關係下都無法產生為現在生產力發展所需的剩餘產品。在這些情況下,生產力發展被阻礙的原因都與當時的社會結構無關。如果這樣的阻礙是非常普遍的,那假定生產力發展的持續趨勢就是不恰當的。當然,這不是說生產力的發展可以離開一定的社會結構,尤其是離開有利的生產關係。但有利的生產關係只是生產力發展的外在條件,而不是生產力趨於發展的內在根源。從生產力只有在有利的生產關係下才能發展這一命題得不出生產力發展的根源是有利的生產關係的結論。總之,生產力趨於發展的最終原因不在於社會結構,而在於那些與人性有關的非社會的事實,即人是有理性的,有革新精神的,以及人受著生活資料匱乏的折磨。

  第二,生產力趨於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人們要通過提高生產力來解決生活資料匱乏問題。科亨指出,不能否認,某些生產者採用先進的生產力有時是為了減輕他們自己的勞動負擔,但這隻能構成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具體原因,而不能構成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發展的具體原因可以是為了減輕勞動負擔,也可以是別的。例如,一個自食其力的農民採用了更先進的犁,可以說他這樣做是為了減輕他的勞動負擔;一個資本家採用了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可以說他這樣做是為了保護或增加他的利潤,而不是為了減輕任何人的勞動負擔。然而,生產力趨於發展從根本上講是因為這種進步減少了人類在物質生活資料方面的匱乏,在生產力發展的具體原因起作用的情況下,生產力發展的根本原因也仍然起作用。例如,資本主義生產在一定時期的流行說到底是因為它對於征服生活資料匱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論這一結果與改進生產力的資本家的動機之間相距有多遠。第三,生產力的發展趨勢是普遍的,它貫穿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歷史中。科亨承認,因為不利的環境,某一社會即使在匱乏的情況下,也可能仍缺少一種對生產力進步而言的內在發展(即不是通過與其他社會交往而導致的發展)趨勢。然而,在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歷史中,只要環境不是總不利的,生產力的進步總會在某些地方發生,而且其成果將會被保留。由此可以認為,在作為一個整體的人類歷史中存在著生產力普遍的進步趨勢。無論在世界的哪個地方發生了什麼,都是發生在作為一個整體的世界中,即使當它發生在某地時沒有對別的地方產生影響。生產力進步的社會很可能通過征服或其他形式建立起對落後者的霸權,當這導致後者融合到前者中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更大的社會整體的進步。如果這種情況的發生是有規律的,那就應當承認,在每一社會中都存在生產力發展的趨勢,這或是由於它的內在原因,或者是當不存在這樣的原因時它被其他生產力先進的社會拖入發展的航道。

羅默的非勞動價值論的剝削理論

  如果說科亨是致力於運用分析哲學為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辯護,那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的另一創立者和主要代表人物,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學院的J”羅默則熱衷於對傳統的馬克思主義的修正。他運用新古典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和博弈論,對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剝削和階級的理論進行了大量的修正,提出了不少新見解,其中頗具影響的是他的非勞動價值論的剝削理論。

  羅默認為,雖然馬克思用來作為其資本主義剝削理論基礎的勞動價值論本身就存在問題,但他所講的資本主義剝削還是存在的,問題是要為這種剝削以及在其他社會存在的剝削提供一個新的理論基礎。正是基於這一考慮,羅默提出了他的非勞動價值論的剝削理論。

  什麼是剝削?羅默認為,經濟學中的剝削指的是這樣的情況:當一個人的收入(工資,利潤及其他個人收入)所能購買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少於他在生產活動中所付出的勞動,他就受了剝削,反之,他就剝削了別人。羅默對剝削概念的定義是以市場經濟、資本與勞動的替代性和理性人的最優化選擇的存在為前提的。這裡所說的市場經濟,指的是存在商品交換的經濟;這裡所說的資本與勞動的替代性,指的是在生產相同數量的某種產品時,人們既可選擇較少資本與較多勞動組合而成的勞動密集型技術,也可選擇較多資本和較少勞動組合而成的資本密集型技術;這裡所說的理性人的最優化選擇,指的是人具有理性,他們可以選擇使自己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作法。羅默認為,在市場經濟中,只要存在資本稀缺和資本分配的不平等,一部分成員的勞動時間就會超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另一部分成員的勞動時間則會少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這樣,他們之間就會存在前者被後者剝削的關係。

  從其定義的剝削概念出發,羅默解釋了資本主義剝削髮生的機制。羅預設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當事人追求的是他們最大的經濟效益,而如何實現他們的經濟效益,則受他們擁有的財產制約。資本家雇佣工人生產,是因為他們占有大量生產資料,雇佣工人可以使他們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工人出賣他們的勞動力,是因為他們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出賣勞動力是他們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必然選擇。由於工人所得工資所能購買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少於他在生產活動中付出的勞動,因而他們受了資本家的剝削。由於資本家所得利潤利息所能購買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多於他們在生產活動中付出的勞動,因而他們剝削了工人。羅預設為,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剝削必然會產生,而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最初的財富的不平等分配。

  羅默提出的剝削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論證資本主義剝削源自財產占有的不平等而不是勞動市場,併進而表明繞開勞動價值論也可以解釋資本主義的剝削。為了說明這一問題,羅默假設了只存在勞動市場和只存在信貸市場的兩種不同的經濟模型

  (l)只存在勞動市場的經濟。假定在這一經濟中存在300個生產和消費穀物的成員,他們每人每月要消費2單位穀物;這個社會存在兩種生產穀物的技術,一種是資本密集型技術(l單位穀物加上5天勞動可以生產出2單位穀物,即純收入1單位穀物),另一種是勞動密集型技術(10天勞動可以生產出1單位穀物,但不需要任何穀物的投入);在這300個當事人中,有10人每人擁有30單位作為資本的穀物,其他290人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存在勞動市場,均衡工資率是每10天1單位穀物;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15天。

  在這一經濟中,10個擁有30單位穀物的有產者每人可以雇用15個無產者從事10天勞動。在此期間,每個無產者利用有產者提供的2單位谷種和資本密集型技術,生產出4單位穀物。這4單位穀物中的2單位穀物用來補償谷種的投人,l單位穀物用來支付工人的工資,剩下的1單位穀物是有產者的利潤。這樣,每個有產者投資30單位穀物,得到15單位穀物的利潤利潤率為每月50%。150個出賣自身勞動力的無產者在獲得1單位穀物的工資後,還必須利用勞動密集型技術再從事10天勞動生產另1單位的穀物,以滿足他每月2單位穀物的生計需求。這樣,他們每月共從事20天的勞動。另外140個無產者則完全利用勞動密集型技術進行獨立的生產,他們雖不受雇於那10個有產者,但他們也要勞動20天以生產出他們每月所需的2單位穀物。羅默指出,剝削在這一勞動市場經濟中的存在是十分明顯的。290個無產者,不論他們是否出賣自己的勞動力,都受到剝削,因為他們每月勞動20天,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15天。10個有產者顯然是剝削者,因為他們每人都不從事任何勞動,但卻獲得15單位穀物的利潤

  (2)只存在信貸市場的經濟。現在假設在上述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用信貸市場替代勞動市場。在這一經濟中,10個有產者借出穀物而不是雇用勞動者,290個無產者既可以採用無需谷種的勞動密集型技術,也可以利用從有產者那裡借來的穀物採用資本密集型技術(但要向有產者支付利息)。10個有產者每人借給15個無產者30單位穀物,借貸穀物的均衡利息率為每月50%。150個無產者每人利用借入的2單位穀物從事10天資本密集型技術的勞動,生產出4單位穀物。這4單位穀物中2單位穀物用來償還他所貸的本金,l單位穀物用來支付利息,剩下的1單位穀物供他消費。這樣,每個有產者貸出30單位穀物,獲得15單位穀物的利息,獲利率為每月50%。那150個無產者在獲得1單位穀物後,還必須再利用勞動密集型技術勞動10天以獲得每月所需的另1單位穀物。另外140個無產者則利用勞動密集型技術勞動20天,生產出其所需的2單位穀物。剝削在這一信貸市場經濟中的存在也是十分明顯的。10個有產者顯然是剝削者,因為他們每人都不從事任何勞動,但卻獲得15單位穀物的利息。290個無產者,不論他們是否向有產者借貸,都受到剝削,因為他們每月勞動20天,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15天。

  羅預設為,以上兩個模型表明,信用市場經濟和勞動市場經濟之間存在著極強的類質性,這表明即使不存在勞動市場,也可以存在資本主義的剝削,因而資本主義剝削的存在只與生產資料的最初的不平等分配相關,與勞動市場存在與否沒有必然聯繫。這就表明,無須勞動價值論也可以說明資本主義的剝削。

賴特的”中間階級”理論

  在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中,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E.O.賴特也是一個重要人物。他的研究重點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問題。傳統的馬克思主義認為,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本主義社會的階級結構將趨於兩極化。一極是人數越來越多的受剝削的無產階級,另一極是人數越來越少的剝削人的資產階級。然而,戰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既非純粹的無產階級也非純粹的資產階級的中間群體,如眾多的經理和高科技人員。這種情況對傳統馬克思主義的階級理論提出了挑戰。對此賴特講了這樣一段話:”過去一百年來的歷史使許多馬克思主義者確信,那種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中階級關係兩極分化存在深化趨勢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在工資收入者中,專業的和技術的職位的增長、大型公司及國家中經理階層的發展至少已造成了對簡單的兩極分化結構的顯著的侵蝕。”(賴特:”階級”,第8”9頁,倫敦,新左派書店,1985。)為了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結構做出新的說明,賴特提出了他的”中間階級”理論。

  在剝削與階級的關係問題上,賴特吸取了羅默有關財產、剝削和階級相互關係的觀點,也認為財產的不平等是剝削的存在及階級劃分的基礎。但他對什麼是財產,以及由他所講的財產所導致的剝削形式又做了進一步的說明。賴特認為。財產不僅指生產資料財產,它還包括勞動力財產、組織財產和技能財產。他指出,在封建社會,不平等分配的主要財產是勞動力,封建地主占有多於一單位的勞動力,而農奴占有少於一單位的勞動力,這導致了地主對農奴的剝削。在資本主義社會,不平等分配的主要財產是生產資料資本家占有大量生產資料,而工人一無所有,這導致了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在蘇東國家官僚主義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平等分配的主要財產是對生產活動的組織,經理或官僚組織生產活動,而非組織者則無權過問,這導致了經理或官僚對非組織者的剝削。在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不平等分配的主要財產是技能,專家擁有技能,一般人不擁有技能,這導致了專家對一般人的剝削。

  在賴特看來,在當代資本主義社會,財產的不平等分配雖然主要表現為生產資料財產的不平等分配,但同時也存在組織財產的不平等分配和技能財產的不平等分配。與後兩種財產的不平等分配相對應,在資本主義社會也存在由這兩種財產的不平等分配而導致的剝削關係和階級結構。他根據這三種財產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不平等分配,劃分了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兩大類12種人。第一大類是生產資料財產的占有者。它由三種人構成:一是擁有足夠的資本雇用工人自己不勞動的資本家;二是擁有足夠的資本雇用工人但自己必須參加勞動的小雇主;三是擁有足夠的資本從事為銷售而進行的生產但不雇用工人的小業主。第二大類是非生產資料財產的占有者。它由九種人構成:一是擁有較多技能財產和較多組織財產的專家經理;二是擁有較多技能財產和較少組織財產的專家管理者;三是擁有較多技能財產和不擁有組織財產的非管理專家;四是擁有較少技能財產和較多組織財產的中級技能經理;五是擁有較少技能財產和較少組織財產的中級技能管理者;六是擁有較少技能財產和不擁有組織財產的中級技能工人;七是不擁有技能財產但擁有較多組織財產的無技能經理;八是不擁有技能財產但擁有較少組織財產的無技能的管理者;九是既不擁有技能財產也不擁有組織財產的無產者。

  賴特對當代資本主義階級結構的分析顯然是要表明它並不存在兩極分化的趨勢。他還進而提出,處於資本家和無產者之間的10個”中間階級”是理解全部資本主義階級結構的關鍵,並對”中間階級”做了這樣的界定,即它們處於這樣一種地位,從某一方面看,它們剝削別人,從另一方面看,它們又被剝削。非管理專家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由於他們不擁有資本,他們受到資本家的剝削,但他們擁有技術財產,他們又剝削別人。另一個典型是無技能經理,他們也不擁有資本,因而受資本家的剝削,但他們擁有組織財產,他們又剝削別人。”中間階級”的這種既受剝削又剝削別人的情況使得它們處於剝削關係中的矛盾地位。賴特的”中間階級”理論暗示,資產階級的最可怕對手並不是只受剝削的無產者,而是既受他人剝削同時又剝削他人的擁有組織財產或技能財產的”中間階級”。

參考文獻

  1. 段忠橋.分析的馬克思主義的一般特征及其三個代表性成果.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12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Mis铭,刘维燎,苏青荇.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分析的馬克思主義"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70801ed71a18f41cafc48d5bf9d10488 (討論 | 貢獻) 在 2024年6月10日 18:25 · 江苏 發表

資本論早講了分工會越來越細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