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導向型融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控制導向型融資[1]
控制導向型融資的主要工具是股權。在控制導向型融資中,投資者通過自己監控公司來減少代理問題。投資者實施監控的形式多種多樣,例如,否定無效率的決策,促使有效率的決策予以實施,等等。
另一種形式是對經營者進行改組。股權的相對集中以及大股東的存在有利於形成控制型的股權結構,這是因為:
第一,擁有數額較大的企業股權的大股東,其利益與企業經營狀況和企業經營策略密切相關,因而有動力加強對企業的監督。
第二,擁有相對多數企業股票的股東,使其擁有了較大的股票控制權,從而使大股東對企業享有了事實上的控制權,也就有能力干預企業決策,控制企業經營。他們可以通過股東會或股東特別會議,否定無效率的決策,促使有效率的決策得以實施,減少經理人員工資收入,甚至罷免經理人員等。
這種控制既可由自然人股東直接實施,也可通過金融機構(如銀行)實施。當金融機構擁有企業相對多數股權時,就可以對企業實施有效的控制。金融機構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完全有能力判斷企業經營狀況的優劣。金融中介(如銀行)還可以將股權和債權結合起來對企業實施控制。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負債方擁有流動索取權,資產方擁有非流動索取權,它可以將不具有流動性的索取權(如投入公司的債權和股權)轉化為具有流動性的索取權(如短期存款以及掛牌交易的股權)。企業的資產組合以及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對控制動因有重要影響。資產組合越是多樣化,其控制動因越弱;財務杠桿比例越高,其控制動因越強。
保持距離型融資和控制導向型融資的區分[1]
保持距離型融資是指投資者並不直接干預經營戰略決策,只要他們得到合同規定的支付,信息的收集和對企業的監督靠市場和法律來實施。
雖然保持距離型融資和控制導向型融資在理論上界限分明,但在實踐中往往很難區別,因為兩者的索取權可以相互轉化。例如,一個資產組合導向型投資者可能會改變策略,增加對公司的投入以接管公司控制權;銀行也經常在債務人出現財務危機時從其他債權人手中買人索取權,雖然起初銀行並不是控制導向型投資者。某些大型資產組合導向型投資者,如養老基金,也在一些公司擁有大量的投資份額,不得不或多或少地實施一些控制。
當然,控制導向型投資者後來也可能放棄其控制的股權份額,如創業資本融資往往就是這樣。同時,許多公司同時採用這兩種融資方式,它們互相補充,因而難以區分。例如,擔保債權的相機性清算權可能增強監控的有效性,而有效的監控會降低所涉及資產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強公司進行保持距離型融資的能力;同樣的,某家有實力的銀行的介入所起的暗示作用,也可能使其他投資者更願意從事保持距離型融資活動。實際上,商業銀行的重要性在某種程度上都來源於其同時提供兩種融資的能力。股東大會的投票表決權和董事會的席位數量與對公司主要機器設備和建築物的抵押利益相結合,會大大增加銀行實施有效監督的可能性。
依賴控制導向型的融資體系,需要更多的控制導向型中介機構和更集中的資本結構,並且債權和股權的轉手率較低。公司負債總額中高比例的銀行信貸以及公司間的大量交叉持股,也是控制導向型融資的重要表現。緊密的控制關係的存在,可以減弱公司耗費成本謀求上市的動因,從而避免股權的分散。當股權集中時,股東的控制主要通過內部行政手段實施,公司控制權市場在制約經營者方面難以有所作為;而當處於控制地位的所有者未能持有公開上市公司的多數股份時,資本市場的控製作用就通過惡意收購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