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导向型融资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什么是控制导向型融资[1]
控制导向型融资的主要工具是股权。在控制导向型融资中,投资者通过自己监控公司来减少代理问题。投资者实施监控的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否定无效率的决策,促使有效率的决策予以实施,等等。
另一种形式是对经营者进行改组。股权的相对集中以及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形成控制型的股权结构,这是因为:
第一,拥有数额较大的企业股权的大股东,其利益与企业经营状况和企业经营策略密切相关,因而有动力加强对企业的监督。
第二,拥有相对多数企业股票的股东,使其拥有了较大的股票控制权,从而使大股东对企业享有了事实上的控制权,也就有能力干预企业决策,控制企业经营。他们可以通过股东会或股东特别会议,否定无效率的决策,促使有效率的决策得以实施,减少经理人员工资收入,甚至罢免经理人员等。
这种控制既可由自然人股东直接实施,也可通过金融机构(如银行)实施。当金融机构拥有企业相对多数股权时,就可以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金融机构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完全有能力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优劣。金融中介(如银行)还可以将股权和债权结合起来对企业实施控制。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拥有流动索取权,资产方拥有非流动索取权,它可以将不具有流动性的索取权(如投入公司的债权和股权)转化为具有流动性的索取权(如短期存款以及挂牌交易的股权)。企业的资产组合以及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对控制动因有重要影响。资产组合越是多样化,其控制动因越弱;财务杠杆比例越高,其控制动因越强。
保持距离型融资和控制导向型融资的区分[1]
保持距离型融资是指投资者并不直接干预经营战略决策,只要他们得到合同规定的支付,信息的收集和对企业的监督靠市场和法律来实施。
虽然保持距离型融资和控制导向型融资在理论上界限分明,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区别,因为两者的索取权可以相互转化。例如,一个资产组合导向型投资者可能会改变策略,增加对公司的投入以接管公司控制权;银行也经常在债务人出现财务危机时从其他债权人手中买人索取权,虽然起初银行并不是控制导向型投资者。某些大型资产组合导向型投资者,如养老基金,也在一些公司拥有大量的投资份额,不得不或多或少地实施一些控制。
当然,控制导向型投资者后来也可能放弃其控制的股权份额,如创业资本融资往往就是这样。同时,许多公司同时采用这两种融资方式,它们互相补充,因而难以区分。例如,担保债权的相机性清算权可能增强监控的有效性,而有效的监控会降低所涉及资产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强公司进行保持距离型融资的能力;同样的,某家有实力的银行的介入所起的暗示作用,也可能使其他投资者更愿意从事保持距离型融资活动。实际上,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在某种程度上都来源于其同时提供两种融资的能力。股东大会的投票表决权和董事会的席位数量与对公司主要机器设备和建筑物的抵押利益相结合,会大大增加银行实施有效监督的可能性。
依赖控制导向型的融资体系,需要更多的控制导向型中介机构和更集中的资本结构,并且债权和股权的转手率较低。公司负债总额中高比例的银行信贷以及公司间的大量交叉持股,也是控制导向型融资的重要表现。紧密的控制关系的存在,可以减弱公司耗费成本谋求上市的动因,从而避免股权的分散。当股权集中时,股东的控制主要通过内部行政手段实施,公司控制权市场在制约经营者方面难以有所作为;而当处于控制地位的所有者未能持有公开上市公司的多数股份时,资本市场的控制作用就通过恶意收购凸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