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1个条目

情報心理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情報心理學

  情報心理學是運用心理學原理研究情報需求者、情報生產者和情報傳遞者的心理羅象及其規律的學科。它是情報科學中一個新開闢的研究領域,是情報學和心理學交叉和滲透而成的綜合性學科。情報心理學把人在情報實踐活動中的心理特征作為研究對象,為推動情報學和情報工作發展提供心理學的理論依據。

情報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其研究內容有兩個方面:

  (1)情報用戶的心理分析。主要是對各種類型和各個層次的情報用戶的特點和需求心理特征作出分析。

  (2)情報工作者的心理分析。著重研究情報人員在情報實踐過程中的觀察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創造能力的特點及其個性差異;情報人員搜集加工文獻資料和情報分析研究的一般心理特征和活動規律。

情報心理學的性質

  情報心理學產生於社會生活實踐,又服務於社會生活實踐。它是一門介乎千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的科學,具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雙重性質。因此,可以把情報心理學稱為邊緣科學、跨界科學或中間科學。

  情報心理學的性質是由人們在情報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的本質決定的。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心理是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現實的反映。

  要正確理解人腦與心理的關係、情報過程與心理的關係,就必須從自然科學方面進行大量的科學研究,要實事求是地弄清心理與情報過程客觀現實的關係,還必須從社會科學方面進行深入的探討。這兩方面的研究探討都不容忽視,否則就不能正確認識人的情報活動的心理實質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

  所以,情報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強,應用範圍較廣的科學。

情報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情報心理學主要研究情報過程諸方面人員,其中包括情報生產者、情報傳播者和情報用戶的心理狀態和心理活動。

  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情報用戶的知識、技能、氣質的問題。如他們使用情報的動機、使用情報的興趣及其形成,他們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心理過程和條件,在情報過程中採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心理學問題。

  2.情報用戶心理的個性差異問題。如個性差異的形成和適合情報用戶心理的在情報過程中所採取的措施,其中包括有生理缺陷的,表現超常、低常或具有特殊才能的情報用戶的心理特點和與之相應的辦法。

  3.情報生產者心理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如情報生產者的動機、情感等。

  4.情報人員的心理問題。如情報人員應具備的積極的心理品質及其形成。情報人員的品質對情報用戶和情報生產者的影響,及情報人員在情報過程中作用的心理依據。

情報心理學的任務

  情報心理學的主要任務則是研究情報交流中情報用戶、情報生產者和情報人員的行為方面的心理規律,加快情報過程,促使科學事業的發展。

  情報心理學需要分析情報傳遞交流過程中心理現象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闡明情報生產者和情報用戶的心理特點及與相關的各種情報服務措施對情報人員的不同的心理要求,揭示與情報活動有關的人的心理活動和心理髮展對情報傳遞條件的依存關係,從而使情報工作建立在心理學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同時,情報心理學也要促進心理科學理論的發展,情報是心理學應該密切聯繫的重要的實際領域。情報心理學在解決情報實踐中的心理學問題的過程中,要總結有關心理學理論。它既要在自己的領域中為辯證唯物主義心理學提供科學事實材料,也要同形形色色的表現於情報科學學說中的唯心主義心理學理論進行鬥爭。這兩個方面的任務是彼此統一、互為促進的,它們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只有用辯證唯物主義的心理學基本理論作指導,才能比較正確而順利地發現和解決情報過程實踐所要求解決的心理學問題,同時,也只有深入情報過程實踐、瞭解、勢析、研究、解決其中的心理學問題,才能真正深人理解其中的心理活動規律,總結出,有關的心理科學的理論。

  為了加速情報過程,使情報及時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中發揮作用,情報人員必須掌握心理學知識,一個優秀的情報工作者不僅要掌握情報工作的理論和搜索、整理、加工、存儲、使用各個環節的技能,也應比較瞭解情報生產者,特別是情報用戶心理活動的規律。如在情報過程中,情報人員要瞭解情報用戶的思維活動如何依存情報資料及其組織方法和檢索方法,以及情報用戶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查閱資料,掌握新知識和學習新技能的影響。同時,在情報過程的某一方面也需要有關的心理學知識,如情報人員要瞭解情報政策,情報管理對情報生產者的心理影響,情報用戶在查閱資料的視覺、聽覺的作用等,提供同情報過程實踐有關的心理學知識,也屬於情報心理學的任務。

情報心理學的方法

  情報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是在情報心理學的研究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的基本原則是辯證唯物主義,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應具有嚴格性、嚴密性和嚴肅性。它的研究課題存在於情報過程的實踐之中。情報心理學是整個情報科學的一部分,主要是為情報事業服務,其研究結果也應付諸情報過程中。

  情報心理現象的複雜性決定了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多樣性。通常採用的有下述幾種:

  1.觀察法觀察法是在情報過程中,通過直接觀察被試者的外部客觀表現去瞭解其心理的方法。由於人在情報過程中的各種活動都是在心理調節和支配下實現的,因而通過人的外部表現,人的行動和言談的觀察去瞭解人的心理是完全可能的。應用觀察法時,研究者必須熟悉所研究的情報過程以及其中的心理現象,研究者要有一定的訓練,善於在繁雜的現象中選擇所需的觀察事實,善於及時地抓住重要時機,並善於發現和理解各種現象之間的聯繫。事實上,情報人員瞭解研究情報用戶心理最常用最適用的便是觀察法。

  2.調查法調查法是通過有關資料間接瞭解被試者的心理活動。調查時提出許多問題,都是為獲得對研究人員感興趣的大量的事實材料。對這種大量的材料,要進行統計學的處理和分析。運用調查法的研究者必須清楚瞭解研究的課題,明確調查所需的材料,調查的內容一般為情報用戶的年令、性別、從事何種職業、何時需要情報、喜歡什麼樣的服務方式等。為了保證研究工作的可靠性,對於調查進行時可能遇到的情況和可能參與的外來因素,應有一定估計,並把調查法所得的結果進行多方面的對照驗證,再與其他研究方法互為補充。

  3.談話法可以利用上門的情報用戶,也可以利用情報展覽機會召開座談會,走訪主要情報用戶,利用開會之機,收集用戶反映等。在不受拘束的談話過程中研究談話者的主要個性。通過與觀察對象的談話,瞭解情報用戶的年令、性別、工作時間、文化程度、簡單經歷、專業、興趣、需要、他們的工作水平、計劃打算、及用戶的工作崗位、工作性質、工令、他們想研究什麼,通過情報工作有什麼收穫,用什麼方法服務能使他們滿意,情報資料是怎樣在實踐中應用的,用提問方式瞭解觀察對象時,還必須觀察他在談話時的活動情況,他們的行動特征一定要如實記錄下來,也可通過情報服務登記表書面登記,再加上觀察和談話,可以瞭解到情報人員的心理狀態和情報服務對象的興趣及指向性活動。然後建立情報服務檔案,有利於掌握兩種人的心理活動和個性特征。同時,還必須觀察談話時的活動情況,全面客觀地記錄談話結果。

  4.自然實驗法在情報交流的實際情況下按照研究目的而控制某些條件,變更某些條件,以觀察被試者心理活動的表現。採用自然實驗法要有明確的課題,對研究的途徑、進程有一定的設想,仔細分析比較不同條件下的不同結果,反覆驗證核對結論,我們做過情報用戶使用興趣的實驗。在同樣的情報資料收藏、管理條件下,有直接興趣的情報用戶要比間接興趣的用戶的查找率高,尤其是主動性要強得多。

  5.實驗室實驗法是在實驗室里藉助各種儀器,模擬自然環境的條件或工作環境的條件來研究被試者的某些心理現象的生理機制,用以深人探討情報交流中心理現象的某種需要嚴密分析的方法。我們曾對四名比較熟悉的情報用戶做亮度、溫度對心理的影響,結果證明,刺激太亮的光線和昏暗的光線,過高過低的溫度都會使情報用戶的神經過度緊張和容易感覺疲勞。而在適當的亮度和溫度情況下大腦活動保持在最佳狀態,從而為圖書情報資料室的設計、佈局的合理性提供了依據。

  6.活動成果研究法:用這種方法可以揭示情報人員和情報使用者的一些心理特征,如他們的技能、熱情和對事情的態度,有時還可揭示能力的水平和知識範圍。

  7.總結法:廣大情報工作者在實踐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早已使用了情報心理學的原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有的還未總結出來,有的雖有總結但沒有從情報心理學方面進行分析,這就需要情報工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把這些經驗總結出來。這種經驗的總結也是情報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法,要有目的地整理這些經驗,從中抽取和提煉出其中所包含的情報心理學的規律。

情報心理學的相關學科

  根據情報心理學的性質、任務和在整個科技交流和情報過程中的作用來看,與應用情報學如情報工程學、情報政策學、情報法律學、情報管理學情報經濟學和心理學及其分支教育心理學等都有密切關係。

  情報工程學的任務是研究如何吸收、利用現代化技術成果於情報系統,並積極發展新的應用技術,而新技術的應用,特別是電子電腦對信息的接受加工儲存和提取等性能,是模仿人的記憶思維特點製作而成的,亦即人工智慧,這也需要情報心理學配合進行研究。

  情報政策學和情報法律學研究的對象是如何制定適合我國情況和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對內對外的情報政策、法律、法令、規章制度作為情報工作的準則,如保密法、交流法、技術轉讓專利法,以及有關著作權、合同權等等法令,這些對於情報過程中的心理諸因素有密切的聯繫,如情報生產者的積極性、創造性的獎勵與保護等。

  情報管理學情報經濟學的內容包括情報工作的組織管理方法,有效的管理體制組織形式,情報工作成績和效益的評價方法,情報機構的經濟核算,情報產品和情報服務的價格政策及收費標誰的確定等,這些也都影響著情報用戶和情報工作者的心理。

  情報心理學作為情報學的心理基礎,與心理學及其應用分支教育心理學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在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人的培養愈來愈要求人的身心發展的完善化和掌握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我國四個現代化的實現,更需要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多出人才,而情報過程中既要加強對情報用戶的培訓,又要加強對情報工作人員的配備和培訓。一方面吸收大量專業人員參加到情報隊伍中來,以改變情報人員的結構,另方面加強對在職人員的培訓和提高,所有這些都要對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作分析研究。

  建立和發展情報心理學,需要運用和借鑒上述各門學科已有的理論和方法,而情報心理學又能促進各門學科的發展,故而不能把情報心理學看成是孤立的學科,而要結合其他學科有機地綜合進行研究。

  縱觀情報學和心理學發展的歷史,可以看到影響心理學發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會實踐對它提出的任務和要求,有科學的發展對它的制約和促進,有自身在方法上的變革,有自身知識的積累量和內在的結構體系的形成等,由於實踐範圍的擴大和研究方法的變革,自然要在一定範圍內汲取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成就來發展自己。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jane409,林巧玲,Mis铭,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情報心理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