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66个条目

憂慮價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憂慮價值

  憂慮價值是指對人們關於風險事故的所致後果不確定性擔憂的一種貨幣刻畫。在對風險處理方案比較和選擇時,如能考慮憂慮的因素,則風險管理決策會更為完善、更合乎實際情況。

憂慮價值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企業自留風險的憂慮價值

  假定企業自留風險存在20萬元的憂慮價值,而如果將自留風險風險控制相結合則憂慮價值降至10萬元,又假定購買保險後憂慮價值為0。試建立損失矩陣併進行決策。

  解:根據題設,我們可列出損失矩陣如表1(單位:萬元):

方案火災發生情形的損失與費用火災不發生情形的費用
(1)風險自留可保損失750
不可保損失280
憂慮價值20
合計:1050
憂慮價值20
合計:20
(2)風險自留與風險控制結合可保損失500
不可保損失140
預防設備損失100
憂慮價值10
合計:750
預防設備折舊10
憂慮價值10
合計:20
(3)購買保險保險費6
不可保損失280
合計:286
保險費6
合計:6

據此,我們可以算出各方案的損失期望值:

  (1)自留風險:

  E1=1050×5%+20×95%=71.5(萬元)

  (2)風險自留與風險控制結合:

  E2=750×3%+20×97%=41.9(萬元)

  (3)購買保險:

  E3=286×5%+6×95%=20(萬元)

  相比之下,E3最小,根據損失期望值原則,第三方案為最佳。

  無疑,憂慮價值影響著風險管理決策,通常,憂慮程度越高,則憂慮價值越大,因而決策者越傾向於對保守方案的選擇;反之,憂慮程度越低,則憂慮價值越小,因而決策者越傾向於選擇積極方案。所謂“保守”,是指對損失的反應很敏感,而對收益的反應則相對遲緩;所謂“積極”,是指對收益的反應很敏感,而對損失的反應則相對遲緩。在眾多的風險處理方案中,購買保險是降低憂慮程度、減少憂慮價值的最有效辦法。如果完全購買保險,則可以認為憂慮價值為0。另一種極端的情形是完全自留風險,這時要充分考慮憂慮因素的影響,因為此時憂慮價值最大。其他情形,一般都要考慮憂慮因素的影響,因為這些風險處理手段往往不能完全消除憂慮因素,除非採取風險避免的處理手段。

  憂慮價值的確定是有一定難度的。它與下列因素有關:第一,風險損失概率分佈。通過風險損失的概率分佈,我們可據以判斷風險的大小。而風險越大,則人們的憂慮程度便越大;反之,風險越小,則憂慮程度越低。第二,人們對風險損失不確定性的把握程度。如果風險管理者能夠較好地把握某一定風險未來損失的狀況,即能夠比較準確地加以預測,那麼就可以採取相應的風險處理措施,因而可以減少憂慮;反之,如果對某一風險不能準確把握,則無法採取措施或措施不力,因而憂慮程度不會改變。第三,風險管理目標。經濟單位對待風險態度與風險管理的目標有關,因而人們對於風險的憂慮程度就與風險管理目標相聯繫。例如,企業以穩定收益為風險管理的目標,那麼對於影響收益的各種風險,風險管理者都會持謹慎的態度,憂慮程度因此增大;反之,如果企業以維護生存為風險管理的目標,那麼風險管理者總是關註那些影響企業生存的滅頂之災,而對其他一般風險則往往並不十分在意,因而憂慮程度就相應減低。第四,決策者的個人膽略。人的膽略決定於其知識能力和素養,在同樣條件下,個人膽略的差異會導致對風險憂慮程度的差異。例如,一個富有創造精神的人與一個謹小慎微的人,對於同樣的風險,其憂慮程度可能差之甚遠。

  關於憂慮價值的量化,有兩種具體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把憂慮價值看成是風險管理者為了消除損失的不確定性,而願意在期望損失之外付出的最大金額。案例中風險自留這一方案來說,如果不計憂慮價值,其期望損失為51.5萬元。但事實上的損失(不包括憂慮價值)可能是1030萬元,或者是0。“憂慮價值為20萬元”表明,為了消除“或者損失1030萬元,或者無損失”這種不確定性,風險管理者願意在期望損失51.5萬元之外再付20萬元,以實現安定的目標。換句話說,在風險管理者看來,接受確定的每年71.5萬元的損失,與面臨每年“或者損失1030萬元,或者無損失”這種不確定性是等價的。因此,通常可採用詢問方式征求風險管理者的意見,從某一起點(比如一元錢)開始,逐漸增加,直到風險管理者願意接受的最高限度為止。此值便是憂慮價值。

  第二種方法不必明確地給出憂慮價值數額,而只須確定憂慮價值是否超過了一個定值,這個值取決於實質性期望損失的計算。為了說明這一方法,我們以案例為背景,記各方案的實質性期望損失分別為E1E2E3,其憂慮價值分別為W1W2W3,則E1 = 51.5萬元,E2 = 31.9萬元,E3 = 20萬元,W3 = 0W1W2待定。現以第三方案為基礎作比較,則有:

  (1)如果W1 > E3E1W2 > E3E2,那麼應選擇第三方案。對案例來說,這兩個不等式總是成立,因為W1 > 0W2 > 0,而E3E1 = − 31.5 < 0E3E2 = − 11.9 < 0。所以案例的結論是第三方案為最佳。

  (2)如果W1 > E3E1W_2\le E_3-E_2,那麼應選用第二方案;如果W_1\le E_3-E_1W2 > E3E2,那麼應選用第一方案。

  (3)如果W_1\le E_3-E_1,且W_2\le E_3-E_2,那麼第一、第二方案都比第三方案更優,因而必須在第一、第二方案中選擇。如果W1W2 > E2E1,那麼應選用第二方案。

  這種方法不需要預先確定憂慮價值,而只要考慮憂慮價值或者兩個憂慮價值的差是否超過了規定的數額,因此大大減少了工作量。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憂慮價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