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工作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工作坊(Workshop)

目錄

什麼是工作坊

  工作坊(workshop)一詞最早出現在教育與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之中。20世紀初,一個叫普拉特的波士頓醫生,把結核病人集中在一起,讓他們相互分享適合自己的調節方法和令他們高興的事。結果病人們不僅增強了戰勝疾病的信心,而且對治療效果有意想不到的提升,後來就被醫學界、心理學界逐漸接受併發展。後來心理工作坊不再被作為"治病"的方式而存在,用途也越來越廣泛。

  在1960年代美國著名風景園林師勞倫斯·哈普林(LawenceHarplin)將“工作坊"的概念引用成為一種鼓勵參與、創新、以及找出解決對策的手法,使其成為不同立場、族群的人思考、探討和相互交流的一種方式。

  工作坊是目前越來越流行的一種提升自我的學習方式,也是廣大創客組織策劃線下交流活動的常見模式。一般而言,工作坊是以一名在某個領域富有經驗的主講人為核心,10-20名左右的小團體在該名主講人的指導之下,通過活動、討論、短講等多種方式,共同探討某個話題。

工作坊的特征

  與傳統的教育方式相比較,工作坊具備一些鮮明的特征:

  1)探討的話題往往更有針對性。很多時候,都涉及到相關領域的前沿話題,甚至,很多偉大的思想與理論都是在工作坊這種形式的討論之中誕生的。

  2)組織形式更為靈活。可以在某人的家裡,也可以在正規的會議室裡面,更可以在旅游景點,工作坊的時間與地點都比較靈活。

  3)費用較為低廉。有時候,一個簡單的採用“AA制”的工作坊僅僅只需要參與者支付餐費與場地租用費即可(國內創客空間有採用會員制也有以單次活動作分級收費的模式)。

工作坊的分類

  1.按操作形式可分為

  工作坊的操作與進行的方式,隨著不同的議題發生,而變更操作上的手法,但是基本上,基本的模式與架構是不變的。

  (1)資訊的分享。工作坊第一個實施的步驟,就是必須將原有的基本資共同分享。透過這樣分享的過程,可以將參與者所持有的資訊、討論成果互相分享,讓參與者能夠在平的立場下共同討論、交換意見,進而凝聚意識。

  (2)小組提桉設計。第二個階段主要利用分組討論的方式,讓參與者可以繼續互相討論。透過小組討論的過程,讓參與者之間可以互相交流意見、激湯腦力、共同創造。透過凝聚意識的過程,拉近參與者之間的關係,以利往後活動的順利進行。

  (3)全體表達意見。最後的階段就是各小組的發表時間。發表之前共同討論出來的成果,和其他小組互相交流。隨著各個小組的價值觀與立場的不同,利用客觀的角度來分析事情,希望藉此溝通協調的機會,共同思考出一個最適合的方向,延續伸展至之後的活動上。

  2.按其連貫性可分為

  現在市面上心理咨詢師培訓機構的工作坊形式五花八門,但是不外乎以下三種:

  (1)單場工作坊,即選定一固定主題,有導師和其他參與者進行分享。討論結束後,一般會安排一些交流活動,但不會特別在單獨組織一場同主題工作坊。優點是選擇的空間比較到,隨報隨學,缺點是價格比較貴。

  (2)系列工作坊,一般指導師精心選擇的一系列對心理咨詢師或是參與者成長比較有益處的工作坊主題,進行系統的討論、學習,數量一般在2場以上,即我們俗稱的“連報”。好處是可以享受到很多優惠,壞處是容易遭遇商家的捆綁銷售,選課形式不自由。

  (3)自主配課型工作坊,以華夏心理智慧卡為例,通過學習儲值卡等手段,讓學員自由選擇自己需要的工作坊,優點是可以獲得和連報相同的價格,也可以有學員自由選擇需要的課程、遇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坊再報名,隨報隨學。缺點是一次性預存的金額較高,通常幾千到上萬塊錢的一次性投入,雖然性價比很好,但還是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參與式工作坊

  “參與式工作坊”是一個多人數共同參與的場域與過程,且讓參與者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相互對話溝通、共同思考、進行調查與分析、提出方案或規劃,並一起討論讓這個方案如何推動,甚至可以實際行動,這樣“聚會”與“一連串的過程”,就叫做參與式工作坊。換句話說,工作坊就是利用一個比較輕鬆、有趣的互動方式,將上述這些事情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有系統的過程。

  “參與式工作坊”是一種可以將群眾聚集起來,針對一項或是多項討論議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想法、相互交流、相互凝聚共識的一種開會方式。 一般的民眾參與方式,例如:“公聽會”、“座談會”、“研討會”等開會方式,大致上來說都是先由臺上的主持人以及報告人先行報告,此時臺下的民眾只能做單方面的聆聽,或在會後發問討論。

  “參與式工作坊”和一般民眾參與不同的地方在於,“參與式工作坊”可以讓每一個參與者互相發表意見,以游戲的方式帶動參與者的參與感,用輕鬆的方式讓參與者瞭解其規劃的動機、目的,以及規劃地點的現況,不僅可以獲得多方的意見與想法,更有利於議題的討論及整體活動推行。

  “參與式工作坊”的角色有三種,分別為“參與者”、“專業者”、“促成者”。參加活動的人稱之為“參與者”,如:群眾。具有專業技能,對於進行討論之專業主題直接助力者稱之為“專業者”,至於主持及協助工作坊進行的人則稱之為“促成者”,促使工作坊有效推動的人包括如何讓參與的民眾彼此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或是協助參與者在討論的過程中發現並提出問題,但絕對不是強勢的為參與者做出決定。

工作坊如何變得有趣[1]

  1. 發現

  概念設計初期,為了讓項目成員都有參與感,也為了收集更多維的思考角度,我們會邀請不同角色的人參與到創意工作坊中來。但工作坊絕不是將參與者集合在一起討論幾個問題這麼簡單,參與者是需要在主持人的引導下完成既定任務,達成預設目標的。

  如果剛好你也做過工作坊主持人,你一定也發現了這個現象:在工作坊中,每個小組的表現是存在差異的。有些小組討論熱烈,點子和方案闡述都非常精彩;但也有些小組比較沉悶,任務完成進度慢,方案闡述也不完善。

  因此,能否讓參與者明晰來意、快速融入、高效產出,並有所收穫,是我們在設計工作坊時需要特別考慮的。

  2. 分析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工作坊參與者的痛點是什麼。

  從上圖我們不難發現,參與者的痛點主要集中在「話題討論」和「成果展示」。

  對於組織者來說,這是整個工作坊最值得期待的部分,但如果我們不充分準備,很有可能達不到預期效果;而對於參與者來說,糟糕體驗過程也是場災難。

  3. 解決

  通過多次策劃項目組創意工作坊,同時也以參與者身份體驗了 Frog、IDEO、Thoughtworks 等咨詢公司舉辦的活動,在最近一次工作中,我們實踐了一套稱之為「創意工作坊 3 步法」的方法,使工作坊的效果大大提升。

  Step1 融入

  讓參與者快速擺脫局促感,融入到新的環境。

  適用階段:背景介紹、破冰

  (1)讓材料變得有趣

  例如:在以 " 翻譯 " 為主題的工作坊中,我們在背景介紹的開端,播放了一名老外用翻譯機看延禧攻略的視頻,一方面讓大家感受使用翻譯媒介的延時感,另一方面讓工作坊在輕鬆的氣氛中展開。

  同時,我們還在破冰環節,利用有趣的貼紙和游戲化的方式,讓各小組抽簽選擇了討論主題。

  (2)選一個組長

  組長的好處是,當上組長的人會在責任心的驅使下,自然的成為小組討論的組織者,推動大家完成主持人發放的任務,同時為方案講解備好了人選。

  所以有條件的話,組織者別忘了給每位組長準備一份小禮物以示感謝。

  (3)留一個自己人

  Thoughtworks 稱之為 Coach,主要分擔一部分主持人的工作。

  Coach 可以參與小組討論,但不要過分帶節奏;當小組討論陷入僵局或跑偏時,Coach 可以及時調節氣氛或給予引導。由於 Coach 見證了整個小組討論的過程,在後期資料整理和收集階段,Coach 也會是很好的回溯者,像拍照、記錄這樣的工作都可以交給 Coach 完成。

  Step2 解構

  幫助參與者拆解目標,在最短的時間內全面的思考問題。

  適用階段:話題討論

  (1)列出任務體驗的主要環節

  例如:上圖最終確定的任務體驗為 " 打車 ",那麼打車的主要體驗環節則是叫車、坐車、結算。

  主要環節不宜提煉過多,最好控制在 5 個以內。

  (2)列出每個環節的痛點

  組員可以按環節依次列舉痛點,也可以亂序進行;儘可能多的列出痛點,卡殼時快速換下一個環節。

  (3)寫出可能的機會點

  針對每一個痛點發散機會點,發散過程避免評判好壞或可實現性,越多越瘋狂越好。

  (4)Crazy8

  如果時間特別緊張,你可以試試 Crazy 8。

  除了提煉主要環節,在列舉痛點和機會點時,主持人可以規定組員禁言 8 分鐘,每人在這 8 分鐘內必須寫出一定數量的便簽。8 分鐘結束後,組員依次敘述自己寫的內容,把相同的內容歸類,然後再進行討論。

  這樣,可以大大節省工作坊的時間。

  Step3 收斂

  幫助參與者提煉設計亮點,提升分享質量

  適用階段:方案構想、成果展示

  (1)電梯宣言

  一句話向大家介紹方案。

  通過一種填空題的方式,幫助小組成員快速提煉方案的痛點、使用場景、競爭優勢等。即使內心緊張到炸,也能完美的為大家介紹概念方案。

  (2)故事版與原型

  是電梯宣言的圖形化補充。時間緊張的情況下,不作硬性要求,當然如果你有幸和會畫畫的同學分到一組就開心偷笑吧。

工作坊舉辦過程中的建議[2]

  1、分組建議

  建議將不同角色的參與者平均分配到每個組,這樣每個組就都能保證角色的多元化。另外,考慮到不是所有人都熟悉設計工作坊(例如產品和運營人員),因此可以在考慮每個組都放置一名很瞭解設計Workshop方法和流程的人在,這個人可以引導小組一直走在正確的方向上,使Workshop達到更好的效果。

  2、提前溝通

  為了讓Workshop更順利的進行,可以提前給參與者發送一些和設計思維工作坊相關的資料,讓他們提前瞭解,有一定的心理預期。

  還有就是最好提前和專家溝通,和他們明確本次Workshop的目的,這樣專家在點評的時候就更容易有針對性。我們這次Workshop就沒有提前和專家溝通,導致專家對大家最後方案的評價太偏向於可實施性和正確性,給方案提了很多負面的意見,而我們Workshop的主要目的其實是讓大家體驗和學習設計思維。

  3、破冰游戲

  在分好組之後,花5-10分鐘玩簡單的破冰游戲,有助於讓互相不熟悉的參與者化解尷尬從而更好地合作。

  我們這次破冰游戲就非常簡單,我們給每組的每個人一個動物的名稱例如猴子、老虎等。游戲規則就是主持人叫到什麼動物,這個動物就要快速站起來,反應最快的組可以拿到分值。最後,得分高的組可以優先選擇一個用戶畫像(Persona)。我還知道一種破冰游戲是提供每個組義大利面,在規定的時間內看哪個組搭得高。

工作坊問答

  1.Q:工作坊那麼好,是不是什麼情形下用工作坊都合適呢?

  A:當然不是,工作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工作坊對以下情形來說不是最佳的選擇:① 想讓大家達成事先確定好的結論或答案;② 想作單向的信息傳遞或作詳細的實施任務分配;③ 談話時間少於一個半小時或人數在5人以下;④ 在一種極端的、可能引起激烈爭論的場景下。

  2.Q:做一場工作坊需要多長時間?

  A:不包括前期準備和後期跟進的時間,只是工作坊討論實施期間,短的可到半天,長的可到三四天,要視不同的主題和不同的開展形式來決定。

  3.Q:哪些課題特別適合用工作坊而不是傳統培訓?

  A:一類是講公司戰略制定企業文化建設的,這類課程有比較大的特殊性,外部老師講課只能是教一些基本概念和原則等,很難跟企業實際情況聯繫,用工作坊開展,企業高管和骨幹員工從上至下一起進行討論和梳理,才能輸出具有企業特色的成果;

  另一類是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升服務水平等課程,外部講師只能按一般情況講授,跟企業實際操作有一定差距,學員能把知識轉化為績效的更少,用工作坊開展能讓學員根據實際工作,結合知識點提出合理化建議,與績效提升緊密結合。

  4.Q:對於傳統培訓來說,好的老師是培訓的關鍵,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工作坊課程的領域,如何判斷一位引導師的“好”“壞”呢?

  A:在培訓類工作坊,引導師不單單是一個主持人,不是會按流程背幾句臺詞就可以的,所以我們認為一位好的引導師除了接受過充分的引導訓練外,對於課題有深入的瞭解與領悟也是很重要的。目前市場上參雜著一些自稱引導師,但沒經過足夠引導訓練,或憑著粗淺的知識就開始帶領別人開展工作坊,這是對學員非常不負責任的。另外,引導師的親和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位引導師只會擺出一幅高高在上、權威和專家的樣子,怎能給學員創設和諧的討論氛圍呢?

  5.Q:工作坊是怎樣使得一些學員們似乎早已懂得的道理、早已有雛形的想法、早已明白的方法變得切實可行起來了呢?

  A:首先,工作坊創設了一個接納各種想法的平臺;其次,老師在引導學員進行討論時的狀態促成了改變的發生;最後,工作坊後的跟進落實是關鍵。

  6.Q:工作坊對參與人數有要求嗎?

  A:有的。工作坊參與人數的下限是不可少於5人,但一般的培訓型工作坊我們建議是20-40人,每組5-8人;會議型工作坊人數上限可增多,如某公司年會用工作坊的形式進行,一百多人也是可以的。

  7.Q:現在以工作坊形式開展的培訓多不多?大家可以接受嗎?

  A:“工作坊”是一種體驗式、參與式、互動式的學習模式,由於它主題鮮明、時間緊湊、形式靈活、效果顯著,因此成為一種在企業、學校、社會深受各類群體認可的輔導模式。中大咨詢是業內較早使用工作坊形式開展培訓的公司之一,有豐富的實施經驗,詳細可查看案例及客戶評價。

  8.Q:工作坊用以培訓的效果是否明顯?

  A:知識學習是需要不斷地運用,併在實踐中理解、內化、純熟的,工作坊的教學設計正是基於這種想法提出的。工作坊模式運用在培訓課程,擺脫了枯燥的理論說教與實踐操作脫節的現象,使培訓模式得到改革創新,能有效地提高學員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培訓效果

  9.Q:參加工作坊有什麼要求嗎?

A:①與普通課程相同,需要學員準時出席,遵守流程安排;
② 手機關機、不准使用電腦工作,全身心參與到工作坊當中;
③ 傾聽別人發言,敞開心胸,能接納來自老師或其他成員的不同見解;
④ 主動參與各項討論,願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樂於與他人分享;
⑤ 學以致用,樂於思考,將所學運用於工作之中。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4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温州,Gaoshan2013,Dan,33,陈cc.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工作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