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稅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奧運稅(The Olympic Games Tax )
目錄 |
奧運稅指的是對奧運運動員在奧運會上所獲得獎金進行徵稅。
主要包括北京奧組委、國際奧委會、中國奧委會、奧運會參賽運動員、向第29屆奧運會進行捐贈、贊助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團體以及占用耕地的奧運場館和配套設施。
2011年溫網決賽,隨著塞爾維亞選手焦科維奇苦戰四局擊敗衛冕冠軍納達爾,持續兩周的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完美落幕。正當大家的目光都被焦科維奇這位國際職業網球男單排名新科世界第一所吸引時,英國稅務部門可是盯上了那張高達110萬英鎊的獎金支票。
雖然2011年溫網的獎金創下歷史新高,但焦科維奇真正拿到手的,也就是5成多。因為,按照英國的稅收規定,對於像足球這樣的團體項目,運動員的收入是免稅,而對網球、高爾夫等個人項目,運動員的收入要課稅,而且比例不低。除了獎金要交稅外,英國稅務部門還詳細劃分了運動員的贊助商合同、肖像使用、廣告等收入,按照不同比例收稅,以至於有球員無奈地將自己稱為“稅務奶牛”。
稅務的重壓,使得不少運動員對在這個島嶼上舉行的體育賽事敬而遠之。比如去年尤塞恩·博爾特就因此退出了鑽石聯賽倫敦站比賽,這位“百米飛人”自認怎麼都沒有英國稅務人員跑得快。而除了田徑運動員外,參加高爾夫球萊德杯比賽的隊員們也往往由於高稅率而賠本賺吆喝。因為本身參加萊德杯的所有隊員都無法獲得比賽的獎金,因此如果要對萊德杯隊員在萊德杯比賽期間獲得的贊助資金和代言費徵稅的話,就意味著球星們不得不虧本。 目前英國的稅收條例客觀上阻礙一些最頂尖的運動員前往英國參賽,為了改變這種情況,一些賽事組織者努力與英國稅務海關總署討論“後門條款”。但除了勢力龐大的足球外——這也就是2011年歐冠決賽能選在倫敦溫布利大球場舉行的重要原因——其他體育項目的進展寥寥。
2011年英國稅務部門放出話來,在奧運會上目前只對阿迪達斯和維薩等有限幾家頂級官方贊助商活動放寬稅收政策,其餘的稅收另算。就拿焦科維奇來說,2012年6月底他又要在溫布爾登揮拍衛冕,到時少不了交稅。而就在溫網結束幾周後,在同一塊場地上,他很可能又要代表塞爾維亞出戰衝擊奧運金牌。而在這個階段,他的形象使用權可以免稅,可為贊助商出席活動要交的稅卻一個子兒都不能少。
按照英國稅收部門給出的“奧運條款”,那些能為奧運做宣傳的商業合同倒是可以免稅。比如在電視節目中說到的奧運會的運動員,他們的這部分收益就能免稅,但如果沒說“奧運”兩個字,那麼對不起,一英鎊的稅都不能少交。
對奧運運動員徵稅一方面能讓債臺高築的英國國庫稍顯充盈,另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可以讓倫敦奧運會的成績大幅上升。運動員們大都不得不在奧運村老老實實待著,將所有精力放在比賽上。如果他們在比賽間隙出席贊助商活動的話,都要交稅。當然了,即使坐著不動,也並不意味著稅務部門不會找上門來,因為只要能登上領獎台,就可能要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