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籌資風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國際籌資風險[1]
國際籌資風險是指籌資人在進行國際籌資業務時,因國際上各種經濟和非經濟因素的不確定性變動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國際籌資風險的發生條件[1]
國際籌資風險的實際發生需要兩個條件:
一是國際籌資環境出現了某些不確定性變動,麗這些不確定性變動又往往會使籌資人處於不利的局面,這是外部條件;
二是籌資人存在大量的暴露在風險中的以外幣計值的頭寸,這是籌資風險產生的內部條件。
一旦上述兩個條件同時存在,則國際籌資風險就從一種可能的狀態變成了客觀存在的事實。
一.匯率風險
1.交易風險
2.折算風險
3.經濟風險
二、利率風險
國際籌資風險的管理原則[2]
第一,均衡原則。也就是:
(1)籌資貨幣幣別結構要均衡,形成一個較合理的幣種組合,如籌資貨幣與使用貨幣、償還貨幣的幣種一致,軟、硬貨幣搭配得當;
(2)所籌資金的期限結構要均衡,形成一種中長期與短期負債適度搭配的結構;
(3)總體利率結構要均衡,形成一個以官方優惠利率為主,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相搭配的均衡利率結構;
(4)籌資市場結構要均衡,避免集中於某一個國際資本市場籌資造成的信譽和償還風險,根據實際需要和市場特點而選擇籌資場所;
(5)籌資總體成本結構要均衡,將利率、匯率、費用等成本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使籌資總成本相對均衡。
第二,以保值而非贏利為目的。籌資風險管理的目的是為了防範和減少因貨幣匯率和利率等變化而引起的對外負債的非人為增加,而不是為了贏利,由於一些防範風險的金融工具如掉期等、既可用來保值,也可用來作投機性交易,因此,在具體運用這些工具時要明確使用目的。
第三,把握好實施保值的良機。籌資風險管理首先要對金融市場有一個全面的瞭解和較為科學的預測,特別是對風險因素及其影響因素有較深刻的認識,要有及時準確的信息渠道和對信息進行深加工為採取防範風險措施服務的各種技術手段。
第四,風險管理要貫穿始終。不僅籌措階段要採取防範風險措旋,在所籌資金使用階段和償還階段更加註重防範風險。
國際籌資風險的管理策略[2]
一是實施100%的防範措施。有一種傳統看法,即認為籌資者或借債者不應承擔任何籌資風險,因此要把風險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內,從而便於成本核算或減小籌資成本。根據這一原則,籌資者在籌資活動一開始就應設法將利率、匯率等風險100%地固定下來,不留任何風險敞口,即不留任何不穩定因素。該策略可在相當程度上規避風險,但卻未必經濟,因為實現該策略也許要承擔許多開支,為防範風險所花費的費用甚至會超過已實現的風險本身的成本。
二是按一定比例防範風險。即籌資者根據自身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對所籌資金有意識地留下部分外匯風險敞口,在整個借款過程中,尋找機會平掉敞口部分,平掉水平應儘量低於原預算水平或原保值水平,從而降低貸款成本和項目造價成本。具體做法是,根據對國際金融市場行情的分析和預測,留下一定比率的外匯敞口,再根據借款成本制定一段時期的保值計劃,隨著市場向不利方向的變化,籌資者或負債者按比例將債務逐次進行調換,如果市場向有利的方向變化,則不必再作調換業務。按一定比率防範風險的策略一般適用於那些籌資金額大,借用期限長的項目,這樣既註重了安全性又不失其靈活性。但實施這種策略往往需要一定金額的準備金,至於敞口風險的比例可根據實際需要具體分析具體解決,並無固定模式,既可實行對風險部分的三分之一加以保值,三分之一視市場變化靈活調整,三分之一敞口置之不管,也可40%敞口,60%保值。由於中長期貸款期限長,在此期間,國際金融市場會劇烈波動,有時利率和匯率走勢會向不利於借款者的方向變化,但有時又會向有利於借款者的方向變化,由於匯率和利率的長期走勢難以準確把握,因而留下部分風險敞口是一種較現實的策略。
三是100%的敞口外匯風險。一般來講,堅持這種管理策略的籌資者多為對市場的分析和預測較有把握者,堅信市場會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與其採取保值措施,不如100%敞口。這種想法里一般都帶投機成分,由於國際金融市場行情變化多端,對於籌資金額大,借款期限長的負債者來講實施100%的敞口風險管理是不科學和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