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達爾文主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內部達爾文主義又稱“企業技術創新內部達爾文主義”,指的是企業內部資源重新配置和利用。為了基業長青,企業界流行內部重組或流程改造,這有助於增加企業內部的競爭性並保持高度的靈活性。本質是外部技術創新競爭與選擇的企業內部化。[1]
內部達爾文主義概念簡介[1]
微軟、因特爾、蘋果、3M 等公司均存在著大量類似的內部技術創新競爭現象。國外有學者針對高科技企業的這種內部激烈的技術創新競爭現象,提出了“內部達爾主義”概念。如邁克爾·德拉蒙德在《微軟帝國叛逆》中指稱的“微軟帝國的達爾文主義”; 王建碩在《微軟的過去和 Google 的宿命》一文中指出: “微軟內部的達爾文主義,從 Windows95 時代到現在,從來都沒有改變過”。然而上述研究也僅限於提出了一些相關概念,並未作出明確的界定。
達爾文學說即進化論,尤指自然選擇學說,1889 年英國生物學家 A.R. 華萊士稱之為 “達爾 文 主 義 ( Darwinism) ”。坎貝爾將達爾文學說的本質縮寫為 BVSR=盲目、變 異、選擇、保留 。達爾文用自然選擇來合理地說明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揭示了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主要動因,並強調生物進化的被動性質; 同時,達爾文認識到了生存競爭不僅發生在物種之間,而且也在同一物種內部進行。達爾文主義後來發展為“新達爾文主義”、“綜合理論”,它把自然選擇理論和遺傳學說結合起來,用自然選擇模式概念豐富和發展了達爾文的選擇性。總之,在生物界“達爾文主義”一詞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指自然選擇作為主要進化機制的作用; 二是指生物進化過程中內因( 生物的遺傳變異) 和外因( 環境的選擇) 、偶然性( 遺傳變異) 和必然性( 選擇) 的辯證關係。
內部怎樣界定? 一般可以指獨立企業或集團( 共同體)內部,或部門之間或小組之間甚至個人之間企業技術創新中的內部達爾文主義的本質就是外部技術創新競爭與選擇的企業內部化企業技術創新內部達爾文主義”是企業技術創新主體( 尤其指技術領先型企業) 在基於市場、經濟、政治、文化等因素的技術預見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傾向於獨立創新,並根據內部有計劃或無意識的競爭和選擇,從諸多同功能效用的研發項目中確定“目標技術”的現象和過程。
微軟產品( 技術) 創新開發模式———同步+固化,就很好地詮釋了內部達爾文主義的要義: 同步意味著內部競爭,固化意味著內部選擇。微軟將許多開發小組( 3- 8 人)或程式員個人組成大型項目軟體開發組,將大項目劃分為多個裡程碑迴圈,同時賦予個人充分的自由度對原始設計進行改造,這些並行小組在開發過程中,可自主引入新的概念和技術,從而逐步提升產品性能。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對小組和個人的工作進行同步整合,在同步的基礎上固化前期的工作,而不是在項目結束時進行同步固化。同一種技術由多個部門同時研發,誰找到了更多的內部或者外部基於你的技術開發的產品,誰就能活下來。而選擇什麼樣的技術的慎重程度,也絕不亞於對外部公司的要求。
內部達爾文主義合理性分析[1]
“達爾文主義”屬生物學範疇,故首先從生物學角度進 行分析。在生物科學界似乎尚無“內部達爾文主義”一說,但這並不拒斥從物種內部研究進化的 “內在機制”。事實 上,只要對生物界的進化理論和現象稍加梳理就可以發 現,達爾文正是從同一物種( 巨龜) 的內部進化得到啟迪,進而去解釋不同物種( 人與猴子) 之間的差異問題的; 正是 從人工選擇( 獵獾犬的馴養) 中觀察到自然選擇的( 太平洋 中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 13 種燕雀的喙的形狀) ; 正是從少量鳥類的演進揭示出同一物種也確確實實可以朝所有可 能的方向發生變化。
同時通過分析達爾文進化論研究歷程,還發現了生物界物種進化理論和驗證中的“辯證 復歸”的研究思路: 即從同一物種的內部進化到不同物種之間的進化再回到同一物種的內部進化; 從人工選擇到自 然選擇再回到人工選擇; 從種內鬥爭到種間鬥爭再到種內 鬥爭。 在物種內部進化問題上,自然選擇仍然是最主要的進 化機制,它同樣可以在同一物種中從增加變異性、多樣性、 遺傳性,直至形成同一物種的間斷式連續性。研究物種進 化的內在機制,必然涉及內部競爭。達爾文的生存鬥爭,不 僅指生物與無機自然條件的鬥爭、與不同物種的鬥爭即種 間鬥爭,也指同一物種的鬥爭即種內鬥爭,而且他所指的 種內鬥爭主要還是繁殖過剩所引起的種內鬥爭。
在自然組 成中幾乎占有相同地位的近似類型之間的鬥爭,同種的個 體間和變種間生存鬥爭最劇烈,緣於同屬物種通常在習性 和體質方面,並且永遠在構造方面具有相似性。如在極端 不同的氣候下一個鼠種代替了另一個鼠種,在俄羅斯小型 的亞洲蟑螂入境之後到處驅逐大型的亞洲蟑螂等。當然達 爾文的認識是不全面的,主要體現在過分強調“鬥爭”,其實自然界各類生物之間的關係是極其複雜的,既包括沖 突,也包含和諧,既包含對抗,也包含合作。
“內部達爾文主義”的提法,符合辯證法基本原理和技 術進化論的思維通式。達爾文預言了內部競爭的客觀存在 和在生物進化中的內在作用,那麼按照技術( 創新) 進化論 慣用的生物進化隱喻的思維方式就可以類推: 在技術進化 過程中,遺傳和變異現象歸因於內因的作用應該更重於外因的作用。 熊彼特早就預言了技術創新內部進化: “如果競爭性 的經濟被巨大的聯合組織的增長所打破,那麼新組合的實現必然會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變成同一經濟實 體的內部事情”。1993 年英國技術哲學家約翰·齊曼的《技術創新進化論》從哲學思辨的角度,從技術創新系統個案分析系統內部協同進化與互補性的關係、定向突變與代理 選擇及制度記憶的關係等。英國經濟學家多西的“技術範 式———技術軌道模式”理論認為: 技術創新過程是在技術 範式規定下,沿技術軌道方向發展的一種強選擇性的進化 活動,企業內部經濟力量和機構組織與市場及其它社會因 素等共同起著“選擇裝置”的作用。
“內部達爾文主義”是企業技術創新競爭的必然結果。 企業技術創新競爭是熊彼特創新理論的核心思想,在《經濟發展理論》( 1912) 中,熊彼特即提出了企業之間通過技 術創新開展競爭的思想; 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 ( 1942) 中,熊彼特進一步揭示了技術創新競爭的性質和特 徵。他精辟地指出,技術創新競爭與其它類型的競爭相比,“猶如炮擊和徒手攻門間的競爭”。實業家時刻感受到競爭的嚴峻,這種緊迫感來源於他們對創新競爭的高度動態性 的本質特征的把握,創新競爭無時不在,企業就一刻不能 停止對創新競爭的應戰。“應戰”逐漸演變為迎接挑戰,內 部達爾文主義順應著這種高層次高基準的企業技術創新 競爭的不斷升級。 “內部達爾文主義”的本質就是外部技術創新競爭與選擇的企業內部化,是企業技術創新進化的高級形式。
技術創新進化競爭既然有內部與外部之分,那麼,如果企業 從內部對技術創新進行激烈競爭式的研究,就可以把技術 創新的內因與外因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這對於加速技術創新必然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技術創新競爭能夠內部化嗎? 答案是肯定的。“不管你是否相信的事實是: 微軟內部 多少團隊的產品尚未準備發佈,就已經被內部淘汰; 太多 的大家沒有聽到過的產品,在內部達爾文主義競爭中下崗 了”。在激烈的外部技術創新競爭壓力下,優秀企業必須從 內部採取競爭行動,並將內部創新競爭體制化、程式化、科 學化。英特爾公司採用雙小組制項目攻關,在進行項目攻 關時同時成立兩個小組分別來攻剋同一個項目。比如摩爾 在探索處理器存儲技術的最佳方案時,決定使用 MOS 和雙極兩種途徑實現,於是成立了 MOS 技術和雙極技術兩 個技術開發組分頭攻關,兩個小組的友誼競賽竟雙雙取得輝煌戰果。
企業技術創新戰略是指企業在正確分析自身內部條 件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所作出的技術創新總體目標部署,以及為實現創新目標而作出的謀劃和根本對策。企業技術 創新戰略類型有三: 領先型、尾隨型、模仿型。一般情況下,企業都傾向於把追隨技術領先者作為降低成本的途徑,而 把技術領先看作是實現差別優勢的一個車輪。美國麻省理 工學院的 E·B·Roberts 教授在 1999 年末對全球技術戰略 管理標桿進行研究,在北美、西歐、日本等所有研發投入超 過 1 億美元的公司中,日本有 74%、歐洲有 84%、北美有 79%的企業採用了技術領先戰略。
內部達爾文主義之於高科技領先型企業的合理性具體表現在:
(1) 它是企業實施技術創新領先戰略競爭的必然結 果。俗話說: 一類企業賣標準,二類企業賣技術,三類企業賣產品。同樣地,三類企業比產品比技術,二類企業比技術 創新,一類企業比技術創新戰略。技術創新戰略的競爭是 技術創新競爭的關鍵,因為技術創新競爭難以在技術創新 活動本身比高低,關鍵是比誰更具有洞察力,誰更理解技 術和市場走勢,誰的技術創新戰略更合適。微軟就是實施 技術創新領先戰略並且獲得巨大成功的企業典範,其戰略 成功的秘密是: 擁有強大競爭力的產品、保持技術前沿的 領先地位、強烈的競爭威脅意識。
(2) 它是領先型企業衝突文化的產物。微軟的“衝突文 化”與 Intel 的“建設性對抗”及 GE“考驗”有異曲同工之 妙。比爾·蓋茨在任何事情上都具有侵略性,喜歡向別人挑 戰,而且尊重那些迅速準確地作出反應據理力爭的人,個 人的帶有敵意的管理技術通過科層組織蔓延到整個公司 內部。一些創新小組甚至沒有獲得正式授命,由於種種原 因陷入內部技術紛爭。上文提到的秘密開發 DirectX 引擎 的“動物男孩組”,後來又闖入網路技術之爭開發了“克林 姆計劃”。這是一項為“網路註入類固醇”的技術,它在內部 甚至還交雜著外部錯綜複雜的滌蕩起伏中艱難地生存下 來。最適者生存是微軟組織結構的核心,如果技術能在微 軟內部生存下來,也就能在高科技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3) 它是企業變革管理中“亂中求治”的必然要求。邁 克爾·戴爾( Dell) 說過: “商業場中惟一永恆不變的就是所 有事情都在不斷變革”。領先型企業也總是領先陷入變革 甚至重大變革,故企業技術創新領先戰略挑戰的焦點集中 在“變革管理”上。變革管理首先意味著對變革作出反應,其次意味著對變革進行預測,最高層次則是領導變革。通 過對變革的反應、預測和領導,技術領先型企業將總是走 在變革的前端,主宰整個行業變革的頻率和步驟。格魯夫 揭示了 “10 倍速變化”帶來的混亂———“讓混亂統治一 切”,在混亂中探求各種求生手段。最理想的形式就是長期 以來都在不斷實驗各種新產品、新技術,這樣,變化一旦出 現,就會有許多實驗成果來幫助企業選擇正確的改組方 向。
(4) 它是企業技術創新核心競爭力爆發的體現。很多 企業一招領先卻曇花一現,怎樣才能守住江山? IBM 總裁 托馬斯·沃森說: “在高科技公司,創新是一種必需品,而不 是奢侈品”。大企業持續創新是企業在技術進步和市場需 求刺激下的連綿不斷的組織行為,技術創新能力則是企業 競爭優勢的最終來源。企業的技術核心能力與保持長期的 競爭優勢兩者具有相互依賴的互動關聯,技術核心能力帶 來長期的競爭優勢,長期的競爭優勢又觸動技術創新能力 的爆發,拉動廠商不斷創新。超微公司為了與 Intel 爭奪芯 片 市 場 R 的 有 利 地 位 ,2000 年 1 月 推 出 800MHZ 的 Athlon,2 月升級到 850MHZ,3 月升級到 1GH,8 月又宣佈 1.1GH 的 Athlon 問世,Intel 奔騰晶元的創新速度也被迫屢 創新高。 3.4 經濟學解釋 “稀缺性”是一切經濟問題產生的根源,因為稀缺,經 濟學成了“選擇”的科學。稀缺性是人類社會面臨的永恆問 題,即使富可敵國的微軟們和蓋茨們都會面對它。在高度 動態的創新競爭下,對“多匹馬下賭註”的技術創新戰術導 致企業高層次人力資源和巨額資本更為稀缺,伴隨著企業 資源的優化配置,不同項目小組的內部選擇、內部競爭不 斷加劇,為保證創新產品的市場成功,同一產品的不同技 術範式軌道之間的“競技”也越演越烈,稀缺性終將引發內 部達爾文主義。
內部達爾文主義是企業內部資源重新配置和利用的 結果。為了基業長青,企業界流行內部重組或流程改造,這 有助於增加企業內部的競爭性並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如海 爾的市場流通鏈再造,自 1998 年 9 月提出後的 4 年裡組 織結構的調整就有 40 多次,每一次調整總伴隨著包含創 新資源在內的資源重新配置。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以客戶導 向型的產品技術項目為中心展開的,知識、智慧、財富、威 望是資源配置的決定因素。
內外部市場之爭必然演變為資源之爭、又演變為內部項目之爭、技術之爭,從而高頻率、 高能量地刺激內部技術創新。 內部達爾文主義是企業創造更大的供需均衡的市場策略的必然結果。當被問及 Intel 公司最大的威脅是什麼 時,格魯夫表示不擔心競爭對手而擔心市場停止增長。人 類的智慧可終結自然法則的挑戰,卻很少戰勝經濟學規 則,高昂的成本已經扼殺了超音速飛機、磁懸浮列車,當然 也可能扼殺微處理器。所以 Intel 需要巨額利潤來支持成 本高昂的企業發展和微處理器的設計與生產,唯一的辦法 就是創造更高水平的供需均衡。為此公司依賴“主動進攻” 之克敵法寶來攻擊自我、淘汰自我、超越自我,促進技術的 內部進化或重大的創新轉向。
內部達爾文主義案例[1]
案例 1: 微軟 OpenGL 開發小組堅持認為世界上沒有 比 OpenGL 更適合 Windows 系統的圖形引擎,於是激發了 內部的戰爭,“動物男孩三人組”秘密開發 DirectX 引擎。戰 爭最終以更多的內部的部門採用更快更簡單的 DirectX 而 不是 OpenGL,並使 OpenGL 組最終轉變成為 DirectX 組而 告終。
案例 2: 微軟組建了上千人的 NetDoc 隊伍,目的是要 擊敗自己的 Office,結果歷經 3 年,Office 如期發佈了 OfficeXP,而 NetDoc 還沒來得及發佈就被解散了。建立在 NetDoc 上的其它各項應用,也隨之被解散或合併。
案例 1 說明: 技術創新競爭有內部與外部之分,而且 DirectX 組的技術開發過程的特點就是一個內部小組獨立 創新、內部競爭、內部選擇的過程。
我們可以深入思考以下 幾個問題: 獨立創新何以可能和必要? 內部競爭何以可能和必要? 內部選擇何以實施? 內部達爾文主義創新實施的條件是什麼?
案例 2 告訴我們: 企業可以自主實施技術創 新內部競爭策略; 另外,在技術進化樹上,相關的前後技術 之間在優勝劣汰上是同命運共風險的。一方面微軟內部所有的團隊都要在內部兜售自己的產品,沒有合作者和使用者,就沒有未來,另一方面內部選擇的技術沒有前途也意 味著自己的產品沒有前途。這裡的問題有: 怎樣依據前後技術的關聯關係對某一技術作出正確選擇?內部達爾文主義如何實施? 實施的風險和代價如何? 可以研究的問題很 多,本文僅僅基於高技術企業內部技術創新競爭的案例,力圖在理論上回答技術創新競爭內部化的合理性問題,這有助於優秀企業在激烈的外部技術創新競爭下,從內部採取更有效的競爭行動。
內部達爾文主義的啟示[1]
企業技術創新內部達爾文主義,是外部技術創新競爭 與選擇的企業內部化。從技術哲學角度看,它符合辯證法 的基本原理和技術進化論的思維通式; 從管理學角度看,它是企業實施技術創新領先戰略競爭的必然結果,是領先 型企業衝突文化的產物,是企業變革管理中“亂中求治”的 必然要求,是企業技術創新核心競爭力爆發的體現; 從經 濟學角度看,它由稀缺性所引發,被內部資源重新配置所 刺激,為創造更大的供需均衡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