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信息教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教育(Information education)

目錄

什麼是信息教育

  信息教育是指培養信息活用能力的教育,其內容如下:

  (1)信息活用的實踐能力:按照課題目的準確地運用信息手段,自主地收集、判斷、表現、處理、創造信息並能根據收信者的情況發送和傳達信息。

  (2)科學地理解信息:掌握信息手段的特征,能正確地操縱信息,瞭解評價和改善信息活用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3)參與信息社會態度:能夠理解日常生活中信息與信息技術所起的作用和影響,充分認識信息道德觀念的必要性和責任感,培養積极參与創建所期望的信息化社會的態度。

發展信息教育的背景[1]

  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特別是進入信息社會以來,信息傳播速度加快,各種傳播媒介源源不斷地涌入學校和家庭,散播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和層面。頻繁多樣的社會信息,使青少年學生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心理特點、知識結構等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它給全面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設和管理工作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因此,我們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管理過程中,就要充分利用社會信息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設的積極作用,進行信息教育。

  首先,要瞭解和把握社會信息。瞭解每一個時期社會信息的內容是什麼,學生接受信息的態度是什麼,學生對各種信息的反饋規律是什麼,以此作為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管理的依據。

  其次,要分析和篩選社會信息。在廣泛瞭解社會信息的基礎上,要認真分析和研究,經過篩選和過渡,預測社會信息對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建設可能帶來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響。

  再次,就是充分利用積極的社會信息。積極的社會信息是我們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最新鮮、最生動、最豐富的教材,因此,必須充實到我們的各種思想政治教育環境之中去。根據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目標的要求,把這些活的教材充實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中去,以便在青少年學生中廣為傳播,擴大其影響。

  最後,提高識別和抵制不良社會信息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管理過程中,尤其要註意的是消極、不健康、不利於學生全面思想發展的社會信息,這些信息常常通過不同的渠道、採用各種形式傳播和散佈,

  因此,我們必須對這類社會信息加以及時禁止,防止其蔓延。但更重要的是,要通過疏導的方法幫助青少年學生提高認識,學會分辨是非和美醜,增強抵制污染的免疫能力,這才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管理運用信息教育手段的根本目的。

信息教育的特點[2]

  1.信息教育的教學指導思想

  信息教育的教學指導思想是以培養和提高人才的信息素養創新思維為目的,在教學內容上和方法上以信息科技知識為核心,藉助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和信息環境,使學生掌握信息科學知識,具有信息意識。信息教育的開展有利於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實現,有利於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習信息的傳播者,而學習者只能被動地接受學習信息。通過信息教育的開展,學習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主動地獲得相關的學習信息,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方法。

  2.信息教育的哲學基礎是“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是一個不斷變動的概念,滲透到了當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在教育領域,後現代主義主要有四種傾向。首先,後現代主義不承認權威,強調團體的作用,認為權威的形式是共同參與、進行對話、多種形式參與;其次,對個體的關註知識看作一程中發展而不再是單純

  3.信息教育的媒體觀

  在歷史上,關於教學媒體的觀點有“技本主義”和“人本主義”,而信息教育中的媒體觀則是二者的綜合。現代化媒體的運用並不排斥人本主義色彩的教學環境。恰恰相反,正是在這樣一個有現代媒體技術支持的環境中,學生才能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可以這樣說,如果能創造性地使用媒體,那麼學生就會和媒體融為一體,學生才能更自由地進行學習。

  4.信息教育的教學論基礎是“生態觀

生態觀認為學習者應該儘量從個人、社會和自然環境中獲得信息,而不僅僅局限於歷史經驗。發展思維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而思維的教育不是邏輯的演繹,而是感知和頓悟的教育。科學實證主義的課程以學科知識為主,而教育生態觀則強調知識的整合,將教學內容置於人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之中。

信息教育對教師的影響[2]

  1.教育活動全球化

  隨著汁算機網路的發展,教師的工作範圍擴展到全球,教師可以在一個虛擬的教育環境下進行學習和開展科研工作,在一個信息平臺的支持下獲得、傳遞和處理信息,去參與遠距離協作教學或者研究活動。

  2.教育資源多元化

  教師已經突破了現有的獲取信息的方式,既可以繼續從傳統的信息來源,如大型圖書館獲得印刷或者聲像文獻資料;也町以通過電腦網路獲取)n—ternct上的所有公開的有用信息。不僅僅是容量的劇增,信息的質量和及時性也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3.教師角色的轉變

  教師的角色將由傳統的課堂的主講者變成指導者,不再是學生的權威信息源,而是信息的控制器和過濾器。網路取代教師成為最重要的信息源,但是網路信息的海量性、複雜性、多樣性使得教師將自己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增強他們處理信息的能力上來。

  4.教師的專業化

  信息教育呼喚教師的專業化。首先,要求教師具有專業精神,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個對社會和對每一個生命負責的高度;其次,要求教師在專業知識和能力上,向複合型發展,同時具有較高的科學、人文和信息素養。最後,要求教[師成為創造者,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多的是傳播思想和激勵思考。

信息教育的作用

  信息教育的開展有利於學習者主動學習的實現,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在傳統教育模式中,教師不僅是教學的組織者,也是學習信息的傳播者,而學習者只能被動地作為信宿接受學習信息。通過信息教育的開展,學習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動地獲得相關的學習信息,使學習者學習過程中不僅掌握了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學習的方法。所以有利於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造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的實施。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毛英著.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學.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09.
  2. 2.0 2.1 詹輝乾主編.培訓與發展:從補償性培訓向發展性培訓轉換.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方小莉,林巧玲,Mis铭,y桑,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教育"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