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網路構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供應鏈網路構建是指對供應鏈中產品、信息等的流動結構進行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建設,包括節點佈局、運輸線路設計、容量配置等。其中,進行科學合理的前期規劃與設計是供應鏈網路設計的重要基礎,也是供應鏈網路高效運營的重要保證。我國目前物流基礎設施應用效率不高、資源浪費嚴重等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施工建設前未能進行科學的規劃與設計,造成供給與需求脫節,最終導致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供應鏈網路構建的層次[1]
供應鏈網路構建具有明顯的層次性,包括戰略層和戰術層。
戰略設計層根據整個供應鏈網路的發展、運作情況提供供應鏈網路設施增減等的戰略性需求與規劃,設計供應鏈。所建立的供應鏈結構必須能夠支持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一個長期的決策。供應鏈結構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地點、生產能力、倉儲設施;
(2)在不同地點生產或儲存的產品;
(3)運輸方式;
(4)信息系統等。
戰術設計則要解決如何進行基礎增減與整合,如空間佈局設計、線路設計等;基礎設計則是面對具體的方案提出工作流程、方式、方法等,如倉庫設計、工廠設計等;操作設計是最基礎的,它主要完成具體施工過程的設計,如組織工廠建設。
現代消費者需求呈現出多樣性和個性化,產品的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在這種新的形勢下,為了創造更多的價值必須要求整條供應鏈具有高度的柔性和快速反應性;而合理的供應鏈網路體系是支撐這種柔性與快速反應性的基礎。
好的設施區位和選址能夠保證企業在較低成本下保證供應鏈的運營。以豐田公司為例,1998年在美國肯塔基州的列剋星敦(Lexington)設立裝配廠並沿用至今。該裝配廠在日元升值的時候利潤非常大,但在日本本土生產的汽車由於價格太高而無法同在美國生產的汽車進行競爭,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這些裝配廠也能對美國市場做出靈活反應。寶潔公司(P&G)也通過對其物流網路進行再設計而使得供應鏈成本降低。1993年寶潔公司開始重新設計其供應鏈,成立了兩個獨立的工作小組,一個小組沿著產品線組建而成,負責分析製造形勢,另一個小組負責分析配送中心(DC)的位置並設計為DC分配客戶的方案。寶潔公司的工程師與辛辛那提大學的教授們一起開發了一個進行選址決策的支持系統。為了分析DC的位置及顧客配送歸屬劃分,他們運用了一系列數學解決方案,並同GIS組合在一起,以實現數據和方案的可視化,檢查資料庫中不易覺察的問題。據寶潔內部估計,當時對北美製造和配送系統的重新設計每年為寶潔公司節省了2.5億美元。
供應鏈網路構建主要包括物流網路設計、信息網路設計、關係網路設計(即供應鏈組織結構設計)等三個基本方面。 .
1.物流網路設計
物流網路設計是供應鏈網路設計的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內容,是實現貨物快速、高效時空轉移的前提。物流網路設計主要包括物流節點設計(包括節點數量的確定、位置的選擇、容量的規劃、服務市場分配等)和物流線路的設計(主要包括運輸網路類型的確定、運輸方式的選擇、運輸線路的優化等)。
2.信息網路設計
現代企業與傳統企業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這已經成為供應鏈成員之間進行溝通和協調的基本手段,是供應鏈網路有效運行的重要保障。供應鏈信息網路的設計主要包括網路技術的選擇、設施設備的配置、不同成員企業間溝通協議的確定等內容。
3.關係網路設計
關係網路設計即供應鏈組織網路設計,也即供應鏈整個結構中上下游企業間相互協調的機制與制度、相互間關係的管理、不同企業在供應鏈中的角色確定等,以及企業(尤其是核心企業)在供應鏈環境下進行的組織結構設計等。
供應鏈網路構建的影響因素[1]
供應鏈網路設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充分考慮到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包括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戰略因素、競爭性因素以及技術因素等。
1.經濟因素
經濟因素是獨立於企業的外部因素,隨著貿易的不斷增長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經濟因素對供應鏈網路構建的成敗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國內經濟因素來講,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需求分佈情況、運輸情況、勞動力情況、能源可得性、地質條件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供應鏈網路的佈局規劃,制約了供應鏈網路構建成本的控制。
從國際經濟因素來講,關稅和匯率等都對供應鏈網路佈局產生重要影響。例如,如果一個國家關稅高,企業要麼放棄這個國家的市場,要麼就在該國建立生產廠以規避關稅,因此高關稅導致供應鏈網路在更多的地方生產,配置在每個地方的工廠生產能力都比較小。隨著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和地區性協議(如北美的NAFTA和南美的MERCOSIJE等)的產生,關稅已經下降,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在一國以外的廠家向該國提供產品而無須支付高額的關稅。因此企業開始集中佈局其生產和配送基地。
2.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對供應鏈網路佈局具有重要影響,尤其是在全球網路佈局時更是如此。在一個動蕩不安、政局混亂的國家,建立供應鏈網路要冒極大風險。有些國家或地區的自然環境、資源環境、人力成本等雖然都非常適合布點,但如果其政局混亂、法律無常、資本權益得不到保護,亦不宜設點。
3.戰略因素
戰略是企業或供應鏈對於其未來發展和走向的預見性、策略性規劃和思考,供應鏈網路的設計必須服從於、服務於總體發展戰略,因此,不同的戰略發展方向將對供應鏈網路構造產生重要影響。
強調反應能力的企業則趨向於在市場區域附近佈局生產設施。如果這種佈局能夠使企業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做出迅速反應,企業甚至應不惜以高成本為代價佈局。而連鎖便利店則力求接近消費者,這是其競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便利店網路佈局策略是在某區域範圍內往往開有很多家商店,儘管每家商店規模都不大。相反,像森斯俱樂部之類的折扣店,實施的是提供廉價商品的競爭戰略,因此會員店往往比較大,顧客要到一家會員店往往要走一段距離。
4.競爭性因素
當前企業生存與發展所面I臨的是一個競爭日趨勢激烈的環境,供應鏈網路的構建需要考慮競爭對手的情況。其中一個基本問題是鄰近還是遠離競爭對手。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考慮企業的外部性問題。
企業間存在積極外部性。積極外部性是指許多企業鄰近佈局使各企業均受益,積極外部性使得企業相互靠近佈局。例如,汽油店和零售店傾向於靠近布扃,因為這樣做增加了總需求,使雙方都受益。如果在一條商業街上集中佈局相互競爭的零售店,顧客只需駕車到一個地方就能買到所有需要的東西,這既方便了顧客又增加了該商業街總的到訪人數,增加了總的需求量,使得各企業均能獲益。
此外,產品的技術特征、當地基礎設施因素等也都會對供應鏈佈局產生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