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響應時間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供應鏈響應時間(Supply Chain Response Time)
目錄 |
供應鏈響應時間是指從供應鏈探測到顧客需求和收到顧客訂單始,然後把原材料轉化為產品/服務,直至把產品/服務交付給顧客整個過程的總時問問隔。所以,供應鏈響應時間是供應鏈對顧客需求響應的全系統、全過程的累積效應,不是單指哪一個環節或哪一個子系統。[1]
在對大多數情況下,供應鏈響應時間是一個理論的近似值,而不是一個真實的測量指標,對供應鏈管理者來說,當產品需求與預期相比有很大幅度的變化時,考慮整個供應鏈從原材料採購到最終分銷的過程中所有準備活動需要的時間,而不僅僅是考慮本組織調整需要的時間,是非常有用的。[2]
供應鏈響應時間相關的研究[3]
關於“響應性時間”概念目前並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定義,一般定義為供應鏈周期時間、交貨時間、顧客響應時間、供應鏈響應時間等。馬士華教授(2001)從滿足最終用戶需求的角度切入,提出了供應鏈多階響應周期(Multi-stage Re—sponse Time in Supply Chain)概念,定義每一個具有獨立功能的節點企業所消耗的時間為一個子周期, 由供應鏈上不同階段的子周期構成全供應鏈的周期,即為供應鏈多階響應周期。
之後馬士華所在的研究所課題小組圍繞這一多階響應周期概念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如節點信息處理研究(周曉等,2002),響應時間周期結構與成本結構分析(王許斌等,2003),子周期分佈比例與運作特點研究(馬士華等,2004),節點企業響應子周期和內部生產、物流周期分配優化研究(馬士華等,2005),基於響應時間的收益分配模型構建(王福壽,2006)等。這些研究把生產和物流總耗費時間整合在一起,從供應鏈的整體角度分析了整個周期消耗的時間。
周睿(2008)構建了一個供應鏈信息流周期時間模型,作為衡量供應鏈響應時間的依據,在這個框架下計算了信息共用的時間價值。房麗娜(2009)把總響應時間概念應用到了農產品領域,結合農產品供應鏈的實際,定義其總響應時間為“從農產品供應鏈最終消費者需求信息開始,經過分銷網路進入加工企業,加工企業根據訂單進行農產品的加工,再由最初提供生產資料的農戶或合作組織的供應商經過整個農產品供應鏈的所有環節,直至把農產品交付給最終消費者的全過程中所累積的全部時間。”
付秋芳(2005)在分析供應鏈周期時間結構特征時,構建了一個基於Markov鏈的供應鏈總周期時間計算模型,並通過總周期時間的均值和方差,結合三個決策變數的設定,來探討總周期時間的優化和決策策略。房麗娜(2009)把Markov鏈模型應用於農產品供應鏈信息流響應時間的計算。周睿(2008)運用Markov過程對供應鏈信息流的流動過程建模,並應用這個模型比較了不同信息共用模式下的時間價值。
有關應急供應鏈響應時間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主要存在以下不足:應急供應鏈的研究主要集中於供應鏈總體系的構建、供應鏈相關概念的表述與政府核心指揮運作的巨集觀層次的分析,缺乏系統性和量化的思考; 對於供應鏈的結構方面,已有的文獻一般只是單純的敘述一個鏈條上物流功能的實現,很少闡明作為一條供應鏈基本元素的核心節點的位置與上下游的概念;雖然信息流的概念在供應鏈響應時間計算中的重要性已經日益明確,在實際的計量模型中考慮的較少。
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有關應急供應鏈響應時間的研究可能在以下三個方面展開:第一,供應鏈響應時間的界定。目前對於響應時間的概念,學術領域還沒有明確的定義,這使很多相關問題的研究產生很大的分歧。第二,信息流傳遞特點的設定。由於信息共用概念的引入,信息流傳遞的特點對響應時間的計算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第三,供應鏈響應時間計量模型的構建。一方面,應急供應鏈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不同的自然災害環境和不同類型應急物資,所面臨的信息流傳遞特點可能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作為隨機過程的信息流的傳遞和信息流的進入,在不同的假設條件下,會帶來差異十分明顯的計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