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79个条目

人性需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人性需要

  人性需要主要是指那些符合人性、有利於增強人的本質力量和鞏固人在世界中的主體地位的需要”。

人性需要內涵的演化

  人類對需要問題認識範疇的不斷突破,經歷了由淺到深、由抽象到具體的演化過程。具體地說,經歷了從抽象學科的心理學哲學和社會學演化到具體學科的經濟學消費者行為學這一邏輯演繹過程。最早研究需要問題的是心理學和哲學,以心理學和社會學的角度對它的研究最為深人。由於心理學、哲學和社會學對“需要”的解釋較為抽象,隨著學科細分和對“需要”認識的層次性內涵的不斷突破,消費者行為學對“需要”內涵的認識突破了原來的抽象含義,對人性需要內涵的描述也越來越具體。

  1.心理學視角。心理學對人性需要內涵的研究多是從人性需要心理開始的,心理學研究人性需要心理的優點在於它傾向於人性本能的研究,因而具有普適性和必然性。凡心理學揭示出來的人性需要的內容,在任何國家、民族的每一個人身上都適用。因而,它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依據。心理學對需要的解釋很多並且使用非常活躍,兒乎每一門分支都有自己關於需要的定義。如普通心理學定義‘需要是有機體的內部環境和外部生活條件的需求在人腦中的反映”;社會心理學定義‘需要是個體在社會生活中缺乏某種東西在人腦中的反映。”西方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對需要問題作過系統的研究,他認為人類在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需要,按其重要程度進行排列,分別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烤國內學者譚俊傑(1998)從心理學概括需要的含義“需要就是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和欲望,是一種沒有得到某些基本滿足的感受狀態。”總之,心理學對需要內涵的描述過於抽象,而且基本是指很長時間的狀態,而在實際生活中,心理學對人性需要內涵的研究結論亦不能快速轉化為消費市場的經濟應用。

  2.哲學視角。19世紀初,隨著馬克思恩格斯對需要下定義:“需要是人對物質生活條件和精神生活條件依賴關係的自覺反映。”需要在哲學範疇的研究開始形成。在我國,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哲學界掀起一股研究需要內涵的熱潮,取得了許多重大成果,大致分為三個方面:一是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質;二是需要是人類社會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三是需要範疇在歷史唯物主義中的地位。馬克思、恩格斯經過多年的社會實踐和理論探索找到自己理論的前提和出發點一需要,從而建立起新的邏輯和構築起新的體系。唯物史觀並不是從生產力生產關係開始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有其來自歷史主體上的內在根據;離開需要,就無法解釋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何以形成。所以,需要是歷史唯物主義中的一個根本性範疇,它在整個理論體系中占有不可忽視的地位。袁貴仁(1988)從哲學概括需要的含義‘需要作為一般範疇,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生物有機體具有的一種特質,這是有機體為了維持正常運轉(生存、發展)必須與外部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而產生的一種攝取狀態。”王偉光(1999)從歷史觀的角度來審視需要的內涵,他認為從歷史觀角度來看,人的需要實質上是人的生命活動的表現,並且認為需要是利益的前提和基礎。

  3.社會學視角。馬克思指出:“我們的需要是由社會產生的,因此,我們對於需要是以社會的尺度去衡量的。這說明人的需要是社會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在社會中產生、發展和實現的,因此,社會學不能忽視需要的研究,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德國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對需要下的定義是:“需要是人生存的一種狀態,它表現為人對客觀事物的依賴關係。”1972年美國社會學家埃文(Ewen,1976)在其著作《意識的首領》中自問自答: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誰是意識的首領了在今天的西方世界中沒有第二個意識形態,只有一個意識形態,就是消費需要。著名社會學家鄭也夫認為,在解釋消費的時候,有很多問題待解決,比如人性需要、政府行為等,從人性需要研究消費問題是社會的進步,而現實中有很多人們不需要的東西被塞進了生活,很多需要的東西卻無人供應、逐漸消失,乃至人們放棄或遺忘了最初的欲望和需要。鄭也夫針對當前社會溫飽基本解決這一現狀,提出了人的三種需要:舒適、牛逼、刺激。舒適是排除了生理上的痛苦;牛逼即是炫耀與崇拜;刺激寓於生存當中,當溫飽解決後,生存中的刺激少了,刺激的需要就提升了。

  4.經濟學視角。從經濟學角度講,需要是一個重要的經濟範疇。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的四個環節,生產交換分配消費如果離開人們的需要,就會變成沒有‘任何意義的行為。人們的一切經濟活動,總是和需要相聯繫的,都受需要的制約和支配。因此,經濟學對需要內涵的研究,是很有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馬歇爾在1890年發表的《經濟學原理》一書中肯定地提出“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研究欲望及其滿足,就是需要與消費的研究。”馬歇爾從經濟學概括需要的含義“需要是人與生俱來、通過活動不斷產生,以矛盾狀態表現出來並以交換關係為滿足方式的人的生存狀態。”馬歇爾只是在經濟學範疇內提出了需要的滿足,並沒有深人研究下去。國內消費經濟理論的創始人尹世傑,1993年發表的《消費需要論》主張經濟學的研究必須以人為中心,並且將消費需要作為政治經濟學研究的起點範疇,把消費需要及其滿足程度不斷提高作為整個消費經濟學體系的主線和消費領域的主要規律。李炳炎1990年發表的著作《需要價值理論一富國裕民論》以需要一般作為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起點範疇。他認為一切社會經濟活動皆因需要而產生,勞動是滿足需要和實現利益的手段,消費是需要的實現。所以,這就從根本上拋棄了傳統經濟學以物為中心、以物奴役人、人服從於物的出發點,代之而起的是以人為中心、物服從於人的需要。

  5.消費者行為學視角。消費者行為學認為影響消費者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在眾多影響因素中,人的需要對於消費而言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因為人的需要會產生某種動機,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美國營銷大師邁克爾·R·所羅門(2006)從消費者行為學概括需要的含義‘分析消費者的各種消費心理與消費行為現象,即消費者購買動機,而這種動機由個人因素、環境因素和營銷因素而激發。”正是由於行為學從個體需要不同得出人類行為變化的結論,打破了傳統經濟學理論關於人類行為不變的假設前提。行為經濟學的一個基本理論:消費是收人和意願(需要)兩者的函數突破了傳統經濟學關於“消費是收人的函數”這一局限性。行為經濟學的研究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除收人因素外,還取決於商品是否符合人性需要。儘管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收人水平有了大幅提高,在決定消費和儲蓄上有了更多的自由。但同時,在人們的消費結構中,精神商品和心理商品支出的比重也顯著增加,如某些體驗服務、捐款等。在這種情況下,消費支出就不僅僅取決於收人水平或購買力的高低,而且還取決於消費者的意願(需要)。

  6.一個綜觀視角。前文不厭其煩地列舉不同學科的著名學者對需要內涵的揭示和概括,其目的就是探討人們對這一概念內涵的揭示是否存在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從而進一步揭示這一概念的本質。從以上研究表明,不論是心理學、哲學、社會學還是經濟學和消費者行為學,人們對需要內涵的揭示概括起來主要有:本性說、狀態說、欲望說、動力說等,它們分別隻是部分地揭示了需要的某種屬性,但又都沒有揭示出需要的全部內涵。人們目前對人性需要的理解之所以未能揭示出需要的內涵,是因為都是從某個角度觀察的結果,不是全方位觀察和考察得出的結論,因而只能是對需要的一種外在性的描述而已。綜觀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和消費者行為學的研究視角,人性需要內涵的揭示應具體化和微觀化,在市場經濟體系裡人性需要的內涵包括需要的質和量。需要的質是指“需要什麼”,以人的感官和感覺需要的滿足為理論起點;需要的量是指“需要多少”,以潛在需要轉化為現實需求即突破需求的範圍為理論起點。

人性需要的本質[1]

  一般說來,人性需要不能靠從自然界取得現成物品來滿足,而是要通過勞動去創造出物品來滿足。物質生產不僅決定需要的內容和滿足需要的方式,而且產生了新的需要。馬克思、恩格斯指出“已經得到滿足的第一個需要本身、滿足需要的活動和已經獲得的為滿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這種新的需要的產生是第一個歷史活動”。因此,人性需要本質上是社會性質的需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如法律因素、道德因素、資源因素等。

  “需要什麼”絕不是每個人心裡想要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的隨心所欲的妄想。隨著社會制度的發展,需要被滿足的範圍和程度在不斷擴大,但是在一定的社會制度下,“需要什麼”的範圍受到社會道德因素約束、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約束、受到社會法律因素約束等一系列非經濟制度的約束“需要多少”也絕不是每個人的欲望都可以無限滿足,從人類認識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和資源的稀缺性以及資源在代際之間的分佈來看,人的需要不可能無限滿足,受到資源稀缺的約束。

參考文獻

  1. 黃娟,論中國消費潛力的質與量——基於人性需要視角[J].經濟問題探索,2011(0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人性需要"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