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平衡計分卡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個人平衡計分卡(Personal BalancedScorecard;PBSC)
目錄 |
個人平衡計分卡是一種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用於激發個體潛能的方法。個人平衡計分卡提供了企業內部人員管理以及改善企業的戰略、文化和效率的系統、完整的方法,它將個人能力與集體才能管理聯繫起來,從而為員工提供更加牢固和可持續的未來。
作為一種有效的人才管理理論,個人平衡計分卡通過個人目標與企業願景的平衡,將平衡計分卡引入人力資源管理,而這一平衡正是實現可持續的企業績效的前提條件。管理者可以利用它有效地訓練員工,培訓他們的誠信品質,並幫助他們實現工作和生活的和諧統一。該方法的作用還在於改變員工的個人行為,從而提高企業效率和員工業績,提高員工的自我意識、個人責任感和積極性。《個人平衡計分卡》為那些想要持續自我發展、對工作和生活一樣投入的人提供了極佳的指導。
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必要性[1]
平衡計分卡作為一種管理工具,在管理實踐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值得註意的是,正當國內外掀起學習平衡計分卡熱潮的時候,平衡計分卡的創始人卡普蘭(Robert.S.Kaplan)教授卻斷言:儘管世界500強企業70%使用平衡計分卡,但是有一半以上是用錯的。究其原因,一是由於企業在推行平衡計分卡的過程中出現一定的偏差;更為重要的是因為企業的平衡計分卡推廣到組織層面的多,延伸到個人層面的少之又少。
為了避免出現讓.查蘭在《執行》一書中所說“戰略以失敗告終最常見的原因是沒有執行好。”這種情況出現,建議企業從信息化項目、流程梳理項目、能力素質模型項目、文化落地項目及領導力提升項目等諸多項目促進建立高效的戰略執行機制。一個使用平衡計分卡到位的企業會將平衡計分卡融入到制定戰略、溝通戰略、實施戰略與檢討戰略等各個環節。
但戰略目標的執行必須依靠的是每位員工,因此戰略目標的分解只落實到組織並不是最後的終點,還需要落實到每一位員工,讓員工體會到他們的績效目標是和整個企業的戰略實現是息息相關的。員工在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他們的收入和個人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因此一個利用平衡計分卡這項管理工具成功的企業,必定會在個人層面有所探討,最終實現兩個目標:讓企業戰略真正落地、讓員工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
個人平衡計分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將平衡計分卡推廣到個人層面的企業,主要還是在制定完成企業和部門層面的平衡計分卡後,由部門管理者負責制定員工個人的平衡計分卡。這其中就會存在如內容照搬部門層面的平衡計分卡,導致員工個人平衡計分卡流於形式;員工個人缺乏職業生涯規劃,導致個人目標和組織目標脫節;企業戰略宣傳力度不夠,導致員工不瞭解企業整體規劃;在實施中,缺乏雙向溝通,使個人平衡計分卡成效微小等問題。
個人平衡計分卡在企業中的運用[2]
(一)個人平衡計分卡的模型和內容
荷蘭的休伯特·蘭佩薩德博士認為:
個人平衡計分卡=個人使命+個人願景+個人核心角色+個人關鍵成功因素+個人目標+個人績效測評+個人具體目標+個人改善措施
並將其分為四個視角:內部、外部、知識與學習、財務,且將其以模型圖示如下(見 圖1):
四個視角主要內容是:
(1)內部視角。側重於個人的價值觀取向、人生態度、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等。
(2)外部視角。重點關註外部相關聯繫人,如家庭成員、朋友、領導、同事、客戶、其他往來聯繫人等。
(3)知識與學習視角。關註自我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和改善。
(4)財務視角。指為了滿足自我經濟需求,達到何種財務狀況。圖1中,個人使命和願景及個人核心角色形成個人的抱負,是個人人生追求的方向和長期目標.其實現需要個人關鍵成功因素的保證。而個人目標則是短期內需要實現的結果,依賴於個人績效的具體指標的實現而達成。在追求個人長期目標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各種變動因素持續改進。這就是個人平衡計分卡的邏輯結構。
(二)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制定
遵循公司BSC制定的流程,個人平衡計分卡可以按照下述步驟確定:
(1)思考個人使命。通過瞭解真正的自我,確定個人使命。如公司員工A確定的使命是: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出一個充滿幸福的世界。
(2)明確個人願景。個人願景主要是解決以何種方式實現個人使命以及個人長遠的夢想。個人使命側重於現在狀態,而個人願景則註重未來狀態。如為了履行上述使命,員工A可以確定瞭如下願景:不斷尋求挑戰,並享受挑戰的樂趣;為人正直誠實守信;不斷增強自信心,保持身心愉快;贏得客戶、同事、朋友和家人的尊敬;努力培養下屬,幫助其早日成功;儘量做妻子認為重要的事情;在人品和行為等方面成為孩子的榜樣;不斷學習,努力完善自身知識結構;獲取財務上的安全。
(3)確定個人核心角色。核心角色的正確定位有利於更好的自我認識和提高。接著上面的例子,員工A角色定位如下:職業——做到正直、敬業、勤奮、合作;配偶——信任妻子,讓妻子覺得安全和幸福;父親——成為孩子的榜樣,讓她從小學會正直的人生精神以及積極的人生心態,學會尊敬別人以及互相協作;朋友——坦誠待人,樂於助人,認為能夠幫助別人是自己的幸福。
(4)個人關鍵成功因素總結。從內部、外部、知識和學習、財務等四個視角來確定關鍵成功因素,它是個人長、短期個人目標的橋梁。
(5)描述個人戰略地圖。戰略地圖主要解釋了個人平衡計分卡四個維度之問的內在邏輯聯繫。
(6)制定個人平衡計分卡。在確定個人戰略地圖的基礎上,結合公司和部門層面的BSC,由部門管理人員和員工個人充分溝通,形成比較具體的個人工作和生活目標。接上例,員工A的個人平衡計分卡可以制定如下表(見表2)。
(三)個人平衡計分卡的的實施
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實施與評估經過部門管理人員和員工個人認可後的個人平衡計分卡,是員工個人績效評估的重要依據。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實施是個動態的過程,無論是當事人或者部門管理者,需要經常跟蹤其執行情況。當其產生偏差時,需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然後調整個人平衡計分卡或者糾正當事人的行為。對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定期評估是一種有效的手段,每個季度根據當事人完成情況,組織部門內述職和評估會,以客觀評估當事人的業績,同時也可以讓其他同事分享經驗或教訓。這樣,可以在部門內營造客觀公正、互相分享和團結協助的良好工作氣氛。當事人則根據評估結果進一步加強或調整自我行為,沿著既定的目標前行。
(四)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實施經驗及不足
(一)公司戰略的積極宣傳是個人平衡計分卡成功實施的前提作為公司BSC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平衡計分卡在制定之前,公司的戰略一定要通過適當的場合向員工宣講,讓員工全方位瞭解公司戰略,以此保證個人平衡計分卡和公司戰略總體目標的一致。
(二)公司高層對個人平衡計分卡的重視與支持是個人平衡計分卡推行的組織保證制定個人平衡計分卡是一項複雜和繁瑣的工作,僅僅依靠公司戰略的宣傳和員工的積極性是不夠的。尤其是部分業務部門疲於應付公司業務時,常常忽略個人平衡計分卡的認真制定。公司高級管理層的重視除了表達自己對個人平衡計分卡的重視外,還可以大大提高員工計程車氣。
(三)部門負責人及員工的積極溝通是個人平衡計分卡取得成功的關鍵個人平衡計分卡在制定過程中往往採取上下結合的方式,需要部門負責人和員工個人的積極溝通。部分負責人只有樹立“幫助員工成長、實現組織目標”的理念才能全心投入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制定。而員工只有親自參與了自我個人平衡計分卡的制定才會高度認可並認真執行。
(四)公司需要培養自己的個人平衡計分卡培訓專員個人平衡計分卡作為一個新生事物,需要在實施過程中持續改進。一般而言,外聘實施顧問的費用較高。加之,公司內各部門負責人對個人平衡計分卡的認識需要一個過程。為此,企業需要有自己的個人平衡計分卡專業人員來保證其實施。既熟悉公司內外環境又瞭解個人平衡計分卡相關知識的員工成為公司個人平衡計分卡培訓專員的首選。
(五)需要改變個人平衡計分卡僅僅是績效考核工具的觀念在個人平衡計分卡推行之初,部分員工認為其只不過是績效考核的工具,只是原來發放職工薪酬方式的變形而已。他們並未認識到個人平衡計分卡對個人職業生涯提高和企業戰略的重要性。因此,在推行之前,對個人平衡計分卡的認識需要統一。
(六)公司文化的積澱是個人平衡計分卡運用的土壤公司文化作為個人平衡計分卡實施環境之一,起著潛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公司所倡導的企業價值觀以及企業領導的人格魅力對員工的日常行為產生著導向性的影響。因此,如果個人平衡計分卡的理念能夠貫穿到企業文化中,其成功實施的概率將大為提高。
(七)個人平衡計分卡需要量身定做,不可照搬企業管理無常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個人平衡計分卡也是如此。每個企業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在具體實施個人平衡計分卡時,企業需要分析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步驟、分階段實施個人平衡計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