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世界城市(World City)
目錄 |
世界城市是指那些已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城市。
德國詩人歌德在18世紀後葉將羅馬和巴黎稱為世界城市。蘇格蘭人類生態學家P·格迪斯於1915年則將當時西方一些國家正在發展中的大城市稱為世界城市,指那些在世界商業活動中占有較大比例的城市。1966年,英國地理學家、規劃師彼德·霍爾(Peter Hall)把世界城市定義為:那些已對全世界或大多數國家發生全球性經濟、政治、文化影響的國際第一流大城市。上世紀80年代以來,作為一種特殊的城市類型,世界城市成為越來越多的學者關註的對象。
(1)世界城市通常是政治中心
它不僅是國家和各類政府的所在地,有時也是國際機構的所在地。世界城市通常也是各類專業性組織和工業企業總部的所在地;
(2)世界城市是商業中心
它們通常擁有大型國際海港、大型國際航空港,並是一國最主要的金融和財政中心;
(3)世界城市是集合各種專門人才的中心
世界城市中集中了大型醫院、大學、科研機構、國家圖書館和博物館等各項科教文衛設施,它也是新聞出版傳播的中心;
(4)世界城市是巨大的人口中心
世界城市聚集區都擁有數百萬乃至上千萬人口;
(5)世界城市是文化娛樂中心
英國地理學家、城市規劃師彼得·霍爾(Peter Hall)1984年在《世界城市》(The World Cities)一書中提出了衡量世界城市的7條標準:
- (1)世界城市一般是主要的政治權力中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和各類政府機構所在地,有時還是國際權威組織的所在地。
- (2)是國際貿易中心,是一個國家的港口、公路和鐵路交通的樞紐,是大型國際機場所在地。
- (3)是一個國家的金融中心。
- (4)是各類專業人才集聚的中心,有眾多的大學、大醫院、圖書館、博物館和各類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研究機構。
- (5)是信息匯聚和傳播的地方,有發達的出版業、新聞業及廣播、電視網總部。
- (6)有大量人口,而且集中了相當比例的富裕階層人口。
- (7)娛樂業成為主要產業部門。
美國著名城市學家弗里德曼(J·Friedman)也於1986年提出7項判斷世界城市的指標:
世界城市的發展趨勢[1]
1、經濟越全球化,中心控制功能越集中於少數的世界城市
由於全球經濟結構和佈局的調整,通過跨國公司,大量的低級產業、資金和外圍技術正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目前全球跨國公司有4.4萬個,而它們的國外子公司多達28萬個(陳振光等,2002),各種與之聯繫的原料生產地、組裝基地、銷售市場更是不計其數、遍佈世界。經濟活動的日益分散導致公司管理活動的複雜化,使得這些跨國公司的總部必須位於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條件優越、市場經濟環境良好的城市進行它們的管理,以協調分散於全球的原料、生產、市場和資本之間的複雜關係。隨之,那些專業化服務部門,也必然集中在這些城市,為跨國公司和世界上的其他用戶提供服務。同時,跨國公司總部共同聚集於某些城市,有利於為公司高層決策提供極為重要的、非標準化的、必須面對面交流才能產生的各種信息。最後,專業化服務部門本身也有聚集於這些城市的要求。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世界城市在世界經濟、政治體系中所起的控制和指揮中心的作用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2、全球經濟重心轉移,促使世界城市的等級和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由於世界城市的首要功能是世界經濟中心,伴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從西歐向北美、東亞的轉移,世界城市的等級序列和分佈格局必然發生重大改變。世界頂級城市從只有西歐城市倫敦一枝獨秀,到倫敦、紐約併列,再到現在的倫敦、紐約和東京三足鼎立就是最好的例證。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以及相關的世界經濟制度體系,必然使目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最主要的世界城市仍將集中於發達國家。另一方面,生產在全球範圍的轉移可能使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尤其是東亞國家的城市)憑藉其跨國公司總部的數量,在未來世界城市體系中占據一席之地,在發展中國家涌現一批世界城市將是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
- ↑ 沈金箴,周一星.世界城市的涵義及其對中國城市發展的啟示[J].城市問題,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