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金融产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Financial Products)

金融产品(Financial Products)

目录

什么是金融产品

  所谓金融产品是指资金融通过程的各种载体,它包括货币黄金外汇有价证券等。就是说,这些金融产品就是金融市场的买卖对象,供求双方通过市场竞争原则形成金融产品价格,如利率收益率,最终完成交易,达到融通资金的目的。

金融产品的构成要素[1]

  一个金融产品是一系列具体规定和约定的组合。虽然不同的金融产品有着不同的具体规定和约定,但是,每一个金融产品通常都应具备至少如下方面的内容。

  1.发行者

  任何金融产品都必需有其卖主,即发行者。债券的发行者就是债务人,没有债务人的债务关系自然是无法想象的。股票也一样,必需要有特定的发行企业,这一企业是股票认购者的共同财产。发行者通过出售金融产品取得收入,但不是任何个人或企业都可以向社会发行金融产品取得收入。与这样的金融收入相对应,发行者要承担下定的义务。

  为了保证这些义务的履行,大多数金融产品的发行者在发行时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在发行后要接受金融管理机构和投资者的监督(如信息公开、业务活动的某些限制等)。

  筹资企业在设计金融产品时首先要弄清楚,有权发行哪些产品。投资者也一样,在认购金融产品之前要明确对方有没有权利发行这样的产品

  2.认购者

  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从金融市场上购买他想买的任何金融产品。有些市场(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只向一小部分金融机构开放。因此投资者在认购某一金融产品之前,首先应当了解自己有没有权利购买这一产品,企业在发行某一金融产品之前也应当知道这一产品的可能投资者以便估计潜在的资金来源。

  3.期限

  金融产品的期限有长短之分,在一般情况下,货币市场上的产品期限比较短,资本市场上的产品期限比较长。

  金融产品的期限还可分为有限和无限。大部分债券和所有的货币市场产品都是有期限的。至于股票,从理论上说是无期限的,其存在的时间和企业存在的时间同样长。

  筹资企业应当根据需要选择适当期限的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者也一样,认购的金融产品期限应当根据其资金的可投资年限来决定,过短或过长都分别要冒利率下跌或上升的风险

  4.价格收益

  价格是金融产品的核心要素。因为筹资者出售金融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得到相当于产品价格的收入,投资者的投资额正好等于他购人的金融产品的价格。

  在金融产品的价格上,应当区分票面价格市场价格

  票面价格是合同中规定的名义价格。债券的票面价格通常相当于本金,与票面利息率一起构成每期利息额的依据。股票的票面价格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用于计算企业的注册资本额。

  市场价格是金融产品在市场上的成交价格,相当于认购者实付,发行者实收的价格。

  市场价格还有一级市场价格和二级市场价格的区分。一级市场的价格和票面价格有一定的联系。如债券的票面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取决于票面利率市场利率的差别、债券的偿还方式、债券的偿还期限长短等因素。但在二级市场上,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受票面价格的限制。

  收益率是金融产品的另一个核心要素,它表示该产品给其持有者带来的收入占其投资的比率。金融产品的收益包括两种:一是证券利息收入,简称收人或经常性收入,二是资本增益或损益。利息收入是指在金融产品持有期内获得的利息收入,如债券按期支付债息的收入或股票按期支付股息的收入等。资本增益或损益则是指由于所持证券价格的升降变动而带来的本金的升值或减值。

  5.风险

  一般都把风险看成是一种危险,或看成一种带来损失或失败的可能性。可以认为金融产品的投资风险是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预期收益损失的可能。在市场上存在着四种风险与收益组合而成的投资机会

  (1)高风险与低收益。

  (2)低风险与高收益。

  (3)高风险与高收益。

  (4)低风险与低收益。

  对于投资者来说,要获取高的收益,就必须承受高的风险,高收益必然伴随有高风险。但反过来,若投资者承担了高风险,却不一定能确保高收益,因为高风险的含意本身就是不确定。高风险的结果可能是高收益,也可能是低收益,甚至可能是高损失。收益显然是以风险作为代价的。

  6.流通性

  流通性是一种资产转换为货币的能力,某种资产一经需要可随即转换为货币,交易费用很低,且不承担本金的损失,该资产就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反之,资产的流动性就较低。

  绝大多数的金融产品都可以在次级市场上自由流通,如私人持有的普通股票债券等。但也有一部分金融产品不可以流通,或者在流通时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如平常的定期存折不能流通,用作抵押担保的金融产品以及所有在发行时规定不可流通的产品。还有一些金融产品只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能流通。

  流通性是金融产品的一大质量指标,那些不可流通的金融产品在市场上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发行。同理,即使是可以流通的金融产品,如果其流通条件很差(如日成交量特别小),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流通。

  7.权力

  金融产品作为一种财产权凭证,可以赋予持有人与该产品类别相对应的权力,比如债券持有人作为债权人,拥有到期时获得本金和利息的权利以及公司破产时剩余财产的优先索偿权。股票持有人作为公司的股东,有权参加股东大会,有权选举公司董事以及有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等。

金融产品的分类[2]

  对于金融产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我们这里叙述几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产品形态不同可分为三类,即货币有形产品无形产品

  1、货币。随着货币制度的变化,它的形态也发生变化,从实物货币如贝壳、布帛等发展到金属货币如金、银、铜,最后出现了代用货币纸币

  2、有形产品。这类产品种类繁多,包括公债短期国债外债民间债公司债券短期国库券、流通存单、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本票、预填日期支票、以实物偿还的债券、有奖债券股票支票保险单储蓄等。

  3、无形产品。即金融服务,大体分为八个方面:放款、存款、国外服务、转账储蓄、地点或时间性服务、信用服务等。

  (二)按发行者的性质划分,金融产品可分为直接金融产品和间接金融产品

  直接金融产品是指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直接进行融资活动所使用酌工具,由公司、企业、政府机构等非金融机构发行或签署。主要有以下几类:公司债、股票、抵押契约,公债券、国库券

  间接金融产品是指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进行间接融资活动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银行券银行票据、可转让存款单、人寿保险金融债券、各种借据。

  (三)以信用关系存续的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金融产品和长期金融产品

  短期金融产品一般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货币市场信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各种票据、可转让存款单、国库券

  长期金融产品则是指偿还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市场信用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类:股票债券、各种基金。

  (四)根据服务行业不同可分为:银行类金融产品、保险类金融产品、信托类金融产品、证券类金融产品、财务公司类金融产品和租赁类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质量的判断标准[1]

  判断一个金融产品的质量优劣可以从质量指标和适宜指标两方面来考虑。质量指标用于衡量一个金融产品本身的内在属性的优劣,适宜指标用于衡量一个金融产品对于特定的投资者的适宜程度。

  1.金融产品的质量指标
  (1)收益率

  投资者的目的在于取得收益,收益率在金融产品质量指标中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产品的收益率越高,其质量越好,越受投资者的欢迎。但是,需要强调“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一前提条件,这是因为在现实中,收益率高的金融产品,在其他方面的条件都往往比较差。因此,投资者不能贪图高收益而忽略金融产品的其他条件。

  (2)风险。

  与金融产品的高收益相联系的往往是高风险。但是,这并不是说一个高风险的金融产品肯定可以给其持有者带来高收益。高风险意味着损失的可能性大,或者潜在的损失额大,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融产品的风险越小,质量越好;风险越大,质量越差。因此,如果有两个金融产品的收益率相等,风险低的应当是优先考虑的投资对象。

  (3)流通性。

  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的大小可用为交易本身所支付费用的大小来衡量。所付费用越大,其流动性越小;所付费用越小,其流动性越大。在产品和劳务市场中,货币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当用货币购买其他商品时,不必在商品价格之外另付费用。另外,用货币交换其他商品所费时间最短,而且可交换的商品种类最多。这样,我们可从商品同货币逆交换的难易程度上来判定商品的流动性。

  对金融产品的交易来说,流动性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人们在购买某种金融产品时,是期望在未来进行逆交换(向该金融产品的出售者要求兑付,或出售该金融产品)时可以得到更多的货币收益。而如果逆交换的对方到时不能履行,而且购买者也难以向其他投资者“转售”该产品,则该金融产品便丧失了流动性。

  对一般金融产品,流通性是买人或卖出该产品的便利程度和对市场买卖条件的冲击程度。如果一个金融产品的每日成交量很大,任何投资者想买都能买到,想卖都能卖出;并且,这一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不因他的买卖活动而发生大的波动,那么这一金融产品的流通性就好。如果一个金融产品的每天成交量很小,投资者想买而找不到卖主,想卖而找不到买主,并且,买的时候会大幅度地推动价格上涨,卖的时候导致价格大幅度下跌,那么,这样的金融产品的流通性便不好。

  (4)透明性。

  主要应表现为公开和公平。

  同样的金融产品享有同样的权利,大小股东也要平等。在有些情况下,大股东有可能利用其对企业的控制剥夺小股东。

  而公开性是指金融产品发行企业的信息公开性。如果一个企业向社会提供的信息不完全,那么它的金融产品的质量是会受到影响的。

  2.金融产品的适宜指标

  一个金融产品的本质特征在于其风险——收益关系,在金融产品的适宜性选择上,经常作为投资者考虑的因素也是其风险——收益关系。因此,金融产品的适宜性除了产品本身的特性,还要考虑的是投资者特性。

  选择金融产品时的特性主要有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有一些投资者倾向于本金的保值和收益的稳定,他们强调规避风险,因而通常投资于国债、高等级公司债等。一些投资者在重视本金保值的同时追求较高的收益。他们有着承受一定程度风险的准备和能力,但不愿意冒高风险,因而通常投资于股票、中等级公司债等。还有一些投资者特别强调在运作中获得高额收益,他们勇于冒险,甚至损失本金也在所不惜。因此,通常投资于期货期权、低等级证券。

  金融产品的适宜性当然也包括其具体构成要素的适宜。如果一个投资者无法在技术上运用某一金融产品,那么,即使这一产品对别人很适宜,但是对他也是没有用的。

金融产品的促销方式

  金融机构对其产品的促销方式有很多种,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广告

  金融机构在促销宣传过程中,首先要应用的方式就是广告。广告不仅是推销产品、诱导客户购买的重要工具,也是树立金融机构形象的重要工具。做广告需要金融机构付出一定费用,通过特定的媒体向市场传递信息。广告的接触面广,信息艺术化,且可以多次反复使用。但由于其说服力较小,难以促使客户立即购买。金融机构在做广告使面临的决策主要有:选择广告代理商、确定广告目标、制定广告战略、广告实施控制与效果评估等。

  2、人员推销

  由于金融产品的无形性、服务和消费两者的同步性等特点,决定了金融机构必须在做广告进行产品宣传的同时设有大量的人员与潜在客户或现有客户直接打交道。人员推销就是金融机构利用推销人员向客户直接推销产品和服务。这种形式传递信息更为直接、具体和准确。金融机构的推销人员可以是固定人员、流动人员、投资顾问经纪人。人员推销可以采取座席销售、电话、拜访、研讨会、路演、讲座和社区咨询活动等形式。人员推销方式直接且运用灵活,并且推销与促销并村,但是由于其接触面较小且费用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3、营业推广

  营业推广又称消费促进,是指金融机构为刺激需求而采取的能够产生鼓励作用并达成交易目的的促销措施。营业推广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引起客户对产品的注意,扩大产品销路。营业推广的吸引力大,直观,能够促进客户购买。

  4、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金融机构在从事营销活动中正确处理金融机构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协调与企业股东、内部员工、工商企业、同业机构、社会团体、新闻传播媒介、政府机构及消费者的关系,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由于公共关系影响面大,因此金融产品容易受到客户的欢迎和信任。但是由于公共关系自身的特点,金融机构难以对其进行计划和控制。

金融产品的促销步骤

  金融机构开展促销活动,主要步骤如下:

  1、确定目标促销对象

  目标促销对象就是指接受促销信息的潜在客户。每一种金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目标客户,金融机构在促销之前,要分析目标客户对金融机构及其产品的熟悉程度,因为熟悉程度不同决定了促销宣传内容的不同;然后金融机构还要分析目标客户对金融机构及其产品的喜欢程度,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借以有针对性的调整促销的内容和形式。

  2、决定促销目标

  促销目标是指金融机构从事促销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金融机构有其特定的促销目标,主要包括:

  (1)、告知。通过促销宣传使更多的客户了解该机构和产品,提高金融机构极其产品的知名度

  (2)、激发。激发客户对某一新的金融产品的需求,争取客户对某一竞争激烈的金融产品的产生选择性需求。

  (3)、劝说。即通过促销宣传劝说更多的客户使用本金融机构的某种金融产品,从而扩大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提示。即通过促销宣传提醒客户不要忘记该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并且能够反复购买和使用该金融产品,以牢固其市场地位。

  (5)、偏爱。即在目标市场中营造企业经营和产品的独特风格和个性,树立良好的金融机构整体形象和产品形象,使客户对该产品产生偏爱。

  3、确定促销预算

  促销预算是指金融机构打算用于促销活动的费用开支,促销预算规模直接影响到促销效果的大小和促销目的的实现。确定促销预算的方法一般包括:

  (1)、量力而行法。即金融机构根据其自身的能力所能负担的费用来灵活确定促销费用。此种方法简便易行,但是应用不多,主要是由于其忽略了促销对扩大销售的积极作用,因此不利于金融机构扩大产品市场

  (2)、销售额比例法。根据以前的销售水平和预测未来的销售水平的一定比例来确定促销预算。这种方法在实际情况中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由于对竞争对手情况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也具有一定的弊端。

  (3)、竞争比较法。即根据竞争对手的促销费用来确定自己的促销预算。由于可以将促销作为一种竞争的工具,因此这种方法往往在竞争比较激烈的金融产品促销中使用。但是由于这种方法完全依据竞争对手的情况而定,忽视了金融机构自身的实力和促销目标,因此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会引起恶性的促销竞争。

  (4)、目标任务法。即根据金融机构的促销目标和任务来确定所需要的费用,进而确定促销预算。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确定促销预算的方法,因为它将促销活动目标与促销预算直接联系起来,针对性较强。但是采取这种做法时,促销预算人员必须明确了解市场情况,能够制定正确的促销目标,且能较准确的估计促销活动的所有费用,可见条件比较苛刻。

  4、决定促销组合

  促销组合是金融机构根据促销目标对促销方式的合理搭配和综合运用,这些促销方式包括前述的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金融机构在进行促销活动时,通常是实施由多种促销方式结合而成的促销组合,而不是单单运用一种促销方式。这是因为这些促销方式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弊端,综合运用各种促销方式可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成功的促销组合一般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符合金融机构的促销目标

  好的促销组合一定要符合金融机构的促销目标。如果金融机构希望了解其产品的潜在客户群能够达到最大,并且大多具有购买的意愿,则其可以使用以广告和营业推广相结合的促销组合;如果金融机构希望客户直接了解其产品特色,改善金融机构的形象,那么它就可以采用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相结合的促销组合。

  (2)、符合机构产品的特点

  好的促销组合一定要符合产品的性质。产品的不同性质决定了客户的购买目的的不同,因此营销人员也要采取不同的促销组合策略。例如大额贷款这类金融产品主要针对的是组织市场中的工商企业,客户相对集中,且专业性较强,因此适宜采用人员推销为主的促销组合。而对于针对广大消费者的保险类产品、信用卡类产品,市场份额较大,则适宜采用广告和营业推广为主要促销方式。金融产品的不同性质还决定了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不同。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促销的目标往往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促销组合。例如,在产品的投入期,金融机构的促销目的主要是希望最广泛的人群能够了解该产品,因此适宜采用触及面广、影响面大的广告和公共关系为主的促销方式。在产品的成熟期,促销人员可以采用广告来提醒客户,运用营业推广方式来刺激客户购买。

  (3)、符合市场条件

  优秀的促销组合一定要符合市场条件,市场条件包括市场规模和市场特性。金融产品预计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了能够购买该产品的客户群的大小,因此也就决定了采用何种促销组合最为有效。如果金融产品的市场范围广,则客户多,那么适宜采用广告为主,营业推广方式为辅的促销组合;如果市场范围窄,客户少,则适宜采用人员推销为主,营业推广和广告为辅的促销组合。市场的特性对促销组合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不同的市场特性决定了对不同的促销方式的接受程度不同。有的市场不太信任广告、比较信赖直接推销,则适宜采用人员推销方式而广告方式的效果则不明显。总之在促销组合的选择中,必须依据市场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与金融产品目标市场相适应的促销组合。

  (4)、促销预算

  促销方式不同决定了促销预算的大小不同,因此不同的金融机构只能根据自身的实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促销组合。金融机构的促销预算必须是其能够负担的,而且可以适应竞争的需要,为此要考虑销售额的多少、促销目标的要求、产品的特点等影响促销的因素,以避免盲目性。

  5、促销实施、控制与效果反馈

  促销实施与控制过程就是对促销进行监督、指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调整、改进措施。在开展了促销活动以后,金融机构还必须收集反馈信息,调查促销的效果,看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促销的效果、提高促销的质量。

金融产品的创新管理[3]

  一、我国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的金融产品缺乏自主创新性。近年来,我国银行创新产品的品种日益丰富,目前已经推出的理财创新产品就有百余种,但这些创新产品多以吸纳性,趋同性为主,即单纯的模仿国外或同业产品,缺乏个性化。银行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一家银行自主研发出来的产品很快就被同业效仿,严重缺乏自主创新。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现在的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动机就是单纯的抢占市场份额,而不是真正的从银行的利益出发,是一种单纯的投机行为,有违背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规划的整体性。首先,银行高层管理者缺乏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长远规划,至少应该对于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远景做长远计划,金融产品的推出循序渐进,完善各个环节的衔接与操作。这样在首先吸引客户后再针对客户的特点和后续服务等推出金融产品不仅能保障高端客户的不流失,而且还能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更好的宣传效果,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潜在客户,产品的销售最重要的并不是单纯的销售过程,而是后续的整个产业链的服务。其次银行各个部门从局部的利益出发,争先恐后的推出金融产品,只重视速度和效率,忽略了质量,各个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相似产品的开发,管理的不系统,产品标准化的程度低,规范性差,严重影响了银行金融产品的整体协调性。

  (三)银行的金融产品缺乏个性化的差异性。目前我国的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其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银行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产品研发前粗线条的市场划分对客户需求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导致部分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根据二八定律,银行20%的高端客户创造银行80%的利润,于是许多银行的创新产品盯住那些垄断性行业和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却得不到关注和满足。另一方面,因为缺乏合理有效的市场细分,银行推出的单一产品往往面向的是所有的客户群,缺乏为客户量身定做的能力,无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来满足其多样化的要求.

  二、银行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的原因

  (一)法律法规得不健全及信用环境欠佳。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变化巨大,但相应的法律法规却跟不上金融业变化的步伐。首先,银行的理财业务电子业务缺乏法律支持也缺乏着法律的约束,产品创新的要求和相对滞后的法律法规建设之间的矛盾,使得新型的产品之间隐藏着一定的风险。其次,信用观念的淡薄,导致我国的信用环境极其欠佳,信用制度的建立落后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速度,在为偷税漏税商业欺诈现象提供了发生的可能的同时,也制约了包括银行产品创新在内的经济金融活动的开展。

  (二)管理体制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发展,其管理层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但银行业管理体制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求。首先,银行缺乏专门的机构或者部门对市场需求信息及同业的金融产品进行研究,从而对于管理作出灵敏的判断与反应。其次,管理者管理职能没有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时作出调整。银行业的发展迅速,导致银行业的竞争加大,在短时间内银行业内部的管理层很难调整自己的定位意识到,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一种商品,其需要完整的产品宣传,产品推广,产品促销及一系列的后续服务。这就导致银行的产品推广很多环节断裂,而且银行对于人力资源的运用观念淡薄,各种奖励约束机制极其不健全,不能经游分析充分发挥员工的自主能动性。导致在银行有时只能看到理财产品的广告宣传,但没有专业人士专业的讲解,产品的营销严重滞后。最后,银行的管理体制在产品的开发中没有形成合力,部门间的职责不清,奖罚不明,各部门以各自的利益为重,普遍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遇到问题推卸责任,缺乏一定的集体观念。

  (三)领导层缺乏营销意识。当前仍然有许多银行对已经到来的金融产品营销时代反应迟钝,没有意识到好的金融产品会大大提高一家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产品的品牌意识淡薄,在发展的战略决策上没有把金融产品的创新摆在重要的位置,产品开发和推广应用往往缺乏科学性,尚未形成一个有利于调动各级行,各部门和全行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机制。近年来,各行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和对产品开发有功人员进行奖励的做法,在稳定科技队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产品创新中其他领域,如市场调研信息,产品设计,产品营销等领域有功人员却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严重伤害了员工的积极性。许多基层营业机构对产品的不足及进行改善的合理化建议,市场真正需求等重要信息业得不到上级行应有的重视。

  三、银行金融产品创新发展策略

  (一)加强金融监管,保护金融产品的创新成果。金融管制是针对业内所有金融机构的全部行为进行管制,而金融监管是主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显然,金融管制会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加以限制,金融监管则会予金融机构更过创新发展的自由。目前国际金融创新的形式是放松金融管制,加强金融监管,这是我国需要借鉴的地方。应当逐渐放松利率管制,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要稳步加强金融监管。一,监管可由“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向“法无禁止皆可为”转变,这点实际上为银行留下了很多自主创新的空间。二,监管模式上转向目标导向性,即指规定相应监管标准,银行在标准被根据情况自主创新。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考评制度,构造银行业的良好竞争环境,保护创新成果。

  (二)明确创新战略,加强产品创新的统一规划。首先,银行可在内部成立金融产品创新部门,制定产品创新的战略规划该规划应结合银行自身的特点及市场定位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步骤,充分利用银行业内部的各种资源优势,调动一切力量,提高创新效率,提高银行在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其次,进行科学的市场细分,坚持个性化,差异化的原则,将具有相似需求量的客户划分为同一类别,特此研发相应产品,即根据客户的业务量,资金量,信誉度等各方面的情况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使银行产品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更好的实现银行效益。再次,要不断巩固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对现有的服务项目,应继续进行完善,巩固和提高

  (三)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银行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内部培养,对员工进行新业务,新产品的培训,充分挖掘员工最大潜能和创新意识,通过外部引进,聘用专业知识全面,通宵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理财知识,业务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并健全银行内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品开发队伍,重点推行产品经理制与客户经理制,银行产品的推出是为了迎合客户的需求,实行客户经理制,之恩能够客户经理为特定客户服务,了解客户的需求,反馈到产品经理,产品经理负责设计开发,细分市场,制定推广计划,再配合客户经理进行产品营销,跟进后续服务。

  我国银行的金融创新现在的问题存在的主要方面就是监管机制得滞后和银行管理机制的发展不完善。要想让我国金融业保持发展势头,更好更有活力的创新发展,势必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我国金融业才能健康,持久。活力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1.0 1.1 吕斌,李国秋编著.个人理财 理论、规划与实务.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
  2. 孙双锐等主编.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3. 欧阳海瑛.金融产品创新管理解决方案.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0年18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6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2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金融产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12.97.54.* 在 2020年11月2日 21:17 发表

金融产品的分类的第三小点,有错字,非转帐,应是转账,谢谢。

回复评论
Llyn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11月3日 09:14 发表

112.97.54.* 在 2020年11月2日 21:17 发表

金融产品的分类的第三小点,有错字,非转帐,应是转账,谢谢。

谢谢指正,已修改~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