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城市经济圈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都市经济圈)

城市经济圈(Urban Economic Circle)——区域发展的新模式

目录

城市经济圈的概念

  经济圈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战后日本经济圈的建设即按此模式,在打破行政分割,积极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和发展城市与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圈的形成多以城市为中心。大地域的经济圈一般都有原材料生产区、能源生产区、加工区和农业基地,从而构成一种综合产业圈。如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综合产业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综合产业圈,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综合产业圈都具有这种特点。而较小地域的经济圈往往只拥有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产业区,地方特色比较突出。按经济圈组织经济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城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城市经济圈的理论。虽然对城市经济圈的概念颇有争议①,但大多数学者将都市经济圈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称为“城市经济圈”,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应该说,这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它们分别反映了密集的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形态:一种是环状的;一种是点状的;一种是带状的。然而,从经济关系比较,“城市经济圈”最具有经济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圈”可以定义为,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城市经济中心,和与中心密切关联且通过中心辐射带动的若干腹地城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

城市经济圈的特点

  城市经济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圈层结构。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结构向外发展,其周围地域根据其影响的强弱及功能组织的不同而往往被划分为若干圈层:核心城市区、都市区(由核心建成区和近郊区环组成)、都市圈、大都市圈;

  (2)等级性。根据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影响力,可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城市经济圈,如国际性、国家性、区域性,高一层次的城市经济圈包含低一层次的城市经济圈,如上海城市经济圈包含南京、苏、锡、常城市经济圈;

  (3)集聚性。城市经济圈不仅人口、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密集。更是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通讯业等现代通信业集中地,经济总量巨大,单位面积产出量高,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国家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

  (4)一体化。城市经济圈属于区域类型中的节点区。城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格局,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市之间、地区之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发挥,区域经济依托联系紧密的城市网络(城市间的交通网、通信网、商品流通网、金融网)搭建发展平台,形成功能一体化的经济区。

  (5)规划性。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城镇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上,市场是失灵的,必须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行长远性、战略性的规划。而且,规划主要是有政府间的协调实现的,通过政府间的协调可以消除不同行政区的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矛盾,打破行政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统一区域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和商品、人员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城市经济圈的形成

  1、自然社会文化背景

  区域自然背景包括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等,对区域发展起长期的支配作用。优越的自然背景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大,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也适宜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区位反映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地区区位优势程度决定着区域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方便程度。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等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下降,但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支撑,仍对区域分工和保障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的 6个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和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都分布于自然背景优越的地区。我国的城市密集区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背景,它们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此外,自然背景还影响城市经济圈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社会文化对城市经济圈的影响不可忽视,如闽粤文化中的从商业传统、进取精神、开放思想等对珠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影响很大。

  2、经济动力

  城市经济圈形成的经济动力主要是: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聚集经济效益

  一是区域专业化分工。经济发展越深化,分工就越细化,生产的专业化就越是发展,专业化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专业化表现在地域上就是区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专业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地域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专业化越深,经济活动的联系就越强,所以区域专业化使得区域联系不断增强。技术进步推动了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深化,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又实现了不断要求的密切地域物质、信息联系。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地,是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场所,所以区域分工主要表现为区域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实现提供了由于城市化效应的作用,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体呈现紧密联系的网络化发展的状态。因而,分工的发展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体呈现紧密联系的网络化状态。

  二是聚集经济的作用。从经济学上说,城镇是一种地理上因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交换引起的交易成本节约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成本的节约带来城镇的空间聚集经济效益。同样,在一个自然背景优越的区域里集中较大数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机构,有利于密切的经济联系的开展,节约生产成本消费成本交易成本管理成本,产生巨大的区域聚集经济效益。城市经济圈以其强大的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依托城市搭建区域经济发展网络,实现地区分工和协作,减少区域交易成本和距离成本,是区域发展最有效益和效率的经济地域。珠三角城市经济圈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43%,人口却占全国的l8%,GDP总量占到全国的 8.3%,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21%,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4%。分工、专业化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发挥主要受市场机制的作用,所以培育完善、高效的市场,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制度保障。

  3、政府推动

  城市经济圈主要是由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的,但在关系区域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问题上,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等,市场机制无能为力,必须由政府来解决。如韩国“广域圈开发战略”就是由政府推动的,用城市群理念为指导,通过国土规划,将在职能上具有联系的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整合为一个空间单元(即“广域圈”),实施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核心的整体开发,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相互密切联系的、具有国际和国内竞争力的城市群。政府还在区域共同市场、区域投资软环境等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发挥作用。同时,城市经济圈的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竞争与冲突,需要政府间的对话与协商解决或上高一级政府来解决。许多区域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在宏观方面和市场在微观方面共同发挥作用,这样又往往产生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韵冲突或不一致,市场力量的作用偏离政府的预期目标。许多学者提出区域管治来解决这些问题。“管治”是一种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权力和利益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是人们追求最佳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往往不是集中的管理和控制,而是多元、分散、网络型以及多样性的管理。区域管治是管治理论在区域管理中的应用。在国外大都市政府普遍寻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大都市问题,打破行政壁垒和恶性竞争的,建立共同市场,协调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新的创新管理模式。

城市经济圈的作用和意义

  1、参与国际、区际经济竞争

  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区际竞争日益加剧,国家经济越来越要求与世界经济接轨,区域经济越来越要求区域城市经济的联合分工协作和区域之间的协调对话,建立有竞争力的区域实体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交流。城市经济圈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以中心城市为龙头,把周边城市组合成城市经济网络,实现城市间的功能协调和经济发展的互动,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强大的产业集聚和经济规模参与全球性城市间的竞争,是最有效和最有势力的区域竞争实体。

  2、加速区域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城市经济圈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模式,可以实现城市间生产要素和产业的集聚与流动,有利于各城市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强化城市功能和城市个性,壮大城市经济势力,加速区域城市化发展。城市经济圈区域产业的分工与整合,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区域城市的网络化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化,区域经济将走向一体化。同时,区域的城市网络化,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的经济将密切联系,经济发展将辐射到农村地区,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城乡发展趋于一体化。

  3、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城市经济圈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强调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协调,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目标的均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问题等问题上起主要作用。而且城市经济圈人口、产业集聚程度强,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适合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也有利于集中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环境消费的规模经济,减少环境资源的人均消费量,又可以通过巨大的盈利空间来促进环保业发展。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可以加强区域经济的分工与合作,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域建立城市经济圈可以实现区域的自我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由非均衡增长向协调均衡发展转变。

城市经济圈战略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

  罗斯托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弗里德曼“核心一边缘”理论都认为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空间结构随之改变。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经济空间相对均衡,区域城市化已发展成熟,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区域关联平衡发展。城市经济圈正是区域向着相对均衡关联发展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的组织状态。

  众多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城市经济圈的空间经济结构提供理论基础。一是传统的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核心,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由于其显著的聚集经济效益对外围人才、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吸引力大,经济创新能力强,对外围具有较强的组织带动作用。

  二是中心地理论。它解释了区域城市体系的等级性,为城市经济圈内的城市体系建设提供了支撑。

  三是前苏联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理论。对城市经济圈内的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地区分工、基础设施建设等具有指导意义。

  四是区域一体化理论。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以自由贸易为特征的共同市场的形成;其二是具有产业中心的城镇体系的形成。区域一体化包括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二者相辅相成。

  除此以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指导城市经济圈的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协调发展;迈克尔·波特产业竞争力理论是指导城市经济圈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理论。

城市经济圈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机理分析

  加快大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城镇之间的联系实质上就是地区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地区中城市之间的联系来进行的。一般说来,城镇密度越高的地区,区域之间的联系就越频繁。大城市圈中城镇密度高,地区间经济联系也最为密切。这有利于强化各城镇的工业化发展,推动市场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城市圈可以使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

  城市圈的整体发展使单个城市的发展更加完善。城市圈的内聚力表现为城市圈所具有的吸纳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能力。城市圈的发展演化中,凝结了广大地区范围内的文化、科技、教育力量,强化了城市群的内聚力。国际性城市圈能够克服单个国际性城市在资源、幅员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事实证明,城市圈中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运行,通过‘发展极’的特殊功能可向周围地区扩散,而在这种传播与扩散中,所有的信息、物质流等都处在一个增值的循环之中。

  (二)以城市为中心,逐步向外发展,可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规划实践

  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城市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与空间距离成反比,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的空间分布为特点逐步向外发展(即城市经济圈的辐射效应)。城市经济圈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即内圈层、中间圈层、外圈层。各圈层有各自的特征:内圈层即中心城区,人口和建筑密度都较高,地价较贵,以第三产业为主;中间圈层即中心城区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二产为主,并积权发展城效农业;外圈层即城市影响区,一产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是城市的水资源保护区、动力供应基地、假日休闲旅游之地。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之间通过交通网络、商品网络、技术网络、资金网络、人才网络、旅游网络、文化网络、信息网络等紧密联系,形成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通过机制创新、利益协调、政策联动和制度建设一体化,实现社会关系融洽、总体效益最佳的圈域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目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经济圈发展模式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小城镇,提高城市化水平,这对我们合理规划和发展城市经济、合理规划小城镇的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城市经济圈的发展有利于适当提高消费率、实现投资与消费协调、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重投资、轻消费,重生产、轻生活”的偏向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由来已久,强调主要依靠提高投资增长率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因而产生了消费率明显偏低的现象,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调,不利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城市是高效率集体消费的空间组织,城市消费是消费增长的主力,也是潜在消费转变为现实消费的关键,城市建设还是我国少有的几个能同时拉动投资和需求的重要经济部门。而且在不同等级城市结构体系中,存在明显的阶梯式消费水平差距。据有关资料分析,特大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一般要高于大中城市,而大中城市又高于小城市,小城市又高于小城镇。由此可见,向不同规模的城市转移农村人口会产生不同的消费增长潜力。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特别是实施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发展战略,将成为缓解我国国民经济中投资与消费失调矛盾的重要途径。

  (四)城市经济圈促使政府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不同的制度安排和产权安排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别。城市经济圈的形成,促进了区域经济体内制度的变革。与城市圈成长相应,区域内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企业迁徙更加容易。于是,企业、人才、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流向圈内更加理想的乐土。随着圈内城市管理者之间磋商协调的增加,示范效应将发挥效果。那些先进的政府管理制度、服务方式迅速为合作/竞争对手所模仿和借鉴。通过相互之间的学习,有助于提高整个城市圈内政府行政管理艺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市场和制度条件的改进让城市圈发生“核聚变”,城市圈整体实力非常可观,辐射出强大的能量引领着整个区域经济迅速壮大。

  (五)文化趋同有利于形成文化优势

  由于城市经济圈由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若干城市组成,有着相似的文化底蕴,因而在观念、文化、风俗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正是这种一致性,有利于降低圈内各城市之间的交易成本,促成统一认识和行动,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大市场。我国长江三角洲在较强的江浙文化统领下,各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展现出无穷的发展潜力,中部武汉城市经济圈以荆楚文化为主导,也逐步形成统一的发展观念和行动规划。文化的发展水平能够体现区域城市圈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圈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习俗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往往铸就极其类似的文化品质、人文景观和城市精神,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培育出的“地缘经济”,一旦形成特色,组团发展,就将产生出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文化上的优势,最终将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

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冀经济圈。这三大城市经济圈,土地面积合计为90.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42%;人口为4.37亿,占全国34.23%;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628.92亿元,占全国的61.16%。因而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初步统计,仅2003年上半年,上述三大经济圈的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9.27%、68.47%和72.3%,真正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势地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鼓励东部有条件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此外,在我国其它地区,也已经或正在形成一些次一级城市经济圈,如中部以华中重镇武汉为核心的中部城市经济圈,西南以成都和重庆为龙头的城市经济圈,容纳东北诸多城市在内的东北城市经济圈,等等。甚至一些省内也提出建立城市经济圈的计划,如湖北提出建立以武汉为中心,辐射省内8个城市的武汉城市经济圈,且这一规划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城市经济圈在我国受到日益高涨的重视,各级政府都在积极规划和推进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建设。可以预见,将来我国将会形成以城市经济圈为代表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格局,城市经济圈将会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障碍因素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改革仍在进行,各方面体制和制度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经济圈内在机制的运转,制约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和发展正处于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今年中央政府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建设城市经济圈是实施这些战略规划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并尽力消除阻碍城市经济圈发展的因素,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使城市经济圈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从全国范围看,各大城市经济圈之间存在日益严重的恶性竞争,并存在市场分割重复建设等问题。各城市经济圈之间存在城市职能定位重复问题,例如北京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就与上海形成竞争,但中国不可能容纳北京、上海、香港三个国际金融中心。

  2、在城市圈内部,各地恶性竞争和各自为政问题更加突出,为获得极端竞争利益,很多地方存在倾销性招商行为,以超低地价招商引资。各城市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独立的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往往是以地方利益为中,因为城市经济圈内部缺乏一种利益分配与约束机制,即利益软约束。

  3、地方保护注意导致城市经济圈内存在市场分割、区域管理和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重复建设问题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核心城市辐射作用不强以及环境等问题。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制约了城市经济圈的发育和延伸。工业化进程的滞后和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建设不平衡,造成各城市之间的交流和联系不畅,不利于城市圈内力的发挥和扩展。

我国城市经济圈发展中的对策思考

  结合以上对影响我国城市经济圈的障碍因素的分析,要大力发展我国城市经济圈,发挥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值得重视。

  1、坚持产业优先原则。产业是城市经济的支撑,也是发展城市圈经济的核心。要重视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规模,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产业集中度和产业外向度,不断延伸中心城市产业链条。城市经济圈内其他城市则应按照产业链条延伸、产业相互依存和关联的要求,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积极发展与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协作配套、上下游配套的相关产业。同时,要注重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促进城市圈经济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避免因产业结构单一而造成恶性竞争。要通过城市经济圈内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特色产业的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的产业构架和板块经济,创建多层级经济网络体系。

  2、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全面开放的市场发展观。城市经济圈内各成员城市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利益出发,进一步开阔思路,注重区域性市场与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接轨,增强大开放、大市场观念,既开放区域内市场,又对区域外开放市场,从而在全国统一市场的大框架下,建设立足区域、面向国际国内的开放型市场。

  3、加强制度建设和政府规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根据各成员城市的基础条件,在区域范围内发展和培育物流、人才、劳动力、资金及信息资源等各类市场,建立健全市场网络。同时要营造良好规范市场秩序,制定措施,强化整治,真正消除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各城市地方职能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己任,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优质服务,合力营造有利于区域性城市圈经济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和执法环境。

  4、积极推进文化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圈内文化融合。在尊重各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现各成员城市文化的共性和相似点,通过兼容、融合,提炼出新的区域性文化品质,提升城市圈文化精神,营造先进文化发展的氛围。此外,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在城市圈经济中的领军和渗透作用,以崭新的文化形态扩大城市圈影响力,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创造精品名牌,加速实现文化与经济的交融。

  总之,城市经济圈的发展,不仅涉及经济的协作与发展,更涵盖了政治、文化、地理等各方面的因素,是一个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和协调的过程。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开始发力,城市经济圈的兴起和大力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因此,消除现存阻碍城市经济圈发展的不利因素,为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注释:① 学者们比较一致的意见是:首先,城市群应是一个地域概念:“在特定地域范围”(薛东前等,2000);“在一定的地缘经济范围内”(周玲强,2000); “若干基本单元构成的连续区域”(代合治,1998)。其次,城市群应有群体特征:“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等级规模的城市”(薛东前等,2000);“由若干个功能性质互补……所组成的城市网络群体”(周玲强,2000)。再次,城市群应有中心城市:“以一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薛东前等,2000);“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和依托”(周玲强,2000)。第四,城市群应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群区域应有较高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代合治,1998);城市群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周玲强,2000)。

本条目相关链接

  • 经济圈
  • 城市经济圈、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城市经济圈"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