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躺平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躺平族

  “躺平族”是以倡导简约的生活方式、运用戏谑的话语表达和展露矛盾的心态境遇为表征的青年亚文化新样态。[1]

  “躺平族”青年作为一个群体代称和生活理念,与拼搏努力争取成功相对,“躺平族”在各种压力面前选择逃避。相比奋斗的收获,他们更愿意过与世无争的生活,甚至一躺了之。[2]

躺平族的产生背景[2]

  “躺平族”的兴起也有着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一方面,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行业发展空间受限,竞争更加激烈,最终反映到个人层面工作和生活上的“内卷”上。另一方面,中国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为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选择创造了条件。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由此,那些思维活跃、不拘泥于传统的青年,自然会想到换一种轻松的生活方式——“躺平”。而与真正付诸行动在身体上躺平的人群相比,那些在岗位上早早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工作的精神躺平者可能也不在少数。

躺平族的具体表现[1]

  (一)简约的生活方式:低欲望心态与消费主义的抵抗式和解

  消费是内嵌于社会再生产链条中的重要环节,用于满足个体生存发展需要,而发轫于20世纪初的消费主义已经脱离消费的本义,变成追求和崇尚过度物质占有,追求消费愉悦感的社会思潮。这股思潮率先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兴盛起来,而后逐步蔓延到发展中国家并渗透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消费主义不断生产欲望,制造“虚假需要”,导致个体在不断努力填充欲望、满足“虚假需要”的过程中陷入“为消费而消费”的泥潭,既损耗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会加剧“物对人的统治”,造成深层次的不自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遵照人类价值体系中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以及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将人类需求划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五种类型。引起热议的《躺平即是正义》一文的撰写者在文章中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在两年没有稳定工作的前提下维持一种“自由”状态,纵然这种生活方式具有特殊性,但其投射出对欲望的节制和消费主义的抵抗却获得普遍性认同,因而受到大量网友追捧,推动“躺平学”风行一时。“躺平族”随之建构起一套“躺平生存指南”,倡导优先满足必要的生存发展需要,摈弃不合理的消费模式,以达到挣脱消费主义裹挟和回归朴素生活的目的。

  (二)戏谑的语言表达:互联网媒介下青年的话语狂欢

  “躺平”一词作为个体性的自我表达,激发青年参与话语叙事的热情,产生虚拟广场聚拢效应,持续吸引持有相同价值理念的青年关注,并在网络贴吧、微信群等平台建构社群组织,进行情绪宣泄与身份指认。“躺平族”创造了“只要躺的足够平,人生躺着也能赢”,“躺的足够快,就不会被资本主义割韭菜”等充满对现实调侃或讽刺的网络流行语并配以生动形象的表情包图像,运用“圈话”的形式表达身份并形成身份的区隔,掀起虚拟广场的话语狂欢。正如《光明日报》发文指出:“在物质相对丰裕的当下,人们可以有选择地放慢脚步,以相对舒适的工作方式换取足够的生活条件,或者依靠前期积累安逸度日。”[3]这场话语狂欢背后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成就为个体多元化生活方式创造的有利条件,使得个体能够突破传统结构单元的规制,以个体意愿或需求为标的,塑造自身的身份认同。

  (三)矛盾的心态境遇:青年“身躺而心不平”的真实写照

  “躺平族”不是天然形成的,相当一部分是遭受学业、工作等外部挫折之后产生较低的社会认同感,再加上社会对“躺平族”的批评指责,更加加剧其心理焦虑和畏惧,迫使其从现实社会的实践参与中退缩到私人空间领域,表达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疏离。虽然网络上声称要躺平的人此起彼伏,但现实中真正躺平的人却是极少数,大部分青年都属于“语言躺平族”或“暂时性躺平族”,一方面通过话语表达发出想要被理解、渴望被允许、期待被认可的信号,纾解心理和情绪压力;另一方面,“躺平族”选择阶段性地按下生活暂停键,留出空白期对学习、生活、工作进行反思,审度自身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重构人生的意义之维。“身躺而心不平”是当代青年矛盾纠结的心理状态,蕴含其既想掩盖自身在激励竞争中的行动力执行力缺失,又心怀对“活出自我”的价值追求。实质上,“躺平”作为媒介热词并不会对社会产生根本性冲击,因而在担心“躺平族”扩大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更应寻找消解青年奋斗动力的根源。

躺平族的理论诱因[1]

  (一)现代性经济社会高度内卷引发青年的行为对抗

  “内卷化”是学术界和公共网站上的热门关键词,用于表征一种社会或文化模式在发展到某种确定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種高级模式的现象,被广泛地运用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特定文化现象的出现往往根源于独特的经济社会发展境遇,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换挡降速和社会结构深度调整觸发的行业内卷和阶层内卷使得青年职业生态环境和个人上升空间表现出白热化与狭窄化。


  市场化经济催生的社会流动趋缓窄化青年的发展通道,造成青年自我流动感弱化。青年的上进心遭到反噬,认定自己无法实现向上流动,久而久之就会接受“丧文化”,形成“阶层跃迁”不畅的话语抵抗。在“努力不一定变好,不努力一定会变糟”的社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相信“草根逆袭”“咸鱼翻身”的“阶层跃迁”的奇迹幻想,产生奋斗的无意义感和荒谬感,在严峻的现实环境中选择成为“躺平族”。


  部分企业应对行业内卷制造的高压工作生态引起青年群体的职业倦怠。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经济组织,利益原则驱动部分企业创造出“鸡血文化”,采用有偿或无偿的方式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长,使得占据企业员工比例较大的青年长期超负荷工作。青年群体将这种工作模式概括为“996”“007”工作制并戏谑地将自己定义为“打工人”。此外,青年群体与父辈群体在职业诉求中呈现出差异性,前者更加关注稳定收入基础之上的自我价值感,这与通常企业多数岗位的重复性机械劳动相悖离,外在重负与内在不满的双重叠加下,部分青年将“躺平”作为新的自我排解方式。

  (二)学校教育体系多重矛盾诱发青年的价值迷茫

  在引人注目的教育成绩背后,却暴露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同程度缺失化、中高等职业教育“污名化”、高等教育学历贬值化与人才培养同质化的诸多矛盾,成为引发青年陷入迷茫困境、表征“躺平”行为的重要因素。

  一是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同程度缺失化制约青年生成完整的劳动教育轨迹。劳动教育作为身体“在场”的文化实践活动和精神解放的涵育过程的双重集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升学所制造的焦虑文化氛围中,劳动教育始终处于智识教育之下的边缘地位,具体表征为“理论上抽象存在,实际上虚化;理念上强调,实操上弱化;名义上强化,课时上简化;口头上重视,课程上淡化”。“躺平族”的出现反映出学校劳动教育不足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忽视劳动教育不利于青年在循序渐进的受教育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和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品质;另一方面,劳动是青年成长的必要途径,弱化劳动教育无益于发挥劳动教育在青年成长过程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是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污名化”制约一部分青年实现自我生成与价值确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教育地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调整,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日渐彰显。但在传统儒家文化“重道轻技”知识观和现代社会成员认定职业教育是“末流教育”价值观的歪曲下,“污名化”成为对职业教育偏见迎合的产物。实际上,职业院校中的不少学生在自身专业的学习中刻苦努力,认真钻研,希冀在未来职场中能拥有“一席之地”。然而,现实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污名化”造成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的青年很难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即便获得就业资格也会因学校“出身”而在职业晋升中层层受阻。困囿于学校歧视包袱的影响,职校毕业青年普遍感到无辜、无能与无助,日渐失去奋进的动力,要么选择退居小县城享受安逸生活,要么选择退出职场比拼,寻求平淡的生活方式,最终以“躺平”姿态宣告退出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增造成的学历贬值化和人才同质化加剧青年就业焦虑。高校是青年获取知识、增长才干、锻造本领的重要场所,高等教育目的是培养青年的专业本领,使其掌握赢得幸福生活的文化资本。高等教育受教育人数的攀升使得本科学历逐渐从以往的稀缺元素变为个体持有的必需品,原本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形成的社会竞争优势已不再明显,导致不少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忙于考取各类等级证书以加持就业资本。青年的就业难度逐渐增加,还招致社会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质量的负面评价,甚至一部分用人单位对青年形成“眼高手低”的认知或“大学生还不如专科生性价比高”的判定,挫伤青年积极性的同时使其陷入“读书无用论”的迷茫困境,“躺平”成为青年逃离接受高等教育却找不到好工作的迷茫困境的情绪出口。

  (三)温室型家庭教育机制触发青年的心理失落

  改革开放后,多样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文化思潮,错误的成才观和劳动观随之渗入一些家庭的教育观念。一些家长受“劳动贵贱论”影响,充满对青年成为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角色期待,在青年成长过程中常会以“不努力学习就去扫大街”“不好好学习就去工地搬砖”等错误言论进行引导,使得部分青年存在根深蒂固的“脑力劳动是高等岗位,体力劳动是低等岗位”的观念。事实上,青年群体面对的实际工作境遇常常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交织,由此繁重的工作对冲固有的观念,使得青年表现出“不堪重负”的无助心理而选择成为“躺平族”。

  通过微博、豆瓣、知乎的数据浏览不难发现“躺平族”的主要构成是90后和00后,这一群体享受着国家和平发展带来的安逸生活。他们在父辈创造的良好物质环境中被寄予过多的期望、照顾和爱护。造成部分青年在走入社会时只权衡个人利益得失,而不考虑公共利益增损,“躺平族”青年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青年因个体失意退出公共领域,漠视公共责任的举动。温室型家庭教育机制的后果还体现在青年群体容易出现疏离劳动、厌恶劳动、畏惧劳动的情绪,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遇到困难常以“社会的不公平”“工作环境的压抑”等外部因素作为放弃理由,不愿“向内求变”、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学习掌握新的技能。“躺平”映射出青年囿于现实困局无力挣脱的心理失落。由是观之,家庭教育模式的选择对青年成长具有本原性影响,良好家庭教育观念应当培养青年平等的劳动价值观和努力向上的奋斗观,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也是现代社会的立身之道。

躺平族的社会影响[2]

  “躺平族”显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多不利。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离不开青年的创造性贡献。相较于“未富先老”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促成的客观趋势,“未富先躺”这一现实问题带来的主观倾向同样需要引起我们警惕。关注“躺平族”,让“躺平族”愿意奋斗,对于面临转型发展任务的我国尤为必要。

  当然,这绝非要对“躺平族”进行批判与苛责。出于身心考量选择舒适生活理应得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选择慢节奏生活也需得到更多尊重。基于现实环境自主做出适合个人的生活选择,本身就是社会发展成就的一方面体现。引导“躺平族”奋斗,更多是需要从培育良好的工作  环境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取向角度出发,通过国家、社会和学校等各方共同努力,给予这些青年更多的关怀。

如何引导躺平族转变观念[1]

  (一)营造公平正义的发展环境,焕发青年奋斗活力

  一是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纾解青年就业紧张态势。

  二是畅通社会阶层流动空间,消除青年阶层跃升梗阻。

  三是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感,营造青年良好职业生态。

  (二)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青年全面成长

  一是促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贯通青年接受劳动教育的全过程。

  二是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赋予职校青年公平的就业机会。

  三是推动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增强青年的教育获得感。

  (三)构建良好的家庭教育机制,锻造青年奋斗品格

  一是发挥家长引导示范的作用,塑造青年奋斗观念。

  二是涵养勤劳致富的家风,端正青年价值取向

  三是充分发挥家庭功能,鼓励青年走出挫折困境。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1.3 张慧, 石路. "躺平族"的具象表征,理论诱因与引导理路[J]. 理论导刊, 2022(1):8.
  2. 2.0 2.1 2.2 汪星宇.引导“躺平族”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光明日报.2021.5.20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amyHuang,上任鹅陈.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躺平族"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