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职业教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

目录

什么是职业教育[1]

  职业教育是指按照社会上各种职业需要,对劳动者或预备劳动者开发智力,培训职业兴趣,培训拥有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能技巧人才的教育。在我国,有时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业务水平,以适应各种职业所需要的熟练劳动力专门人才。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一般指中等及中等以下的职业教育,而把系统地培养高等文化、科学、理论知识使之具有管理国家、社会和从事科学研究以及其他各行业、各部门工作的高级人才列入高等教育的范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教育中也逐步形成了高、中、初三个层次,并与普通教育相平行,当然,在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在培养方法上不尽相同。

  对职业教育的含义,国内外有不同的解释和规定。在国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只指培养工人及相应一级人员的学校。广义的观点认为,除此之外,还包括培养技术人员的学校,称为技术学校和技术教育。如原联邦德国的职业教育,包括高等教育专科以下,职业教育以上的各级各类高校。美国的技术教育专科教育,而职业教育包括技术教育和职业中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组织在使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名称时,技术教育是培养技术人员的学校,职业教育是指培养工人的学校。

  我国通常把专科学校列为高等教育的范围,而把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其他形式的就业前的职业培训,通称为职业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人们从事各种职业,都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而这种知识和技能,并不是人们生来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因此,在任何社会制度下,对劳动者进行一定的职业教育都是生产本身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现代化企业里,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劳动者技术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和迫切了。

职业教育的特点[2]

  一、职业教育总体的特点

  1.专业性。所谓专业性,是指职业教育是专业教育,或专门教育,是培养某一职业领域专业人才教育。这个特点主要是相对于普通基础教育而言的,基础教育没有专业性,而具有基础性,是为各行各业人才培养打基础。同时,虽然普通高等教育具有专业特点,但它的专业又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主要侧重培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和基础性的人才。只有职业教育,不论是初等、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培养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术工人、新型农民以及其他劳动者,与一线职业的对口性很强,偏重理论的应用、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2.区域性所谓区域性,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为区域办教育和依靠区域办教育。关于为区域办教育,是指其为特定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社会与教育的互动发展表明,教育的区域功能越来越重要,即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区域教育的联系更加紧密,其中,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经济功能已经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并且职业技术教育真正承担起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任,培养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针对岗位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就及专业方向,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

  关于依靠区域(社区)办教育,是指为更好到服务于区域,它必须充分利用区域(社区)教育资源,依托社区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办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职业学校教育是一种学校和社会密切结合的教育,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与。尤其要重视组建有企业人士参与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领导或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改革,修订培养计划,指导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并要选聘一定比例的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以加强技能、技术教育。学校也要积极与企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以便建立起与社会、企业联系紧密、沟通及时的技术教育训练体系。

  3.实用性所谓实用性,就是指职业教育强调实际训练,突出技能、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一般规律,就是要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要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不断培养第一线的各层次应用型人才。例如,美、德等发达国家的职业学校都特别重视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把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动手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美国社区学院学生的实习、实验和实践时间一般占总学分的三分之一左右,基本上每周都有一项实习。德国提出:在课堂上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在其职业教育“双元制”教学体系中,实践课和理论知识课比例为1:1,有的学校甚至已调整为1.3:0.7。总之,必须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必须考虑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训基地的融合,加大实践能力培养,要多给学生创造接触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企业生产环境,通过校内模拟训练和校外现场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企业的生产规律、工艺、设备和技术等。

  4.开放性所谓开放性,主要指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学时间等各方面注重灵活性,实施弹性教育。职业教育要强调在专业设置、课程编制教育管理等方面具备灵活性。职业教育的对象不仅是应届学生,同样还包括为转岗、换岗而继续学习的群体,可以说职业教育对象的差异性非常大,同时,他们对学习时间上的要求也是灵活多样的,必须安排白天、晚上、周末、假日等不同时段的教学,以便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上课时间。而具备灵活性、弹性特征的教育,就是解决差异性的重要措施。因此,提倡弹性化的学分制为职业教育教育赋予了新的力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趋势。

  5.生产性所谓生产性,就是指要强调实践教学与具体生产、生活具有很高程度的拟合度,给学生以良好的训练,甚至强调使学生进入工作世界,顶岗实习,经受实践锻炼,以便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学生所具有的技能、技术应该是他毕业后社会上同行业中仍急需的技能、技术。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变迁及更新,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特别是目前社会上技术发展更新更快,不重视这个问题,学生在校学习的技能、技术很快就会落伍。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要尽可能为实训基地配备最先进的设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学会和使用本行业较先进的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般是建立在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之上。而校内实训基地不可能像工厂、企业那样利用广阔的厂房和流水线,进行真正的生产,主要是注重生产内涵和流程上的仿真性。

  6.时代性所谓时代性,即关注时代变化,体现现代性,及时反映现代教育发展潮流和趋势。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及时关注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更新发展,及时在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做出积极地反映,这无疑使职业教育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等方面要比较明显地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及新工艺。同时,职业教育还必须关注现代教育理念,尤其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承担起培养现代人的责任,不仅仅关注人的生产功能,还应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发展的能力等加强培养。

  二、职业教育各环节所表现出的特点

  从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上看,它所具备的具体特点是:

  1.办学方针: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2.培养目标的特色:技能型、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主要特征体现在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强调学用结合,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现场等能力,强调对人员管理、设备运行等有更强的组织协调技术管理能力,强调要具备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相应本领,着重培养能适应本社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技术型专门人才,即主要从事成熟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

  3.教师类型的特色:双师型教师普通学校,尤其普通高等学校的师资往往强调教学与科研能力,强调深厚的理论知识和极强的科学探索能力,而对技术转化及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不高。职业教育的师资有自己的特色,往往强调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技术,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即师资以“双师型”为主。所谓的“双师型”教师,实质上是指教师既具备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普通学历证书),又必须掌握相当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企业或第一线工作经验)。在国外,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双师型”素养的高要求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德国,高职教师除了要求教师有较高理论水平(博士学位)之外,还特别重视教师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经历,包括有3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且教师大都要有两个职称,即工程师和教师。在奥地利,对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有很高的要求,除了要有相应的学历外,还要求他们有几年以上的行业(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其中不少教师是本行业的专家。

  4.专业设置:以“发展需求”为驱动一般而言,普通大学专业设置按学科分类而设,且强调宽泛性、融合性、稳定性和宏观性。而职业教育(高职)的专业设置却有自身特色,不是针对学科而是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职业岗位不像学科那么相对稳定,而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的。因此,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及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进一步讲,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强调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设置专业,强调社会需要“我”干什么,而不是“我”能干什么,即以“发展需求”为驱动:要针对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设置和调整专业。因此,专业设置应注意把握住市场需求特点,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状况搞好社会调查,并通过对详尽地占有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之后,再决定设置哪些专业。办职业教育要善于发现新的社会需求,新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新的专业。此外,专业设置也需考虑学校师资情况和设施情况(尤其双师型师资及实训基地情况)。

  5.课程的特色:以实践训练课为主。强调能力本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才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快,市场需要的是经过职业的基本训练的工作者,所以它要求职业的基本训练在学校完成。职业教育适应这种需要,按照职业岗位对应用能力的需要组织教学,基础知识以“必须、够用”为限,不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技术的熟练性和服务的规范性。这意味着,非常注重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甚至要求达到40%以上,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提倡在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而非学科本位。要求学生具有基本实践操作技能、专业技术与综合实践能力,尤其是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等,要满足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岗位的需求

  6.教学条件的特色:突出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要完成技能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任务,必须突出职业教育的“实用”、“实训”、“应用”等特点。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给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除了进行验证和探索的实验室之外,还要大力建设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训基地,加大实训力度,培养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强调针对性强、仿真性高、模拟性实、开放性大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好的技术教育学习环境。同时,要面向社会,依托行业、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好校外实训基地,培养技能、技术型人才。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实现教学方案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应依靠企业进行实训教学,同时,要努力使校内实训基地体现教育和企业运行特点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效益,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对外辐射、服务功能。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和质量要求决定的,是培养职业技术教育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校生存的一个根本条件。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企业与教育成功合作的一种典型模式,其中的“双元”分别指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进行二元培训,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操作,锻炼实践技能。产学结合,学校从而可以得到政策、经费、项目、科研的支持以及学生、教师实际训练场地的支持。因此,职业教育应该敞开校门,走向社会,密切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与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7.教学管理方面:柔性管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尤其在经济体制转型条件下,出现了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持续高涨,就业制度和形势发生了变化等新情况,学年制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客观要求。在当前,人们对教育活动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已达成共识,学分制的引进和创新,就是“人化”的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它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相对与学年制而言,学分制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学风;有利于学校充分挖掘办学潜力,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授质量;有利于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学生可暂时离校,以工养学等。可以说,学分制是当前高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选择。‘推行学分制,有利于职业教育形成开放、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

  从各国教育发展趋向看,实行大范围的全面学分制,以提供大量的课程和课程模块,开出符合不同需要和标准的课程,实行进出自由、弹性的学制和学程是职业教育最佳的教学运行模式。这样做既有利于适应社会需要,也适应学习者的个人需要。进一步分析,学分制的思想体现了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卢姆的著名论断——“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即学生学习成绩好坏并非决定于学习能力的高低,而是“在适当的学习条件下,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学校所教的知识”,适当的学习条件就是以学习时间多少为根本特点的。因此,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或机会,再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都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可以说,在学分制下,几乎没有学会、学不会的学生的区别,只有花少或花多时间学习的学生的区别。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学分制实施和推广,它必将为职业教育发展及更好地培养技术型人才提供切实的保障,而且职业教育生源的多样性和边缘化更需要这种以“柔性”管理见长的教学管理制度,从而使职业教育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职业教育的作用[1]

  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伟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职业教育是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重要结合部,与经济的联系最为紧密,它更直接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普通基础教育要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实行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流。要加速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培养素质优良的劳动技术大军,直接参加第一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切实的保障。

  (2)职业教育促进年轻一代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部门和新的劳动分工的出现,职业和劳动岗位的转换就会越加频繁,这就要求工人尽可能向多方面发展。恩格斯指出:“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和脑力能力的机会。”各种教育和训练能够使人逐步摆脱简单、重复、乏味而紧张的劳动,智力得到更充分的开发,体能得以健全发展,劳动技能多样化,更能适应劳动分工不断转换。

  (3)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职业教育是从原始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技能的培养训练直接衍化出来的,它与生产劳动有着更紧密、更直接的结合。职业教育的目的是直接培养能够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劳动和其他各种社会劳动的劳动者。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紧密地结合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劳动的实践,从社会的实际需要出发,使受教育者熟练地掌握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必须十分强调学与用的紧密结合,为用而学,理论知识要为实际应用服务。

  (4)职业教育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主要是看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不太丰富的大国,要发展经济,更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要依靠教育和培训,其中职业教育与培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把教育与培训提到一个战略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发展职业教育。

  (5)职业教育是通向就业的桥梁。职业教育可以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先培训后就业也是一条正确的方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一切从业人员,都要像汽车司机那样有证书才能上岗。为了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就业培训制度,使青年在就业前就能受到一定的基础知识、劳动技能、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职业技术教育能创造职业变换能力,可以适应职业变换和流动的趋势,使劳动者能够及时地按照社会的需要顶岗工作,从而获得适当的职业变换的能力。

  (6)职业教育有利于逐步消除劳动差别。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复杂劳动简单劳动之间仍然存在差别。加强职业教育,普通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是缩小这种劳动差别的重要手段之一。正如斯大林所说的:“不能否认,用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的办法,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对于我们是不能不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综合以上所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职业教育是一项有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的伟大事业。对我国当前的情况来说,更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紧迫任务。

职业教育的任务[1]

  职业教育是使每一个劳动者在就业前和就业后能受到所从事或将要从事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教育培训。它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职能

  (1)职业教育是国家智力开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劳动者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任务。

  (2)职业教育担负着培训大批中级和初级专业人才的任务,满足社会对中初级专业人才的需要,使中初级专业人才和高级专业人才保持合理的比例。

  (3)职业教育是实现劳动力资源平衡的一个杠杆。国家通过各类职业教育的发展,有计划地提高劳动人口的就业能力,提供就业的机会与条件,影响就业的方向,储备人才资源,实现资源平衡

  (4)对受教育者来说,接受职业教育一方面是实现就业和转业的手段,一方面是已就业者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以适应所从事的职业需要。

参考文献

  1. 1.0 1.1 1.2 董蕴琦.中国再就业工程指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04月.
  2. 李娟华,刘彦文,都丽萍.现代教育学教程.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7.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泡芙小姐,Dan,KAER,Tiffany,jane409,林巧玲,Mis铭,寒曦,Lin,苏青荇.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职业教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