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居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蛰居族指人处于狭小空间,不出社会、不上学、不上班,自我封闭地生活。此词源于日本,原文为“ひきこもり”或者“引き笼もり”(罗马字:Hikikomori),由“引き”(Hiki)和“笼もる”(Komoru)两部分组成,按字面解释分别为“退隐、抽离”和“隐蔽、社会退缩”。
日本卫生部把“蛰居(hikikomori)”定义为无身体疾病,超过半年不接触社会、不上学、不上班,不与外人交往,—个人躲在屋里上网、看电视、看书.打游戏等沉溺于虚拟世界、白我封闭的生活方式。投居族大部分与父母司住,完全依靠父母生活。蛰居是—种逃避问题、消极避世的行为表现。
日本内阁府对蛰居族的定义是几乎不走出自家和自己房间以及除满足爱好等以外不外出的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
日本政府2019年6月18日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2019年度《儿童与青年白皮书》。其中首次推出了在家闭门不出超过半年的“蛰居族”专题。
在日本,据称蛰居族人数超过100万,蛰居族中最高的蛰居纪录长达15年。这群被学者称为“失踪了的100万人口”的蛰居族占日本总人口的1%,其中80%是男性。对于他们,日本的学者分析认为,男人在社会上的压力太大,扛不住了,就采取了逃避手段。这类蛰居族的代表口号是“让压力见鬼去吧,我不喜欢它,我就是失败,这(蛰居)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2019年度《儿童与青年白皮书》公布日本40-64岁的蛰居族在日本全国范围估计有61.3万人。
日本蛰居族的存在原因分析[1]
(一)社会性原因
蛰居是富裕社会的产物。二次大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强国,快速的经济发展给日本带来丰富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传统意识的薄弱,他们不愿意重蹈父辈那种循规蹈矩的生活方式,他们希望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干自己想干的事,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所以相当一部分日本青年的业余生活比较贫乏,他们内心世界趋于封闭,从而缺乏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不少青少年染上了不少不良行为。色情行业、色情书刊和音像制品的泛滥,加之富裕的生活使青少年从小就养成了亨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生活作风。当个人的价值观跟家庭、社会发生冲窦时,他们丧失了目标,选择消倾的、逃避的方式来逃避问题,就蛰居家中。
( 二)敏感的民族习性
日本是一个嗳味、敏感的民族,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自觉回避与他人不同行动的倾向。当他们做了错事或产生坏影响无法挽回时,内心便会产生—种耻辱感。耻感造就了日本人极端的自尊心,使他们对外来的嘲笑和批评极为敏感,哪怕是徼小的或善意的批评也会被认为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受到嘲笑的日本人要么是化嘲笑为动力,不断自我完善,以此来消除外来的嘲弄;要么是在恕恨里自我折磨或折磨他人。如此一来,这种敏感的自尊心在客观上导致“崇尚暴力”价值观的泛滥。平日在现实压力下产生的耻辱感在迫害和折磨他人的过程中得到转移和发泄。因此绝太多数日本人都可能或多或少的具有受虐–施虐倾向。更使得日本人在过分担优被人抛弃和被人指责时压抑自己。所以,在残酷的竞争下、在高压的社会压力下、当成功的期待遭遇现实的挫折时,日本人总认为周围有双无形的眼睛在注视着他们,在嘲笑着他们,所以日本人又发展出了蛰居的生活方式来调节自己紧张的神经。
(三)家庭方面的原因
日本传统的观念是努力学习,考上名牌大学,进入—流企业,从而获得稳定的收人和较高的社会地位。在日本,家庭妇女是被当作一种职业来看待的,除了料理家务﹐家庭主妇的另一职责便是教育孩子。许多年轻的日本母亲大学毕业后不要工作﹐心甘情愿地专职照料孩子,操持家务。家长们全身心的付出,希望孩子们能尊重自己并希望孩子能实现自己期待的社会角色,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一切给了小孩沉重的心理负担。当小孩成绩不好、人生路上受挫时,就会觉得愧疚家人、内心惶恐。当工作不如意时.又害怕父母失落,就开始压抑自己,逃避学习、工作,他们就选择了蛰居方式来逃避问题。同时,国家富裕,日本的社会保险制度非常充实。日本有着丰厚的社会保险制度。除了国民健康保险之外,还有失业保险、劳灾保险、介护保险等等。在日本,无论生老病死,人生的重大转折点都有国家的支持。
( 四)个人自我调整能力
在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日本社会,年功序列和终身雇佣制度奔溃,日本社会压力很大。加上日本经济又不景气,许多日本男性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当成功的期待遭遇现实的挫折时,他们对社会产生深层恐惧,他们内心遭受折磨,他们想要走出家门但是他们又对社会和父母愤怒,对现状悲衰,对将来恐惧,对那些正常人嫉妒,就变得愈发孤僻。当出现这种心理问题时,他们没能及时、勇敢的、积极的、有力的调整自己的心理障碍,他们选择蛰居来逃避问题。
〔五)电脑、互联网的影响
很多的日本蛰居族、在家中或者有网络的空间自行工作,也无需和现实中的人进行更多的沟通,所有的一切都以网络为主。互联网与现代人的生活融合在一起,这些蛰居族每天就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加上互联网购物的便利性,在家也能满足所有的生活条件,他们的很多日常用品、日常消费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所以这样更加剧了蛰居族对现实社会的逃避。
蛰居族的生活及特征[2]
实际上,蛰居者的生活状态也因人而异。从蛰居程度上来看,一种是完全闭居在家里或房间内,是空间和人际关系上的双重蛰居。21岁的加藤智(化名)从高一暑假开始一直将自己关在卧室里,四年内一次也不曾外出,与父母也不见面。像加藤智这种完全闭居者虽然所占比率低(官方调查数据为约占4%),但也不容忽视。他们的生活空间基本局限在卧室,在自己房间内单独吃饭,去卫生间也要尽量避开与家人见面,多选择在家人外出或者已经入睡后。有想要的东西也是写在纸上让家人购买。这种类型的蛰居者基本上断绝了与家人及外界的接触,处于自我封闭的隔绝状态中。
另一种是能够外出,但活动范围有限,且几乎不涉及人际关系的蛰居。白天是令他们更加痛苦的时间,因为人们都在忙碌地学习工作,这无疑会给蛰居者带来更大的不安感和劣等感。因此他们白天一般不外出,便偶尔去书店看书,也选择不会遇到熟人的偏僻书店。他们多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出来活动,去便利店购物等。这种逃避式的生活方式不利于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加重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危机。
从性别上看,蛰居族以男性为主,所占比例约为60~80%。这与日本社会文化中的男性角色定位有关。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角色分工使得男性的社会角色要远远高于家庭角色,
出人头地、养家糊口成为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和压力。正是由于社会和家庭对男女的期望值和定位的差异,导致父母、亲友及社会习惯都强调男孩的自立,从而给男性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从教育程度上看,蛰居族中有60 ~ 90%的人具有“不登校”经历。“不登校”是描述小学和初中生拒绝上学(疾病或经济原因除外)的专有词汇。蛰居成为一些不登校者逃避学业和社会竞争的生活方式。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上学、获取学历、谋求好工作是正常的生活轨迹。长期不登校或退学的孩子,在重视学历的日本社会中是很难找到稳定工作的,而富有的家庭条件又允许他们待在家里不去工作。此外,蛰居也是不登校孩子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自我防卫手段。这些被同龄人远远抛在后面的青少年为了躲避周围人的目光,回避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逐渐自我逃避于狭小的空间内。
从年龄看,长期、年长蛰居者增多。蛰居时间不断延长,蛰居者的年龄也随之增长。有人数年或数十年蛰居,甚至出现了60岁以上的投居者。民间援助机构负责人奥山雅久曾接触到一名53岁的男性,在自己房间内蛰居长达30多年。2013年山形县一项调查显示,蛰居者中约45%在40岁以上,蛰居时间五年以上者约占51%,10年以上者也达约33%。2014年岛根县调查表明,10年以上的蛰居者所占比率达到34%。40多岁的蛰居者最多,且40岁以上的中高年蛰居者已经超过半数,所占比率为53%。山形县和岛根县的调查表明,约半数的蛰居者年龄超过了40岁。长期的蛰居生活不仅使蛰居者出现高龄化现象,还有可能出现智力和能力的退化,进一步加大了蛰居问题的解决难度。高龄蛰居者最大的担心是父母逝去后自己的生存问题。
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大都市里,也存在这样的一群人。如果仔细观察,你甚至会发现自己身边就有这样喜欢蛰居在家的朋友。与西方社会的蛰居族相比,他们选择逃离社会、蛰居在家的情况比较复杂。近日,记者通过网络和电话走进我们身边的蛰居人群,探访他们的蛰居状态以及蛰居背后的故事。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宁肯独自上网、看电视或读书看报,也不愿意外出工作,以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存在的一个族群———蛰居族。
“颓废、孤僻、拒绝沟通……没工作意欲,依靠家人的接济而生活,更严重者,断绝与外界联系。”在他们的心目中,最重要的不是是否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是可以通过“闭门不出”,来解脱心理上对于社交的恐惧感受。
工作难找、生存压力大是这类人群出现的主要原因,面对压力,一部分人被激发出了生存能力潜能,但也不可避免让一部分人出现不适应,因“边界感”模糊而出现烦恼,甚至哀伤、痛苦,这些感受又驱使人产生很强的焦虑感,潜意识地回避压力、逃避复杂的社交。
以前并没有给自己生活下一个定义,看到这个才发现自己已差不多是这类人,不说全部但也是大半个身子踏入进拉这个族群,过着异样的生活。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有个网上感觉就已是最大的享受,不愿去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不愿为生计去奔波劳累,把自己关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中,对任何事情都失去热情,只想享受着这份安逸。不知不觉这样的生活已伴随我半年之久,每每想改变下自己,但总是三分热,才发现这种想法已在心中深深埋下,我已爱上了蛰居生活,人生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转变,成为了社会的边缘人。
一:家里蹲自然得在家里面呆着,害怕接触外面的世界,往往没有朋友。
二:无业游民有朋友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所以,不会总在家里呆着。
其实本质上来说心态不一样家里蹲已经不具备正常与人交往的心态了,而无业游民属于正常人,只不过暂时在家一段时间不上班或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要想走出去,无业游民因为心态上的优势,因此变得更容易些。
对蛰居族现象的建议[3]
1.青少年的自身努力
首先,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因而青年要确立人生目标,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健全人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其次,青少年要积极与外界沟通,人是倾向于群居的,纵使有过与外界隔绝的意念,但因不是常态,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群中。若长期离群索居,不与任何人交往,越发会丧失信心并受到外界排斥。因此,青少年要主动地与他人、外界交流和沟通,发挥自身的特长,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一方面,青少年要认识自我价值,学会自我肯定。隐蔽青年“隐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出身社会低下阶层,被社会排斥,因而隐蔽青年缺乏对自我的肯定。事实上,多数青少年有自己的特长,他们掌握电脑知识,擅长摄影,善于写别人在网上轻通等。隐蔽青年要通过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自我认识、自我肯定,最终重塑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青少年还应培养自己的替代活动,比如参加社会各类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听音乐唱歌等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日常生活中快乐的事越多,就越不会怀念一个人的精彩。持之以恒,就能逐步回归社会,走出隐蔽。
2.家长重视亲子交流
亲子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与亲情基础上的父子与母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亲子关系建立在父母与子女良好—通的基础上,而沟通的基础就是父母对子女要做好尽职尽责的关爱、教育与引导,从思想到行动上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心,培养子女独立的人格。沟通与交流是建立在平等思想前提下的感情交流,父母长期对子女良好生活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子女生理与心理发展变化的关注、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养成教导等,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建立在这种良好沟通基础上的亲子关系,会将青少年心理等诸多问题消解于无形之中。同时隐蔽具有以下先兆:1)开始不喜欢外出;(2)减少、害怕、拒绝与人交谈;(3)对身边的人和事逐渐不关心,甚至不闻不问;(4)不想上学、不想工作,对以往感兴趣的事也提不起劲; 5)情绪低落及不稳定;(6沉迷打游戏,日夜颠倒。作为与青少年接触最为长久与密切的交母,应该关注青少年的生活,及时引导,从而避免、预防和解决隐蔽青年问题。
3.社会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
隐蔽青年长期离群索居,不愿与人交往,很可能是在外受到排挤,或者严重缺乏自信心,急需家人和社会的关心。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要及时了解隐蔽青年的具体情况,进行家访、面谈等活动。首先要取得隐蔽青年及其家长的信任,通过交流及对话,发现隐蔽青年的经验和故事以及其背后的知识、技巧、价值、信念及原则等;同时消除隐蔽青年家长的面子因素,以积极的态度引导青少年走出隐蔽。其次要有耐心,从bill的个案中可以看出大多数隐蔽青年存在隐蔽后越困越久、越久就越不想出去的问题。同时隐蔽青年对教育者和社会工作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抵触情绪,因此,必须要有充足的耐心,逐步去引导和教育隐蔽青年,使其走出隐蔽。再次,要消除社会上对隐蔽青年的认识误区,如误以为处于隐蔽状况的青年不从事任何活动,认为隐蔽青年缺乏正面的个人素质和价值等,以宽容的心态接纳隐蔽青年重返社会,鼓励他们开始新的生活。
由于蛰居一族的增加所带来的劳动力不足,消耗国家福利等问题越来越严峻,各国也积极地采取政策来帮助蛰居族学习技能重回社会。
其中日本对于蛰居族尤为重视,所制定的帮助蛰居族一族的体系也尤为完善——日本政府针对“冰河期世代”采取了就职支援对策。政府尝试制定支援体制,让再就业服务中心、大学、职业培训机构和经济团体全部参与进来。
一些自治体的支援政策重点也从就职转向了为“蛰居族”打造容身之地。在北海道札幌市,NPO法人“Letter Post Friend Consultation network”受市政府委托,从2018年6月开始每月举办一次“蛰居族”聚会。
很多工作人员都是曾经有过蛰居经历的人,以当事者的视角来倾听参加者的烦恼。人们在这里一起打扑克、聊天、下棋,慢慢地往外迈出一小步。
专门为“蛰居族”设立的公寓。进入公寓的人首先要上交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也不可以玩游戏。
他们需要做一些关于慈善,或者公司安排的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目前,该公司已经帮助了超过三千多名”蛰居族“的人们重返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除了外在的帮持,从蛰居者自身出发的改变也同样重要。自律、乐观情绪、提升自我认同感都有助于蛰居者重燃对于生活的热情。
一处温馨整洁、四周围绕着美景的住处就能够有效提升人的幸福感,帮助蛰居者感受除了“封闭”“压抑”以外的,生活的美好之处。
蛰居族真可怜,但我几乎算这类人了,算起来也有十几年很少出门了,特别是自从女儿生病后。不过我的情况在好转,人际交往虽然还不能带给我快乐,但已经不很反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