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学校教育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学校教育[1]

  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系统影响活动。。

学校教育的产生[2]

  学校教育是狭义的专门的教育。只有当学校教育形成一种独立的形态后,教育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学校教育的产生具有下述政治、社会条件:

  1.阶级的分化

  生产力的提高、私有财产的积累,分化出一些不需要用体力而需要用脑力奴役人的受教育对象;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后,统治者需要用宗教、文化、礼教向被统治者进行灌输以巩固统治,奴化被统治者。

  2.专门的需求

  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剩余财产的增加,在劳动和生产基础上产生的音乐、文字、礼教成为一部分有闲阶层的需求,这些阶层希望以知识的定向积累来强化这种需求。

  3.空间的固定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替代渔猎和游牧生产方式,出现了农业文明,人类从分散不固定的居住形式转向相对集中的定居形式。而农业文明的产生为学校的创办提供了可能。

  4.时间的限定

  当教育从原始的终身随意教育状态转化为只对某一年龄阶段的受教育对象进行限定时间的教育后,产生了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的产生与文字的产生有直接关系,几乎所有的教育史书都认为:文字的产生是学校萌生的直接条件。

  中国、埃及、苏美尔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早产生文字的国家和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诞生学校的国家。但惟有中国,自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基本处于朝代相传的稳定发展之中,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如延绵长河一直流传至今,中国的学校也是

  从古至今稳步发展的。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教”与“学”的字形,印证了在2200年前,教、学已成为一项专门的活动

  从学校的“校”字来说,“校”字从“木”从“交”。据考证,“古代交声多含有教的意思”,所以,“校为教育机构”。《周礼·夏宫》有“六厩成校”之说。校的早期功能,大概与养有战马的军营有关。人类社会自产生阶级后,就不断发生战争,强调以武力战胜对方。而要有效诉诸武力,交战双方就必须注重向兵士传授、演练军事技能以增强战斗力,“校者,教也”,因此萌芽状态的“校”当是传习军事知识之所。

  夏、商、西周,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创始时期。

  夏代以武力开国立国,为了巩固政权,熟悉武艺是必要的。此时,弓箭的发明成了人类早期生活的“高科技”。“崇射”成为时尚和社会地位高低的条件。为提高射艺,统治者辟场设教。夏代教育的特征是“以射造士”。

  夏代的学校名称有“校”、“序”、“庠”。由于夏代重武的国策,所以习射的“序”是夏代的主要学校。汉代学者郑玄认为,东序,东校,亦大学,在国中天宫之东;西序,虞庠,亦小学也,西序在西郊。于此分析,夏代学校的功能和地位是不同的。

  商代教育的特征是“以乐造士”。商代在以武力征服夏朝后,注重在意识形态方面建立起一套神教政治体系,把有利于统治者巩固政权、奴化百姓的上帝、天命、鬼神等宗教迷信加以宣扬和传播。《礼记》有商朝“率民以事神”的记载。从殷墟甲骨文内容看,大多为占卜封禅文字,这是商代重神的证据。由于祭祀和占卜活动有一定的格式和知识,并要借助于歌舞手段以渲染气氛,所以商代培养了一批艺有专能的巫师祭师,于是便产生“以乐造士”的教育。

  商代学校的名称有“序”、“瞽宗”,还有“左学”、“右学”和“大学”。“瞽”,本义为眼瞎。据考证,巫师均为盲人。从三星堆出土的大铜人文物看,大铜人的身份为巫师,大铜人显著的特征是巨大的瞳目,即夸张了的瞎眼。盲人对音律的感受能力较强,吻合“以乐造士”之说。而商代的“大学”,据考证是与神学有关的教育机构。

  商代的学校已实施分类教育,以学习音乐(瞽宗)和学习军事知识(序)为专项内容;有专任教师,一般由官吏兼任;施教活动开始拥有固定的场所;学校教育有识字、刻字和阅读教学的内容。

  周代教育的特征是“以礼造士”。周代推翻了商代后,注重文治和武功,将文治的核心由重神变为尊礼。在不排斥对天神的祭祀外,强调以“尊礼重施”、宣扬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来加强统治。社会规范借助伦理观念来约束人心;道德规范借助音乐教化来陶冶人格。

  周礼的核心是宗法制。周代统治者确立“尊尊”、“亲亲”等道德伦常体系,建立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和长幼有序的等级分明的道德礼教,从而从周开始,形成了我国绵延数千年的重德轻智的教育传统。

  周代学校的设置和架构已初具,并形成学制雏形。其学制架构强调“术有序”,以地域上下分,有设于京城由中央政府办的“国学”,设于地方由地方政府办的“方学”。以受教育程度和纵向级别分,有初等教育性质的“小学”,中等教育性质的“辟雍”,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

学校教育的特点[3]

  (一)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和组织性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统治阶级或者统治集团的操纵和控制下,以培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人才为目的。学校教育有特定的教育目的,有明确的教育方向。同时,学校教育也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有自己的组织机构相关的职能部门,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与其他教育形态相比较而言,这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较强的可控性

  学校教育是在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依据统治阶级的要求,以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系统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教育者是在正规的师范院校中受过专业训练的、具备一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专业人员。因此,教育对象和教育者都具有很强的可控性。此外,学校教育具有社会性,学校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必然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学校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的积极影响,同时对社会的消极影响加以控制,从而净化教育环境,突出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和正面性。

  (三)教育的专业性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承担的,其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学校中的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由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不仅有自己专门的管理机构,诸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来保证学校教育朝着良性的方向运转,而且还有政府教育部门来管理、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它们共同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在学校中,为了搞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对教师及其相关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

  (四)教育内容的主体复合性

  从学校教育中的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具有特殊复杂性,我们把它称为教育主客体的复合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校教育内容被两个处于不同地位而又密切联系的主体共同利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虽然对教育内容是已知的,但他还必须从教的角度,即从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并促进学生成长的角度来重新研究、掌握和运用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学生对教育内容是未知的或者知之不多、知之不系统的,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是为了认识世界,促进自己的成长。因此,学校教育内容的组成与结构必须考虑教与学两方面的可能与需要。另一方面,学校教育的内容在教与学这两种活动中,分别与学生、教师组成复合客体。在教的过程中,教师把教育内容与学生都首先作为认识对象来处理,两者构成复合客体。而后,教师又把学生作为实施对象,把内容作为中介,开展教的工作;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则把教育内容与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对象,他们又构成了一组复合客体。这一特点反映了教育内容与教育中两个主体的不同相互关系。

  (五)教育时空的集中性和效率性

  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接受学校教育集中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其成长的关键时期主要是在学校中度过。同时,学校、班级也都被限定在一定的时空之中。通过学校对入学者的考试选择,把入学者分类别、分层次集中到各级各类学校中,接受一定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在学校教育中,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都立足于浓缩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精华,教师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引导受教育者在相对短的时间里高效率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一定的道德观念,从而使学校教育表现出较之于非正规教育的高效率。

学校教育的弊端

  学校教育的弊端给年轻一代带来以下不良影响:一是感觉钝化。教育目标的偏狭、教育内容的繁难、学业竞争的激烈,迫使学生每天想着学习、考试、分数、名次,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不是无暇他顾就是熟视无睹。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令他们对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无动于衷,进而造成感觉的麻木与钝化。二是疾病增多。疾病主要是由心理的失衡、锻炼的减少和活动的单调引发的。面对学习与升学的巨大压力,学生往往感到紧张、压抑甚至恐惧,进而引发失眠、头痛、焦虑、抑郁、免疫力下降等功能性、器质性疾病。专家所发现的“感觉综合失调症”、“注意力缺乏综合症”等稀奇古怪的病症,也与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有着直接的关联。三是人格扭曲。我们的教育一向声称是培养人的,但事实上,在由机械操练、强行灌输所构筑起来的教育模式里,学生原本鲜活可爱的人格被割裂、被剥蚀,风格迥异的个性被忽视、被压抑,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成为这种模式的必然结果。这些情况,加上独生子女的日益普遍,这样在学生中间,就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孤僻、自私、自闭、自傲、自卑、消沉、怯懦、情感冷漠、言行过激、意志脆弱、性别倒错等人格的扭曲和不健全。四是能力不强。教育本来是要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使人们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均衡、和谐、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教育却畸型发展了学生的部分能力,而置其他许多能力于不顾。且不说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自制能力、生存适应能力等相对较差,就是与学习有关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也未得到有效的培养。我们教育出来的许多学生,已逐渐成为不会生活、没有激情、不会创造的一代人。

参考文献

  1. 苏春景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8.
  2. 李杰编著.科学教育发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11.
  3. 柳海民主编.现代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学校教育"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