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群体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群体效应(Population Effect)

目录

什么是群体效应

  群体效应是指个体形成群体之后,通过群体对个体约束和指导,群体中个体之间的作用,就会使群体中的一群人,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群体效应主要包括

  群体效应一个工作群体,既可以产生1+1=3的工作成果,也可以产生1+l=1的工作成果。群体的工作成果如何,与群体成员的工作行为有直接的关系。与此同时,群体对成员的行为也会产生制约、影响和改变的作用。群体对成员的影响和改变作用概括起来有五种效应:社会助长效应社会致弱效应社会惰化效应社会趋同效应从众效应

  1.社会助长效应

  社会助长效应是指群体对成员有促进、提高效率的效应。群体活动中成员的行为是在一定的群体氛围中进行的,个体一旦意识到这种行为涉及到群体的评价、监督和鼓励等因素,在竞争意识和成就需要的激发下,会调动自身的热情度、积极性和聪明才智,尽力完成任务,希望得到群体的肯定、赞扬和尊重。

  2.社会致弱效应

  群体对个体的行为能带来积极的效应的同时,也会带来消极的效应,也就是社会致弱效应。社会致弱效应是指群体成员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妨碍自身能力的发挥,降低工作效率。一般来说,当竞争氛围强烈,压力太大,工作难度过高时,社会致弱效应会较为明显。例如,有些运动员在小型比赛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一参加大型的比赛,比如奥林匹克比赛就频频失手,最终失败而归。

  群体对成员所起的效应是社会助长效应还是社会致弱效应,主要受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个体对活动的熟练程度的影响。

  (1)个体的心理特征。社会助长效应容易对自信、开朗、外向、心理成熟的人起效应;自卑、孤僻、内向的人容易受到社会致弱效应的影响。

  (2)个体对活动的熟练程度。个体对活动越熟练,在群体的环境中越容易表现得出色;如果对活动越生疏,越容易出差错。

  3.社会惰化效应

  社会惰化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中的工作成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那么好的一种倾向。正如一首歌所唱的“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说明在人多的情况下,成员会出现相互扯皮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1+1=1的现象。在组织中,群体对成员产生这种社会惰化效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制度体现出不公平。“大锅饭”式的管理最容易对组织成员产生社会惰化效应。成员在这种制度下付出多少都不会影响自己收入比别人多或少,而且又总认为别人是懒惰的、不尽责的,因此就会减少自己的努力,以免别人占太多的便宜,所以就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后果。

  (2)职责不清。当组织中的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时,最容易出现扯皮现象。因为职责不清会导致群体活动的产出与个体的投入之间关系不明的结果,也即是个体意识到自己的贡献无法衡量,感觉不到成就感,个体也会降低个人的努力程度。管理者要避免群体对员工产生这种效应,就必须将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明朗化、合理化,并且制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绩效评估制度。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瑞格尔曼(Ringelmann)在拉绳实验中,验证个人绩效之和与群体绩效的关系是否相等,也即3个人一起拉绳的拉力是否是1个人单独拉绳的3倍,8个人一起拉绳的拉力是否是1个人单独拉绳的8倍。实验结果是3人群体的拉力只是1个人拉力的2.5倍,8人群体的拉力还不到1人拉力的4倍。

  4.社会趋同效应

  社会趋同效应也称社会标准化倾向,指群体成员在群体规范的效应下,缩短差距,而趋向于相同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倾向。产生这种效应的原因,首先是个体在群体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损害时,将注意力转移到群体规范和标准上,以免触犯群体规范的条文而受到惩罚;其次与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效应、相互感染、盲目跟从有关;最后是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群体成员之所以要加人某一群体,如我们前面所讲,个体在群体中还寻求归属和爱的满足,如果某个成员的行为与其他成员有太大的差别,会受到其他成员的孤立、被排斥,这样个体无法体验到归属感和友情。基于这几个原因,群体成员会尽量将个人的行为变得大众化。

  5.从众效应

  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观点,在意见和行为上保持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致的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在1951年进行的实验。阿希把被试者编成多个小群体坐在教室里,要求对实验者手中的两张卡片上的直线的长短进行比较,并将答案大声说出。一张卡片上画有一条直线,另一张卡片上画有三条长短不一的直线,如图所示。左边卡片中直线B与右边卡片中直线O一样长。从图示可以看出,左边的三条直线之间的长度差别十分明显,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独立判断失误的概率不会超过1%。

  Image:图阿希实验所用卡片图示.jpg

  但是,阿希感兴趣的是如果各小组的其他成员在一开始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最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阿希在每一组中只安排一个不知内情的被试者,其他六位都是他的助手。回答的顺序也是事先安排好,那位不知内情的被试者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回答,而他的助手都先故意作出错误的回答。实验先进行两套类似的练习,所有的被试者都给出正确的答案。进人上述这个练习时,前面的六个人都给出一个明显的错误答案——都说图4—1中直线C的长度与直线O一样长。最后轮到那位不知内情的被试者回答,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公开说出与群体中其他成员不同的答案,还是为了与群体中其他成员保持一致,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是错误的答案呢?经过多次试验,结果有35%的被试者顺从其他成员的意见,作出错误的判断。

  从众效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依赖性强的人容易从众;独立性强的人则不太容易从众。

  (2)个体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的判断抱有怀疑,随声附和以求心安。(3)受到情境因素的影响。面临的问题可能难度过高,把握不大;或是过于简单,使之大意。

  (4)个体相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在群体压力下,怕受到排斥而随大流。

  (5)个体缺乏责任感,看风使舵。

  (6)群体若凝聚力强、权威性高,个体对群体有一定的依赖性,认为群体的意见价值较高。

  (7)在鼓励言论自由和独立的社会环境中,从众效应较为不明显;而在个人自由和自主性得不到尊重的社会环境中,从众效应容易产生。

  从众效应会随着环境的不同,对组织管理既可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管理者可以通过营造一个高凝力的氛围,利用从众效应来改变员工的错误的观点和行为。例如,在一家纪律严明、向心力强的企业,原来纪律性较差的毕业生进入这样的企业后,由于从众原因,会受到群体的感染而变得积极。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从众效应的影响,员工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保持与他人的行为或意见一致,降低工效。例如,在计件工资的制度下,员工害怕产量的提高会使管理者改变现行的工资制度或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或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所以都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就算自己有能力提高效率,但因群体的压力,因而从众。

群体效应案例分析

案例一:消费预期的群体效应分析[1]

消费预期是消费主体在对市场和经济状况做出判断情况下的消费倾向,当消费主体在预期市场活跃、收入增长、价格上扬等的情况下,其消费具有冲动倾向。

  反之则购买力大幅下降。无论是过去两年的供需两旺,还是现在需求不足,这些都只是表象,没有改变的是,潜在需求量没有改变,市场供应量也没有大幅度增长;改变的是消费预期,消费预期使得实际购买量大副下降,而市场供应量却还在增加,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当一个人外出时,可能会避免不必要的开销,但当一群人一起坐火车的时候,消费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通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花费,这就是消费预期的群体效应。

  一、消费预期的群体效应原因
  (一)消费预期的盲目性

  由于信息不对称,争先恐后的群体效应造成了,股市财富效应刺激了消费的空前高涨,带动经济每年增长约一个多百分点。前两年,房价上涨看似是供不应求,实则是消费预期过旺。当时,股价连续两年的疯狂上涨,使得城市居民由无产阶级变成了中产阶级,个人的金融资产翻番增长。与此同时,GDP连续四、五年以两位数增长,房价也跟着上涨。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刺激下,在个人预期收入比较乐观的影响下,两者相互助推,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二手房市场也空前火爆。这时,许多有房人回头审视自己的老房子,发现非常值钱了。实物资产加上金融资产,许多城市中的中产阶级发现自己已经是百万富翁了。于是,很多人出租或卖掉老房子,也有人投入到已经浩浩荡荡的置业大军中。与此同时,在需求旺盛的刺激下,开发商的投资信心也空前乐观,在加上一些经济学家鼓吹奥运会、世博会影响,便出现了“面粉比面包还贵”的诸多地王现象。一旦消费预期盲目加入其中,便在中国大地上上演了一场“个人资产快速增长→收入预期乐观→超前消费→投资预期高涨”的喜剧大片。我有一位单亲母亲朋友,全家月收入不过5,000元,有一套10年房龄、接近50㎡的住房。2009年,这位朋友核算了一下,所住的这套房子市价值40多万元,再加上10多年的存款十几万元,已经有50多万的资产了。于是,这位朋友找我商量,是不是卖掉旧房子,买套大房子。按照现在昆明现在5,000元/m2的房价,60万元买套120m2的房子,一家两人都可以住进去,还可以有一间客房兼书房。首付18万,月供接近四千元,每月收入五千扣除月供仅剩1,000元,建议还是不要买,更不要负债买房子。最终,朋友听从了我的意见。但这件事至今让我思考,甚至后怕。一个收入中低的普通家庭,竟然也动了买商品房的想法。我相信在中国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进城的个体农民工和很多很多在父母资助下的大学毕业生,都先后加入了置业大军,至少都被撩拨起了置业的兴趣,产生了尽快置业的想法。这就是“个人资产快速增长→收入预期乐观→超前消费→投资预期高涨”的循环结果。

  (二)消费预期的年轻化

  目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一切社会经济变革效应的最终承受者。随着社会经济改革在我国的不断深化,相对于改革前,我国家庭的结构发生了不小的转变。可见家庭规模变小是家庭现代化所必经的过程,也是现代家庭新的特色。从1982年与1990年的人口普查中,夫妇与子女一起居住的核心家庭户,即二代户在所有家庭户类型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为65.77%。城市和农村中以孩子为中心来安排家庭主要收支成为消费趋势,这决定了消费预期的年轻化。

  孩子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家长的迁就与社会大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又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及前卫的消费观念,盲目攀比风在周围随处可见。

  一位姓王的家长反映,他的女儿今年才16岁,读高中二年级。这个学期开学前,女儿要求他购买一款新上市的耐克运动鞋,还有一部高端拍照手机,问及女儿消费这些名牌的心理动机时,女儿告知这些乃是生活必需品,可以增强自信、提高自身形象,获得别人的尊重。

  通过随机调查了一些学生,只要提及张柏芝、范冰冰、王力宏等明星,便有一大群学生围聚畅谈,并表示有明星代言的广告看后印象深刻,对这类产品认同率甚高,他们几乎都会买自己偶象代言的产品。有部分学生表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逛街时见到好玩的东西,不作考虑就买下,全凭自己一时冲动。

  而在大学校园中,每个学生每月需消费600元?钱都花在哪了?除了吃饭需要花销外,多半的零用钱都用在手机费、购买新衣服等其他费用上。“赶时髦、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这些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现象主要是学生们缺少正确消费的观念,从众盲目消费,从小没有理财的概念导致的。

  (三)消费预期的超前化

  “先消费后还款,手头更宽裕。”时下,不少市民渐渐接受了超前消费的方式。无论是房贷、车贷还是信用卡透支购物,提前消费已成为当下的一种消费时尚。

  但随着个人消费贷款的火爆,盲目超前消费或个人信用诚信等问题也随之暴露,给个人、家庭或商家、银行都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因提前消费引发的纠纷呈现上升趋势。

  据有关银行规定,若用户连续3个月或累积6个月未归还贷款,银行就可以向法院申请依法强制执行。

  大多数车贷纠纷经法院受理后,被执行人都能履行还款义务,但却要因此被追加因逾期未还款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谓得不偿失。提前消费应量力而行,贷款消费对收入不稳定的个人或家庭并不合适。有些人只管享受,不肯还钱,在消费能力透支后,依然我行我素,信用的缺乏和消费预期的超出预算常导致纠纷的产生。在发生的多起车贷案中,除了小部分人确实因特殊情况而忘了,还有一部分人因经济能力尚未达到,在提前消费后,便以“拆东补西”来还贷,其消费动机存在偏差

  有的人甚至伪造单位证明或是假借他人名义办理贷款,也给商家、银行都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

  提前消费的理念,滋生出了一批“车奴”、“房奴”、“卡奴”,这些人在提前享受到物质的同时,却也承受着巨大的还贷压力。有关人士指出,许多商家受利益驱使,鼓励消费者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有些人即使没有多少偿还能力,但受到“提前享受”的诱惑,便也盲目跟风。

  说起中国人和外国人理财观念的差距,多数人会想起中国、外国两个老太太买房的故事。外国老太太贷款超前消费,居有定所,生活质量高;中国老太太省吃俭用,靠一生的积蓄,最终买下房子,却已是风烛残年,无缘享受了—总之一句话:外国老太太的理财方式科学,中国老太太的观念落后。

  目前,各银行都在积极推介住房、汽车等个人贷款,先消费,后还款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但是,这种超前消费方式是不是人人都适合,哪些人办理消费贷款需要慎重考虑。

  二、树立理性消费观念,避免消费预期群体效应

  2007年10月起,随着股市泡沫的破灭,上亿的股民,也是商品房市场的消费中坚,他们的金融资产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了缩水了70%!祸不单行的是,肇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无论是过去供需两旺,还是现在的供大于求,都只是表象,没有改变的是,潜在需求量没有改变,市场供应量也没有大幅度增长,改变的是消费预期,消费预期使得实际购买量大副下降,而市场供应量却还在增加,在商品价格总体低迷的情况下,房价却在一个劲地猛涨。

  作为供求的信号,价格的提升既是需求旺盛的结果,又是新的投资增加的原因。但任何一种投资,都要讲一个对市场的基本判断。

  开发商也好,投资型的买家也好,不能说没有“跟风”的人。有的人拿着钱不知往哪投,一看都在盖房,也情不自禁地跟了过去;有的人炒作惯了,听说都在炒房,也不惜到处借债卖了进来。这种现象1990年代的房地产热中有过,当时使不少投资者财富讨诸东流。

  “跟风”现象似乎到处都有。楼市有,股市有,家电、汽车市场也有。只要一家出了一个新东西,或者谁发现了一个好市场,大家就纷纷跟进,比肩接踵,惟恐手脚不够麻利。追逐机会是市场经济中的常见现象,但盲目跟风的原因更主要的还是投资者缺乏对市场的独立预测和判断能力。

  一个人如果觉得前程不保,他会少支出而多存钱;大家如果都这么认为这么做,市场就真的变得很不景气。一个人如果觉得楼市很值得投资,他会尽力购买;大家如果都这么认为这么做,楼市最终会只有卖家而无买家。这是经济学上的“合成谬误”现象。显然,“跟风”的结果与此相类,不同只在于:“跟风”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合成谬误”也许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减少盲目“跟风”现象,最重要的是要确立投资者在市场上的独立人格。在此基础上,培育判断力、预测力,以及足够的创新精神。希望在市场中盲目“跟着走”的人能够思忖再三,找回真正的自己。

  按照常理推论,现在的刺激内需的措施应该重点,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应该着眼于如何刺激需求上,比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比如“保障房”由补砖头转为补人头,由此而提高购买力,但我们的措施却是“政府投资大运动”。这种以政府主导的大投资运动,以全体纳税人的钱投入到最容易产生腐败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只会增加一部分“体制内”企业和人员的收入,而不可能在短期内惠泽大众。

  合理引导消费,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扩大消费需求总量。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居民消费到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在提倡消费多元化的同时,鼓励消费者树立理性的消费新观念,消除重享受、轻发展,重虚荣、轻实用的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宏,刘红.消费预期的群体效应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33-3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9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东风,jane409,寒曦,Lin,刘维燎,苏青荇,nonameh,Llyn.

评论(共4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群体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92.168.1.* 在 2018年10月16日 23:21 发表

不要求隨波逐流。

回复评论
113.139.212.* 在 2020年9月29日 10:17 发表

表达清晰 贴近生活

回复评论
112.97.48.* 在 2021年7月25日 10:24 发表

这是什么时候的文章,里面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上海房价才六七千?大学生月消费才600就高了,正常吃饭都超过600了

回复评论
Llyn (Talk | 贡献) 在 2021年7月26日 09:23 发表

112.97.48.* 在 2021年7月25日 10:24 发表

这是什么时候的文章,里面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上海房价才六七千?大学生月消费才600就高了,正常吃饭都超过600了

那是10年的文献了,已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改了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