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消费潜力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消费潜力

  消费潜力是指尚未开发的消费能力。

释放消费潜力的经济学意义[1]

  从发展经济学视野上看,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高低决定其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能力的强弱又影响生产和发展的进程。中国目前的总需求潜力巨大,但有待释放,而且巨大内需潜力的释放受到一系列制度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用发展经济学来指导中国目前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意义重大,因为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和破解“贫困”和“穷人”的一门指导性学问,而中国目前的消费潜力的主体就是农民农民工和城镇低收入群体,属于“贫困经济学”或“穷人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一)中国消费潜力巨大,但有待释放

  中国目前的消费之所以有潜力而且巨大,主要是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穷”具有客观性、相对性和阶段性特征,而潜力却是长期的。

  首先,中国农村人口7亿多,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的收入水平一直偏低,消费能力不强。但是,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及2004年以来每年的第一个“一号文件”的贯彻落实,特别在“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及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农民是中国最大的消费需要群体。

  其次,中国正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的农民工已达2亿人左右。他们在城市打工生活,尽管工资水平低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但从总量上看却是一笔巨大的潜在的消费支出。当大规模的农民工因户籍制度改革而转化为城市新市民时,其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必将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将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和消费品生产等领域创造出更大的需求空间,很有可能他们就是未来中国消费市场最具爆发力的群体

  再次,中国城镇低收入群体以生存型消费为主。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企业开工不足,职工处于待岗或轮岗状态,收入和消费均受影响。但随着政府在民生、社会保障、医疗体系改革等方而的财政倾斜,通过完善公共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就业等机制,加强市场监管食品安全立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创造放心消费环境,建立城镇居民消费长效机制.使生活中的各个方而都了有保障,城镇居民才会有消费能力和消费信心,才能释放城镇居民的消费潜力,真正提高其消费水平。

  (二)消费潜力的释放受一系列体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

  目前,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消费需求不足的状况,显然不是市场需求已经饱和,而是受到了一系列体制和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制度不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城乡二元结构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障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等。

  首先,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中国收入分配初次分配不合理、再分配调节作用不到位、分配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了收入在国家宏观层而、企业、居民间分配不均,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居民收入分配占比和劳动者报酬占比过低等突出问题。发展经济学表明,分配结构不合理,收入高的群体有消费能力却没有消费需要,中等收入群体虽然有一定消费能力和消费需要却缺乏消费信心,而低收入者虽有强烈的消费需要却没有消费能力。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表明,如果财富分配向居民个人倾斜,那么居民的消费需求就旺盛,人们生活水平就得以提高,其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经济结构就得到优化;如果财富分配向企业倾斜,那么投资需求旺盛,居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投资效益,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与消费需求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其关系和矛盾如果得到正确处理,就会促成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其次,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普遍而临的问题,“穷国”无论是办教育还是其他福利,在改善民生方而的难度远大于发达国家。中国因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和农民工社会保障费用异地支取办法等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教育难、就医难、就业难、住房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能力。必须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和各种补贴机制,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的“瓶颈”问题,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如家电和农机具下乡之后,加强农村的水电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人们才有消费的欲望和信心。

  再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转变,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任务依然相当艰巨,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资源消耗多,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等呈现增多趋势,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等都与这些深层体制问题有关,并影响中国消费潜力的释放。

  (三)释放消费潜力的发展经济学价值

  1.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与健康发展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专营进出口贸易企业和地区所受到的影响之严重,不少企业而临着倒闭与破产的境地。我们固然需要投资和出口来拉动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存在发展速度不协调和拉动效果不均衡等问题。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消费大国,与投资和出口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不足,制约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因此,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与健康发展,在继续增加投资和扩大出口需求的同时,必须把目光集中在国内市场,把经济发展的目标放在13亿人口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要上。

  2.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民生的改善

  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在为什么发展或为谁发展方而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本质是“以人为本”,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全而发展与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人口多、生产力水平低而且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13亿人除以总量,人均就显得很少。总体上说,我们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广大城乡居民的迫切要求和愿望还有很大距离,不少低收入居民的生活还比较困难,需要的空间很大,只是需求的能力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在继续发展社会生产力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完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体制和政策等方而帮助、鼓励低收入群体提高获取物质财富技能,从而提高收入水平,实现需要向需求的转变.以释放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中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落后的“二元经济”向“城乡一体化”经济转变,由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少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最终形成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消费需求不足和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一是消费潜力没有转变为消费实力,二是奢侈消费与生存消费并存。如果巨大的消费潜力得以释放,消费方式健康合理,就能持续推进扩大再生产,进而带动一系列的增加,如投资就业和收入等,最终形成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的良性循环,消费潜力释放与经济发展方向转变的良性循环。可见,释放消费潜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切生产和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消费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消费潜力的释放及转化为现实的消费实力,又是经济发展目标和归宿。生产与发展决定消费,消费反过来又影响生产与发展,消费潜力的释放是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世界经济衰退、出口受阻的大背景下,高度重视对消费潜力的释放对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作用,对于我们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蒋玉莲.释放消费潜力的发展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12(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寒曦,苏青荇,刘维燎.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消费潜力"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