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就业结构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劳动力结构)

就业结构(employment structure)

目录

什么是就业结构[1]

  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般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力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或指不同就业人口之间及其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它表明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状况或变化特征。

就业结构的界定[2]

  就业结构一般是指社会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各领域的分布、构成和联系。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部门、行业、地区结构中进行的,也就是说,生产要素要在不同的部门、行业、地区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这一比例的合理与否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速度、活力等都具有重大影响。一般而言,就业结构存在如下特点。

  1.历史性

  就业结构是由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即就业结构的变化是有阶段、有秩序的,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尽管土地资源、地理以及风土人情的差异可以对就业结构产生很大影响,但从根本上说,对就业结构有着决定性影响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在就业结构方面的差异,比自然条件、社会制度相同但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在就业结构方面的差异要小得多。事实说明,就业结构无论是在世界范围内还是一国范围内,都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2.功能性

  就业结构和其他结构系统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功能。结构的功能是指结构本身在内部与外部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特有的功用和能力。功能和结构是对应的,不同类型的就业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同时,结构又是功能的表现,功能对结构有着反作用。结构是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功能是外在的,多变的。

  就业结构要发挥其功能,其基本条件是,结构的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必须协调。就业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要有信息、能量、物质的交换流通。没有上述的交换和流通,整个结构就是一个死结构,不用说发挥功能,就是维持生存也不可能。

  一般来说,结构本身组织得越严密,功能作用的发挥就越正常。在现代社会化的生产中,就业结构的严密性和有序性是趋向不断加强的。这就使结构的组织形式对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影响。例如,就业的地区结构与城乡结构的微小变化,都会迅速引起各地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处理不当就会导致结构对劳动力控制的功能失调。并且,现代经济的复杂性会很快将这种失调扩大,使其波及社会其他各个领域。

  3.复杂性

  就业结构本身是复杂的,它所包含的因素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在一起,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有序地划分和组合。从层次看,就业结构有宏观(即国家)、中观(即地区)和微观(即企业)之分,虽然三个层次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各层次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保证结构的稳定。从种类看,就业结构有部门结构(即按照劳动力数量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划分的)、城乡结构(即按照城镇和乡村的分布划分的)、所有制结构(即按照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单位的分布划分的)和知识结构(即按照劳动力文化知识的构成划分的)等。此外,还有就业的性别结构、职业结构、技术结构等。

就业结构的分类[3]

  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就业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一)按城乡划分

  就业按城乡划分可分为城镇就业和乡村就业。

  (二)按三个产业划分

  就业按产业划分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

  (三)按行业划分

  就业按国民经济行业可分为农、林、牧、渔业,采掘业,翻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普查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其他行业的就业。

  (四)按经济类型划分

  就业按不同的经济类型可分为在国有经济单位就业,在城镇集体经济单位就业,在其他经济单位就业,在乡镇企业就业,从事私营经济、个体劳动和在农村就业。其他经济单位包括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

  (五)按就业形式进行划分

  就业按就业形式可分为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正规就业,是指在被政府的有关管理法规所覆盖的正式单位,即所谓正规部门就业,它是传统的就业形式,一般被认为是正规的、正式的就业。非正规就业是指非正规部门的就业。“非正规部门”是指在政府法规及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经济部门、墨叠济单位韵就业,有相当一部分无固定场所、无固定收入和服务对象,但仍属就业。

就业结构的经济和社会意义[2]

  (1)就业结构合理是经济结构合理从而使产出最大、效益最高的保障。产出最大,效益最高(也意味着成本最低)是经济活动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经济结构合理与否的最主要标志。只有生产要素间达到最优组合,这一目标才能实现。在考虑诸种生产要素组合时,劳动力要素应置于突出地位。我们假设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观察,土地结构、资金结构、设备结构等等都是合理的,都是最优组合,唯独就业结构是不合理的,或很不合理的。那么可能会出现先进的机器得不到合理的应用,丰裕的土地得不到良好的经营,而优秀的劳动力却可能在不利的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造成劳动力的严重浪费,其结果不仅达不到产出、效益的最优化,甚至次优目标也实现不了。

  (2)就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结构的其他方面。从总体来说,就业结构是从属于经济结构的,特别是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有着决定性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影响就业结构的各种因素,通过就业结构又影响到产业结构和其他经济结构。譬如,劳动力的供给充足程度是决定就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劳动力的供给十分充分时,资本密集程度高的部门就不可能吸收全部或大部分社会劳动力,余下的劳动力就要在劳动密集程度高的部门就业。反过来,在劳动力的供给十足紧缺时,资本密集程度高的部门就容易更快地发展。

  (3)就业结构的社会意义。就业结构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就业结构的形成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就业结构形成后也不仅仅与经济活动相联系,而是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诸领域。正因为如此,人们成年之后一般都要求就业。如果有较多的成年人的就业要求得不到满足,社会的安定就会发生问题。各国的经济学家、政治学家都很重视这种就业得不到满足的人的数量,换言之,他们都希望能扩大就业规模,以保证社会的安定。扩大就业总规模有各种措施,而调整就业结构就是其中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同样的社会总产品可以是不同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产物,也就是说,等量的社会总产品可以与不同的就业总规模相联系。就业的部门、地区、城乡、所有制等结构的变化都直接影响到就业总规模。

就业结构的影响因素[4]

  就业结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影响就业结构的因素很多,涉及社会、经济、劳动力资源、劳动政策、文化、心理、观念等,以上这些因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影响到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到就业的状况。

  1.劳动力资源因素

  (1)劳动力资源数量与就业状况

  劳动力供给与就业需求之间存在三种关系:

  第一,供过于求。当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增长过快,超过了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时,就会出现失业率增高和就业者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的现象。

  第二,供不应求。从理论上讲,当劳动力资源在数量上出现供不应求时,就业率就能达到100%,这当然是十分理想的状况,不过,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是很少的。

  第三,供求基本平衡。当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与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相适应,劳动力资源的质量此时也能满足需要,则不但可以实现充分就业,而且就业者的收入也可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较快的提高。

  (2)劳动力资源的质量与就业状况

  就业结构合理性与否,其重要标志是看劳动力资源的质量能否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的比重增加,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比重增加,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日益突出。现代社会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就业结构越易趋于合理;反之,劳动力素质不高,就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的要求,结构性失业的发生就在所难免。

  2.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就业结构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对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来实现的。

  经济结构主要由生产关系方面的结构和生产方面的结构(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结构等)所组成。在生产力方面的结构中,产业结构对就业和就业容量的影响最大。

  首先,产业结构是就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就业结构反映了劳动力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这种比例关系是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决定的,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必定引起就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其次,产业结构是就业容量的直接影响因素。由于各产业部门的有机构成不同,等量资金在不同产业部门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不同,如轻工业商业服务业吸收的劳动力远远大于重工业。因此,产业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就业容量和就业规模。

  3.就业观念

  劳动者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就业观念影响着人们在劳动力流动、就业竞争、择业等方面的态度行为,进而会对整个社会的就业实现带来一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4.社会保障因素

  社会保障是一种影响就业的社会因素,组成社会保障体系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医疗保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就业。

  影响就业结构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着重从劳动力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两方面作定性和定量地分析。

就业结构变化[5]

  一、产业结构变化

  20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迅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主题,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十分明显: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980—1988年,美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2.8%下降到2.3%,日本从3.5%下降到2.3%,前联邦德国从2.1%下降到1.6%。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上升到下降。1980—1988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美国从31.7%下降到26.4%,日本从36.3%下降到34.9%,前联邦德国从44.4%下降到41.2%。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于20世纪80年代初超过50%,到1988年,美国、日本和前联邦德国分别达到71.3%、62.8%和57.2%。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80年代大体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世界大体相同,同时保留着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性特点: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1980—2001年占GDP比重由30.1%下降为15.2%;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1980年和2001年占GDP比重分别为48.5%和51.1%,在世纪之交的10余年里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980—2001年占GDP比重由21.4%升至33.6%。

  1.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伴随国家农业化产业政策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重大改变,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比重迅速上升。1978—1997年,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中,一产比重由78.95%下降到36.24%,二产比重由11.70%上升到41.39%,三产比重由9.35%上升到22.37%。农村总体上形成了以二产为主体的结构。一产内部农、林、牧、渔业比重得到调整,1980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为75.3%、4.6%、18.4%、1.7%。到2000年,比重已调整为55.6%、3.8%、29.7%和10.9%。

  2.第二产业:进一步发展

  制造业已成为我国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中国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彩电产量中国制造超过四成,全球复印机设备在中国生产的更达到六成。许多国外企业将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例如日本大型彩电企业中的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都已将主要基地移到中国。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在规模发展的同时,我国第二产业已开始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转化。根据对40大类工业行业增加值分析,1994年位于工业增加值前5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到2000年,位于前5位的行业则变为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传统产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例逐步缩小,而新兴行业如电子行业等已成为主导产业。同时,产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在三产内部,贸易、金融和运输业已占主导地位。金融、保险证券业稳步发展,2000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9.9万亿元。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家,市价总值超过48000亿元,相当于1995年14倍。信息产业异军突起,2000年中国邮电业务总量达4725亿元,是1995年的4.8倍。市场流通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批发、零售、餐饮业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三类行业实现增加值7492亿元,相当于1995年1.5倍,占GDP8.2%。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业发展加快,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也必然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三种产业提供就业的机会并不均衡。与过去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特别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2001年,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50%、22%和28%。

  我国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异地或本地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根据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1997—2000年,调查农户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重由18.1%升至23.6%。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由8315万人增长到1134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008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10.9%。从转移方向看,工业比例为36.5%,第三产业比例为44.6%,仍然从事农业的比例为5.5%。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76.3%、12.4%和11.3%。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

  在第二产业内部,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从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比重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99.8%下降到2001年的37.3%,私营企业、个体和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明显增加。

  第三产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前景,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第三产业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000万个就业机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70%~80%,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0%左右,而中国2001年仅为27.5%。即使将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提高到40%左右,也可以增加近亿个就业机会。

  二、行业技术结构升级

  核能利用、航空航天、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革命,引发了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浪潮,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各传统行业内部技术结构升级速度普遍加快,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为基础的行业迅速发展。因此,组织与个人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替代货币资本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决定因素,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必将随之改变。

  以第一产业的农村经济技术水平为例,基因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等新概念不断出现,利用最新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遥感遥测技术、GPS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定位到每一寸土地的全部种植过程,将农学、生态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以及相关环节。

  农村经济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业领域对简单体力劳动需求减少,农业各类科技人员需求旺盛。农业部资料显示,我国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仅有科技人员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5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名,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者达45%~65%,人力资本差距很大。

  第二产业技术升级速度加快,总体呈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转向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趋势。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工具已从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发展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对工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少,制造业已从追求产量和产值发展到更加重视成本、质量和竞争力

  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制造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我国机械行业采用数控机床已相对普遍,但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还不到2%,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原因是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其中仅数控机床的高级操作工就短缺60多万人。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操作型3个层次,后两类人才正是社会急需的数控“蓝领”高级技工。

  第三产业领域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且发展迅速。例如现代物流业是在传统运输业基础上,用系统运筹理念和数控技术把运输、仓储这些环节高效整合起来,在空中、铁路、海上、汽运以及城市速递多种运输方案中实现最优化、最便捷的物资配送,对从原材料到厂家、再到经销商、最后到客户手中的全部运输环节进行整体调配。据预测,中国物流产业将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国内物流人才需求缺口达600万人。其中,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80万左右。目前物流人才的职业化进程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在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基础职位、负责业务和管理经理的中级职位、高级经理和总监的高级职位上,几乎都不是物流专业人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且增大了产品技术密集度。这些特征集中于八大新型技术产业群:电子技术、新材料、生物技术、超导技术、核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光技术。这些新兴产业的空前发展,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促进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升级。

  三、职业岗位需求影响

  职业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世界的变化,冲击着人们对职业内涵的理解和从事职业的方式,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

  在高新科技推动下,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工业发展需要,最显著的特征是“简单劳动成分”减少,“技术创新成分”增加,尤其在电脑通信、自动控制、生物工程、航空航天以及软件领域,技术创新几乎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新职业、新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白领”或“蓝领”的概念。以往的就业结构是一个非常尖的“金字塔”,一小部分人是白领精英,白领和蓝领之间很难被跨越。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蓝领工作已被机器代替,同时需要有一批人能改进流程,掌握技术,同时动手操作,这就是“灰领”。同时,随着社会流动性提高,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蓝领”可以成长为“灰领”,“灰领”也可以发展为“白领”。

  就业结构的“金字塔”将逐步扁平化,可能最终呈现菱形结构,中间最庞大部分是“灰领”队伍,两头是“蓝领”和“白领”阶层。“白领”和“蓝领”的比例会逐渐减少,“灰领”群体将越来越壮大,成为主要职业群体。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生产和服务部门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原有职业出现了调整和转化,新兴职业群不断出现,一些传统职业将从人们身边消失,代之以新职业。

  1.衰落和消退

  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少部分职业。例如,农业高度集约化使千百万农民改变职业,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在英国的工业转型过程中,作为产业革命标志的煤矿工人和纺织工人几乎消失殆尽。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传统的通用机床操作工正迅速减少。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机械打字员、铅字排字工等正迅速消失。由于对氟产品的限制,各类加氟技工都面临改行的选择。

  2.调整和变化

  三个产业部门都有许多传统职业发生较大调整和变化。第一产业中,传统的农民转化为农机师、农艺师或者专业性更强的从事无土无害栽培工作的现代农艺师;传统的海洋捕捞人员也在向海水产品种养和深度加工工程师、技师转化。在第二产业,传统的手工绘图员正转化为使用计算机的电子绘图员;采煤、采油等技术向高科技化转变,产生了新型的煤炭液化汽化职业,以及海洋石油开采等职业。第三产业变化发展更为迅速。过去的理发员转化为形象设计师,销售库管人员转化为物流配送师等等。事实上,几乎所有职业的形式与内涵都会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发生调整和变化。

  3.增长和发展

  在生产领域,尽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职业数量在减少,从业人员总量和比例也在减少,但由于在这两个产业中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或者职业群。典型的有第一产业中的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遗传工程师、细胞工程师、生态农业技师和技工、生化实验技师和技工、节水灌溉技师和技工;第二产业中的加工中心工程师和技师、环境监测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和技师、计算机辅助制造技师和技工、纳米材料生产技师和技工,以及航空航天材料技师和技工。

  在服务领域,由于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及活动内容的增加,新产生的职业数量远远大于生产部门。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三个主要方面。信息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相关的职业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职业群。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信息职业已占各种新生职业总和的40%以上。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急剧扩张,导致了对计算机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分析师及计算机基础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专家和操作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有专家认为,信息产业有可能从第三产业领域独立出来,成为第四产业

  管理咨询服务业已成为第三产业领域另一个发展最快的职业群组。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咨询服务人员的功能划分更加细化,在社会组织中的责任、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师、投资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保险评估师、保险精算师、税务代理师、理财代理师等已成为最新的热门职业。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性消费需求越来越丰富化,家政服务旅游、康乐、健身、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领域中,产生了家政服务助理、养老护理师、育婴师、形象设计师、健身教练、室内装饰设计师等很多新的职业。

  职业岗位变化的事实说明,陈旧的职业观念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将新的职业理念传达给学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论组织内部的职业岗位结构如何变化,个人的成长道路都要一步步走过,社会实践锻炼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

  四、新工作方式出现与就业方式变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各行业领域的技术结构、产业组织内部的职业岗位结构,而且直接改变了职业人本身的工作方式与形态。很多新工作形态的出现也是一种新的就业形式。

  1.移动办公

  指不限办公地点的特殊工作形态。一般只需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块无线上网卡和一部无线分机电话。这种开放性移动办公形式使部门间沟通变得很容易,不仅员工感觉自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公司节省了大笔开支。

  2.弹性工作制

  指在完成规定工作任务或固定工作时间长度前提下,员工可灵活、自主选择具体工作时间安排。目前国内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多采用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结合制,即公司只规定每天工作总时间数,在核心工作时间(通常5~6小时),员工必须到岗以便于沟通和交流,在其余弹性工作时间里,可自由选定上下班时间。从心理上讲,它给予员工更多自主权和责任感。在欧美,超过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试行该种制度的企业。很多白领工作者认为,这种更为灵活的工作方式可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

  3.soho群体

  指那些通用家庭与办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工作的人群。他们大都居家既当办公室又当住房,每天依靠网络、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同客户联系。确切地说,soho是IT时代的产物,它使得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工作类型更适合自由音乐人、画家、作家、大学生、美编、网站设计员、网络主持人等职业。

  4.自主创业

  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研究美国经济和就业关系时发现,美国1965—1984年间的就业结构中,年龄在16~65岁间的人口从1.29亿增加到1.78亿,增加38%;同期就业人数从7100万增加到1.03亿,增加45%。几乎所有的就业机会都是由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创业型和革新型企业所创造的。他由此得出结论,创业型就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近年来,在我国各类经济成分中,单位从业人员不断减少,灵活就业逐步增加。1997年单位从业人员比重为74.4%,2000年降到了54.6%。从事个体经济社区服务等灵活多样形式就业的比重已上升到45.4%,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状况来看,转向第三产业的占88.5%,继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占9.6%,转入第一产业的占1.9%;受雇就业占51.3%,自营就业(自谋职业)占48.7%。这一趋势证明创业型就业将成为我国就业的新渠道。

就业结构的优化[4]

  就业结构是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尺度。合理的就业结构对推动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反之,则对经济发展有很大制约作用。

  就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间的合理配置。就业结构优化的特征:

  (1)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三产业转移;

  (2)劳动力从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初加工型行业,向高附加值的高、精、尖行业转移;

  (3)从业人员素质普遍提高,高素质人才比重加大;

  (4)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结构趋于平衡;

  (5)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最大,产业贡献率最高。

参考文献

  1. 吕红平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状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03.
  2. 2.0 2.1 杨清河主编.劳动经济学 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05.
  3. 徐东主编.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07.
  4. 4.0 4.1 陶良虎著.中国产业结构协同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3.
  5. 谷峪,姚树伟著.职业教育·生涯教育·终身教育:转型期日本职业教育发展及其启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就业结构"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