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95个条目

倉庫佈局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Warehouse layout)

目錄

什麼是倉庫佈局

  倉庫佈局是指在一定區域或庫區內,對倉庫的數量、規模、地理位置和倉庫設施道路等各要素進行科學規劃和整體設計

倉庫佈局的原則[1]

  1.儘可能採用單層設備,這樣做造價低,資產的平均利用效率也高。

  2.使貨物在出入庫是單向和直線運動,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改變方向的低效率運作。

  3.採用高效率的物料搬運設備及操作流程。

  4.在倉庫里採用有效的存儲計劃。

  5.在物料搬運設備大小、類型、轉彎半徑的限制下,儘量減少通道所占用的空間。

  6.儘量利用倉庫的高度,也就是說,有效地利用倉庫的容積。

倉庫佈局的功能要求[1]

  1.倉庫位置應便於貨物的入庫、裝卸和提取,庫內區域劃分明確、佈局合理。

  2.集裝箱貨物倉庫和零擔倉庫儘可能分開設置,庫內貨物應按發送、中轉、到達貨物分區存放,並分線設置貨位,以防事故的發生;要儘量減少貨物在倉庫的搬運距離,避免任何迂迴運輸,並要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間

  3.有利於提高裝卸機械的裝卸效率,滿足縣級的裝卸工藝和設備的作業要求。

  4.倉庫應配置必要的安全、消防設施,以保證安全生產

  5.倉庫貨門的設置,既要考慮集裝箱和貨車集中到達時的同時裝卸作業要求,又要考慮由於增設貨門而造成堆存面積的損失。

倉庫佈局的目標[2]

  1.保護目標

  我們可以制定一些通用的指導方針來實現保護的目標:第一,應該把危險物品,如易爆、易燃、易氧化的物體與其他物體分開,以減小損壞的可能性。第二,應該保護需要特殊安全設施的產品,以防被盜。第三,應該對需要溫控的設備如冰箱或者加熱器的物品進行妥善安置。第四,倉庫人員應該避免將需要輕放和易碎的物品與其他物品疊放,以防損壞。

  2.效率目標

  效率目標有兩個含義:第一,倉庫空間要有效利用,這就是要利用現有設施的高度,減少過道的空間;第二,倉庫里台架的佈局要合理,以減少人工成本和搬運成本。

  3.適度機械化

  機械化系統的使用大大地提高了分銷效率。機械化通常在以下情況最為有效:物品形狀規則、容易搬運時;訂單選擇活動較為頻繁時;產品數量波動很小且大批量移動時。在投資於機械化、自動化時,我們應考慮相關風險,這包括因為技術的快速變化而引起的設備磨損和貶值,以及大規模投資的回報問題。

倉庫佈局的模式[3]

  1.輻射型倉庫

  輻射型倉庫是指倉庫位於許多用戶的一個居中位置,產品由此中心向各個方向用戶運送,形如輻射狀,如圖一所示。它適用於用戶相對集中的經濟區域,而輻射面所達用戶只起吸引作用,或者適用於倉庫是主幹運輸線路中的一個轉運站時的情況。

Image:仓库布局一.jpg
輻射型倉庫

  2.吸收型倉庫

  吸收型倉庫是指倉庫位於許多貨主的某一居中位置,貨物從各個產地向此中心運送,如圖二所示。這種倉庫大多屬於集貨中心

Image:仓库布局二.jpg
吸收型倉庫

  3.聚集型倉庫

  這種倉庫類似於吸收型倉庫,但處於中心位置的不是倉庫,而是一個生產企業聚集的經濟區域,四周分散的是倉庫,而不是貨主和用戶,但如圖三所示。此類型倉庫佈局適用於經濟區域中生產企業比較密集,不可能設置若幹倉庫的情況。

Image:仓库布局三.jpg
聚集型倉庫

  4.扇形倉庫

  扇形倉庫指產品從倉庫向一個方向運送,形成一個輻射形狀。輻射方向與幹線上的運輸運動方向一致,如圖四所示。這種倉庫佈局適宜於在運輸主幹線上倉庫距離較近,下一個倉庫的上方向區域,恰好是上一倉庫合理運送區域時。

Image:仓库布局四.jpg
扇形倉庫

影響倉庫佈局的因素[3]

  影響倉庫佈局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1、工農業生產佈局。流通部門的工農業倉庫受工農業生產佈局的制約,因此,倉庫的佈局,必須以我國資源的分佈情況、工農業生產部門的配置、不同地區的生產發展水平以及發展規劃為依據。這就是說,在進行倉庫的佈局時要充分研究工農業生產佈局,註意各地區生產和產品的特點,以及這些物質產品進入流通過程的規律,以適應工農業產品收購儲存和調運的需要。

  2、貨物需求量的分佈。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很不平衡,人民生產消費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各地區對各種貨物需求量的多少也有所不同,尤其對生活消費品需求更是五花八門。所以,研究不同地區的消費特征,考慮各種貨物的銷售市場的分佈及銷售規律,是倉庫佈局的另一個重要依據。這就是說,倉庫的分佈與商品市場的分佈應保持一致。

  3、經濟區域。所謂經濟區域,是結合了生產力佈局、產銷聯繫、地理環境、交通運輸條件等所自然形成的經濟活動區域的簡稱。所以,按照經濟區域組織流通,合理分佈倉庫,對於加速物流速度,縮短運輸路線,降低物流費用,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4、交通運輸條件。交通運輸條件,是組織物流活動的基本條件之一,如果交通不便,勢必造成貨物儲存和交通運輸的困難。因此,在倉庫的佈局上,特別要重視交通運輸條件,倉庫地址的選擇應儘量選擇在具有鐵路、公路、水路等運輸方便和可靠的地方,這是合理組織物流的基礎。

  5、倉庫的佈局還應根據組織流通的需要,以及我國現有倉庫設施和批發零售網點的分佈狀況,合理佈局倉庫,這也是應考慮的因素。

  總之,倉庫的合理佈局是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的基礎上,根據有利於生產、加快物流速度、方便消費和提高物流效益的原則,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這對於提高物流系統的整體功能有重要的意義

倉庫佈局的設計[3]

  1、倉庫結構類型的選擇

  倉庫結構類型的選擇,主要根據倉庫的功能和任務來確定,主要包括:

  (1)倉庫的主要功能,是單純儲存還是兼有分揀、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

  (2)儲存的對象,儲存貨物的性質、類型、數量、外形式尺寸;

  (3)倉庫內外環境要求,主要指溫、濕度的限制以及消防、安全等要求:

  (4)經濟能力,投資額的大小,對經營成本的要求等。

  2、倉庫設施、設備的配置

  根據倉庫的功能、存儲對象、環境要求等確定主要設施、設備的配置。如下表所示:

功能要求設備配置
存貨、取貨貨架叉車、堆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等
分揀、配貨分揀機、托盤、搬運車、傳輸機械等
驗貨、養護檢驗儀錶、工具、養護設備等
防火、防盜溫度監視器、防火報警器、監視器、防盜報警設備等
流通加工加工作業機械、工具等
控制管理電腦及輔助設備等
配套設施站臺(貨台)、軌道、道路、場地等

  3、倉儲面積及參數的確定

  倉儲面積是影響倉庫規模和倉儲能力的重要因素。倉儲面積,包括庫區總面積和倉庫建築面積。

  (1)倉庫建築面積及各項參數

  ①倉庫建築繫數。是各種倉庫建築物實際占地面積與庫區總面積之比。

  倉庫建築繫數=倉庫建築占地面積/庫區總面積×100%

  該參數反映庫房及倉庫管理的建築物在庫區內排列的疏密程度,反映總占地面積中庫房比例高低。

  ②倉庫建築面積。是倉庫建築結構實際占地面積,用倉庫外牆線所圍成的平面面積來計量。多層倉庫建築面積是每層的平面面積之和。

  其中,除去牆、柱等無法利用的面積之後稱有效面積,有效面積從理論上來講,都是可以利用的面積。但是,可利用的面積中,有一些是無法直接進行儲存活動的面積,如樓梯等,除去這一部分面積的剩餘面積稱使用面積。

  ③倉庫建築平面繫數。是衡量使用面積所占比例的參數。

  庫房建築平面繫數=庫房使用面積/庫房建築面積×100%

  (2)確定倉庫面積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物資儲備量,它決定了所需倉庫的規模;

  ②平均庫存量,主要決定所需倉庫的面積:

  ③倉庫吞吐量,反映了倉庫實際出入庫的貨物量,與倉庫面積成正比關係;

  ④貨物品種數,在貨物總量一定的情況下,貨物品種數越多,所占貨位越多,收發區越大,

  所需倉庫面積也越多;

  ⑤倉庫作業方式,機械化作業必須有相應的作業空間;

  ⑥倉庫經營方式,如實行配送制需要有配貨區,進行流通加工需要有作業區等。

  (3)其它技術參數

  ①庫房高度利用率。是反映庫房空間高度被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標

  庫房高度利用率=貨垛或貨架平均高度/庫房有效高度×100%

  這個參數和庫房面積利用率參數所起的作用是一樣的,即衡量倉庫有效利用程度。倉庫中可以採取多種技術措施來提高這一利用程度。

  ②倉容。倉庫中可以存放物資的最大數量。以重量單位(噸)表示。

  倉容大小取決於面積大小及單位面積承載貨物重量的能力以及貨物的安全要求等。

  倉容(噸)=倉庫使用面積(m2)×單位面積儲存定額(噸/m2)

  庫容反映的是倉庫的最大能力,是流通生產力衡度的重要參數。

  ③倉庫有效容積。指倉庫有效面積與有效高度之乘積。傳統的倉容指標因與庫房高度關係不大,因而不能很好地反映庫房容積利用情況。隨著高平房倉庫及立體倉庫的出現,面積利用指標已不能完全反映倉庫技術經濟指標。倉庫有效容積則是指描述倉庫立體的儲存能力和利用情況。

  倉庫有效容積=倉庫有效面積(m2)×有效平均高度(m)

  ④倉庫周轉次數。是年入庫總量或年出庫總量與年平均庫存之比,反映倉庫動態情況,是生產性倉庫和流通性倉庫的重要指標,在年入(出)庫總量一定情況下,提高周轉次數,則可降低靜態庫存的數量,從而減少倉庫有效容積的占用。

  周轉次數=進(出)庫總量/平均庫存

  4、確定倉庫主體構造

  倉庫主體構造包括:基礎、地坪、框架構成、立柱、牆體、屋蓋、樓板、地面、窗、出入口、房檐、通風裝置等。

  (1)倉庫框架。框架是用柱、中間柱等及牆體構成。倉庫內有立柱,會影響倉庫的容量、裝卸作業的方便性,能減少則應儘量減少。

  (2)防火問題。倉庫主體構造要採用防火結構設計,外牆地板、樓板、門窗必須是防火結構,使用耐火或不燃燒材料,如混凝土、石棉類建材等。

  (3)出入口尺寸。主要是由貨車是否入庫,使用的叉車種類、尺寸、技術參數、台數、出入庫頻率,保管貨物的尺寸大小等因素決定的。

  (4)站臺(貨台)的高度。庫外道路平面停放的待裝卸貨車車廂底板高度尺寸,應與庫內地面平齊。這樣運輸車輛不進入倉庫作業,但利用叉車進行搬運作業卻十分方便。

  5、倉庫附屬設施、設備

  (1)保管設備

  在庫內堆放要保管的貨物時,通常採用的方法有:地面散堆法、平托盤分層堆碼法、框架托盤分層堆放法、貨架散放法、托盤在貨架放置法等。不同的保管貨物的方法需有不同的保管設備

  (2)分揀裝置、裝卸搬運設備

  在許多倉庫中有機械化、電子化的貨物分揀設置,以及進行機械化作業的各種叉車、專用設備和工具。因此,倉庫設計、佈置要與分揀裝置、裝卸搬運設備的配置、安裝與作業方法及所需面積等相互協調

參考文獻

  1. 1.0 1.1 第二章 倉庫和倉儲機械設備 倉儲與配送管理
  2. 孫朝苑.企業物流規劃與管理.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08
  3. 3.0 3.1 3.2 竇志銘.物流學.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HEHE林,Yixi,jane409,连晓雾,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倉庫佈局"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