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新興市場(Emerging Markets)
目錄 |
新興市場是指人均年收入處於中下等水平,資本市場不發達、股票市場價值只占GDP很小部分,工業化程度不高的國家或地區。[1]
按照國際金融公司的權威定義。只要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沒有達到世界銀行劃定的高收入國家水平,那麼這個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就是新興市場。有的國家,儘管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均GNP水平已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但由於其股市發展滯後,市場機制不成熟,仍被認為是新興市場。
當今所說的新興市場國家是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後興起的。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興起與過去歷次相比大不相同。它們廣泛分佈在亞洲、非洲、拉美各大洲以及東歐、中亞、中東等各地區,且都是各地區的主要國家和各自地區經濟組織的核心成員,如被稱為“金磚四國”的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以及南非、越南、土耳其等150個國家。
相對而言,成熟市場(Developed Markets)則是指高收人國家或地區的股市,即以美國、日本為代表的34個發達國家或地區以及歐盟17個成員國。[2]
首先是高成長與高回報。新興市場公司常常比西方同類公司增長要快,新興市場的股票定價效率低下為高回報提供了可能。定價效率低下又是由監管阻礙(比如禁止保險公司入市)、缺乏嚴格受訓的證券分析師和投機者占多數等原因造成的。
其次是分散化投資帶來的好處。新興市場的出現拓寬了可選擇投資品種的範圍,這使得投資組合進行全球性分散化經營成為了可能。
第三是反經濟周期的特性。由於新興市場國家所實行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與西方發達國家迥然不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和公司盈利迴圈周期與西方國家的股票指數相關度很低,有的甚至是負相關,因此,在歐美出現不利的經濟迴圈時,對新興市場的投資可以有效對衝掉上述不利影響。
第四是市場規模普遍偏小。例如,整個菲律賓股票市場的市值還沒有美國杜邦一家公司的市值大。
第五是投機者和追漲殺跌的投資者占多數,這種投資者結構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西方經典的股票估值技術在新興市場常常不適用,股票的定價通常取決於投資者的情緒。
第六是新興市場的投資者普遍不成熟。比如在巴西,投資者把好的公司和好的股票混為一談,不考慮價格因素;而在我國,也有許多投資者認為越便宜的股票越有價值,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
第一是信息少。監管機關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督查不夠,有的國家的巨集觀數據、資本市場數據和行業數據也值得懷疑。對於證券分析師來說,信息少意味著猜的工作(guesswork)增加。
第二是有疑問的交易實踐。內幕交易、提前交易(front-running,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老鼠倉)和劣質執行在新興市場非常普遍。一位資深市場人士曾經這樣評論捷克共和國存在的問題:“捷克金融市場最大的問題之一不是缺少書面上的法律,而是缺少執行。”
第三是不透明的會計標準。證券分析的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對比同處一個行業的相似公司的優缺點,這就要求被分析公司必須使用一致的會計方法。現在,全世界的監管者都在尋找統一會計記賬標準的方法,我國是從今年1月1日起要求上市公司按照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新會計準則披露報表。
第四是可對比的公司較少。美國市場如此之大以至於每一個上市公司都有數個可對比公司,而新興市場公司則幾乎找不到一家可對比分析的公司,分析師不得不把泰國的電信公司和印尼、印度和波蘭的電信公司比較。鑒於不同的市場環境和多變的會計系統,這種方法存在明顯缺陷。
第五是不重視提升股東價值。這種公司往往屬於家族企業,他們與美國投資者的理念明顯不同,他們不是追求股東權益最大化,而是追求家族在公司的權力穩固。
第六是流動性比較差。大的機構投資者偏好交易活躍的股票使得他們可以以合理的價格進出。新興市場股票的交易量普遍不大,這阻礙了大的機構投資者大舉進行投資的信心。
第七是不確定的註冊、結算、清算和托管系統。在一些新興市場,投資者要面對證券買賣中存在的註冊、結算和托管風險,而這些風險在發達市場是很罕見的。在某些國家,證券是採用電子記賬的形式,而不是紙質票證的形式,這就加大了管理作假的風險。我國曾經發生的“327”事件,長虹禁售股提前上市和管理層持股提前拋售等情況都屬於此類。
第八是小股東權力小。華爾街有一句諺語:“小股東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人”,這句諺語隨著新興市場的興起而流傳開來,因為小股東在新興市場享有的權利要比在美國少很多。小股東對管理層行動的影響微乎其微,小股東對於遭受的不公平對待幾乎沒有追償權。為了表示抗議,他們除了選擇賣出,別無他法。
中國美的控股公司2010年銷售收入超過172億美元,其中的30%來自中國以外的60多個國家;志高集團2011年錄得10.1億美元銷售收入,其中約38%來自中國以外的市場。這些新興市場跨國公司還在其國內低價市場的磨練中,掌握了節約精益型的商業模式。作為成本領先者的新興市場跨國公司已經建立起創造低成本產品和服務的能力。它們堅持不懈地推動成本的降低。它們把低成本人力資源、更便宜的自然資源、國內巨大銷量和規模等國家優勢作為其全球競爭的優勢。成本領先者的戰略,就是利用其現有的低成本結構和大規模產銷量,把業務拓展進發達國家的市場。
一些新興市場跨國公司主要聚焦於相似的新興市場,它們在這樣的市場上更快更容易取得成功。其他的新興市場跨國公司則更進一步,聚焦於不那麼相似、不那麼熟悉的發達市場,在那樣的市場上成功不是萬無一失的,需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實現。 有一些新興市場跨國公司利用現有的戰略能力,拓展公司的業務。
其他的新興市場跨國公司則有目的地通過發展研發、產品設計、品牌管理技能、管理流程及體系等新能力,來拓展公司業務。 像Marico這樣的新興市場跨國公司,瞄準的是老牌跨國公司忽視的或者不瞭解的新興市場中的利基市場。這些利基市場定製者利用自己擁有的因而是更加靈活的生產設施,以及它們自己的低成本研發創新能力,在一個很小的地理規模上進行產品的調整與定製。
評論(共7條)
成熟市場英文翻譯是Mature Market
成熟市場詳細條目解釋:成熟市場
新興市場跨國公司則有目的地通過發展研發、產品設計、品牌管理技能、管理流程及體系等新能力,來拓展公司業務。
新興市場不是以國家為單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