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擔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是指高等教育成本完全或幾乎完全由政府納稅人負擔轉向至少部分依靠家長和學生負擔,他們交學費補償部分教學成本,或支付使用費補償由政府或大學提供的住宿費和膳食費。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內容

  1.政府:許多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學家更傾向於認為公共資金來源於納稅人而不是“政府”。稅收可以由公民直接地或顯性地交納,如收入稅、財產稅零售稅以及對汽油、煙捲、酒類、航空旅游、進口物品等征收的消費稅;稅收亦可通過間接或隱蔽的形式交納,這類間接稅對普通百姓來說是看不見的,如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就是以更高價格的形式由消費者最終承擔。

  2.學生家長:他們以付學費,或承擔學生的部分生活費或有時讓學生住在家裡等形式分擔高等教育成本,家長從他們的現期收入中負擔這些成本,或部分來自儲蓄存款,甚至部分還是借來的(這實際上是來自於未來的收入)。祖父母或大家庭中的其它成員,如果他們資助學生的話,甚至是鄰裡或教友也都可以歸為“家長”之列。 

  3.學生:他們通過勤工助學或暑期打工的形式,或通過借款來負擔部分成本。學生貸款可以在學生畢業後或受雇後,或者按月分期償還,或者由雇主從該畢業生的工資收入中扣除一部分轉還給貸款人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形式[1]

  成本分擔主要與學雜費及由政府或學校提供的住宿的“使用費”相聯繫。然而更大力度的成本分擔的政策性轉移可能會以下列六種形式中的一兩種進行。 

  1.開始繳交學費(這些國家過去高等教育是免費的)。如中國1997年開始收費,英國1998年開始收費,以及奧地利最近(2000年11月)宣佈要收費就是這種類型。 

  2.學費快速上漲(這些國家公立高校過去已收學費)。成本分擔的轉移意味著學費的增長要快於高校成本的增長,以使政府或納稅人分擔的份額減少而家長和學生分擔的比例要相應增加。最近美國就屬這種情況,許多州政府沒有維持以前公立高校支出中所占的份額(我們要記住美國舉辦公立高校是州政府的責任而不是聯邦政府的責任),而公立高校的學費卻增長迅猛以彌補州政府投資減少後留下的經費空缺。 

  3.負擔“使用費”或雜費以補償由學院提供以前由學院補貼良多的膳宿費。中國及多數國家(包括一些非洲國家)就是如此。世界銀行說,過去這些國家資助膳宿費占去許多國家高教預算的一大塊。例如在瑞典、挪威、芬蘭、丹麥等北歐國家,目前的高等教育仍然是“免費”的,高教收費的只是學生的住宿費,而住宿費在這些國家是很高的,但這些費用既不是由納稅人負擔也不是由家長負擔(至少名義上是這樣),而是完全由學生本人靠學生貸款來負擔,而學生貸款又是由納稅人在某種程度上以還款補貼的形式間接分擔的。 

  4.減少學生助學金或獎學金。有時僅僅是通過“凍結”助學金或貸款水平來實現的,或通過在嚴重通貨膨脹時助學金保持不變而實際上在貶值的方式來完成,英國就有過慷慨的助學金,後來也徹底放棄了。俄羅斯及其它大多數前蘇聯獨立出來的國家、東歐中歐國家,雖然維持了助學金水平,但也貶值了。 

  5.增加學生貸款的有效回收。這可以通過減少對學生貸款的補貼的形式來實現(這點類似於毋須償還的助學金的貶值),也可以通過提高利率或利率不變但縮短還款期限來實現,還可以通過減少貸款數額(其中一部分還款是因為各種原因要減免掉)來實現。有效的成本回收還可以通過加緊貸款回收,減少拖欠以及不論是否提前還款實際利率不變等形式來實現。 

  6.政府鼓勵並經常補助靠學費來維持的私立高等教育。許多國家——尤其是日本、南韓、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巴西及其它拉丁美洲及東亞國家——通過舉辦數量有限的公立高校(通常這些高校都是精英型的、選擇性的)來避免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過多投資,並且通過鼓勵舉辦私立高等教育機構(一般都是贏利性的)將擴大的高等教育參與的成本轉嫁給家長和學生。

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案例[1]

  在美國,高教成本一直很高而且增長很快,而家長和學生以繳納學費的形式所分擔的成本增長更快,因為由政府或納稅人近年所分擔的比例在下降。公立高校的學雜費差異很大,例如對本科生收費一般低至2000美元,高至4000-5000美元。學生年人均總開支社區學院且住在家裡低至5000美元,而上名牌私立高校加住宿可高至35000美元。但是在美國聯邦政府、各州政府及高校本身有各種各樣的建立在經濟狀況調查基礎上的助學金及有一定補貼的學生貸款,這樣所有的學生都至少能上得起公立大學或學院,而才華突出的學生則無論家庭收入如何都能保證上得起最貴的大學,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學生貸款及勤工助學的機會。

  在英國、荷蘭 及最近的奧地利開始征收學費,而這些地方高等教育是“免費”的——也就是說由普通納稅人、公民及消費者付費。英國的學費大約為1500美元。 

  在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貢獻方案”開始於1989年,這個方案被官方描述為“…讓學生分擔高教成本的公平、合理的方案。”換句話說,澳大利亞的學生要按實際條款償還所借款項。

參考文獻

  1. 1.0 1.1 D.布魯斯·約翰斯通,李紅桃等.高等教育成本分擔中的財政與政治[J].《比較教育研究》.2002,23(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刘维燎,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