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學院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社區學院是指在地區、社區層次提供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機構。
社區學院的學生,通常來自學校當地,一般獲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在1960年代,終身學習才開始被制度化,1965年12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第三屆國際成人教育會議首度倡議“終身學習”一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的委員長法爾(Faure),也在1972年的《未來學習》報告書中指出“學習應為社會全體共用,是個體終身所需的歷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推動下,改變了全球對終身教育的和終身學習的重視。
在中國臺灣,社區大學是依立法院所制訂的終身學習法所設立執行,並有民間的社團法人全國社區大學促進會協助辦理,座落於臺北市的文山社區大學,成立於1998年9月28日,是臺灣省的第一所社區大學,另外,1999年9月,在臺北縣永和市也成立了永和社區大學。致遠管理學院及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由於招生嚴重不足,於2008年9月奉教育部核准,開始轉型為以招收非應屆畢業生及社區人士為主的社區實用型大學。
近年來,由於老年人口數量年年提升,許多相關議題也逐漸浮現。例如:關於銀髮族的教育以及許多關於終身學習概念的提倡,“活到老,學到老”的口號,近來不絕於耳。而社會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開拓一個新的天地讓民眾提升其知識水準,有利於社會風氣的改善與進步,同時又能兼顧鄰裡情誼。因此政府在許多國中小校園,藉其場地、師資成立夜補校。而在許多人士的推動下,社區大學這樣的教育機構也紛紛設立。這類的教育機構更是成了社區的中心,以及連結社區與學校之間的橋梁!社區方面開始倡導“社區總體營造”,陸陸續續許多社區營造運動在各社區人士的積极參与下,正在蓬勃運作當中。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之下,為了回應時代的變遷,社會所產生的新需求,“社區學院”的規劃應運而生。1995年、1996年間,政府推動的“中華民國教育白皮書”以及“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同樣提及了許多有關“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概念。期望能開展一個符合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以及終身教育目標的新學習空間。
簡言之,“社區學院”將教育和社區結合在一起,把教育和社會資源結合在一起。是一種社區學習的典範。除此之外,其補充高級中等教育的不足,甚至能替代大學前兩年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社區學院”實現了許多民眾希望就讀高等教育的夢想。
香港的社區學院是主要開辦副學士及毅進課程的院校,部分社區學院附屬於法定大學。因為學生人數減少,2011年起部分主力開辦副學士課程社區學院被逼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