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領導決策成本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領導決策成本(Leadership Decision Costs)

目錄

什麼是領導決策成本

  領導決策成本是指領導者為解決某一問題、實現某一目標作出抉擇而發生的耗費或犧牲。

領導決策成本的內涵界定[1]

  界定領導決策成本這一概念的內涵, 首先必須對這一概念的兩個基本構成要素——決策成本——進行必要的闡釋。

  所謂決策, 是指領導者對所要解決的問題作出抉擇的過程與內容。從“過程”角度講, 決策是一動詞, 從“內容”角度講, 決策是一名詞。從“過程”角度講, 決策這一概念又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決策, 僅指領導者“拍板定案”的瞬間, 廣義的決策, 則是指領導者觀察現狀、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拍板定案、調整反饋的系統過程。本文所指的決策為廣義決策。

  成本原是一個經濟學範疇, 指“為生產商品和提供勞務所發生的各種生產耗費的貨幣表現, 包括生產中耗費的物化勞動價值和活勞動中的必要勞動價值”。隨著各學科的融合, 成本一詞已被廣泛使用於經濟、政治、社會等各個領域, 其涵義也演變為: 人們為實現某一目標所發生的耗費或犧牲, 包括人、財、物等有形成本和時間、精力、名譽、地位、信用等無形成本。

領導決策成本的特征

  具有如下特征:

  1) 歷時性。領導決策成本的發生, 不是一瞬間的。在領導者未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做出抉擇之前, 因領導者的決策遲延而發生的耗費或犧牲, 以及錯誤決策實施之後所引發的社會損失, 都應計入領導決策成本之中。

  2) 綜合性。領導決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圍繞它所發生的耗費或犧牲, 也必然是複雜的, 不僅包括經濟意義上的成本, 還包括很多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損失。如領導者因重大決策失誤而付出的政治代價, 包括公信力的下降,政治影響力、號召力、動員力的削弱, 甚至是領導地位的動搖等無形成本

  3) 決策成本決策目標的多維相關性。圍繞著領導決策所發生的各種成本, 既有與目標相關的, 也有無關的,相關成本中又存在相關程度的不同, 有直接相關、間接相關; 時間相關、空間相關; 必然相關、偶然相關等。

領導決策成本的外延界定[1]

  決策成本的外延即決策成本的內容。先使用階段劃分法, 把決策成本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後成本三大類,然後再在每類中按性質對各種成本進行排隊、分析, 界定取捨。

  1.事前成本

  事前成本是指領導者在決定解決問題之前就已經付出的成本, 指領導者在作決策之前就已經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有形成本和時間、精力等無形成本之和。事前成本是3 個階段中爭議最多的成本。爭議的焦點在於領導者才能費用等聯合成本與已經發生的損失等沉沒成本是否應納入其中的問題。

  (1)關於領導者才能費用。領導者才能費用是指領導者為了具有與崗位相適應的才能而接受教育、培訓等所付出的費用。這些費用因為不只在決策職能中發揮作用, 還對選人用人、協調激勵等其它領導職能產生影響, 所以被稱為聯合成本, 又叫共同成本。除領導者才能費用以外, 一些固定資產如辦公大樓、器械設備的投入也屬於聯合成本。

  有的學者認為, 根據會計學原理, 聯合成本是無關成本, 不應計算; 有的認為領導者才能與決策成本密切相關, 應當計算。聯合成本是決策的相關成本, 會對決策造成影響, 應予重視, 但是在計算時不應納入。理由如下:

  1) 聯合成本註定要發生, 與領導決策沒有必然聯繫,領導者作不作決策它都是要付出的。

  2) 領導者才能費用是一種對象化的費用, 它將物化到以後的決策成本中去。如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和系統培訓的領導者做出的決策可能失誤較多, 損失較大, 社會成本增加, 相當於社會替他繳納了教育培訓費。根據一筆費用不二次計算的原則, 領導者才能費用不應再計入決策成本。但是由於它的付出多少直接影響到決策效果, 所以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3) 即使要計算, 也相當困難。聯合成本必須先量化分攤為單項成本才能計算, 而決策、用人、協調、激勵等職能各應占多少, 比例不好確定, 缺乏可操作性。

  (2)關於已經發生的損失。已經發生的損失, 是指領導者在沒有決定對某一問題做決策之前, 在此問題上已經造成的損失。如某產品在虧損100 萬時就該停產, 直到虧損1 000萬才做出停產決定, 多虧損的這900 萬算不算此項決策的成本? 很多學者把這900 萬看成沉沒成本, 認為不應計入當下決策的成本。

  所謂沉沒成本, 在經濟學上是指業已發生、無法輓回的成本。關鍵詞是“無法”輓回。作為決策者, 應該在虧損100 萬時甚至之前就發現問題、做出決策, 這900 萬的損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不是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它“沉沒”的, 所以這900 萬實際上是領導者決策無作為的後果,也可以說是拖延決策付出時間成本的伴隨產物, 不能簡單往沉沒成本里一划了之。如果都按照“前面的損失是沉沒成本, 與我現在的決策無關”這一邏輯去評判決策, 會導致領導瀆職卻不用擔責的不良後果。

  當然, 如果是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 如無法準確預測的地震突然發生, 領導者又能夠在震後最短時間內對抗震救災做出科學系統的決策, 那麼之前的損失因為是非人為所能改變, 領導者無能為力, 就是沉沒成本。但假如震後領導者遲遲不決策, 一拖再拖, 那麼從震後到決策前的損失就應當算作決策成本。

  由此,關於已經發生的損失應當這樣來看:如果是領導者無法阻止避免的, 就是沉沒成本, 不計入決策成本; 如果是領導者決策不作為所造成的, 不是沉沒成本, 應納入決策成本予以計算, 由領導者負責。

  2.事中成本

  事中成本是指從領導者決定開始解決某一問題到方案實施這一階段所付出的成本。主要包括3 個方面:

  (1)行政成本。是指這一過程中的行政支出。決定解決某個問題, 總是要建立機構、配備人員、制定方案, 由此產生會議費、專家費、咨詢費、差旅費和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輸出的費用等有形成本。

  (2)差量成本。雖然通常不把方案本身的預算或項目經費算作決策成本, 因為它們不是“做決策”所耗費的成本, 但是選擇哪個方案卻與“做決策”直接相關, 所以兩個方案間的預算差額即差量成本就是決策成本之一。差量成本的本質是多付的預算, 相當於“東西買貴了”。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時間的緊迫性及決策者認知的有限性,往往很難設計或判斷出最節約的方案, 因此實際選擇的方案常常不是成本最小的, 它和最節約方案之間存在著成本差額, 這個差量成本與領導者決策水平密切相關, 應當算作決策成本。

  (3)摩擦成本。也稱協調成本。包括兩部分: 一是方案制定中的摩擦成本, 即決策者之間的爭執、交鋒和碰撞。

  與之相關的有規模成本和時間成本。一個淺顯的常識是決策者越多, 越難協調, 耗費的時間越長, 摩擦成本越大。二是方案實施中的摩擦成本, 即執行者之間或其與決策者之間由於利益衝突而故意不順利執行方案所造成的決策預期目標與實際效果之間的差距。

  另外, 在方案選擇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不納入計算的相關成本是機會成本。“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決策的機會成本就是領導者在選擇一個方案時所放棄的其它方案可能帶來的最大利益。機會成本必須考慮, 因為它涉及最佳選擇, 而最佳選擇關係差量成本, 但機會成本不予計算,因為: ①它只是一種觀念上的成本, 並非真正的支出或耗費; ②只有在知道了其它所有方案的收益之後才能知道所選方案的機會成本, 而找出所有的方案並不切合實際;③機會成本本身是一個悖論。在一項決策實施之前, 人們無法證明它是不是最優方案, 不知道其機會成本的大小,而實施之後, 機會成本又已經無法改變了。

  3.事後成本

  事後成本是決策實施之後直至此項決策的影響消失之前所付出的成本, 主要由兩部分構成:

  (1)後續成本。指任何一個方案實施之後都仍然需要繼續支付的成本, 它是維持決策效果的必需。沒有永恆完美的決策, 即使是當時的最優方案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環境的變化而出現局部的不適應, 需要微調。決策不是一實施下去就了事的單向線性過程, 而是一個實施——反饋——調整——再實施的閉合迴路迴圈。在每一次迴圈中,都要耗費一定的追蹤、監督、反饋成本等。

  (2)失誤成本。也叫風險成本, 是指由決策不當所造成的損失。決策是以未來為取向的活動, 其效果的取得受自身質量和實施對象、環境的多重影響, 具有前瞻性和不確定性, 常與風險相伴隨。當決策者對風險估算失敗時, 就要付出失誤成本。主要有:。

  1) 經濟成本。也叫物質成本, 是指由錯誤決策產生的額外經濟損失, 屬於有形成本。例如某項決策的實施破壞了植被, 進而可能引發泥石流, 它的經濟成本就是破壞的植被的經濟價值+ 泥石流給人們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治理泥石流的費用; 再如重覆建設浪費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政府“圈地”剝奪的農民土地收益; 我國六七十年代狂熱政治運動中毀壞的公私財產等等。

  2) 政治成本。也叫信用成本, 實際上是決策的邊際效應。此次決策正確將使下次決策執行順利; 此次決策失誤將使下次決策遇到阻力。它是決策者以前積累在人們心中的信譽和威望的消耗。政治成本屬於無形成本, 無法用經濟來衡量, 但是可以從選舉中領導者、決策者的支持率來判斷。

  3) 環境成本。也叫生態成本, 是指生態環境為決策所付出的代價, 最終要由人類來承擔。環境成本往往是“慢性”的、隱蔽的, 有一定或是很長時間的潛伏期, 容易被領導者忽視。但環境一旦被破壞, 需要用更長的時間來恢復甚至永遠無法恢復, 環境成本也就無法補償。

  4) 社會成本。是指決策所引起的社會代價。如錯誤政績觀指導下的決策造成了貧富懸殊加劇、城鄉差距拉大、失業人口增加、社會矛盾凸顯。這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無形成本, 它與政治成本、經濟成本直接相關, 影響到決策者的威信, 威脅到社會和諧與領導者的地位。

領導決策成本的公式及其分解[2]

  在對領導決策成本的構成因素進行分析之後, 可以得出如下領導決策成本的基本公式:

決策的相對成本=

決策全過程所費
決策目標


  這個公式的含義是: 領導決策成本是由決策全過程所費和決策目標決定的,當決策目標一定的時候, 決策全過程所費越高, 決策成本就越大。其中的決策全過程所費= 目前存在問題所帶來的損失×時間+ 論證過程×時間+ 決策實施過程×時間。公式中“目前存在問題所帶來的損失”, 其損失狀態有三種: 靜止性損失、發展性損失和遷延性損失。論證過程包括了決策者腦力和體力的付出, 包括了聘請專家的各項支出。決策實施過程意味著人力物力財力的各種支出, 是一個很大的量。以上幾方面都與時間因素相關, 時間越長, 所造成的損失可能越大, 所費也就越多, 因此, 要分別乘以時間因素。

  此外, 由於決策的效果不同, 必然會影響決策成本, 因此以決策效果為前提, 還可以演繹出另外兩個決策成本公式:

  公式1: 決策成本= ( 目前存在問題所帶來的損失×時間+ 論證過程×時間+ 決策實施過程×時間- 超目標效果) / 決策目標。這個公式表明決策成本與預計成本相比相對減少。

  公式2: 決策成本= ( 目前存在問題所帶來的損失×時間+ 論證過程×時間+ 決策實施過程×時間+ 決策負效果) / 決策目標。這個公式表明決策成本與預計成本相比相對增加。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賈潔萍.領導決策成本的界定[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0期
  2. 張世和.論領導決策成本公式及其變數與權重[J].《理論探討》.2003年第04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ixi,泡芙小姐,y桑,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領導決策成本"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