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18个条目

集體行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

目錄

什麼是集體行動

  集體行動是指在產業轉移企業決策時會考慮其他企業的意向,或者進行協商討論並做出一致的決策,或者直接模仿跟自己類似的或相關聯的企業的轉移行動。

集體行動的內容

  集體行動是社會心理學經濟社會學政治經濟學(尤其是公共選擇學派)、和公共管理學研究的一個共同主題,凡是涉及到群體或集體的行為或行動的現象都離不開集體行動這一範疇的探討。對集體行動的界定一般指群體成員為改善群體現狀而發動和參與的行動,是一種共同情緒或目標影響下的個體行為

   集體行動又有學者稱其為集群行動,最早由Ross於1908年提出。由於其是歷史上、社會上經常發生的行動,所以長期以來都是社會學政治學的重要課題,一直受到學者們的關註,但其並沒有進人心理學的研究領域很長時間,所以待研究的內容還相當豐富。集體行動從最廣義的角度來說,就是指各種形式的由一定群體參與的社會衝突的共同屬性,是從突發的事件到正式的政治性社會運動的連續流。而最早提出這個概念的學者Ross認為,集體行動是一個群體面對一定情況和衝突時,體現群體態度的各種形式的行動。後續的學者們對集體行動進行研究,不斷提出了新的看法。例如勒龐的群體心理理論認為集體行動是某種既定條件下,聚集在一起的個人的自覺的消失,並且思想和感情全部凝聚到一個方向,顯現出不同於組成群體的個人的一些心理特點的組織化群體的一切行動。

集體行動的心理特征[1]

  集體行動個人心理特征一般參與集體行動的個體可能會有行為正義、合理主義心理,即認為原本的群體劣勢是由於一些不公平、不合法的機制和手段造成的,集體行動的目的在於扳回所屬群體的劣勢,恢復不健全不合理不公平的機制和手段;報複社會心理,即個體參與集體行動並不是為了達到一個具體的目的,而是由於種種可能產生的仇恨,一般來說是長期的群體劣勢地位和蔑視(contempt,有一種心理距離感以及缺乏和解的意圖)造成的(Tausch&Spears,201 1),其目的在於用極端手段抒發對於自己所屬群體的劣勢的不滿情緒;渾水摸魚心理,即參與者其實並沒有在心理上認同一個群體,卻參與了集體行動,其目的在於渾水摸魚,趁集體行動之機,達成自己獲利或抒發某種情緒的目的;自我表現心理,可以說參與者有表現欲或者英雄情結,他們渴望表現自己,承擔一定責任,希望自己在群體中能有一定的影響力,這樣的人一般會成為集體行動中的積極份子;除了上述的幾種主要心理,一般的集體行動參與者還會有追求刺激的心理和好奇心理、匿名及責任分散心理,和法不責眾心理(張道軍,2011)。上述的個體心理,在參與集體行動的個體中,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心理,也可以是不同的心理特征的組合,而這些特征的屬性也和參與者的屬性有關,例如直接利益相關者和非直接利益相關者。一般來說,上面的集體行動心理特征中,除了渾水摸魚,基本都是直接利益相關者所具有的心理特征。而非直接利益相關者一般具有渾水摸魚心理、好奇心理、從眾心理、隔岸觀火心理(張道軍,2011)。

集體行動的預測因素[1]

  (1)群體認同感。

  群體認同感源自社會認同感,與上面社會認同感的概念相對應,群體認同感指群體成員在歸屬感價值觀上對一個群體的重合度,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標識著群體成員對所屬群體的情感和價值認可程度。對於集體行動,如果從群體層面上看,就是兩個或多個群體問的衝突,而在衝突中起著核心變數作用的就是群體認同。現在一般認為,群體認同度越高,自我概念中的社會屬性就會越高,從而使個體將群體目標內化成個人目標,而達成了個人目標與群體目標的統一,利於集體行動的發生。對於群體認同和相對剝奪的關係,社會認同理論(Social Identity Theory,SIT)認為,隨著相對剝奪感的各個前因變數指標向著相對剝奪感提升的方向飆升時,會增加成員對與群體的認同感,進而激發集體行動。同時也有研究表明,一旦群體認同感凸顯,弱勢群體成員將更傾向於做群際比較,使得成員的個體相對剝奪感下降,群體相對剝奪感上升(Ellemers,2002)。所以依據這兩種研究結果,也有學者認為兩者的影響是雙向的。而在群體認同中,有學者還將其分為了政治化的群體認同(politicized identity)和非政治化的群體認同(non—politicized identity)。

  (2)群體情緒

  人們在進行群際比較並產生了相對剝奪感之後,會在情緒上產生波動。一般來說,產生的都是負面情緒,例如憤怒、悲傷、無助等。Chaiken《2008)的元分析結果表明,相對於信念刻板印象,負面情緒是對消極行為的一個更直接的預測變數,也就是說,在不公平認知和集體行動之間,情緒起著重要的中介作用。而根據對群際情緒理論的分析,可以發現群體情緒與個體情緒最大的不同在於,群體情緒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群體認同度。當群體認同感較高時,會使得群體成員對同一事件的情緒高度一致,併在互相的影響下提高彼此的情緒程度。

  (3)群體效能

  在集體行動中,除了群體情緒的作用和影響,還有群體效能不能忽視。研究者們認為,集體行動的參與者在多大程度上相信集體行動能夠解決問題和扳回群體劣勢是集體行動是否發生的重要預測因素。也就是說,當群體的群體效能感較高時,人們更傾向於參與集體行動。資源動員理論(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RMT)認為群體成員所能動用的資源是集體行動能否發生的關鍵性因素,而群體效能感從某種層面上來說就是群體成員對本群體所能動用的資源的主觀認識。早先研究認為群體認同感能夠提高群體效能感而近期研究則認為群體效能感的提高可以增強群體認同感。

參考文獻

  1. 1.0 1.1 郝健宇.集體行動模型討論及中國情景下的應對機制[J].《社會心理科學》.2015年第2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刘维燎,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集體行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